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跨境数据流动规则(人民论坛网)
当前,国际社会对跨境数据安全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美国采取的典型的"促进型"模式。美国通过属人保护和数据控制者等名义以国内立法建立境外执法权,以保护本国利益为由调取使用他国数据;通过影响国际组织规则、打造多边协议等方式利用强权为其提供获取境外数据的通道,拓展网络空间疆土,掌握和控制全球数据使用,以便满足自身利益需求。二是欧盟、英国、新加坡和日本等数字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和国家采取的各具特色的"平衡型"模式。"平衡型"模式的监管思路是通过属人原则获取境内外高标准隐私保护,在此前提下支持跨境数据流动,以充分性认定、建立信任机制等方式维护数据立法话语权。三是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土耳其等国家,因缺乏强有力的数据引流能力,采取属地原则限制重要数据出境,形成了优先考虑安全保护的"本地化"政策模式。
在法规上和政策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阻碍因素。一方面,数据要素收集、使用、共享、交易及流动等各个步骤涉及诸多主体,且场景复杂,国内不同主体的数据保护水平存在差异,完全依照统一标准推进跨境数据流动具有一定的挑战,仍需探索如何在安全和发展中寻求平衡。另一方面,在国际合作中,各国数据法案存在一定冲突,区域间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差异较大,并不能确保绝对的信息安全,从而导致跨境数据流动障碍重重。
第四,鼓励带动各国积极参与新制度的构建。随着数据流动规模的增加,当前,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已成为区域合作中规则制定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多边合作规则仍主要以欧美规则为主导。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跨境数据流动中占据重要位置,数据量巨大、应用场景丰富,因此,我国应积极推动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形成发展中国家的规则体系。在国际合作中,应结合各国的利益诉求和期许,由点及面,从重要贸易伙伴到整个区域,逐步扩大交流合作,共同探讨跨境数据流动规则,着力构建由不同国家参与的新型数据流动规则体系。
数据跨境流动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数据跨境流动中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数据主权和数据资源的关系。数据作为要素和资产有其自身的特性,涉及数据主权的维护问题。但是,强调数据主权的同时,也应看到数据是一种要素资源,而要素资源又需要流动,因为资源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优化配置。二是数据安全和数据跨境流动的关系。不流动的数据安全性高,但如果数据不流动,就没有价值,所以既要保障安全、保护隐私,又必须有数据流动,需要通过制度体系的设计以及具体安排来实现。三是数据治理和跨境合作的关系。数据跨境流动需要国际数据治理。治理就需要通过全球跨境合作来推动,双边、诸边以及区域合作是当前的实际选择和路径。
第一,加快对重要金融数据的定义和分类。当前已经形成数据跨境的大框架,行业数据的跨境由行业主管部门根据上位法进行具体规范,但金融活动涉及的数据非常广泛,这也是由金融服务的特性决定的。因此,对于重要数据的具体定义,尤其是规则、标准以及金融行业数据的分类分级等,都还需进一步细化。
第四,深化重点地区数据跨境流动试点。长三角、大湾区、北京、海南自贸港以及各个自贸区,都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其中一些地区也是金融资源集聚度和金融开放度较高的地方,需要发挥它们在数字经济发展和推动数据跨境流动中的探索和先行先试的作用。
市场机构解读数据跨境流动新规(征求意见稿)(第一财经)
近期,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旨在保障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国际知名专业服务机构德勤认为,相较于之前已正式颁布的数据跨境规范(《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和《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此次《规定》对数据跨境给出更为明确的定义与界定,对于何时、在哪些情境下需要进行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以及何时可以豁免等,都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引。
第一,进一步明确数据出境的定义。《规定》明确了在某些情境下数据出境的定义,例如国际贸易、学术合作等,如果这些数据不包含个人信息或重要数据,则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或评估。对重要数据的界定,《规定》明确只有被明确标识为"重要数据"的数据,才需要进行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对于境外收集的个人信息,如不是在中国境内收集或产生的,可以自由流出,无需进行额外评估。
第二,对于个人信息的数量统计方法以及相应的合规要求给出更直接简单的解释。规定根据向境外提供的个人信息的数量,设置不同的合规要求。例如,提供少于1万人的信息不需要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和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预计1年内向境外提供1万人以上、不满100万人个人信息,需要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和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而提供100万人以上的信息则必须进行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另外一个变化是,在《规定》中不再区分敏感个人信息和普通个人信息,更加有利于企业进行个人信息跨境的数量统计,减少合规动作执行时的疑虑和纠结。
