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哔哩哔哩副董事长李旎在“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正能量内容创作发展”论坛会上,探讨了近年国内纪录片呈现的年轻化、多元化趋势等特点,并在大会上提出了“网生新派纪录片”:“在纪录片第三次浪潮下产生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媒介,面向互联网网民,在互联网视频平台播出,我们将这类纪录片定义为‘网生新派纪录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纪录片慢慢开始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传播方式,向着数字电视、电脑、手机等终端进行多元的传播,越来越契合新媒体时代下用户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
(二)网生纪录片的特点
(三)网生纪录片和传统纪录片的区别
传统纪录片大多数在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网生纪录片则是在腾讯、爱奇艺、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优酷等网络平台播出。传统纪录片在内容上强调严谨、真诚、科学。相比之下,网生纪录片更具包容性,在保留真实的前提下,形态多变、不拘一格、风格多元,且内容更加垂直,注重潮流文化、人本主义、传播性和互动性。
此外,传统纪录片在传递过程中互动性非常弱,只能单向且被动地传递信息。但是在新媒体时代的网生纪录片,无论是互动性还是用户的反馈都非常及时,极大的满足了用户的体验。
二、网生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一)平台增强投资力度
自纪录片从电视媒体转移到视频网站以来,受众群体迅速增加,也被各大视频网站列为电影、电视、综艺、动漫之后的第五个专题频道。
(二)平台各自布局
自2017年开始,B站、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视频平台相继推出纪录片的未来计划。
1.B站的“寻找计划”
2017年12月,B站平台率先发起纪录片“寻找计划”,为纪录片的创新制作寻找更多优质的创作者和内容,同时对站内纪录片生产进行全产业链的扶持。B站CEO李旎认为,年轻一代富有创造力,对多元文化包容度较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B站用户代表着纪录片的未来。
2.优酷的“优酷纪实中心”
2018年5月,优酷事业成立了“优酷纪实中心”,表示将会从“真实、酷感、年轻化”三个核心关键词出发,坚持打造中国非虚构内容优质的纪录片。2018年到2020年这两年间,优酷平台推出《街舞中国》《行旅天下》《铁血观世界》《动物超感官》等作品,涵盖潮流文化、旅行、军事科普、动物等多个话题,丰富网生纪录片板块,强化平台人文气质。
3.腾讯的“胖滚计划”
2018年10月15日,腾讯推出“胖滚计划(Penguinproject)”,以自然科学、历史文化为创作核心,与国内外顶级的纪录片制作方合作,不断推出顶级作品。高分纪录片《王朝》《行星》便是腾讯和BBC合作出品的项目。
4.爱奇艺的项目计划
2019年5月9日,爱奇艺在“爱奇艺2019年世界大会”上发布了纪录片项目计划:以平台自制出品和联合出品内容为主,在接下来的创作里将从新文化、新视角、新成长这三个维度出发,并进一步拓展美食类题材,例如《中国餐馆》讲述了全球华人餐馆的故事,以民族之情唤醒国人“舌尖上的骄傲”;《饕餮中国》将美食与历史完美结合,讲述中国美食的前世今生;《夜味乾坤》汇聚夜宵美食,打造中国宵夜“朝圣”地图。
(三)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的结合
(四)盈利模式的转变
另外,只要纪录片的内容足够引起受众的兴趣,大多数受众是愿意接受知识付费,所以VIP会员制、付费观看也是网生纪录片的另一种盈利模式。网生纪录片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营销生态。
三、网生纪录片内容创作的特点
(一)内容消费者年轻化
(二)内容多元化
真人秀节目与纪录片结合,利用综艺节目的剪辑手法,让纪录片更加活泼有趣,更加符合智媒时代下受众的审美。
1.以宠物医疗为内容
2.以历史为内容
如今历史纪录片在互联网上立足之后,改变了讲述风格,引来大批年轻受众。
B站与“无奇不有”合作的《历史那些事》一改传统严肃的叙事风格,用亦庄亦谐的手法来还原历史。《历史那些事》在每集片头都提示:“本片为实验纪录片,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历史,内容均有史料支撑,不恶搞,不虚构。”表明了创作团队的态度,即在坚守纪录片“内容真实”的底线之上,用创新的、非传统的方式来讲述历史。
