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微故事:闯祸的藏獒,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青岛雯子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什么叫现实版的祸从天降。这天早上,按照以往,福梅超市的老板娘王福梅打开院子的西门,让收破烂的进来。那些酒瓶子,纸壳子啥的统统由收破烂的收拾,她只等着坐地收钱就行了。谁知风向突变,祸从天降,一只藏獒跑了进来。这只来历不明的恶犬一口咬住福梅家的哈巴狗,腮帮子来回那么甩动几下,眼瞅着哈巴狗软成一团抹布,王福梅急了眼,她赤手空拳冲到跟前,可她很快就被怒目而视的藏獒吓破了胆。在这紧要关头,那位收破烂的大叔扔下手里的秤杆,快马加鞭赶到跟前,以无所畏惧的勇气死死抱住藏獒硕大的脖子。这种不要命的动作吓得王福梅是目瞪口呆。
咱们稍稍喘息一下,讲讲这位收破烂的大叔有啥来头。大叔叫王庆福。大家会不会觉得老板娘姓王,名字里面也有福,俩人该不会是兄妹关系。还真不是,王庆福住在南宫村,隔着镇子好几十里呢,他只是每日到镇子上收破烂而已。
王庆福和和老板娘王福梅岁数相当,四十出头。王庆福有个儿子,今年十七八岁。王福梅是女儿,岁数和王庆福的儿子不相上下。你若是问我这俩人有没有相同的地方,我认为目前来说,王庆福和王福梅都是单身,也就是说王庆福死了老婆,王福梅离婚单过。好了,基本情况交代完毕,接下来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人狗大战。
这王福梅也是女中豪杰,看见王庆福死命控制住凶残的藏獒,她捞起一把鱼叉奋力猛刺。然而,令人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收破烂的王庆福竟然会撇下藏獒,转身冲过来夺下王福梅手中的鱼叉。这还不算,王庆福扭头冲着藏獒跺脚呼喊,畜牲,还不快跑!
眼瞅着哈巴狗死了,性情倔犟的王福梅怎能让藏獒轻易溜掉,她用力推开王庆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关上了自家的大门。随后,她命令王庆福拿一根铁链将藏獒拴住,这才捂住胸口坐在地上呼呼直喘气。
王庆福忐忑不安走过来询问王福梅,怎么处理这条惹事的藏獒。
王福梅霸气说道,先找到藏獒的主人,没有五万休想带走。
看来此地也没王庆福啥事了。庆福走后,王福梅抱着死去的哈巴狗哭得是伤心欲绝。
至此,有人肯定会质问楼主,这事明显有些夸大其词,根本算不上祸从天降这一说,往大了讲,顶多陪个三五千块。
问题是,若是你耐着性子往下再看一眼,你肯定会觉得这事的确有些不简单。
王福梅到处托人打听这狗主人的下落。别说,三天过后,藏獒的主人亲自登门来了。此人染了一头黄毛,浑身上下流气十足。黄毛这人说话还算客气,先是慰问了王福梅的丧狗之痛,接着话锋一转提到赔偿事宜。王福梅一口咬定离了五万,免开尊口。
黄毛点点头算是默认,临走他嘱咐王福梅说,这藏獒可不是一般的狗,市值百万呢,你可一定要看好,俺回家给你凑钱去。
其实当时来说,王福梅也知道这藏獒金贵,要不然她也喊不出五万的天价。至于那条死去的哈巴狗,她没花一文钱,是她姐姐送的。如此看来,这王福梅就有些不厚道了。不管怎么说,前有因后有果,单就是非来说,咱们这些看客也不必跟着较真,静待事态的发展即可,估计这事态会闹大。
连着三天黄毛没上门,王福梅也没放在心上,反正家里有狗粮,只要五万块进账,她也不亏本。谁知,第二天早上,藏獒不行了,躺在地上一动不动,鼻孔倒是呼呼直喘气,怎么喊却不应。
王福梅慌神了,要知道这可是价值百万的藏獒,万一死在自己的家里,主人上门来取怎么办。
王庆福观察一番,他眉头紧皱说,藏獒不行了,估计是吃了中毒的老鼠,赶紧送医院吧!
