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销售骗局。这类骗局涉及衣、食、住、行各类商品,近年来比较常见的有白酒、茶叶、茶油、养生保健品等,如白酒的经销、茶叶的收藏回购等等。这类公司打着投资的名义,虽然与客户签订五花八门的合同,但是一定会有业务员反复做工作劝你投资,一定会有约定的利息回报,一定会有像模像样的合同或合伙协议的签订程序,一定会有经常的联谊活动和礼品赠送,但换汤不换药,这类骗局大都不存在商品的实际交付,也就是帮着卖酒却拿不到一瓶酒,本应自己收藏的茶叶却都放在公司仓库。除了在公司里面,在外面商业柜台看不到这种酒和茶叶销售,投资人手上只有一纸合同和一张收藏证书。
“代客理财”骗局。此类公司多冠以“资产管理”“投资管理”“信息咨询”“商务投资”“理财管理”等名头,以帮忙炒股、推荐股票、代客投资理财、帮忙炒基金、帮忙炒期货、帮忙炒黄金、帮忙炒外汇等为名诱使群众投资理财,有的是在线上App直接打款投资,有的是在线下汇款签合同。在线上投资的服务器一般设在境外,在线下投资的款项一般打往公司总部。这类公司宣称的金融牌照基本都是假的,都是无证券、期货等金融牌照的非正规机构,公司所谓的投资专家、专业理财师、风险评估师,有的只是小学毕业,连从业资格证都没有。
交易所和私募基金骗局。这类公司一般都会事前对业务员进行话术培训,自称是全国连锁的财富管理机构,声称公司总部在北上广深等这些大城市,拥有各种金融牌照,无风险、零违约、很安全,利用普通社会公众对金融产品、金融政策不了解的心理,通过与外省金融资产交易所、资产管理类公司、基金公司的合作,以销售“理财产品”“私募基金”名义,诱导客户签订《收益转让合同》或《基金管理合同》,设计有资产转让方、摘牌方和监管人,再由资产转让方出具《产品认购确认书》。还有的公司,利用自身关联公司挂、摘牌产品,说白了就是自己挂牌、自己摘牌、自己担保,然后把产品卖给个人投资者,把风险转嫁到投资者身上。投资者合作的公司基本在外省外地,投资款基本打往外省外地,说是“私募”却公然向普通群众要钱,对投资人的钱来者不拒,这些公司全部不具有销售理财产品、私募基金的资质,普通投资者对投资项目真假、实际盈利能力也难以核实,建议群众要买理财产品就去正规银行,对社会上这些公司推荐的理财产品一概不要相信、不要投资。
“云养鸡”骗局。近期在我市发现有“裕农园”“亲客悠选”“陶建华衡阳湘黄鸡”等招牌的门店,经营模式为在线上小程序里以700元购买10只鸡苗并赠送5只,寄养158天后“寄售”获取1050元。投资者为获取更多回报,有的一次性投资养上万只鸡,但连鸡放在哪里养、养不养得好、养只鸡能赚多少钱,却一无所知。不论是“云养鸡”,还是“云养牛”,或者“云种树”“云领养”等,无非是把养鸡换成了种树,手法大同小异,这类“云养殖”模式明显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存在巨大风险。
“解债”骗局。这类骗子在已经遭受惨痛损失的投资人身上还要榨干最后一滴血,利用投资受损群众想要迫切挽回损失的心理,以提供债权债务抵销、托管、整合、化解、实物兑换等服务为名,承诺将“客户”手中的债权债务转化为持续现金流并定期返还收益,诱使“客户”签订各类合同,并缴纳咨询费、保证金或“投资入股”等,承诺之后按月定量返款,直至期满债务返完。但实际上,此类公司基本没有资金实力,所谓的“解债”只是吸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