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对精神生活也更加注重,很多人都愿意养宠物来陪伴自己。宠物医疗保健行业热起来,社会的巨大需求给这个专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会。
毕业后,跟专业挂钩的职业有很多。由于兽医学的科学研究领域很多,除了防治畜禽疾病是兽医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外,它还延伸到医学、生物学、水产生物学以及环境保护和空间医学等领域,同生物、医学科学结合得更为紧密。
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领域主要是与动物医疗机构有关,动物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可在兽医管理与业务部门、动物诊疗机构、动物生产及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兽医临床诊疗、动物防疫与检疫、兽医管理与技术服务、兽医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以及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
2课程内容的设置
饲料分析与检测最终为饲料质量评价服务,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评价饲料质量的指标,如营养指标、卫生安全指标两大基本属性及两大属性中具体的检测内容。参考其他院校的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本课程内容设置参照陈桂银主编的高职高专教育“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根据饲料分析检测工作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以饲料检验需要的技术为主线,根据饲料检验化验员典型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根据实际生产过程需要设置,应用性极强。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采用先讲实验原理;然后进行操作演示;最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强训练,熟练掌握各种检测方法。学生毕业即可上岗,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开设课程所需的师资条件和硬件设施
3.1教师团队
开设新的课程,必须有强大的教师团队参与教学。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参与该课程建设的教师团队师资力量雄厚,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及学历结构合理。拥有教授、副教授各2名,讲师6名;畜牧、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的教师均有,完全能够从专业角度满足课程的专业需求;年龄和学历方面,主要以中青年研究生教师为主,他们对新生事物及新理念接受能力较强。该教学团队完全能够承担该课程的讲授及实验环节的指导。
3.2硬件设施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中专转型的高职院校,所以授课以小班教学为主。根据畜牧兽医系近三年的招生情况,平均每年招畜牧兽医专业4个班级,每个班学生数量30~40人不等。针对以上情况,畜牧兽医系主要实验室包括:分析天平室、精密仪器室、动物营养与饲料实训室和数码显微互动实训室。其中分析天平室有分析天平10台;精密仪器室有全自动和半自动定氮仪、黄曲霉毒素测定仪、T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动物营养与饲料实训室有鼓风干燥箱、茂福炉、粗脂肪测定仪、凯氏定氮装置、恒温培养箱、电动分级筛、标准分级筛、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及通风橱等;数码显微互动实训室有电脑及数码显微镜41台。由于玻璃器皿等种类繁多,没有一一列出。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完全可以满足本系学生小班上课的需求,所以开设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是可行的。
4结语
关键词:畜牧、兽医、职业规划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于劳动者个体的价值越来越重视,尊重人才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成为文明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拥有过硬的才能,进入社会后发挥自身的价值,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财富和社会价值。近年来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大学生面临着严竣的就业形势。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我国在2010年有631万的大学毕业生,而需要解决的就业人数在700万左右,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创历史新高,达到660万。在这样严竣的形势下,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同样承受着较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因此,研究如何在崇尚人才、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提升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
畜牧兽医专业一般只有各省的农业大学和少数高职院校才有,每年毕业的学生也不多,加之现在国家对农业方面的投资较大,社会需要的缺口也较大,给我们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就业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但是要想我们的学生在这个大的空间里就好业,就要对我们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二、开展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的意义
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主要面向养殖类行业、企业就业。针对目前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可以看到,一方面大学生毕业面临着严峻的竞争态势;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就业之后也存在不适应企业要求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分析原因,与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在心理、素质、能力、知识等各方面没有做好适应岗位要求的准备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开展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势在必行。
(一)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畜牧兽医专业的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体现着这个学科的办学能力,同时也是学校整体形象和竞争力的体现,因此如何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道德就是办学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一所学校的教学的质量直接反映在学生的就业率和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上。优秀的国际名校之所以经久不衰,一方面是由于它优秀的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其培养的精英人才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职业生涯的规划有助于培养人才,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加强职业规划的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职业规划教育的目的是知己知彼,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科学规划,究竟如何树立奋斗目标,制定实施策略,向这个目标迈进是学生自己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这对于学校学风建设和学生学习效能的提高都非常具有意义。
三、目前我国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状况
四、加强大学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思路
