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代持的法律风险

在股权代持关系中,虽然隐名股东具有实际的出资行为,但是未被记载于出资证明书、章程等文件中,不具有股东资格的形式要件,不能当然地认定为股东,从而面临种种法律风险。

1、名义股东滥用股权损害隐名股东权益

(1)将股权转让或出质给第三人,受让人善意取得股权

在名义股东转让或质押股权的效力问题上,我国《公司法》采有效说,同时,符合善意取得要件的第三人取得股权。《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股权代持和善意第三人产生纠纷时,参照民法典善意取得制度,即实际出资人不得以股权代持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实际出资人只能通过内部救济,请求名义股东承担处分股权所造成的损失的赔偿责任。

股权善意取得的三要件为第三人善意、对价合理、股权已经完成登记。需要注意的是股权处分不符合善意取得但构成表见代理的,特别是第三人善意且已完成股权价款的交付但未完成股权变更登记时发生纠纷的情况下,第三人是否可以请求给付股权?隐名股东能否保护自己的权益?这就涉及到隐名股东和交易相对人法益选择和平衡的问题,也是隐名股东潜在的法律风险。

(2)名义股东滥用表决权、分红权、增资优先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权利

2、名义股东离婚或死亡时,股权作为财产权产生的法律纠纷

名义股东的风险一来自于未签署股权代持协议。在(2019)豫07民终4960号民事案件中,一审法院认为在没有股权代持协议的前提下,名义股东的继承人有权继承其持有的股权,而二审法院则认为,应当遵循实质要件优于形式要件的原则,以实际出资作为权利归属的判断标准,认定龙某燕为名义股东,其女儿无权继承代持股权。

名义股东的风险二来自于能否显名亦或股权仍然由其他人代持。在(2017)京02民终3042号民事案件中,涉及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企业改制带来的特殊股权代持问题。法院裁决对股权代持协议的效力作出了认定,认为名义股东离婚或死亡时,名义股东的继承人无权继承权利,亦无权继续代持。但笔者认为此案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名义股东离婚或者死亡时,实际出资人仍然面临法律风险。

3、由于未签订书面代持协议或代持协议无效引发的风险

虽然代持合意不局限于书面形式,但在没有书面协议的情况下,如何举证双方股权代持的合意,是实际出资人面临的风险之一。实践中对双方股权代持关系的认定,基于举证责任分配以及优势证据的认定标准不同,法院的判决结果也不相同。在口头形式下,主张权利的一方要形成完整的证明股权代持合意的证据链,股权代持合意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成立前口头约定承担股东的权利义务和投资的风险,以及在公司成立后实际履行了股东的权利义务,否则实际出资人可能面临的是不被认定为股权代持关系,而认定为民间借贷关系。

另外,虽然《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四条第一款对股权代持协议的效力进行肯定,但该款成立的前提条件是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意即股权代持协议仍然需要具备合同的成立要件才能成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上市公司、金融领域、保险等特殊行业,相应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往往对于股权代持有特别的规定,尤其在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金融商事审判与金融监管存在协同配合的趋势,最高院的判决也予以引导,注重保障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所以违反上述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通常被认为涉及影响社会公共利益而导致代持协议无效。代持合同无效后的处理仍然是值得研究的法律问题,特别是代持多年后股权价值飙升而股权代持协议被认定无效的情况下,是实际投资人面临的风险之一。

4、隐名股东显名的法律风险

隐名股东的显名化涉及隐名股东与公司及其他股东之间的关系,以公司和其他股东对代持关系是否知情,分为完全隐名股权代持和不完全隐名股权代持,相应显名路径的法律规定从《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四条发展到《九民会议纪要》,司法实践也从“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的条件演化为“显名是否影响公司的人合性”的标准。

若隐名股东不能显名,则只能选择或继续代持、或将股权转让给名义股东或者第三人。

1、名义股东被要求履行出资义务的法律风险

《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六条规定:“公司债权人以登记于公司登记机关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其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以其仅为名义股东而非实际出资人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名义股东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后,向实际出资人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由此可见,名义股东存在的显著风险就是名义股东被要求履行出资义务时,由于其是登记于股东名册的名义股东,具有形式要件,不能以其为名义股东进行抗辩,只能在履行完公司拟出资义务后向隐名股东即实际出资人进行追偿。

在(2016)鄂民终1351号民事案件中,法院判决认为,登记股东不得以其与实际出资人之间的内部约定对抗公司外部债权人。某德面粉公司作为某凯小贷公司设立时的登记股东,对外产生公示公信效力,即使其只是名义股东,仍要向公司外部债权人承担履行债权的责任。

