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一带一路”;伊犁;跨境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伊犁师范大学校级课题伊犁文旅融合研究中心开放课题“旅游业发展中的投融资困境及对策——以伊犁河谷为例”(项目编号:2023WLRHYB003)的阶段性成果。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层面作出的重大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推动着新疆、贵州、广西等地的快速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线各国进一步实现了旅游资源的共建共享,为跨境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伊犁跨境旅游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1]。近年来,许多学者都从“一带一路”视角入手,探索了跨境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成果颇丰。李玉晶在研究延边州边境旅游高质量发展模式时,提出开发“旅游+”边境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模式[2]。孙诗涵从“一带一路”视角探索了中俄跨境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认为通过发展中俄跨境旅游业,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1+1>2”的供应作用[3]。初冬梅为推动黑龙江省跨境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采用SWOT法,分析了黑龙江省跨境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为制定跨境旅游业发展策略提供了依据。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学者普遍认可“一带一路”视域下的跨境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新疆伊犁河谷内,拥有九个国家一类口岸,伊犁旅游业在全疆旅游业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从2013年开始,伊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契机,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热潮,大力发展基于伊犁原始风貌的民俗风情游、自然风光游、历史文化游、冬季冰雪游及边境跨国游等旅游项目,致力于将伊犁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伊犁力图开发世界级旅游精品项目,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富集、边境口岸众多和文化融合等优势,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品牌塑造和线路组合,持续加大跨境旅游产品研发、生产和市场开拓力度,打造了一批批特色化的跨境旅游产品,加快推动了跨境旅游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下,伊犁在文旅融合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正在积极培育和发展文旅融合新业态,进一步激发了文化旅游消费活力。2023年,中哈两国互免签证协定政策落地后,伊犁充分发挥自身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区位优势,主动抓牢中哈免签政策实施的红利,进一步丰富了当地跨境旅游业态,陆续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青少年拳击文化节暨‘体彩杯’中国·新疆国际拳击邀请赛”“乐动丝路爱在国门”等活动,推出了霍尔果斯—阿拉木图三日游、四日游、霍尔果斯—杰特苏州(雅尔肯特市)一日游、寻访中亚——乌、哈、吉三国十日游等跨境旅游线路产品。各项发展跨境旅游业的举措为伊犁塑造优质跨境旅游品牌和提高其跨境旅游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优势(Strengths)
1.丰富的旅游资源
伊犁拥有的旅游资源在新疆范围内首屈一指,其旅游资源丰富程度在整个中国边疆地区都排名前列。除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外,伊犁还蕴含了海量人文历史资源,这是当地跨境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