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波帅已经不止一次的回答过:送宠物店,或者留在家里。
也许你也会注意到一个问题:咦,你为啥不推荐送给朋友寄养?
1
确实,对于大部分铲屎官,找朋友才是最自然的选择嘛。
对于寄养的人,把猫托付给朋友最放心了,还可以让猫咪有个伴,不至于太寂寞。
对于托管的人,反正多一只猫咪多一双筷子,有什么难的?再说朋友家那只猫辣么萌辣么乖,早就垂涎三尺想吸了……
停!!!
如果你也是这么想,那波帅不得不给你泼一头冷水了。
先说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2
据媒体报道,去年春节期间,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位新晋猫奴,收留了朋友的一只猫咪。
一开始,他以为这是一件很简单也有爱的事。他本来就担心自家的猫咪寂寞,多个猫不是很好?就这样简单的答应了。
然而,猫咪来到新家之后,从一进门就对老猫的存在表现出敌意。两只猫互相嘶吼个不停。
可能过一阵子就好了?他没有多在意。
可是,这两只猫的相处比他想象的糟糕的多,而且不断恶化。
终于,在除夕夜当晚。当他再一次试图阻止两只猫的厮杀时,外来猫突然一跃而起,发疯似得向他攻击。
结果,他的食指被当场咬断(后接回),手掌两处穿透伤,经医院鉴定为轻伤。那只猫咪则因为严重的应激反应,被诊断为猫抑郁症晚期。
好好的大年夜,突然变成了一场血淋淋的悲剧。
3
也许你会说,这只是一个极端的案例。
是的,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但是类似情况下猫咪或轻微或严重的应激反应,和受到的伤害,却绝不是偶然现象。
原因很简单:猫咪不是群居动物!
猫咪不是群居动物!猫咪不是群居动物!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它温柔的性情,让它可以接纳没有威胁的同伴,形成猫群;母子兄弟之间,猫也能和睦相处。
但是,无论多么温柔的猫,也需要一个独处的空间,来释放群居带来的压力。
对于那只被寄养的猫来说,突然更换住处,已经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猫对住所的忠诚度超过对主人的)。更何况这个新住处还有一个威胁者,不给自己丝毫独处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猫极易发生严重的应激反应。
而对于原住民猫来说,新来的猫根本就是入侵者,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新手猫奴,那么,很严肃的告诉你,不要随便答应“帮我寄养猫咪吧”这样的请求。你应付不来的,反而伤害猫。
忠奴不侍二主啊。
4
拜托,波帅你说的也太夸张了!你自己还不是有7只猫?自己打自己脸?
要是按你说的,猫舍还怎么开!
嗯……其实我说的一点也不夸张哦。如果不采取防护措施,那就是这个不幸的结果。
至于我养这么多猫……这里就涉及到“收养猫咪国际三惯例”了。
哈哈哈,倒不至于“国际”
,但只要是有经验的猫奴,在收养你的猫之前(也包括领养新猫、接受寄养),一定会遵循这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隔离和防疫
猫咪来到一个有猫的新环境,必须经过一周左右的隔离期。
新猫要被隔离在一个能听到彼此声音,但无法互相接触的地方。专用猫笼是一个常规的选择。
如果猫咪没有做过防疫、驱虫等,则隔离期也要相应延长到全部完成为止,并且隔离条件也要有相应的防疫升级。
第二步:分食分居
第一步完成之后,就可以让猫咪在一起居住了。但是,仍然要确保每只猫咪有自己专属的食盆,以免发生护食。
除了食盆之外,厕所和猫窝也建议为每只猫专门配置。
如果在分食分居之后仍然有严重的应激反应,请立即把猫咪送回原主人处,防止更糟的后果。
第三步:及时劝架
第二步完成之后,猫咪一般已经能够和睦相处了,但偶尔还是会打架。尤其是有很多猫的时候,容易发生等级分层,即多只猫欺负一只猫的问题。
发现类似情况,主人必须及时介入劝架。
劝架时不要偏向某一方,直接制造巨大噪音(比如敲锣)吓退猫群即可。
5
过年了,无论你是把猫咪送给朋友,还是被朋友送了猫,本来都是一件好事。
但是,首先要尊重猫的习性。接受寄养,绝不是“多只猫咪多双筷子”的事儿。
只有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才能不辜负朋友的托付,给猫咪一个幸福的春节哦~
你之前听说过“收养三惯例”吗?
你之前有寄养在朋友家/替朋友养猫的经历吗?
今天奖品为艾宠去跳蚤二合一香波50g*2支。获奖结果会在次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