第三,给定豁免的例外场景条件。在合同的订立、履行中,普通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必须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的;为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向境外提供内部员工个人信息的;紧急情况下为保护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等,必须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的,符合上述场景定义的情况下,个人信息出境不需要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和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
第四,新增加自贸区数据负面清单。自贸区可以制定自己的数据负面清单,对于负面清单外数据出境,可以不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和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需要注意的是,该数据负面清单需经省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准后,报国家网信部门备案。
第五,对于敏感情形仍然保留严格的管控要求。国家机关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的,以及向境外提供涉及党政军和涉密单位敏感信息、敏感个人信息的,仍然强调需要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定执行。
【人工智能】
中国AI大模型一年盘点(亿邦动力)
2023年,没有比大模型更热闹的行业。在通往AGI(通用人工智能)的道路上,大厂隔空过招、应用遍地开花,各种会议只要标上"AI"字样,就能座无虚席。
10月4日在东京举行的软银世界企业大会上,软银集团(SBG)董事长兼社长孙正义预测,能够处理所有类型问题的通用人工智能将在未来10年成为现实,按照技术发展的速度,AGI能比所有人类智慧的总和高出10倍,这大概是人类与猴子之间的区别。
此前,陆奇预判,OpenAI未来肯定比Google大,只不过是大1倍、5倍还是10倍;马斯克预计2029年有望实现AGI。IDC预测,全球AI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95.0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346.6亿美元。其中,生成式AI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8.2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109.9亿美元。至于中国市场,IDC预计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在2023年将超过147亿美元,到2026年这一规模将超过264亿美元。
1.120个大模型,谁领风骚?
上半年,百度和阿里在各自的发布会上争抢"MaaS"提法的首发权,飞书和钉钉在同一天发布生成式应用(魔法棒与MyAI);下半年,华为、京东、腾讯不约而同调转口径从"通用"转向"产业",场景化、行业化、产品化成了常见字眼。
都说是"百模大战",其实还反映了另一层信息:至少对国内企业来说,大模型不再是稀缺资源。
民生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单纯发布一个大模型的门槛没有市场想象中的那么高",难的是"有一个能持续迭代,性能不断提升的优质大模型",优质的、独特的数据价值更大。
Meta开源大模型Llama2的上线,让不少人意识到,原来不需要那么多的大模型技术团队,大部分工作可以通过开源大模型或私有化部署就可以实现。
随着大厂相继推出各自的基础模型,应用层洗牌也在加速。比如在营销领域,阿里妈妈推出"万象实验室",京东推出"云鼎权益",早期应用AIGC抢跑的营销公司,正在电商营销领域直面巨头竞争。
中国部分大模型产品
360集团总裁周鸿祎认为,科技巨头、互联网平台公司,会在已有的业务上,用AI把握住现有的存量市场,这一块不会有创业者大多的机会。"我觉得巨头一定会用全家桶的思路,把自己的全家桶产品装上它们的大模型。用户又很懒,很多用户会就近使用。所以这个存量市场,或者叫中心化市场,我预估在未来在大模型市场里,很难有大的改变。"
在模型层,微软系和清华系各占国内大模型的半壁江山;中间件层,向量数据库异军突起,成了2023国内的最大赢家;而应用层则率先爆发又率先洗牌,从抢跑到碰壁,不过一两个月。
7月18日,微软公布Office365Copliot的企业版价格,30美元/月,适用于Microsoft365E3、E5、商业标准版和商业高级版客户,相较于Office主线产品15-30美元/月的定价,最高提升了2倍以上。7月19日,Saleforce宣布SalesGPT、ServiceGPT和EinsteinGPTTrustLayer全面上市,SalesCloudEinstein中包含SalesGPT,价格为每用户50美元/月,ServiceCloudEinstein中包含ServiceGPT,价格为每用户50美元/月,两者均只有有限的GPT使用量。8月22日,钉钉发布钉钉魔法棒收费标准,在钉钉专业版年费9800元基础上,增加10000元可获得20万次大模型调用额度;在专属钉钉年费基础上,增加20000元即可获得45万次大模型调用额度。一次调用平均只需不到5分钱,钉钉总裁叶军称之为"成本定价。"随着微软、Saleforce、钉钉宣布大模型产品定价,AI应用落地的时代已经到来,而且相当卖得上价。
2.255亿美元资金涌入,如何变现?
