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边吃狗肉——“美味的朝鲜族饮食”之二
(吉林延边郭培耘)
俗话说:“寒冬至,狗肉肥”。“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寒冬,其实不仅是寒冬,延边人(不只是朝鲜族,其他民族都是)一年四季都吃狗肉。狗肉,味道醇厚,芳香四溢,南方有的地方叫香肉,它与羊肉都是冬令进补的佳品。狗肉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脂肪,而且含有钾、钙、磷、钠及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是理想的营养食品。用狗肉做成的“狗肉糖稀”更是延边朝鲜族发明的补充元气,增强体质的传统滋补佳品。
我国南北东西均吃狗肉。但是吃的方法截然不同。内陆吃狗肉,宰杀后剥皮,洗净,开膛,加作料煮熟,蘸着酱油蒜酱吃肉。汤内加葱末香菜末,大碗盛来,趁热喝下(凉了有腥味,不好喝)。酣畅淋漓,却也不错。笔者在广东吃过一次狗肉,好像是湖南做法:加作料文火煮,十几个小时过去,肉熟汤尽,浓浓的盛在碗里端上来。桌子上没有任何作料,但味道出奇的浓郁淳厚,非常的香淳。当时我想,肉这么浓香,肉汤也肯定不错了,向老板要汤,老板说我们肉汤已经融入在肉内了。问烹煮时加的什么作料,老板笑而不答。
朝族的狗肉的食法很多。延边多数是清炖:不加盐,文火煮,煮到骨肉分离为止,这时肉汤呈奶白状。除清炖之外,其他还有红烧、油爆、卤制等,但这已不是延边朝鲜族吃狗肉之正宗。
延边人杀狗的方法也与内陆有所不同。要放血、退毛、取内脏。据称放过血的狗肉炖出来是白色的,好看、好吃。退毛当然是为了吃狗皮。还有一种比较原始的杀狗方法——取一大缸,注满沸水,将活狗放入,盖上缸盖,压上重物,目的是不让狗挣扎窜出。过十几分钟后,狗不挣扎了,狗毛也掉了,然后开膛,主要将狗肠子内的粪便扔掉,——除去狗毛和粪便外,没有废弃物。狗血自然留在身体里——据说这是最为大补之物。而内陆杀狗多是剥去皮不要,只吃肉,不要内脏。
狗一身都是宝,狗肉、狗排、狗皮、狗尾巴、狗蹄子、狗头、狗脸、狗舌、狗内脏、狗生殖器、狗肉汤……几乎没有废弃物。插一句:2007年秋季,延边和龙的赵起兄来珲春,我在珲春最大的狗肉馆“春子狗肉馆”招待。点菜时发现菜单上赫然有“红烧狗便”“清炖狗啼”,大惊——这家狗肉馆真厉害,竟然能将狗的“便便”红烧,将狗的“啼叫”清蒸?如果这样,狗的全身当全无废弃之物也!经详细打听,小服务员操着生硬的汉话解释,比划来比划去,嘿嘿,弄明白了,原来是“红烧狗鞭”“清炖狗蹄”!——朝族人写的典型的错别字!虚惊一场。
吃狗肉,狗肉必须是以手撕成细条,最忌刀切。要蘸着狗酱吃,这样才最地道。——不仅如此,延边人煮狗肉不加盐,不加作料,是清水煮。吃的时候或者喝汤的时候,桌上有一碟一碟的精盐面、大料花椒面、姜面、香菜末、葱末、味精、辣椒面或辣椒油等作料,佐餐的是白菜泡菜、罗卜泡菜、大葱泡菜,和一碗必备的鲜红的浓浓的辣椒酱——当地人称之为“狗酱”。
狗肉好不好吃,首先要看“狗酱”香不香,然后才是狗肉煮得烂不烂。各家的狗酱味道不尽相同,但是都够浓香。来珲春前没有接触过狗酱,也根本不知道狗酱是何物。后来才知道,所谓“狗酱”根本不是什么“酱”,跟大酱没有关系(或狗酱内根本没有大酱的成分),只是形似而已。狗酱的制作属于秘密,笔者生活在延边多年,又多有朝族朋友,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其实他们也可能只是理论上知道一点),粗略得知狗酱的制作——将狗的内脏:狗肺、狗肠,狗肚和狗肉皮洗净切碎,放油中炒,然后放盐,辣椒面(辣椒面要多加,而且不要辣椒粉),葱蒜,生姜,野苏子(或苏子叶)和少量水炒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最后放狗肉汤,文火炖三四个小时(有讲究的要炖一夜),等到狗肉狗皮狗内脏融成糊状了即告成功。这其中,野苏子的加入最为关键,内陆绝对不吃的这种有些怪味的植物是制作狗酱,吃狗肉或制作鱼汤的妙物!