2、名义股东股权被强制执行

3、名义股东兼任法定代表人

在股权代持关系中,作为公司涉及到股权代持面临风险主要是对公司融资以及发展的影响,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由于公司股权不清晰,在证券资本市场融资困难的风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2022修正)第十三条规定:“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其“股权清晰”的要求即要求公司不能存在股权代持情形。其次,在上市公司的审查中,主管部门证监会如果发现存在“股权代持”的行为将会直接取消公司的IPO资格。《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第四款规定,“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应当符合下列规定:……(四)充分说明并披露上市公司发行股份所购买的资产为权属清晰的经营性资产,并能在约定期限内办理完毕权属转移手续。”此外,股权代持会导致公司实际股东不清晰,对公司内部治理造成影响,导致公司股权结构的混乱,可能影响其他股东的权益。最后,在税务层面,名义股东将所代持的股份变更为实际出资人持有时,存在着双重征税的风险。

注释:

[1]刘俊海:《代持股权作为执行标的时隐名股东的异议权研究》,载《天津法学》2019年第2期。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丁12号英皇集团中心8层,100022

传真:(010)56916450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139号荣禾云图中心7层、15层,710061

传真: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四路一号嘉里建设广场1期19楼,518046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碧海大道86号华彩·海口湾广场A座1008、1009,邮编:570208

传真:(0898)66255316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一路768号博荟广场C座905室,200023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32号利通广场29层2901室,510510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西子国际中心2号楼1501-1503室,310002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友好街10号新地中心40层,110013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应天大街888号金鹰世界A座26层,210008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78号茂业大厦2601室,300141

地址:菏泽市开发区人民路菏建·数码大厦B座西单元19层,274005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东御街18号百扬大厦1栋11层1101室,610020

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九章路69号理想创新大厦A幢12层,215316

传真:(0512)67586972

地址:呼和浩特市如意开发区如意河大街西蒙奈伦广场3号楼B座8层,010050

地址:香港特区上环干诺道中200号信德中心(西翼)20层2002号

传真:(00852)23339186

地址: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大道1号越秀.财富中心写字楼11层1101-1102,430030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郑东新区农业南路51号楷林中心10座12层,450046

地址:长沙市雨花区芙蓉中路三段567号第六都兴业IEC32层,410021

传真:(0731)82183551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高林中路469号新景地大厦23层,361016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桂花街支路10号成大锦嘉国际大厦10层,400020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政务区华润大厦西塔B座30层,230071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三眼桥街51号宁铸中心5号楼27层(宁波塔-27F),315199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舜泰北路舜泰广场933号博晶大厦25层2513室

康达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本所”)是一家设立于中国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本所网站上的信息仅供您参考,不应视为本所为本网站访问者就特定事项提供的法律意见或建议,本网站访问者不应将其作为作为或不作为的依据。