在迎合受众喜好的同时,也有纪录片创作者开始反思,不再随波逐流,而是回归传统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于是在去年又有了几部“安静型”的纪录片,例如《人间世》《人生第一次》。这种类型的片子善于利用缓、静的拍摄手法来达到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容易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留住了传统纪录片观众,也不会因此而流失年轻观众。
(三)节奏加快
相比传统的纪录片,网生纪录片更注重内容节奏快速推进,原因是为了满足观众的碎片化观看和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
纪录片进入网生代之后便开始追求短小精悍,《早餐中国》就是代表,深入全国各地的早餐店,在5分钟的纪录片中将地方、人物、美食结合起来,内容生动朴实接地气,记录了地方人的生活百态。
《风味人间》一集40多分钟,但是集合了20多道菜品,有些镜头画面的切换速度非常快,并且增加了超微距拍摄、显微拍摄的手法,让纪录片画面更有层次感,让观众更加集中注意力,调动起观众的味蕾。
(四)互动增强
弹幕除了提高观众的参与积极性之外,还能对视频中出现的错误内容进行更正,例如在《历史那些事》的第一集《在下东坡,一个吃货》中,有一幕是东坡拿着线装书,接着就有细心观众在弹幕上提到:“那个时代没有线装书,且明朝文人不披发。”
纪录片的创作者还可以在弹幕中找到灵感和思路,在续集中弥补上不足之处,《人生一串》第二季的制作中,创作者就有意在视频中留出弹幕讨论气口,增强了互动性、趣味性和沉浸感,这就是传统电视纪录片无法超越的优势。
(五)盈利渠道增加
四、对网生纪录片发展趋势的预测
(一)纪录片的跨界融合
(二)与VR技术的碰撞
近几年,VR、AR、航拍、4K高清等新技术层出不穷,给网生纪录片未来的发展带创造了新的可能。赵琦执导的《奇遇》系列纪录片,借助前沿的VR技术,为观众开启了一种别具一格的旅行体验。该片采用360度全景拍摄手法,精心挑选了十个富有趣味的人物故事,通过他们的视角,将世界各地的独特风情和人文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观众。借助VR技术的强大沉浸感,观众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身置身于这些精彩的场景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与心灵触动。但是VR纪录片并非大众产品,制作成本高,内容种类有限,加上用户体验繁琐,观众很难长期对其保持兴趣,所以对于新形式的纪录片创作,不求量,只求精。
(三)竖屏纪录片将成为新潮流
目前所有的纪录片视频几乎都是16︰9的横屏比例,以便在电视、电影屏幕、电脑、平板上呈现最佳的放映效果。竖屏纪录片看似违背了传统纪录片的创作要求,不符合最佳视觉体现,但近两年来,短视频覆盖了整个视频平台,VLOG成为年轻人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微纪录片也有了一定的受众群体,这些都为竖屏纪录片的诞生打下基础。许多五分钟左右微纪录片放映的媒介是手机,而手机上短视频播放的最佳比例是9︰16,所以竖屏纪录片在当下是完全有机会实现的。
在2020年1月6日,抖音官方推出抖音短视频首部竖屏纪录短片《走丢的神仙们》,讲述了中国非遗传承人潘仕学的故事。全篇仅有7分40秒,制作称不上精美,反响不算大,但也是一种突破和创新。
对于网生纪录片来说,技术融合的确是一种创新途径。但拓宽边界绝不是模糊界限,创新绝不能摒弃传统,也绝不能违背纪录片的真实的世界、故事和情感。
结语
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已成为纪录片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不仅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变革,也是纪录片行业自我突破与升级的重要契机。作为一股新兴力量,网生纪录片正在不断扩大,它的兴起不仅推动了影像制作的多元化和消费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也为纪录片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智媒时代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网生纪录片创作的一次不可错失的机遇,网生纪录片的创新发展必须结合信息技术的运用,把握未来内容生产和内容运营的新变化,才能不被纪录片市场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