大模型之家给出测算,2023年,全球大模型市场规模将达到210亿美元,到2028年,其规模将达到1095亿美元。而中国大模型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47亿元人民币,并在2028年达到1179亿元。
据国外风投数据分析公司PitchBook的数据,2023上半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共计发生融资1387件,筹集融资金额255亿美元,平均融资金额达2605万美元。
据钛媒体数据,2023年上半年,国内披露获得投资的大模型公司大约20家,融资额普遍在千万到数亿元之间。其中,获得融资金额最多的是大模型初创公司MiniMax,6月1日完成了超2.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估值超12亿美元。
当下,国内的大模型应用主要侧重行业应用,也就是从通用大模型转向行业大模型。
7月大模型备案要求的出台,表明国家对于数据安全的重视,仅靠API接口获取境外大模型能力的模式受到挑战。
"就我所知,年初开始做ToC的大模型APP都在不同程度上陷入了困境,包括接入ChatGPTAPI的创业团队。"尖晶资本王明辉在媒体采访中指出,"ToC大模型创业公司必须高度重视监管和合规问题,这里既包括数据的安全也包括AI的安全,企业发展路径的设计要具备前瞻视角,匹配新兴技术行业监管逐步完善的节奏。当前大模型备案制管理思路下,先获得备案通过的产品自然具备先发优势。这时候投资方向转为一些垂直行业大模型,或者有特殊数据场景的大模型调优。"
"以为看到一个比互联网更大的结构性机会时,本以为可以一战成名,没想到率先成了炮灰。"这是上半年不少应用层创业者的想法。目前,大模型的B端应用已经出现四种商业模式,包括交易量收费、定制开发费用、服务费用和订阅收费。
交易量收费--根据客户每月使用的API调用或交易量收取费用。定价标准通常是按交易量计算,例如每千个API调用收取一定的费用。
服务费用--根据提供数据处理、标注和质量控制服务等来收取费用。
订阅费用--客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订阅级别,如基本、标准或高级。订阅费用通常按月或按年收取,并根据所需服务的数量和类型进行定价。
此外,文生图领域率先出现三种成熟商业模式,代表了三种企业发展路径。
Stability.AI打造开源生态;
Midjourney打造SaaS及MaaS生态;
AdobeFirefly打造的传统生态工具,将所有AIGC功能集成到工具里。
对于图片质量一马当先的Midjourney,是大多C端用户的首选。Stability.AI适合创业中的中小企业,通过私有化部署与调优,解决各种长尾问题。Firefly则通过Adobe全家桶,进入大B客户的工具箱。
三种路径有望在文生图、文生视频、文生音乐、文生小说等领域长期存在,互为补充。
3.AI时代的杀手级应用,何处诞生?
