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截至2023年底,中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数量达到449个,相较于前一年净增了50个。在这些通用机场中,A类通用机场有163个,这表明了中国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的稳步增长。2023年,中国运输机场的数量达到了259个,同比增加了5个。这些新增的机场包括湖南湘西边城机场、河南安阳红旗渠机场、四川阆中古城机场、山西朔州滋润机场和西藏阿里普兰机场。这些新增机场的启用,不仅提升了当地的交通便利性,也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机场发展现状、机场在册数量、机场行业现状
一、行业概述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定义,机场(航空港)是指供航空器起飞、降落和地面活动而划定的一块地域或水域,包括域内的各种建筑物和设备装置。机场有不同的大小,除了跑道之外,通常还设有塔台、停机坪、航空客运站、维修厂等设施,并提供机场管制服务、空中交通管制等其他服务。机场按用途分类可以分为军用机场和民用机场,按国际航班服务分类可以分为国际机场和国内机场,按规模和旅客流量分类可以分为枢纽国际机场、区域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机场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初至1949年的初创阶段,中国最早的机场是1910年修建的北京南苑机场。南苑机场的修建标志着中国机场建设的起点。1910年,中国购买了第一架飞机,并在南苑建立了飞机修理厂和简易跑道,这是中国最早的机场。
1949年至1978年的创业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开始着手建设和发展民航事业。1949年1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组建军委民航局,为新中国民航提供了组织保证。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探索中前进,克服了各种困难,新建、改扩建了一批机场,如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保证了航空运输相对稳定的发展。
1978年至2012年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机场,中国民航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旅游城市和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新建了一批枢纽机场、骨干机场和支线机场。机场建设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如“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机场建设投资均保持增长趋势。
2012年至今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机场的发展开始融入各种世界领先的发展理念,推进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建设。机场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3年末,中国境内共有民用航空(颁证)机场259个。同时,数字化转型与智慧机场建设加速,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行业产业链
机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主要包括机场建设所需的各种设备和材料的供应商,包括飞机牵引设备、除冰车、启动气源设备等高端设备,以及飞机客梯车、食品车、电源车、加油车、清洗车等中端设备,还有行李传输设备、旅客登机廊桥、垃圾车等低端设备。此外,还包括机场项目承建企业和机场服务供应商,如安保、物业服务等。产业链中游主要是航空机场运营企业。产业链下游为主要是机场的使用者和服务对象,包括各民用航空公司、个人旅客和企业等。
四、行业现状
截至2023年底,中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数量达到449个,相较于前一年净增了50个。在这些通用机场中,A类通用机场有163个,这表明了中国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的稳步增长。2023年,中国运输机场的数量达到了259个,同比增加了5个。这些新增的机场包括湖南湘西边城机场、河南安阳红旗渠机场、四川阆中古城机场、山西朔州滋润机场和西藏阿里普兰机场。这些新增机场的启用,不仅提升了当地的交通便利性,也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智研咨询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