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找家庭 而不是为了家庭找孩子健康·生活

“中国已经进入普惠性儿童福利时代”,前不久,在“儿童福利机构管理与发展高级研修班”中,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教授刘继同对儿童福利发展现状给出上述定位。

刘继同解释,所谓“普惠性”就是儿童福利由过去民政部门的关爱对象扩大到所有儿童,“正常儿童和正常家庭都应该接受这种服务”。

发展:在儿童福利院之外

她发现,过去,中国替代性养护下的儿童,主要是被遗弃儿童。今后接受替代性养护的儿童成分可能变化。尚晓援解释,在儿童保护制度建立之后,很多易受伤害的儿童群体,如被虐待、被伤害和被忽视的儿童,也会处于替代性养护下。她还注意到,一些有家庭的残疾儿童也进入福利院照料。

全世界有270万儿童仍然在接受机构照料。尚晓援分析,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未来的儿童养护模式中,机构供养方式极有可能继续发展。但是她也指出,机构供养对儿童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

对此,尚晓援认为,目前儿童福利机构功能转型需要努力的目标是,建立混合性的替代性养育模式,减少对机构内养育的依赖,建立起院舍养护、家庭寄养、社区养护之间的平衡关系。她解释,每一种形式都将作为儿童养护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较为合适的方式还将弥补其他方式的不足。每种方式都将包括各种针对儿童和家庭的措施与方法,如预防工作、康复措施、替代养护和治疗方法。

时隔多年,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社工中心主任窦振芳脑海中依然对曾经的一幕印象深刻。

2012年,窦振芳刚到单位上班不久,一天下午经过康复治疗室,落地的玻璃窗阳光洒下来,小朋友们正在接受康复治疗。“其中的几个康复师都是在福利院长大的孩子,那一刻阳光照在他们身上,我觉得他们头顶是有光圈的。”窦振芳说,同时,那一刻她也很恍惚:为什么在院里长大的孩子,很多会返院找工作。

最初,窦振芳以为是孩子们就业能力的问题,后来才慢慢了解到,是福利院没有教会他们如何走入社会,尤其在童年期无法获得的照料和支持会限制到他们成年以后的选择。

“那一批孩子就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在机构照料中,有一些孩子其实因为身体的轻残,或是当时教育的一些缺失,与主流社会交流产生一定的脱节,导致他们之后的社会融入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是有一定问题的。”窦振芳说。

探索:为了孩子找家庭寄养收养需考量

刘继同一直坚持,儿童福利要家庭化。“孩子是依赖人群,18岁以前需要家庭的照顾、家庭的养育。”他解释,要是脱离了这种家庭化的照顾,就容易对儿童成长造成一些难以弥补的伤害。所以刘继同认为,过去以儿童为本的儿童福利,现在要转变为以家庭为基础的儿童福利,这才是现代儿童福利。

在刘继同看来,现代儿童福利离不开儿童福利机构的专业化转型。特教、社工、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这么多专业的人士在一起开展工作,需要有专门的人来进行协调统筹。谁来担当这个角色?他建议,由专业社工来跨学科协调统筹。

在山西太原,类似的探索已经开始。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从建院开始一直是机构养育,后来发展出脑瘫儿童的小家庭养育。

社区家庭相对院内家庭而言是很好的一种养护方式,但是这么多类型的养护方式,如何来决定孩子适合什么样的养护?

