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就业;自主创业;择业就业观
在我国是这样定义就业的: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在美国,对就业人员的定义和我们国家是不同的,他们将就业人员定义为:挣工资或者为利润而工作的人,以及在家族企业和农场每周工作15小时以上的人。他们的就业定义比我们的更具体,更拓展、更自主一些。
现代就业统计中有很多新概念:如弹性就业,阶段性就业,非正规就业,不充分就业等,我们国家认为就业的主要标志是劳动收入。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理念,给就业这一概念赋予很多新的涵义。就业不但要考虑收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还要甚至应该更多地考虑到人的内心感受,对社会的责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它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在我们国家,就业难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人们为什么就业难呢?是真的因为经济已达到鼎盛,生产力已过剩,不需要就业了?还是就业者自己的门槛太高,不愿意就业呢?我个人认为应该调整人的就业择业观,增强自主创业意识。
一、改变受教育是衡量一个人进入社会的身份和地位的标准的思维
二、就业要靠自主开创
在我们国家,每年都有数百万的大中专毕业生,需要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广大学子所受的教育本来是自己人生思想的起点,是就业的优势,为什么有了很好的就业能力,并且想就业的人会“失业”呢?社会上真的不需要劳动者吗?不需要有知识有技能的人吗?不是的,我们国家还处于发展中,从乡村到城市,都在等待大批有思想,有技能,有实干精神,有创新能力的人来建设。看那一片片狼藉的村庄,你难道不想:为什么他们不能变得整齐洁净?面对一个个外国的大跨国公司,你难道不想: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做呢?就业不能简单地靠别人招用聘用,而应该自主创新。
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有广阔的山川,河流,树林,草地,有那么多行业,产业需要我们去从事,去管理,就业的机会,可以开创的事业应该是很多很多的,但为什么就连我们的大学生都在大喊特喊就业难呢?我觉得难就难在人的思想上。思想懒惰,没有开创精神,缺乏个人自主意识。长期的计划经济让人思想麻木,缺乏自我个性。人们好面子,让世俗左右自己的思维,行为,为了那份并不存在的虚荣而丢掉了原本的自我。让自己的价值和个性被世俗所埋没。
不光是广大大中专毕业生需要就业,其实每个健康的成年人都需要就业,去为社会创造价值,获得生活所需,也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每一个城镇人,农村人,他们也都面临着就业的选择。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从最基本的做起,拣一袋垃圾,扫一片田园,那我们的国家就会像花园一样洁净美丽,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开创一份事业,那么一个人可能带动几个,几百个人就业,从事生产,艺术创造等,那么不但人人都可以就业,实现自身价值,我们的国家也就会有序,安宁,富足。我们期待这样的世界。
三、自主创业,要洞悉市场,善于发现商机
如温州人李老板一无所有,他看到大城市家家布置得很讲究,他就想:能不能生产一些家庭清洁用具。于是,他在一家大棉纺厂的垃圾堆里,捡回许多厂家丢弃的破碎棉布条,分理出来,扎成各种拖把。第一年赚了500多元,第二年赚了5000多元。后来又利用所积资金批发童装,线毯等,创造了从一无所有到现在拥有8000万元资产的发家史。
还有深圳一位名叫洪永世的打工者,他只拥有含金量很低的函授文凭。在经历下岗,求职无门之后,摆起了马路修鞋摊。他不甘心在马路上摆一辈子修鞋摊,于是在石厦村新开发的旺富市场租了一个铺面,又几经“折腾”,从温州的一家工厂买回了一台多功能修鞋机。把修鞋摊办成了“鞋子医院”,最后让你心甘情愿地给他几十甚至几百元“医疗费”。如今,他不仅把“鞋子医院”办得红红火火,成了全中国最牛的鞋匠,而且还积累了百万资产。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又说“生意做遍,不如卖饭”。现代社会人们希望吃到不贵却有特色的食品。我们国家最近就认证了几百家特色小吃。现在兴起的特色小吃加盟就是即便民又可以创业就业的很好的机遇。现在还有服装美容织补技术连锁等,多样化的加盟方式,更促进了小成本投资的可能性。另外,像我们国家的服装,国际品牌缺乏。自己设计生产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