王福梅还在为自己狡辩,家里没有中毒的老鼠啊。话音未落,她看见墙角处有一只老鼠正在挣扎呢。她明白了,难不成是隔壁邻居家的中毒老鼠跑了过来?
不管怎么说,眼下先救藏獒更要紧。因为超市离不开王福梅,所以她就全程委托王庆福去给藏獒治病去了。
到了中午,王庆福回来了,他没精打采说,藏獒死了,怕传染,他就近挖坑埋了。
这时,王福梅心凉半截坐在椅子上。就在这节骨眼上,黄毛上门讨狗来了,人家可是货真价实拿来五万块。
王福梅张口结舌半天说不上话来。狗没了,拿啥给。
还是收破烂的王庆福临危不乱,他先把五万退给黄毛,然后不由分说将黄毛拽到院子里说话。俩人不知说了什么。黄毛还真就被劝走了。
王福梅暂且将心先放下了。谁知第二天黄毛又来了。王福梅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这次黄毛有些不好对付,直接砸烂一块玻璃。还是王福梅紧急呼叫王庆福前来处理。在王庆福的劝说下,黄毛骂骂咧咧地走了。那么王庆福是怎么劝说黄毛离开的呢?
王庆福直截了当的承认,藏獒没看住,跑了。正在找呢。找不到就赔黄毛一百万。
架不住黄毛天天来闹腾,尤其是想到这一百万的巨额赔款,王福梅吃不下,睡不着,几乎快要被逼疯了。为应对黄毛的骚扰,现在的王福梅一刻离不开王庆福的保护。在她的哭哭啼啼劝说下,王庆福万分为难住进了王福梅的超市里。
说来也怪,有王庆福在,黄毛一准不露脸。一旦王庆福离开,黄毛立马现身福梅超市。后来不知王庆福用了啥办法,黄毛答应只要两万赔偿,这事就算了。
王福梅简直有些感激涕零,她痛痛快快拿出两万交给王庆福前去交涉。后来这闹心的事还真就风平浪静了。
王庆福拾掇起收破烂的三辆车准备重操旧业。可老板娘王福梅却再也离不开王庆福了。因为据王福梅暗中观察,这剃须修面的王庆福竟然是位浓眉大眼的美男子呢!
既然妾有情郎有意,那就扯证结婚吧。
在办证前夕,王福梅多留了个心眼,她想看看王庆福的家是个什么样子。因此她就尾随着王庆福走进南宫村里。一进村,王庆福就不见了,毕竟王福梅骑的是小电动,而王庆福驾驶的却是三辆车。
那就打听道吧。村民一听是找王庆福的,也不帮忙指路,极随便说道,村里哪家房子最好,就是他王庆福的家。
王福梅闻听便四下里寻找,还真就一眼瞅见村东头一栋拔地而起的三层小洋楼。
王福梅心中暗道,人啊,真是不可貌相,别看王庆福平日里穿的破破烂烂,想不到还是一位隐形的土豪呢。
谁知接下来发生的事,真真是让王福梅经历一番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王福梅心怀忐忑来到王庆福的家门前。刚站稳脚跟,她便听见极熟悉的狗叫,她趴门缝一瞅,只见黄毛牵着一条藏獒上了三轮车。旁边的王庆福再三叮嘱,儿啊,这几天就别回来了,去你姑姑家躲一阵子再说。
王福梅瞬间明白了,那真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她一脚便将房门给踢开。
接下来就是王庆福一旁陪着笑脸耐心解释了。王庆福说那天出门收破烂,没想到藏獒没看住跟着他去了。咬死哈巴狗的事是我们错,可你狮子大开口张嘴要五万,这事令人气愤。所以…
王福梅余怒难消追问道,所以就半夜偷偷溜进去,给藏獒吃了中毒的死耗子。
王庆福回答说不是,若真吃了死耗子,藏獒不就完了吗,俺只不过给它打了一针休眠针而已。
虽说事已至此,真相大白。可是感受到被愚弄的王福梅还是忍无可忍用力打了王庆福一记耳光。她几乎是声泪俱下骂道,这些事我都能忍,可你不该敲诈我两万块钱,就因为你见钱眼开,老娘跟你没完!