“其实社会送养一直都是我们残疾儿童回归家庭的一个最后的兜底。”窦振芳介绍,“之前我们总是会说为了家庭找孩子,但是自从社工开始主导院里整个安置工作以后,就开始为了孩子去找家庭,而不是为了家庭找孩子。”

2018年3月开始,窦振芳所在的儿童福利院推行社会工作安置服务模式。

“这是2016年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起推进的一个全国示范项目,目前有6个示范院在做,我们院是一个实践院。”窦振芳介绍,在这个模式引导下,每一名入院的孩子都有一名社工来跟进,通过个案管理的方法如影随形地参与到他们生命的过程中来,提供全人的包裹式服务。

窦振芳说,这个模式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孩子得到家庭安置。这也是福利院第一次有了一个统一的目标,所有的专业人员、所有的替代性养护的安置口科长们都统一围绕一个主题:能回家的就让孩子们回家获得普通人的幸福,不能回家的在院里,实现最大的潜能。

她举了个例子,通常情况下,孩子刚到福利院基本上都是医疗救助,首先保证孩子的生命健康,之后才决定是寄养还是收养,是国内还是涉外。

“在孩子术后等待期间,如果恰巧来的是一个寄养父母,那么这个孩子有可能就被寄养了;如果来的是一个收养的妈妈,这个孩子也可能被收养,这是以前的做法。”窦振芳说,现在则是由社工牵头,所有的专业人员和各个安置口的科长一起来开会决定每个孩子更适合哪种方式的养护。

从有需求才介入到如影随形,全人服务又是什么?

窦振芳解释,大部分儿童福利机构的社工都是孩子有需求,然后社工才介入,基本上用社会工作的传统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然后去介入个别儿童的行为偏差、情绪问题或者社会适应性问题。这样一些方法可能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这些孩子阶段性的问题,但其实往往并不是系统性的,尤其有一些小组都做成了活动,其实没法体现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交流中,这样的做法得到不少同行的认可。成都市儿童福利院社工部王莉就主动找到窦振芳,向她“取经”。

儿童福利机构转型、为儿童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法律问题。

结合工作中处理的案件,佟丽华看来,中国在儿童领域面临最复杂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政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在父母不履行责任、或者侵害孩子权益的时候怎么办?谁来做?”

“我们现在看到一些案件发生以后,其实父母的责任追究是被忽视掉的。”佟丽华认为,家庭的责任不可替代。未来,就要解决这个问题。比如父亲去世了,母亲可以嫁人,但孩子的监护责任问题必须做到。他建议,未来,对父母失责的一定要追究法律责任。“舆论的角度一定要大张旗鼓办这样的案件,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提醒所有的父母注意,要么别生孩子,生了就得承担责任”。

“在儿童保护方面,原来政府的责任做的不够,这跟国家发展阶段有关,跟我们的认识也有关。”佟丽华提到,原来一直说孩子是家庭的,近些年来大家越来越多接受“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也是国家的”,所以在家庭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政府要发挥作用.

他指出,政府的责任不仅体现在物质帮助、技术支持,不仅体现在家庭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要养这个孩子,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家庭的机制,在家庭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及时发现和进行干预。

作为撤销监护人资格制度的主要推动者,佟丽华特别提到,这项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撤销监护人资格是最后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总的来说孩子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还是好的,即使有的父母有家庭暴力,有的父母追究法律责任,并不意味着必须撤销监护人资格”。

他的观点是,只要家庭能修复能改变,尽最大的努力还是让孩子回归家庭。“美国在这方面的做法是,这个家庭屡教不改,法院才会撤销监护人资格。只有一类案件例外,就是父母对孩子有性侵的,司法机构就撤销监护人资格”。

佟丽华还发现,在目前一些案件处理中,被撤销监护人资格后,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福利院养孩子,但是父母并没有被追究其他责任。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为什么没有按虐待罪追究责任?这个父母就是不管孩子,不履行监护人资格,为什么不按遗弃罪追究责任?”佟丽华认为,该养的养,该服务的服务,但是对恶意的父母、不履行责任的、长期伤害(孩子)的,政府“另一只手”要跟上,否则就不是一个系统的儿童福利和保护。“我们必须让所有的父母意识到,我们说儿童权利、儿童保护不是虚话,你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们的《刑法》修正案在虐待的问题上不仅包括父母和家庭成员,还增加了被监护、看护人罪,这也给福利院工作人员敲响了警钟。”佟丽华提醒,从立法的角度,不仅是儿童,还有老人、残障人士。“所以福利机构应该规范管理制度,尊重保障儿童的权利”。

