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高宇婷发自吉林省延边州
对多数外地游客来说,11月末的延吉已十分寒冷,实际上,这个冬天相较往年已算温暖。只是太阳一落山,寒意又立刻增加,街上的游客、行人早有准备,穿上了厚厚的大衣。年幼的小游客也不例外,早已被家长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面积约占吉林省的四分之一,是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也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区。延吉市则是延边州的首府城市,这座小城户籍人口为56.54万人,其中朝鲜族人口30.58万人,占总人口的54.1%。
日前,澎湃新闻随同中宣部人权发展和交流中心组织开展的“幸福就在这里”主题参访活动走进延吉市,了解一栋网红楼是如何为延吉带来爆火流量的。
网红墙带来爆火流量
延吉市街道的门店招牌上多印有中文和朝鲜文两种文字,这些双语招牌也让这座小城别有特色。
延边大学对面一栋普通的8层商业楼上,装有70余块中文和朝鲜文的双语牌匾。牌匾一块挨着一块、一层接着一层整齐排列,像极了看剧时的弹幕,网友也将这栋网红墙称为弹幕楼。
11月是延吉的旅游淡季,旅游旺季则在12月末至寒假期间。可尽管是11月末的一天,夜幕降临后,网红墙下依旧聚集着为数不少的游客,他们等待和亮起灯牌的“弹幕”大楼合影留念。网红大楼下还有若干只被抱在怀里的白色狐狸懒洋洋眯着眼睛,如果有人愿意出20元,可以抱着狐狸合影一次。
去年春节时的延吉有多火呢?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延边州全州接待游客140.55万人次,同比增长562.97%,实现旅游收入19.31亿元,同比增长875.25%。2023年春节期间,延吉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6842人次,同比增长107.95%。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游客不远千里赶赴延吉,绝不是只为和网红墙合影留念:一方面延吉距离长白山天池景区200余公里路程,吸引了不少目的地本是长白山天池的游客;另外延吉的朝鲜族美食、文化和旅游品质,则是流量得以持续的决定性因素。
澎湃新闻了解到,旅游旺季时,距离延吉市100余公里的珲春市的一家餐厅,石锅拌饭一天能卖100锅,而延吉市区内几家有名的石锅拌饭餐馆里,旺季则是一位难求。
网红墙引发的延吉旅游热度几乎持续了一整年。2023年,延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77.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0%。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0.40亿元,增长81.0%。
“延吉公主”随街各种拍
11月25日,尽管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以下简称“民俗园”)内,依旧有不少身着朝鲜族服饰的“延吉公主”们在拍照、选片。
延吉火了,带火的不仅有朝鲜族美食,还有扮演“延吉公主”的朝鲜族服饰旅拍项目。据民俗园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上半年,民俗园已累计接待游客164万人次,2023年全年这一数据为317万人次。而到民俗园的游客绝大部分都要体验朝鲜族服饰旅拍项目。
崔勋是民俗园内一家旅拍店的老板,他的母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服饰的传承人俞玉兰。2019年,崔勋在民俗园内开了一家朝鲜族服饰体验馆,租赁朝鲜族服饰,也兼有化妆、拍照项目。
崔勋告诉澎湃新闻,当时他们做的就是现在非常流行的旅拍,但因为那时延吉市做朝鲜族服饰旅拍生意的门店并不多,因此店里生意很好,赶上旺季一天最多能接500单。而随着延吉越来越火,当地的旅拍门店也也越来越多,崔勋店里现在最多一天能接100单旅拍生意。
不过对于朝鲜族服饰的传承、发展,崔勋也很有信心,他告诉澎湃新闻,他和妻子都会制作朝鲜族服饰。而他家里做朝鲜族服饰生意已有40余年,母亲培养的学员也有两三百人,朝鲜族服饰非遗传承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