(一)引导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牧医教育主要为当地养殖业的发展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学生主要到养殖企业的一线基层岗位就业,又苦又累,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里,大学生应该尽早形成好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养成正确的心态,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能客观地认识自我,过讲座、授课等方式,引导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掌握就业政策,帮助他找出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所在,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自我人生目标,对自我进行正确定位。学生应全面地了解自己和认清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努力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的锻炼,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的意识,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畜牧兽医专业类高校应该根据市场的需要以及用人单位的特点来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如组织学生深入养殖类企业开展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学生在校期间,组织开展职业技能比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培养职业意识,养成职业道德,了解企业文化,增强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农业部已经把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力争到2015年全国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15个百分点,其中达到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场占规模养殖场总量的50%。预计到2015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500万吨、2900万吨和5000万吨,羊毛产量达到43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
一、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的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即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构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具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新体系。
二、区域畜牧业发展现状
辽西北地区(阜新市、铁岭市、朝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中辽西北三市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为1390.9万头、267.1万头、744.2万只、34172万只,比2009年分别增长25.96%、35.78%、33.51%、44.95%;畜牧业产值497亿元,比2009年增长54.78%。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辽宁“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重点加快建设五大特色产业聚集区,加快发展畜禽标准化养殖是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聚集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三、畜牧兽医专业职业面向与定位
四、畜牧兽医岗位工作及其能力要求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畜牧兽医专业职业面向的岗位需要必备的畜禽饲养、疾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具有适应生产一线工作的身体、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有责任心和事业心,能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忠诚老实、热爱本行业、不怕脏累,有沟通交流能力,为人忠诚、热爱本专业,能灵活处理各种事件,能正确认清自己,给自己正确定位。
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及的建议突出集中在有责任心高素质、具备较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五、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建设与改革实践
1.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1根据畜牧兽医学生就业方向,通过分段实施、能力递进方式,围绕主要就业岗位,从知识、技能两条线逐步递进提高。
1.2综合专业特点、校内外教学环境等多种因素,宜采用“学训交替”形式实施专业教学。
1.4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能在工作中不断自我学习和提高职业升迁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建议
2.1以企业生产活动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制度为依据,校企共建课程体系,保证专业教育行为与企业的需求不错位,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同步。
2.2校企合作明确专业核心课程,设计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建设规划,打造精品课程,引领课程建设。
2.3将现有实训资源整合新设课程,系统考虑学生的职业训练。从真实生产中提炼工作项目,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在真实场景下开展生产性实训,为学生毕业后更快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四阶段五环节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5.07.033
VocationalCollege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Professional"FourPhasesandFiveSteps"EntrepreneurialTrainingModePractice
――TakeJiangsuAgri-animalHusbandryVocationalCollegeasanexample
SHENJunsong,QIANJiabei,WANGLigang,HONGJun
(CollegeofAnimalScienceandTechnology,JiangsuAgri-animalHusbandryVocationalCollege,Taizhou,Jiangsu225300)
AbstractTarget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notonlytotraintheemployed,buttonurtureentrepreneurs,entrepreneurshiptocreatemorejobs.JiangsuAgri-animalHusbandryVocationalCollegemakeseffectiveexplorationon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Professionalandpersonneltraining,combinedwithprofessionaleducationfrom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entrepreneurialskillsdevelopmentstartingformationof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professional"four-phaseandfiveaspects"entrepreneurialtrainingmodelofpracticeinitiatives.
Keywords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Medicine;entrepreneurialtrainingmode;four-phaseandfiveaspects
党的十报告指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仅要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还要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创业是高质量就业形式之一,创业型人才培养显示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不断给人才培养和就业质量注入新的活力。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是学院的主干专业,是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也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在校学生最多,每年向行业、企业输送400多名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畜牧兽医专业近年来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创业教育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畜牧兽医专业“四阶段五环节”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1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建立全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设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穿插创业教育理论和创业实训课程,不断完善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专业课程为基础,拓展创业能力培养,促进专业学习和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针对现代畜牧业创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在畜牧兽医专业“课堂-养殖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将专业学习、技能锻炼、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培养具有畜牧文化素养,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创业品质和创业技能的创新创业人才。根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创业教育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第一学期):畜牧文化感知和职业生涯规划。将畜牧文化、企业文化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融合,通过学前专业教育、行业专家讲座、参观养殖基地、体验畜牧、企业文化等让学生感知养殖环境和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趋势,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设计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专业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围绕专业进行创业规划。