THE END
1.收养人应当具备什么条件?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主要包括经济条件、健康条件和教育子女的能力等; 三、无违法犯罪记录; 四、年满30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还规定“无配偶者收养异性子女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http://www.szlhq.gov.cn/lhxinqu/gzcy/zwjg/gayw/content/post_11711176.html
2.我单身,想寄养姐姐家孩子,需要怎么办理户籍婚姻家庭 13人问过 罗钟亮律师已解答 获取解答 > 我带孩子改嫁,想让孩子落户到现在的丈夫户籍该怎么 婚姻家庭 93人问过 冯礼桉律师已解答 获取解答 > 单身母亲如何给孩子上户口 9人问过 王利平律师已解答 获取解答 > 还有疑问?直接咨询律师 > 我单身,想寄养姐姐家孩子,需要怎么办理户籍 3456 位...https://m.findlaw.cn/ask/question_28406128.html
3.心理诊疗室:那些隐藏在热点事件背后的心理动因很多可怜的妻子像刘女性一样,抱有对丈夫改邪归正的幻想。也出于对家庭和孩子的责任心,并没有离开那个对自己家暴的男人,相信了他们的认错。不成想,下一次拳头打过来,只会越来越密集。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敏曾在写《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的时候,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给家暴妇女支持小组打电话求助的...https://story.hao.360.cn/topic/LNrZQkrnNHC7Qw
4.如何给孩子足够好的原生家庭三是书上说的都是拥有高学历高情商、在美满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的“专家级的父母”,不知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刘博士在《这样和孩子相处》一书中首倡“空间育儿法”,用丰富翔实的成功咨询案例,向家长们传达这样一个理念: 父母养育孩子,就像在一套属于整个家庭的大房子里,给孩子布置一个属于他的小房...https://www.jianshu.com/p/6d2bbffa3aa4
1.托班,能够不负家长所“托”吗?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小凯的爸爸妈妈觉得,既然把孩子送到托班,托班就应该对小凯负责,但是教室里的布置存在危险,在小凯走动的时候也没有老师看护,导致小凯摔倒,小小年纪就拔除乳牙可能存在恒牙发育不良、需要进行矫正等风险。 于是,小凯父母代理小凯起诉托育机构: 小凯父母:要求赔偿小凯后续牙齿的矫正费用10万元。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78473
2.乳儿班托小班如何让家长放心?“我们家有一对双胞胎,老人带不过来,请保姆费用比较贵,我们是双职工,日常兼顾孩子照料难度很大。”从7个月就将“龙凤胎”送来托育机构的王先生直言,起初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到托育机构也不放心,孩子们的奶奶在机构陪了一个月,感受到这里的老师照顾很周到,才让两个孩子长托,“机构每天也会给家长拍一些孩子一日在园...https://news.dayoo.com/gzrbrmt/202411/06/170628_54742320.htm
3.我想将小孩送养,怎么找到好的家庭?你好F可以说下具体情况 https://www.64365.com/ask/36377808.aspx
4.寄养家庭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核心内容:寄养条件是什么?寄养家庭应当同时具备哪些条件?下文,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家庭寄养管理办法第二章:寄养条件 第七条未满十八周岁、监护权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被寄养。 需要长期依靠医疗康复、特殊教育等专业技术照料的重度残疾儿童,...https://mip.66law.cn/laws/250911.aspx
5.我们在找寄养家庭,帮忙照看一个孩子几天。用英语怎么说我们在找寄养家庭,帮忙照看一个孩子几天。用英语怎么说? wearelookingforfosterCarerswhocancarechildfewdays we pron. 我们,咱们,笔者,本人,朕,人们; 例句 ...expensive make-up thatwesaw being advertised by a beautiful model... 我们所见的由一位漂亮模特代言的昂贵化妆品 ...http://www.hanyucidian.cn/sentence/C16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