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口头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是为了尽快完成交易,或是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提出,往往会采用口头形式订立合同。但由于口头合同并不同于书面合同的规范与严谨,一旦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了纠纷,当事人往往很难维权。近日,玉林市玉州区人民法院就审结了一起因口头合同引起的民事纠纷案。

案情简介

2014年1月23日,原告黄某智、杨某珍与被告钟某元口头达成协议:由被告帮原告办到一套公租房,原告交纳费用3万元,如办不到公租房,则被告退还3万元给原告。

当日,原告黄某智通过银行卡转款3万元给被告钟某元,钟某元收到款后出具了一份收据给原告杨某珍,收据上写明是办理租房费用。被告钟某元收到款后,一直未能为原告办理到公租房,原告为此于2015年初要求被告钟某元归还所收的3万元,但被告一直以种种理由拒不归还。

原告为此向玉州区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审理

本案原告与被告口头约定由被告为原告办理公租房,双方之间形成委托合同关系,双方达成的口头合同合法有效,对双方有约束力。

被告在收取原告办理公租房的费用3万元后,未能为原告办理到公租房,按照双方的约定,应退还办理费用3万元给原告,但被告以种种理由拒不退还给原告,其行为已构成违约。

原告要求被告返还办理公租房费用3万元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依法予以支持。最终法院判决被告钟某元返还办理公租房费用3万元给原告黄某智、杨某珍。

通过本案,大家要注意:

只要口头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双方也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这个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微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setTime(item.create_time)]]·回复

THE END
1.口头谈工资事后不认怎么办口头工资不承认的建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收集证据起诉解决。根据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口头或者其他形式。因此,可以认为口头协议也是合同的一种表达形式。双方认可的口头协议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有效的,但一方违约,主张一方的证据可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口头协议也具有法律效力。 http://qh.12348.gov.cn/pub/qhpfw/rdpf/rdpf/202206/t20220607_90714.html
1.口头协议有法律效力吗,怎么规定的口头协议有法律效力。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但需要满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法定生效要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https://v.66law.cn/wenda/1479257.aspx
2.《民法典中关于口头协议法律效力的规定及案例解析》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 《民法典中关于口头协议法律效力的规定及案例解析》 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民法典中关于口头协议法律效力的规定及案例解析》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https://www.471.cn/zhishi/5081214.html
3.双方达成的口头协议有法律效力吗?凡因欺诈或胁迫订立并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订立的合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一律无效。 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口头协议和一般合同没有区别,只要内容符合法律要求,不损害公众的利益,都具备法律效力。口头合同是合同形式...https://m.64365.com/zs/1466597.aspx
4.口头承诺有法律效力吗口头协议有法律效力吗→MAIGOO知识口头协议也是合同形式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关于“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的规定,人们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外,均可采用口头形式订立合同或协议。 口头协议,只要其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一方没有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https://m.maigoo.com/goomai/203861.html
5.口头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天山网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碍于情面,并不会签订书面合同,而是以口头的形式进行约定。那么,口头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2021年3月到6月,张某经朋友介绍,在陈某经营的农资店购买农资产品。因是熟人介绍,双方对张某所购买的农资产品的单价进行了口头约定,未签订书面合同。 https://www.ts.cn/xwzx/fzxw/202303/t20230319_123071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