口头协议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双方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协议内容明确,能够确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3)双方都有订立合同的真实意愿,并已达成一致;4)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口头协议虽然没有书面记录,但如果满足上述条件,法律同样会承认其效力。
引用法条:
同时,《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明确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这意味着,只要满足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口头协议也自成立时即产生法律效力。
在何种情况下,合同虽已生效但可暂停履行?
合同的履行可以暂停的情况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形:
1.合同约定: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某些特定条件满足时,一方或双方有权暂停履行合同,那么在这些条件出现时,合同的履行可以暂停。这是基于合同自由原则,即当事人有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自由约定合同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至五百九十二条关于不可抗力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关于合同履行的规定,第一百八十九条关于因债务人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时债权人的权利。
3.《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十条至二十四条关于仲裁程序中的临时措施规定。
撤销已生效合同需满足哪些法律要求?
1.法定撤销事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七条,如果合同是因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等原因订立的,受损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2.行使撤销权的期限: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二条,当事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但最长不得超过五年。超过这个期限,撤销权消灭。
3.撤销程序:撤销合同通常需要通过诉讼或仲裁的方式进行。当事人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申请,由法院或仲裁机构审查后决定是否予以撤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七条:因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无效;除损害国家利益外的,受欺诈、胁迫的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二条: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撤销权消灭后,合同的效力不受影响。但是,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口头协议在法律中是有效的,但因其无书面证据,可能会在争议解决时带来困难对于重要或复杂的交易,建议还是采取书面合同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如果已经形成口头协议,且发生纠纷,可以通过证人证言、交易习惯、交易记录等证据来证明协议的存在及内容。
温馨提示:当前回复仅为大多数情况下的参考答案。如仍无法解决您的法律问题,请咨询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指导。我们承诺5分钟快速响应,并致力于提高问题解决率。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