王庆福那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主儿,他镇定自若说道,俺哪敢收你的钱呢,你回家看看吧,那两万块钱就藏在你床头柜旁边的花瓶里。
文|黑马奇说
编辑|黑马奇说
10年前,藏獒是百万名宠,能在北京换一套房子。
10年后,藏獒已然变成流浪狗,甚至成为盘中餐。
这1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曾经万人追捧的神犬变得无人问津?
历史上有关藏獒的记录,要追溯到汉朝,那时的藏獒是皇家贵犬,只有身份显赫的达官贵人,才能养得起这种体型庞大的宠物。
一来藏獒是个大胃王,每顿要吃2斤左右的食物,而且它是偏肉食性动物,顿顿要有肉才行,二来它常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很难适应平原气候,死亡率比较高。
正是这两个原因,造成寻常百姓很难养得起藏獒。
到了民国时期,就更没有养藏獒的条件了,一方面因为那时是战乱时代,富家子弟,即使有钱也没有心思养狗玩,另一方面,穷苦人家,每天为了活命还来不及,更不会养一条毫无用处的狗。
即使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建设举步维艰,粮食供应非常短缺,老百姓整天风餐露宿,国家根本不提倡养这种巨型犬,甚至出现了打狗运动。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藏獒从皇家贵犬到濒临灭绝。
直到上世纪80年代,藏獒才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视线,之后又通过三个人的推波助澜,把藏獒炒到了天价。
第一位是台湾演员张佩华,他是当时知名的流量小生,也是位养狗爱好者。
1979年,他在美国纽约街头第一次看到藏獒时,就被它壮硕的体格所吸引,于是他经过多方打听,让朋友花了120万台币买了一只藏獒,从美国运往了台湾,120万台币换算成人民币接近30万元,而且还是在70年代,可想而知,这只狗有多么昂贵。
二是那个年代台湾经济发展如日中天,百姓富裕了起来,许多人开始追求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价格昂贵又稀缺的藏獒,无疑是那时人们追逐的新潮,甚至被誉为“高原神兽”。
到了80年代末,光是藏獒的配种费就能有20万台币,一只藏獒幼犬也能卖到20-30万台币,20万台币差不多5万人民币,是许多人一两年的收入总和。可想而知,当时的藏獒多么受人欢迎。
前面说过,藏獒虽然雄壮,但极其难以养活,不仅从美国引进到台湾的运输成本高,而且当时藏獒的数量稀缺,大多是近亲繁育,畸形狗和患病狗尤其之多。
狗贩子为了解决这两个难题,他们想到从大陆购买藏獒,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运输成本,还能避免生出畸形狗。
这时把藏獒炒到天价的,第二位始作俑者登场了,他叫王占奎,是河南最早的一批狗贩子。
在听说台湾兴起圈养藏獒新潮前,他专门饲养德国牧羊犬,在此之前,他从未听说过藏獒,不过为了抓住商机,他动起了买卖藏獒的想法。
可没见过这种狗,也不知道这种狗叫什么,怎么办呢?
