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国内市场修复回暖,机场需求也逐步回升,货邮吞吐量、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均出现明显回升,尤其旅客吞吐量回升速度较快。2023年中国民航机场货邮吞吐量为1680.5万吨,同比增长15.7%;起降架次为1171.5万架,同比增长63.8%;旅客吞吐量为125956.3万人次,同比增长142.2%。
一、定义及分类
二、行业政策
三、行业壁垒
1、政策壁垒
机场行业的政策壁垒主要体现在政府监管和航空运输市场的准入限制上。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法规,对机场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进行严格监管。同时,政府对航空运输市场的准入也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包括航空公司的设立、航线的开通等,都需要经过政府的审批和监管。这些政策壁垒限制了新进入者的数量和规模,保护了现有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利益,但同时也限制了机场行业的竞争和创新。
2、资金壁垒
3、资源壁垒
机场行业的资源壁垒主要体现在土地、空域和人力资源等方面。首先,机场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域,土地供应紧张,获取合适的土地资源对机场建设构成障碍。其次,空域资源也是机场运营的关键因素,航班起降、航线规划等都需要空管部门的批准和协调,空域资源的有限性和复杂性增加了机场运营的难度。最后,机场行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很高,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短缺也会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机场产业链上游是机场设备制造和机场建设。高效的机场设备不仅能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还能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机场建设则直接决定了机场的硬件设施和规模,为机场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中游是机场管理和运营。下游则是通过航空公司提供客运和货运服务。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机场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运营管理机构,主要经营航空主业以及航空主业延伸出的非航空业务。新时代,深圳机场被赋予打造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先行示范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新使命。公司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及深圳先行示范区重大战略机遇,以“四型机场”建设为总要求,高质量擘画深圳机场发展建设蓝图,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机场运营商。2020年至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导致居民出行受到影响,深圳机场的营业收入波动。2023年在政策的积极影响下,国内市场经济活力明显提升,航空需求增多,深圳机场的营业收入大幅上涨。2023年前三季度,深圳机场的营业收入为30.42亿元,同比增长48.57%。
(2)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五、行业现状
2019年至2022年,我国民航机场的运输完成情况波动式下滑,尤其2022年的货邮吞吐量、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均降至谷底。2023年国内市场修复回暖,机场需求也逐步回升,货邮吞吐量、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均出现明显回升,尤其旅客吞吐量回升速度较快。2023年中国民航机场货邮吞吐量为1680.5万吨,同比增长15.7%;起降架次为1171.5万架,同比增长63.8%;旅客吞吐量为125956.3万人次,同比增长142.2%。2024年机场需求量继续增长趋势,1月货邮吞吐量为167.9万吨,同比增长47.4%;起降架次为99.2%,同比增长35.9%;旅客吞吐量为11534.4万人次,同比增长40.9%。
注:本文转自智研产业百科平台,如需获取更多行业信息和定制服务,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搜索查看。
智研咨询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并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