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应和_______(2)___(tuǒ)当(3)姊妹____(4)神___(cǎi)奕奕
【答案】①.yìng②.妥③.zǐ④.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应和(yìnghè):应声唱和。
(2)妥当(tuǒdàng):稳妥适当。
(3)姊妹(zǐmèi):姐姐和妹妹。
(4)神采奕奕(shéncǎiyìyì):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作为中国传统______节日,不仅是国家团圆、______的日子,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______,也______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
A.风俗辞旧迎新理想承载B.民俗辞旧迎新理念承载
C.风俗吐故纳新理念承接D.民俗吐故纳新理想承接
【答案】B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民俗:民间的风俗习惯。春节属于民俗,所以选择“民俗;
辞旧迎新:告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即庆贺新年的意思。吐故纳新: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根据语境可知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日子;
理想:根据事理构成的对未来的美好想象或希望。理念:由思考或推理而得的概念,有别于感性的认知。根据语境可知“和平、和睦、和谐”是“理念”;
承载: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承接:承担,接受。根据语境可知春节“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
故选B。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近日,大连市儿童医院保安于晶景走红网络。②在他的身上总是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偶。③每当遇到有孩子哭,他总会上前递上一个小玩偶,耐心地哄他们开心。④有些家长带孩子看病的时候还会专程来寻找他。⑤大家都真心喜爱这个温暖的“玩具骑士”。
A.文中加点的“网络”是名词,“挂”是动词,“各种各样”是形容词。
B.第③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第二个逗号删去。
C.第④句加点的“看病”是贬义词,“寻找”是中性词。
D.第⑤句是一个拟人句,把于晶景比作“玩具骑士”。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词义、修辞手法等。
B.第③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第④句加点的“看病”是中性词;
D.第⑤句是一个比喻句,把于晶景比作“玩具骑士”;
故选A。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分)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例如:陈元方之父陈寔曾任太丘(县名)长,所以被称为“陈太丘”。
B.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我们学过的《杞人忧天》就是他的作品。
C.《朝花夕拾》里记录了鲁迅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如善于讲故事的长妈妈、坦率正直的进步知识分子范爱农等。
D.《西游记》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其中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等故事尤为精彩。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杞人忧天》是一则寓言,出自《列子·天瑞篇》,不是蒲松龄的作品;
5.下表是小金同学阅读《西游记》过程中制作的人物卡片,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人物
形象
A
孙悟空
三调芭蕉扇
①________、________
B
②____
义激美猴王
知错能改、能言善道、机智灵活
【答案】①.机智善变②.本领高强、坚忍不拔(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表述不唯一,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③.猪八戒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人物和故事情节积累。
B.根据题干信息“义激美猴王”“知错能改、能言善道、机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