在阿里云组织的"西溪论剑"上,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提出,AI时代的KillerApp(杀手级应用)可能有这样的特征:完全的AINative,放弃Compatibility(兼容性)。
百度AGC总裁沈抖则在文心一言App上线时指出,现在讲大模型的产品形态还太早了,OpenAI是技术驱动的公司,用户体验其实不是它的强项,接下来,大模型产品的迭代速度会非常快、形态也会剧烈变化。
"当年移动互联网起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几个关键词讲清楚它的定义,比如SoLoMo(Social、Local、Mobile,利用社交媒体、地理定位服务和移动终端设备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但现在大模型还无法用几个明确的词定义。它的能力更强大,但边界也更宽泛,还远没到收敛产品形态的时候。"沈抖分析。
在一场梅花创投主办的投资人交流活动上,朱啸虎提出两条投资AIGC应用的标准:第一,至少要取得1000万人民币收入。这代表产品得到了市场验证。第二,月环比增长20%以上,代表项目具有爆发性增长的潜质。
AIAgent(人工智能代理)与具身智能被认为是诞生KillerApp的最好土壤。AIAgent指AI通过独立思考、调用工具去逐步完成给定目标。比如大模型需要给予提示,也就是输入prompt,prompt是否清晰会影响大模型回答的效果。而AIAgent的工作仅需给定一个目标,它就能够针对目标独立思考并做出行动。AIAgent的基础架构可以简单划分为Agent=LLM+规划技能+记忆+工具使用,其中LLM扮演了Agent的"大脑",在这个系统中提供推理、规划等能力。
AI与人类的协作程度可以和自动驾驶等级进行类比:ChatGPT类似L2级别自动驾驶,人向AI寻求意见,AI不直接参与工作;Copilot类似L3级别自动驾驶,人和AI共同协作完成工作,AI生成初稿,人来调整;Agent相当于L4级别自动驾驶,人设定目标,Agent完成任务。
具身智能是在为大模型加上"四肢",指拥有身体并支持物理交互的智能体,具备感知、思考、学习、决策等能力,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实现产品和环境的交互,主要代表产品包括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目前的具身智能还处于初期,正在解决自然语言和机器人动作之间的互通问题。
7月12日,斯坦福大学李飞飞教授研究团队推出VoxPoser,通过大语言模型加视觉语言模型指导机器人行动;7月28日,谷歌DeepMind推出全球首个控制机器人的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RT-2;特斯拉推出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波士顿动力的Atlas和Spot就具备接近具身智能的能力,它们可以通过机器人的身躯来模拟人类或动物的行为和动作,更加逼真地与人类进行互动。
大模型行业的发展一日千里,智源研究院院长黄铁军提醒所有人,我们依旧处于一个伟大时代的早期。"如果类比电力时代,今天这样一个智力时代,其实就是当年法拉第搞发电机,一旋转,电流产生了;现在是用大数据训模型把智力训练出来了,这是一个阶段。后边我们还需要一个人--麦克斯韦,因为后边电磁学的确立,才是电力在人类社会开始靠谱可用、并推动工业革命的前提。"
每一次技术革命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从宏观经济到微观管理、从社会组织到个人就业。从3月文心一言发布至今,国内大模型行业从内测走向开放,从拼参数到拼应用。2023年Q4到2024年Q1,国内大模型企业也要开始证明自己的商业化能力,至于谁是大模型时代的超级应用,一切还未揭晓。
我国2025年智能算力发展目标为占比达到35%(新华社)
10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从计算力、运载力、存储力以及应用赋能四个方面提出到2025年发展量化指标。
具体来看,计算力方面,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运载力方面,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间基本实现不高于理论时延1.5倍的直连网络传输,重点应用场所光传送网(OTN)覆盖率达到80%,骨干网、城域网全面支持IPv6,SRv6等创新技术使用占比达到40%。存储力方面,存储总量超过1800EB,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到30%以上,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100%。应用赋能方面,打造一批算力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工业、金融等领域算力渗透率显著提升,医疗、交通等领域应用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能源、教育等领域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每个重点领域打造30个以上应用标杆。