(2)第二阶段(第二、三学期):专业基本技能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通过理实一体化课程学习,课堂学习和养殖场实践相结合,熟悉养殖生产过程,初步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知晓技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创业意识、品质培养方面,学院设置职业素养与创业精神、大学生KBA创业基础等课程,邀请知名创业企业家、成功创业校友来校做讲座,举行学生创新、创意设计比赛,创业素质拓展等活动,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让学生了解畜牧业发展规律和现代农业技术升级的方方面面,激发学生依托专业进行创业的潜能,告知学生创业并不是特别困难、遥不可及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创业。
(3)第三阶段(第四、五学期):专业实践技能和创业实训模拟。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全部进驻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包括养猪场、家禽养殖场、饲料生产车间等实训场所,以岗位工作任务形式,企业教师进行现场指导。根据学生在生产经营岗位上的掌握程度,进行多岗位轮换,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专业技能与创业技能学习相结合。
以学生创业社团活动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涉及畜禽养殖、饲料生产销售等畜牧业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的多个环节,依托校内、外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进行不同形式的学生活动,如:组织学生到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参观,亲身体验创业实践现场氛围,身临其境,激发创业热情;进行生态养殖创业设计竞赛,以学生创业团队自行设计创业项目,涵盖创业实践的各个环节,进行现场汇报和交流,筛选相对成熟且具有可行性的创业方案进驻校内创业实践基地进行试验;社团邀请专业经验丰富、创业实践能力强的老师、专家为学生提供创业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以不同形式,定期为学生创业辅导;联合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训模拟公司教育指导机构,开展SYB创业实训,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学生将来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第四阶段(第六学期):创业实践经营和创业项目孵化。学生在最后一学期进入顶岗实习和创业实践阶段,经过前期学生创业团队创业项目的申报,筛选相对成熟、可行性较强的创业项目进驻“两园一企一街”校内创业是基地进行孵化实践,学院提供场地、硬件设施等各方面条件,每个项目配备生产经验丰富,具有创业导师资格的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全程指导。
2营造创业文化氛围,注重创业技能培养,提高创业成功率
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大多数学生主要面向就业,只有少数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会做以创业为主的职业规划,创业教育可以使就业学生提高自身的市场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潜力,对于创业或就业的学生都是有帮助的,创业教育是一个分层次分步骤的过程,有如下五个环节。
(1)激发创业灵感和创业意识。学生入校后,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渗透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课、创业实践活动、畜牧业创业优势政策讲座等不同形式的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践指导。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紧扣行业发展和现代畜牧业生产,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点,投身农牧业的创业精神,培养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技能。学校各部门合作联动,为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搭建各种创业教育活动平台,发挥学生社团活动优势,重视学生活动创业导向,专业技能引领,为学生展示才华提供舞台,挖掘学生潜在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激发创业灵感。
(3)创业知识学习和创业技能训练。每年定期组织一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参加SYB创业实训班,以不同的创业项目分组,每个创业项目组建一个创业团队,通过基础创业知识讲解和创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创业基础知识、创业政策和创办企业的整个流程。每个创业团队汇报各自的创业方案,对出现问题集中探讨解决,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在创业设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4)遴选创业项目进驻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在前期养殖、生产经营创业大赛中,根据不同创业团队的汇报答辩和创业计划书的科学完善性等方面,评选出最优秀的创业团队进行跟踪指导,针对畜牧兽医专业不同创业项目(养猪、养禽、奶牛生产、特种养殖、饲料生产销售等),从猪生产、牛羊生产、家禽生产、饲料生产等教研室筛选创业教育指导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创业团队指导老师,将他们送进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饲料生产实训中心、创业一条街进行初次创业的尝试。
(5)创业实战跟踪,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促进创业教育良性循环。创业创团队进驻创业园后,创业项目运行初始,学院尽可能为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市场运作、技术支持等各方面的帮扶,为创业者解除后顾之忧。学院对创业过程进行阶段性考核,指导学生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持续加强学生在创业期间的创业教育和技能指导,保证创业实战顺利进行,有效推进。另外,对于进入创业园创业者,如果不好好经营,就可能被淘汰,会被新的创业团队替代,增加创业者的危机感,进行压力考验。创业团队在毕业后按规定要全部离开创业园,无论创业效果如何,需进行创业总结汇报,将在创业实践过程的亮点和不足进行全总结,形成书面汇报,可以指导下一届创业的学生,这样更有实践指导意义,避免重蹈覆辙,促进创业教育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学生创业质量和成功率。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创业教育需要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善于创业管理的创业型人才。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愈加重视,新型家庭农场及职业农民观念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可,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这些更有助于激发畜牧专业类大学生将创业热情挥洒在广袤的大地上,成就创业理想。
基金项目: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院级课题“‘五结合’畜牧兽医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SKQN1404)
参考文献
[1]黄兆信等.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
[2]钱佳蓓等.“五结合”畜牧兽医专业创业人才培养途径构建及运行[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
[3]张绍男.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