他把藏獒的照片贴在墙上,像寻狗启示一样,希望能找到这种狗的线索,还经常走在大街上,逢人便问认不认识这种狗。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他走在大街上,有人告诉他,村里有位从大西北打工带回来的那条狗,跟照片里的狗很是相似。
王占奎二话没说,跑到了对方的家里,第一眼见到藏獒时,他就认定这就是自己要找的狗,对方告诉他,这种狗叫藏獒,生活在西藏。
1986年,王占奎和同伙搭上了前往西藏的火车,刚到西藏,就在藏民的家里看到了藏獒,当时的藏獒在大陆还不值钱,在西藏更不是什么高原神犬,王占奎就和同伙两人一块买了23只藏獒,其中王占奎5只,同伙18只,就这样带着藏獒回到了老家。
回到老家之后,王占奎托人把他的5只藏獒卖到了台湾,一只藏獒7000元人民币,5只藏獒就是3.5万人民币。
在80年代的中国,普通工人月薪只有几十几百,万元户绝对是有钱人家,而王占奎一下子赚了三五万,对于其他人听起来像是天文数字。
尝到甜头的王占奎,又回到了西藏地区,这次他把藏獒幼犬带回了老家,打算自己育种,再而转卖到台湾,就这样王占奎很快赚到了一大笔钱,他是第一个吃蛋糕的人。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王占奎倒卖藏獒赚到了第一桶金,越来越多的人加到这一行,藏獒的数量也骤然增多。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再精美的物品,一旦遍地都是,就一文不值,藏獒也不例外。
再加上1995年后,两岸关系日益紧张,倒卖藏獒变成了违法行为,台湾人无法再从大陆购买藏獒,大陆人也无法向台湾出售。
90年代,我国经济虽然日益增强,但人民的平均收入还不是很可观,养藏獒对于任何家庭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养藏獒还没有在大陆形成一种潮流。
就这样在90年代末,藏獒从原先的万把块,一下子跌落到几百块,这点钱对于食量巨大的藏獒,连买食物都不够,王占奎很快就入不敷出,前几年赚得一大笔钱,也赔得精光。
不过王占奎是一个十分爱动脑的人,他能发家致富是有原因的,台湾卖不出去,他就想办法在大陆卖,但是那时大家对藏獒闻所未闻,更别说买回家当宠物。
就这样,一下子轰动了全国,有钱人纷纷而来买藏獒,没钱人也对藏獒有了认识,真是一举两得。
虽然90年代末,我国藏獒数量比之前多了几倍,但是耐不住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藏獒再次成了稀有物种,也再次被炒到了天价。
传闻,当时一只藏獒售价1万到5万不等,而当时北京大部分小区的房价,才1000多一平米,真的是一只藏獒能换一套房,还是北京的!如果当时这能有一只藏獒,现在至少吃穿不愁了。
然而这还没到顶,真正让藏獒价格升到天花板的是2005年左右。
这时要说到第三个关键人物:马俊仁,他在90年代,是闻名全国的中国田径教练,他手下的徒弟很多都得过多亚洲乃至世界冠军,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他被迫从国家队下台。
下台后的马俊仁也没闲着,他意识到藏獒在国内的商机,于是也打起了倒卖藏獒的心思,不过他的野心可比王占奎更大,他想要让藏獒的价格更上一层楼。
马俊仁是个不折不扣的厉害人物,他说到做到,只用了三招,就把藏獒的价格翻了几番。
第一招是把藏獒和爱国情怀联系起来。他说我们国家的名贵动物,在世界上少之又少,藏獒这种雄壮的动物,很适合作为我们国家的名片向外宣扬。
第二招是强调藏獒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他说藏獒是东方神犬,古代只有皇亲国戚才能养得起,如果谁能圈养一只,必定是光宗耀祖的事。
第三招是成立藏獒协会。他说藏獒在全世界都非常稀有,呼吁大家保护它,还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宣传藏獒。
就这样,马俊仁硬生生把藏獒的价格炒到了天文数字——500万。
在首届藏獒博览会上,有人愿意出2000万,打算买马俊仁常带在身边的一只藏獒,可他就是不卖,不是不想卖,而是想以此炒作。
而藏獒的价格与外形有很大关系。