狗宰杀后,也有讲究。狗刚宰杀后,因有土腥气味,不宜立即食用,应先用盐渍一下,以除去土腥味,然后取出切成块,再以清水充分洗净。然后放狗肉加清水炖煮,不加盐。——这是延边传统做法和内陆做法不同之处。
不过珲春当地,可能为了适应日渐增多的内陆食客的口味,改革了狗肉的做法。比如珲春“春子狗肉馆”(现改为“春子民俗馆”——去年,珲春的狗肉馆一律改为“民俗馆”,不知为什么)制作的狗肉,就有红烧的,狗肉豆腐火锅也不用加盐面和作料。
业内人士透露,新派狗肉的做法:狗肉入锅先用少许食油食醋拌焙透,待水分焙干后,再按500克狗肉加500克水和少量食醋拌匀,加热煮沸除去汤面漂浮的泡沫等物。再放入酱油、精盐、黄酒、白糖等作料和用等量的丁香、生姜、桂皮、茴香、八角、陈皮、花椒等混合而成的调味料。最后添加清水煮沸半小时左右,改用小火焖2至4小时,直到狗肉入口酥烂为度,即可出锅食用。食用时还可加些辣椒粉、胡椒粉等调味品。制作方法改革了,传统和特色也就随之失去了。
朝鲜族虽然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狗肉,但是因为在传统观念里狗是下贱之物,上不了大雅之堂。虽如此,但确实是个好东西。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入药疗疾的效用。
狗肉味甘、咸、酸、性温,具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之功。《普济方》说狗肉“久病大虚者,服之轻身,益气力。”《本草纲目》中载,狗肉能滋补血气,专走脾肾二经而瞬时暖胃祛寒补肾壮阳,服之能使气血溢沛,百脉沸腾。故此,中医历来认为狗肉是一味良好的中药,有补肾、益精、温补、壮阳等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狗肉中含有少量稀有元素,对治疗心脑缺血性疾病,调整高血压有一定益处。狗肉还可用于老年人的虚弱症,如尿溺不尽、四肢厥冷、精神不振等。用狗肉加辣椒红烧,冬天常服,可使老年人增强抗寒能力。但要注意的是,由于狗肉性温,所以有阳虚内热,脾胃温热及高血压患者应慎食或禁食。另外,糖尿病患者,痛风患者最好不吃或少吃。
相比于狗肉,朝鲜族同胞似乎更喜欢狗肉汤,而且喜欢夏天喝。狗肉汤有滋补强身的效果,故称“补身汤”,民间有“伏天狗肉赛人参”之说,久病初愈者或身体虚弱者,常喝狗肉汤,以求滋补。据说三伏天吃上一顿狗肉汤,整个冬天都不会冷。
延边吃狗肉还常常出笑话。朝族同胞好客而且谦逊诚实,当然有时也是朝族朋友的幽默——客人落座了,“全狗席”上齐了,朝族朋友会客气地说:“今天咱这里没有别的,一桌都是狗。来来来,吃吃吃。”客人感动,笑逐颜开,举起筷子的那一刹那若有所悟,筷子停在半空,面面相觑,然后轰然而笑,开吃!
在延边,无论是朝鲜族还是汉族,吃狗肉蔚然成风。笔者是汉族,主要在汉族学校工作。每当有什么大型活动——比如来了客人,教师节或其他的节日,高三备考犒劳,或者其他的什么喜庆日子,往往都要委托人——买狗,杀狗,然后到小狗肉馆或社区“活动室”,雇人加工,然后会餐。当地有句话说:“人高兴,狗倒霉。”
据官方粗略统计,延边地区每年消耗的肉食狗,大概在30万条左右,而地产狗则不到10万条。所以狗贩子的足迹就踏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饮食文化一般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特性和生活质量,朝鲜族的饮食文化,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全世界,也有其一枝独秀的鲜明特色。虽然也常受动物保护人士褒贬诟病,但是作为一种文化传统,相信定将长久流传存在。(本文是笔者编辑的30万字《吃的美文》中一篇的一节,《吃的美文》初稿149篇,28万字,为凑足150篇写了这一篇。2014年2月18日于“淡墨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