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2.15
宋代元夕节夜晚燃灯的街景
作为新年的第一个满月之夜,中国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个吉利日子,张灯、赏灯是重要活动,当然还有放爆竹、演杂耍等等。在古代,皇帝也很重视这一天,宫里也要热闹一番,明代宫廷画师就留下了一幅《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局部)
灯笼纹是以灯景为题材的纹样。它的起源和演变与传统的元宵观灯习俗联系紧密。隋唐时期,随着灯节活动的日益盛大,灯笼纹也逐渐显现。宋元时期,灯笼纹的使用日趋流行。直至明清,灯笼纹与谷穗、蜜蜂、龙凤等诸多元素组合,在各种纺织品、服饰和配饰中广泛使用,传递了祈求平安、吉祥、丰收、天下喜乐等多种期盼。除了照明之外,人们将不同的形制、文字、图案和灯笼的基本造型搭配组合,孕育出丰富多变、构思精巧、装饰华丽、寓意丰富的灯笼纹。
清盘金彩绣灯笼纹
中国古人以火照明,为了防风,发明了灯笼。魏晋南北朝时,中国已经出现了以纱葛或纸为笼,燃烛为灯的灯笼。在南北朝时期,元宵观灯渐渐成风俗。到了隋朝,元宵灯俗日益盛行。
唐代中期,正月十五观灯这一民间风俗,已颇受欢迎了。北宋干德年间,燃灯的时日增加到了五晚,从正月十四开始,到十八日结束,元宵赏灯活动更为热闹。到了南宋,元宵节成了极为盛大的全民活动。上至帝王、嫔妃、文武官员,下至黎民,参与活动的有“至数千百队”之多。随着元宵节日灯俗的逐渐兴盛,唐宋时期,彩灯的制作也开始进入盛世,样式精巧,意蕴丰满。
挂满灯笼的元夕节街景
清铜框玻璃彩绘圆式花灯
清玻璃寿字六角挂灯
清画珐琅玻璃大吉葫芦挂灯
灯笼锦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杏黄色地云团凤灯笼纹妆花缎清道光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嘉庆石青缂丝八团灯笼纹绵褂
五谷丰登龙纹灯景补、红地灯笼纹织锦、茶青地五谷丰登寿字灯笼缎、金地缂丝灯笼侍女纹袍料
明代葫芦灯笼纹织物
明金地缂丝葫芦灯笼仕女纹袍料局部
清康熙香色暗花纱平金灯笼折枝花蝶纹女帔(正反)
明万历孔雀羽洒线绣升龙灯笼纹元宵圆补(澳大利亚私人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