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样化的服务满足残疾人的个性化需求
把服务延伸到残疾人家庭
以服务带旺人气带活机构
开展日托服务
为了更好地照顾16周岁以上的残疾青年,让他们有处可去、有事可做,近年来,江阴市在各个街道、社区成立了“残疾人之家”,针对大龄残疾青年开展日托服务,为这些家庭减轻精神、经济负担,也让这些折翼天使能够掌握一两门谋生技能,并承接一些简单的手工活。
召开规范化建设会议
梁溪区残疾人工作暨“残疾人之家”规范化建设会议在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召开。各街道分管负责人、残联理事长、专干以及区残联全体人员共7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广瑞路街道、山北街道的“残疾人之家”和新吴区民生大厦,了解了他们建设的亮点特色,并就如何克服“残疾人之家”发展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探讨。
实施绩效管理
2016年底,惠山区启动“残疾人之家”的整合和建设以来,2017年与财政局联合出台了《惠山区“残疾人之家”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过渡性试行文件,规范了“七有七服务”考核标准和评估办法、科学设置区补资金项目组成、考核审批程序、管理和监督机制等内容。开展了“残疾人之家”第三方绩效评估的探索和实践。今年4月4日区政府四届十九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无锡市惠山区“残疾人之家”建设实施办法》,文件正式对“残疾人之家”全面实施绩效评估的方式方法等机制进行了明确。
音乐疗方进入“残疾人之家”
今年初,受锡山区残联的邀请,无锡蓝天音乐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的音乐治疗师王为群老师特意来到鹅湖镇残疾人之家,为残疾人开展音乐康复治疗,这代表残疾人音乐康复治疗项目正式走进鹅湖镇残疾人之家。
用音乐的方法来帮助残疾人进行康复治疗,在我国还是比较新的康复手段,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各种音乐形式改善残疾人的情绪,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为残疾人撑起朗朗晴天
辅助性就业如火如荼
在南闸街道如意滩残疾人之家的“工作间”,只见多位残障人士围坐在几张工作台前,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流水操作。负责“流水线”生产管理的缪阿姨说,在这里工作的残疾人每月可以获得数百元收入,最高的每月能拿到1500多元,不仅缓解了经济困难,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社交场所,有利于身心康复。
与残疾人家属签订托养协议
湖区马山街道“残疾人之家”召集托养残疾人家属,与其签订了2018年残疾人托养协议。今年,马山街道“残疾人之家”将继续做好各项工作,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倾注爱心、热诚服务”为宗旨,努力打造一个爱心、和谐、文明、环境优美的残疾人温馨家园,为马山残疾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