本网站超链接的第三方网站不受本所控制,仅为您方便之需,本所不对该等网站的访问者承担任何明示、默示的担保或责任。

THE END
1.没有协议下如何认定股权代持?——从最高法院案例看公司股东权益...股权代持具有一定的商业需求,在实务中难以避免。为尽可能降低股权代持带来的法律风险,提高股东权益保护,腾智律师建议如下: 一、形成书面、明确的股权代持协议 对股权代持事实的认定关键在于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考察,因此,应当订立书面、明确的股权代持协议,明确约定出资额及所对应的持股比例等,并约定具体的违约责任。同时...http://www.tenwise.net/view1860.htm
1.代持股份协议有法律效应吗及股权代持协议法律效力代持股份协议有法律效应吗及股权代持协议法律效力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代持协议一般认定有效 最高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就股权代持关系所涉及的权利义务纠纷进行了明确: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当实际出资人与名义...https://n.cn0395.com/wenji/45142.html
2.代持股份受法律保护吗代持人代持股份可以受到法律保护。但是代持股份的相关协议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所以只对实际出资人与代持人之间产生法律效力,对外应当是代持人承担责任。代持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实际出资人追偿。关于代持股份是否受法律保护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https://m.66law.cn/laws/1732703.aspx
3.代持股协议受法律保护吗?代持股协议也是受法律保护的,但前提要确定合同真实有效;代持股协议就是属于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从而以他人的名义代实际的出资人履行股东的权利,这种情形是可以获得法律认可的。 代持股协议受法律保护吗? 一、代持股协议受法律保护吗? 只要签订的合同真实有效就受法律保护。股权代持又称委托持股、隐名投资或假名出...https://mip.64365.com/zs/1433355.aspx
4.代持股协议书(精选15篇)5、本协议一式___份,甲方、乙方、目标公司及目标公司其他股东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 身份证号: 签订日期:___年___月___日 乙方(签字): 身份证号: 签订日期:___年___月___日 代持股协议书 2 委托人(甲方): 身份证号码: 联系...https://www.cnfla.com/xieyishu/2736332.html
5.股权代持法律问题实务研究专业文章映射到司法领域,司法机关在掌握司法尺度时不会鼓励股权代持行为。对于法律规避型的代持股行为,司法机关除了依法办案之外,还会通过司法建议等方式向相关部门反映,予以司法遏制。 (二)股权代持效力 按照上述“二元”价值取向判断标准,股权代持协议的效力应根据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进行判断。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应认定...https://www.allbrightlaw.com/CN/10475/6fea32d064ff0319.aspx
6.上市公司股权代持协议的效力及法律后果故吴某基于《股权代持协议书》取得的并非80万元款项,而是该款项转化而来的股份,苗某无权要求返还80万元购股款。遂判决,《股权代持协议书》无效,驳回苗某的其他诉请。 【评析】 本案争议焦点在于如何判定股权代持协议的效力及其法律后果。 1.上市公司股权代持协议的法律效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08/id/7465765.shtml
7.法人及股份代持协议书(精选6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协议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协议书协调着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协议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法人及股份代持协议书(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人及股份代持协议书1 https://m.ruiwen.com/word/farenjigufendaichixieyishu.html
8.股权代持协议书(通用17篇)第九条 本协议自甲、乙各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本协议的修改、补充须经双方协商并签订书面补充协议。 第十条 本协议一式四份,由甲、乙双方各执两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名) 乙方:(签名) ___年___月__日 股权代持协议书 2 甲方(委托方): 身份证...https://www.jy135.com/xieyishu/1195602.html
9.精华股权代持协议书4篇股权代持协议书 篇1 实际出资人(甲方): 身份证号: 住址: 联系电话: 名义股东(乙方): 身份证号: 住址: 联系电话: 鉴于:甲方拥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股份,甲方欲将该股份按委托给乙方代为持有。 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法律规定范围框架下,双方就本协议股份代持的有关事宜,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shuxingeshi/xieyishu/20220206213526_4758123.html
10.股份代持免责协议书(精选11篇).pdf大决策、表决权、查账权等公司章程和法律赋予的全部权利; 2、在代持期间,获得因代持股份而产生的收益,包括但不限于利 润、现金分红等,由甲方按出资比例享有; 3、如发生增资扩股之情形,甲方有权自主决定是否增资扩股; 4、甲方作为代持股份的实际拥有者,有权依据本协议对乙方不适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817/5213024334011310.shtm
11.代持股份协议(通用20篇)6.6乙方根据甲方意愿和指令,以名义股东行使股东权利或履行股东义务的行为,其经济盈亏与法律责任等均由甲方承担。 七、代持期限及协议终止 7.1自代持股份工商变更至乙方名下之日起的___年。 7.2代持期限届满后,未有甲方书面终止通知的,本代持协议继续有效,代持期限继续持续。 7.3代持期限内,甲方可以根据公司运行的实际...https://www.yjbys.com/hetongfa/hetongfanben/1529974.html
12.股权代持协议无效后的法律后果应当如何认定?陈书彬律师按照《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相关规定,对于有限公司的股权代持,如果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一般应认定其有效。 但司法实践中,股权代持协议可以因为代持主体和代持类型等的原因出现因违反法律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而被认定无效的情形。并且也由此带来了股权代持无效后的法律后果如...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0848632.html
13.11.股权代持的法律风险有哪些?甲为乙公司的原始出资人,实际股东,甲去世后,其妻丙继承了甲名下全部股权,并与丁约定,由丁代为行使股东权利,丙与丁签订了《股权代持协议书》。2014年11月25日,丁私自与戊公司签订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将丙所有但由丁代为持有的乙公司7%的股份以140万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戊公司,并于2015年2月2日到工商局...https://www.miit.gov.cn/jgsj/qyj/myqyzxqyflwtbwbd/art/2020/art_095cac98121d4c9a9cc2ec5321c8291e.html
14.最高院裁判观点上市公司股权代持协议是否有效?一、股权代持协议的法律性质 关于诉争协议的法律性质,最高院认为,《委托投资协议书》及《协议书》,从形式上看为双方之间的股权转让协议,但该协议签订于公司上市之前,公司于本案双方协议之后的上市事实,以及公司上市后林某仍持有股权,并代行股东权利等基本特征,本案以上协议实质构成上市公司股权的隐名代持。因此,本案...https://www.fljg.com/news/393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