为了让藏獒的个头更大,就堵住它的嘴,只喂给它高营养的流食;为了让藏獒看起来更威猛,就直接在它的身体里打激素装硅胶;为了让它的毛皮更厚实,就给它打安定剂,让它在睡眠中,快速养膘长肥。
不过很快,因为这些乱象,藏獒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态,市场也开始崩盘。
在2012年12月,国家更是出台了八项有关养殖大型宠物狗的规定。
自此开始,大量藏獒养殖场开始倒闭,而马俊仁打造的藏獒骗局也终被拆穿,藏獒的价格也一落千丈,没人愿意再花天价去买一只狗。
而养殖场里的藏獒,因为倒闭,要么由有关人员看管,要么流浪街头,有的甚至被狗贩子卖到屠宰场,做成盘中餐,留给世人一声叹息。
最后我想说,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家里的宠物狗都是为了给自己一个陪伴,养藏獒本身应该和养其他宠物狗一样,不能因为它的外形雄壮,受人喜爱,就去随意倒卖它、炒作它、伤害它,那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对其他物种的漠视,别忘了,他们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藏獒##宠物狗##动物#
网上流传的三江源有只藏獒专门追赶白色的越野车的消息,引起了肖力和焦凌小夫妻的好奇。上年他们驾驶白色越野车游三江源时,曾经救活了一只即将饿死的藏獒,并喂养了它三天,分别时恋恋不舍。难道那只追赶白色越野车的藏獒就是他们救活的“老虎”吗?他们记得,分别时,“老虎”曾经追赶着他们的白色越野车跑了好远好远……
2016年5月,肖力和焦凌再次驾驶白色“东风”越野,驶进头年走过的三江源路段,果然看到了浑身污垢但威风凛凛的“老虎”追车而来。然而藏獒太多,他们不敢下车相认。
肖力在去年露宿的地方停车后,“老虎”撞开紧紧包围着越野车的群獒,转到车前时,果然用身体去蹭车前的车标。当它看清了东风特有的车标时,立刻人力而起,趴到车窗上向车内窥视。焦凌忍不住摇下车窗,高声喊着“老虎”。“老虎”认出焦凌,竟然高兴得在地上蹦了好几个高儿。
人獒再次相逢,两人急忙下车,“老虎”则紧紧抱着肖力夫妻,亲热得不得了。而肖力夫妻则被“老虎”的表现感动得热泪滚滚。
此时,恰好又有两辆白色越野车驶来,当驴友看到脏兮兮的流浪藏獒群中,一只雄健的藏獒紧紧地抱住肖力和焦凌夫妻亲热时,急忙停车看热闹。
忽然,这两车的驴友想起了往事:去年夏季,他们路过三江源时,这只藏獒曾经带领一群脏兮兮的流浪藏獒勇猛地追踪他们的汽车,追上以后又蹭他们的车标看,当它看清车标后,又趴在车窗上看车内的驾驶员和乘客。弄得他们当时大为紧张又莫名其妙。
如今,驴友恍然大悟。一位驴友说:总算是弄明白了。原来这只藏獒是先追车,再看车标,最后趴车辨认人呀!看来,今天它终于找到你们了。估计今后它再也不会追车了。
肖力和焦凌急忙看驴友的车,原来这两辆白色越野车和他的车都是东风厂家同一型号的。看来网络上说“有只藏獒拼命追踪白色越野车”的故事,就是“老虎”所为。
那两车的一名驴友继续说:当时,这只藏獒趴车,看到我们车内的人不是你俩,就失望地坐在地上仰着脖子,像狼一样的长嚎。声音嘶哑而悲戚。把我们听得莫名其妙。
另一位驴友说:原来藏獒是因为找不到你俩而失望,而伤感,而悲戚呢!
听驴友如此说,焦凌竟然抱着脏兮兮的“老虎”感动得哭出了声。
驴友继续说:你们俩曾经是它的主人吧?可是这么好的藏獒,为啥就舍得遗弃,任凭它们在荒原上当流浪狗呢?肖力急忙解释:去年我们路过此处时,发现这只藏獒快饿死了,于是喂活了它,并且一连喂了三天……
焦凌再一次拿出自己的牛角梳,开始为脏兮兮的“老虎”梳理毛发,一点一点地梳,从头梳到尾,从脊背梳到肚皮。一边梳还一边轻轻地拍着“老虎”的大脑袋娇叱:看你怎么弄得这么脏呢!就像母亲收拾自己淘气的脏孩子。
“老虎”则温顺得像个乖孩子,紧紧地依偎在她的身边,任焦凌为它收拾卫生。焦凌拍打它一下,它则高兴得摇摇尾巴。其他藏獒都围坐在周围,眼巴巴地看着“老虎”和焦凌亲热,时而轻轻地吠叫几声,不知是感动,还是嫉妒。
焦凌把“老虎”收拾得焕然一新后,又拿出自己的一条火红的纱巾扎在“老虎”的脖子上。“老虎”变得更加漂亮,更加威风凛凛。许多只流浪藏獒想凑过来嗅嗅“老虎”脖子上的红纱巾,却都被“老虎”怒声吼开。它很珍惜焦凌的东西,所以不准其它兄弟碰,再好的关系也不行!
