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环境:政策规范和支持火锅行业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增强,火锅行业将继续向好发展
为加强对火锅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严厉整治餐饮服务环节火锅产业违法违规行为,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和国务院发布行政法规进行监管,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2020年受疫情影响,火锅行业受到冲击,国家为激活经济,陆续发布一些政策扶持餐饮行业的发展,对线下零售、住宿餐饮、外资外贸等受疫情持续影响企业给予支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鼓励银行向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其他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发放贷款。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升,人们解决了对温饱的追求,便会越来越注重精神文明的追求。从2021年中国火锅消费者结构看,18岁至30岁的年轻消费者是火锅消费的主力人群,尤其是女性消费者,占比最多。随着外卖行业的兴起,为火锅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二、发展现状:火锅行业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二三线城市发展空间较大
三、发展趋势:火锅市场空间扩大,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机遇
且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从前大众化的消费,开始追求个性、独特和品味。火锅市场将进一步细化,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尤其在二三线城市,火锅餐饮开始得相对较晚,而其消费能力较强,火锅市场上升空间较大。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外卖行业的出现,火锅行业迎来了新的增长点,信息化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火锅发展环境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疫情后,政策加大对餐饮行业的扶持力度,推动行业复苏
另外,川系火锅作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火锅,中国中央国务院也在2022年6月8日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到促进经典川菜、重庆火锅、盖碗茶等餐饮产品品牌化,创建美食地标,推动消费供给升级。国家政策对火锅行业的扶持,以及火锅人自身的提高,新技术、新思路、新玩法的融入,都将引导火锅行业规范、标准的可持续发展。
2、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促进消费升级
2015-2021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中位数逐年上涨,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较上一年增长2939元,同时期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29975,同比增长2435元。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多,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习惯。人们解决了对温饱的追求,便会越来越注重精神文明的追求,相比于普通的炒菜,丰富的火锅更能满足人们对口味的追求。并且当代年轻人的生活越来越孤独,人们更愿意在下班或者节假日约上好友围坐一圈边涮火锅边聊天。
3、年轻人成为火锅消费主力,火锅外卖兴起
从2021年中国火锅消费者的性别结构看,爱好火锅的女性消费者较男性多一些,但相差没有很大,女性消费者占到55.4%,男性消费者占比也有44.6%。从火锅消费的年龄结构看,18岁至30岁的年轻消费者是火锅消费的主力人群,占比超六成。40岁以上的人群受到长期以来的饮食习惯的影响,对火锅的消费热情较少,占比仅为1.4%。
随着外卖行业的兴起,为火锅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部分消费者不喜欢火锅店的喧闹的环境或者不愿意出门,火锅外卖对其就是很好的选择。2021年尝试过火锅外卖的消费者占比为51.7%,而这一部分人群中经常点火锅外卖的占比为16.3%,偶尔点火锅外卖的占比为48.8%。在没有尝试过火锅外卖的人群中有意愿尝试火锅外卖的占比达到78.3%。这些人群都将成为火锅行业新的增长点。
1、火锅调味料市场规模连年上涨,发展趋势一片向好
近年来火锅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一是火锅作为一种烫涮方便的食物,锅底和食材均可自由选择,消费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配火锅蘸料,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性较大;二是火锅本身的社交属性对消费者极具吸引力,人们在日常繁忙的工作学习之后,约上三五好友,围坐一圈,在热气腾腾的锅里涮着自己喜欢的食物,对久居高楼的当代人也算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因此现在人们不仅喜欢去火锅店里吃火锅,还会选择自己购买火锅底料和火锅食材在家中和亲朋好友杯酒言欢。2015-2020年中国火锅底料市场逐年上涨,且增速较快。2021年火锅底料市场规模增至249亿元,增速为9.2%。
火锅产业的兴起,火锅蘸料必然随之迅猛发展,2015-2020年中国火锅蘸料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且增速较快,均保持在10%以上,尤其在2020年中国火锅蘸料市场规模达到73亿元,同比增长了25亿元,增速高达52.08%。火锅蘸料的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与火锅底料相比较为滞后,但随着火锅行业的蓬勃发展,火锅蘸料的品牌化也将得以加强。
颐海国际和天味食品都是火锅调味料行业的重点企业,2021年两家企业合计占到火锅调味料市场规模的13.5%。从两家企业的火锅调味料毛利率情况看,火锅调味料的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在2020年,两家企业的火锅调味料毛利率均超过了40%。但在2021年,由于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两家企业的火锅调料毛利率都下滑至40%以下。
2、中国火锅市场规模扩大,二三线城市火锅市场保持增长
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中国火锅店门店数量减少,2020年中国火锅门店数量为49万,较上一年度减少了约6万家,但次年中国火锅门店数量回升至52万家。2019-2021年中国火锅连锁门店的地域分布占比波动幅度较小。2021年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的火锅连锁门店占比分别为8.5%、24%,较上一年度均有小幅度的下降,说明在这一部分城市火锅市场趋于饱和,而二三线城市的火锅连锁门店占比逐年小幅上涨,仍具有增长空间。
1、一线城市火锅消费市场趋于饱和,向二三线城市下沉
在一线城市火锅餐饮开始的较早,发展得也较快,时至今日,市场已趋于饱和,2021年火锅连锁门店地域占比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而二三线城市的火锅餐饮开始得相对较晚,且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多,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消费能力大大增强,二三线城市的火锅市场上升空间较大,中国火锅市场未来将向二三线城市下沉。
2、火锅品类不断细化,产品更加丰富
中国经济向好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从前大众化的消费,开始追求个性、独特和品味。例如这几年逐渐走入更多消费者视野的养生火锅、椰子鸡火锅、粥底火锅、冬阴功火锅等。火锅除了满足人们对口味的追求外,在很大程度上还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追求。但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水平升级的同时,人们对精神的追求也会同步升级,人们不仅要聊得开心、吃得开心,还要吃得健康、吃得有品味。
3、火锅品牌连锁化、信息化成为行业趋势
传统的“粗放式”火锅连锁加盟管理模式,会导致一些火锅品牌出现同一品牌不同店不同品质、食材和人工成本上涨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升级,火锅品牌的连锁化也将加强。另外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火锅+互联网,将会带动火锅产业横向发展,例如外卖行业的出现,火锅外卖成了火锅行业的新的增长点。还有近几年兴起的直播行业,许多火锅食材超市开始进驻直播间,以及一些火锅门店也开始在直播间销售火锅团购券等,这些都为火锅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收入点。在信息化不断强化的当下,火锅产业必然要与互联网相结合,信息化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的信息与情报综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