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认的马起源地为北美洲,专家通过不同地质年代地层中发掘出的马化石,研究了约5000万年来马种的发展过程。在中国,山东省出土的中华远古马化石,和在湖南省发掘出土的衡阳远古马化石,都出现于始新世的地层,它们与在欧美考古发现的始新马同属始新马亚科。
第二中国马的品种
中国国土辽阔,气候环境多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马种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国的马种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地方品种,如蒙古马、哈萨克马、河曲马、云南马等;二是培育的品种,如内蒙古的三河马、新疆的伊犁马等。
第三中国马文华
中国的马文化有数千年历史。在没有文字的年代,中国人就将与马匹生活的点滴画在山洞内的石壁上;文字发明了之后,人们便将之分散记录在不同的史册和文学作品当中,成为现在珍贵的马匹文化研究史料。
中国人多以马匹作战争用途。由于马匹容易驯服,而且速度快,战争时如果需要突击的话,骑兵是众多兵种的首选。所以,中国历朝军队都对战马十分倚重,直至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以及后来的抗日战争,骑兵部队都被派上用场。
中国的史藉,例如《史记》中也多次记录马匹参与战争的情况。至于小说《三国演义》,更详细描述人物自己专用的战马,如吕布的“赤兔马”、刘备的“的卢”等,每匹马都被写成勇武善战、敏捷非常。而春秋战国时代的古墓,也多次被考古人员发现陵墓主人以马匹陪葬,足见中国人对马匹的崇拜。
除了战争,中国马匹也会在和平的时候作为漕运工具。中国古代曾经发明多种马车,运载沉甸甸的货物。明朝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更详细介绍各种货运马车的构造方法。
中国古代刑法严苛,致人于死地的方法层出不穷,当中马匹也是作为执行死刑的工具之一,可见中国人对马匹用途的“创意”十足。
在运动方面,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喜欢马匹运动。以赛马为例,战国时代就有“田忌赛马”这个经典故事。到了汉唐期间,中国人更向难度挑战,玩耍由波斯传入的“击鞠”,也就是现代的马球。可是,由于“击鞠”是古代的贵族运动,没有在民间普及,所以这种运动很快就失传了。
古代把专门的管理马匹的部门叫做马政,就是指我国历代政府对官用马匹的牧养﹑训练﹑使用和采购等的管理制度。既然马政为国家重务,马政即成为政府行政的重要内容,养马即成为百姓的重要义务。此项义务从明初开始。明代民间养马有三种形式:种马、表马、寄养马。民间养官马,马户不仅要保证马的健壮,而且完成孳息之额,否则要如数赔偿。
骑兵代表古代战略投送能力,定位相当于今天的战斗机。在古代中国只有两个地方出产。一在东北,一在西北。一是所谓蓟北之野,即今热察一带。一是甘凉河套一带。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养好马。养马又不能一匹一匹分散养,要在长山大谷,有美草,有甘泉,有旷地,才能成群养,才能为骑兵出塞长途追击之用。据当时人估计,养一匹马所需的土地,拿来种田,可以养活二十五个人,这是在农业社会里要准备战争一大缺点。所以漠南天然牧场一旦失去,中原地区想养马,就要从人的嘴里夺粮食去给马匹,代价太大,农耕民族只能用丝绸去游牧民族那里换马匹,战力掌握在游牧民族手里。历史上一旦农耕或游牧政权建立起农耕+游牧复合型帝国就碾压对方。
我们通过古代陶瓷文物来看看各个朝代的马的形态特征:
秦代鞍马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馆藏
秦陶马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西汉彩绘陶马
首都博物馆馆藏
汉代陶画彩马头
汉代陶马
汉代陶画彩马
汉代陶骑马俑
西汉陶彩绘马
西汉彩绘骑兵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
汉代灰陶马
旅顺博物馆馆藏
魏晋朝
魏陶马
魏陶画彩骑马俑
晋青瓷骑马俑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
晋陶画彩马
陶画彩马
北朝陶彩绘马
北朝陶马
国家博物馆馆藏
隋唐朝
隋代陶黄釉马
唐代三彩马
唐代三彩蓝釉白斑马
洛阳市关林唐墓出土
唐代绘彩勾首马
河南省博物馆馆藏
唐彩绘彩色釉陶骑马男俑
上海博物馆馆藏
唐彩绘彩色釉陶骑马女俑
唐代彩绘胡人力士骑马俑
陕西省博物馆馆藏
唐代彩绘釉陶戴帽骑马女俑
唐代胡人骑马瓷俑
长沙博物馆馆藏
唐代胡人俑牵酱黄釉三彩马
咸阳博物馆馆藏
唐代粉绿釉三彩马
唐代陶画彩马
唐代陶舞马陶俑
天水市博物馆馆藏
唐代·彩绘陶勾头马
大明宫陶瓷艺术博物馆馆藏
宋代陶双夫勒马俑
四川省博物馆馆藏
宋代绿釉瓷马
宋代三彩马
宋代白瓷骑马人像
宋代青釉瓷马
元朝
元代灰陶骑马男俑
元代灰陶骑马女俑
元代陶马
元代三彩骑马俑
明代陶紫绿釉骑马仪仗俑
明代陶紫绿釉马
明代琉璃马
明代三彩马
明代三彩骑马男俑
明代明三彩童子车马俑
江津博物馆馆藏
清朝
泥塑马
关于陶瓷马,大家有什么补充吗?欢迎留言留图交流或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