肖力和焦凌决定收养“老虎”,不再让它在三江源过饥寒交迫的流浪生活。为了安慰“老虎”带来的流浪藏獒,他俩拿出了所有的熟食,全部扔给了那群流浪藏獒。
但藏獒太多,并且食量太大。它们不但没有吃饱,而且被勾起了馋虫,因而一个个眼巴巴地盯着肖力和焦凌看,看得人心里发毛。肖力只好打开车门,大声说:没了,真的没了!
焦凌说:“老虎”,跟我们走吧,我们再不分开。于是把“老虎”邀上车,关上车门。车外的藏獒群立刻像疯了一样开始扒车。肖力只好慢慢开车,慢慢加速。然而车行不远,“老虎”就忽地站在后座上,眼巴巴地看着车后蜂拥而来的追赶车辆的藏獒群。
开始,“老虎”哼哼地轻声呻吟,接着则是短促地冲着车外吠叫,最后竟是冲着车外大吼起来。
肖力和焦凌听不懂獒语,只好加速行驶。越野车离追赶的藏獒群越来越远。肖力松了一口气。可是“老虎”却暴躁起来。他突然猛烈地撞击车窗玻璃,接着用大爪子抓挠,抓挠的咔嚓咔嚓作响。
“老虎”见抓挠车窗无效,又窜到前排,扑到焦凌的怀中乱扑乱撞,接着又冲撞肖力,直接影响了他的正常驾驶。肖力只好停车。“老虎”再一次窜到后排座抓挠冲撞车门。
肖力无奈地对焦凌说:算了。看来“老虎”离不开它的藏獒群。我们还是放了它吧!
焦凌含泪同意,回身亲自为“老虎”打开了车门。
“老虎”欢乐地吼叫一声,嗖地一声蹿下车,窜进了追赶上来的藏獒群中。藏獒群立刻把“老虎”团团包围起来,汪汪地大叫着,仿佛是抗议汽车拉走了“老虎”,又仿佛是欢迎“老虎”回来。
此时,有几只高大的藏獒忽然红着眼睛对着越野车怒吼起来。这一怒吼立刻引发全体藏獒对着肖力的越野车的怒吼。领头的那几只藏獒狂吼着,开始向着越野车逼近。吓得肖力赶紧关上了车门。
流浪獒群竟然一拥而上,再次把肖力和焦凌的越野车团团围住。肖力和焦凌吓傻了,一时不知所措。“老虎”见状,急忙狂吼几声,才逼得所有的藏獒后退。
“老虎”再次后腿站立,用大爪子拍打着车窗。肖力急忙打开后门。“老虎”再次纵身上车,口中像孩子撒娇似的哼哼唧唧地叫着,窜到前排,舔舔肖力的手,蹭蹭焦凌的胳膊。一副亲热得不得了的样子。
此时,车下藏獒害怕“老虎”再次被车拉走,立刻团团围住了车。那阵势,让肖力和焦凌看了不寒而栗。
此时,“老虎”已经听到了群獒的怒吼,看到了流浪藏獒们围住汽车,不断拍打啃咬车窗的样子,因而不断地对外怒吼,逼迫着几只已经窜上车后排的藏獒赶快跳下车。最后,才恋恋不舍地跳下车。
肖力急忙回身关上车门。眼看着车窗外,“老虎”竟然头也不回地朝着荒野飞奔而去。所有的藏獒立刻像退潮的海水,一阵烟儿地追随而去。
热泪盈眶的肖力对泪眼汪汪的焦凌说:“老虎”舍不得它的弟兄,藏獒群也舍不得“老虎”。说罢一脚油门,朝着前方的荒野奔驰而去。
焦凌却打开车窗,瞬也不瞬地看着远去的“老虎”和藏獒群说:快看,“老虎”又带着它的藏獒群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