《计划》还在完善算力综合供给体系、提升算力高效运载能力、强化存力高效灵活保障、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促进绿色低碳算力发展、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六方面部署25项重点任务。
【分析观点】
专家建言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经济日报)
【数实融合】
腾讯:数实融合强化产业发展韧性(腾讯研究院)
近日,腾讯发布《2023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是科技变革与产业变革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各行各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更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报告》梳理了前沿数字技术以及产业落地的最新进展,从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数实融合"产业实践。
第二,应用为先,数字技术重塑产业韧性。技术持续变革,底层基础设施持续完善,进一步加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产业场景的融合应用突破,从辅助环节逐步走向关键生产环节,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强化中国产业发展的韧性,增强产业链冲击抵御力、激发企业内生增长力、释放消费活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第四,企业方面,数字化让数据成为全新的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帮助企业精细化管理和运营,有效激发企业内生增长力。例如在工业制造业领域,作为经济之本、强国之基,中国工业经济规模已经是全球首位,正在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面对人力成本上涨、产品技术含量不足、运营效率难以提升等问题,数字化技术可以带来全新的解题方法。腾讯云结合先进的光度立体、迁移学习等算法形成AI质检方案,帮助富驰高科将人工1分钟完成的质检压缩到几秒钟、缺陷检出率达到99.9%,不懂AI的工人也能快速学会系统操作。对于富驰高科等企业来说,AI等创新技术让企业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困难时更具韧性,技术不仅帮助节约每年数千万元的质检成本,也缓解了招工难的压力。再比如招商局借助腾讯云区块链等技术,打造数字化港口,实现"一站式"完成报关申请,通关效率提升50%,直接推动港口同比吞吐量增长超6倍。
第六,民生服务方面,同样受益于数字技术的深入普及,一个更普惠化、个性化的服务型社会正在形成。腾讯助力打造中国政务服务小程序,接入46个国务院部门、32个地方政府的142万项政务服务指南,帮助民众在线即可解决多种办事难题;腾讯与红十字会合作,打造一键可查的"AED地图",帮助人们及时找到救命神器;腾讯云与福建大数据集团合作打造互动式政务大模型应用"小闽助手",为广大市民提供即问即答的咨询服务。
【行业动态】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双节"旅游5个新热点(信息时报)
二是即时零售成旅游必备。饿了么数据显示,今年双节假期,游客日均外卖量同比增长30%。相较本地消费者,游客外卖购物车中药品、个护清洁和日用品的占比较高。夜间场景是游客下单外卖的高频时刻。其中,全国0-4点之间医药订单环比节前增长20%,杭州零点后订单量环比增长约10%。
三是老年人轮椅游兴起。高德地图数据显示,在刚过去的黄金周中,高德地图助老打车服务出行人次同比增长198%,轮椅导航在8天内总计为用户提供157万次规划服务,相当于日常3个月的规划总量。
四是新能源车租赁游火爆。神州大数据显示,双节期间新能源车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0%,其中成都、杭州等城市的新能源车订单量上涨最快,外观时尚、科技感十足的新能源车型受到广泛欢迎。
五是"宠物陪伴游"成为常态。嘀嗒顺风车数据显示,今年双节假期期间,嘀嗒顺风车乘客希望携带共计超过12万只宠物跨城出行。
极兔速递通过港交所聆讯菜鸟提交上市申请(证券时报)
近日,根据港交所文件,极兔速递正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聆讯后资料集显示,在中国市场,极兔速递先后收购了百世集团在中国的快递业务以及顺丰旗下的丰网,其市占率于2022年达到10.9%(按包裹量计),2023年7月份的市场份额提升至12.6%。2022年,极兔速递在东南亚市场的市占率为22.5%,排名第一,而在中东市场和南美洲市场,极兔速递已经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墨西哥、巴西、埃及等国家布局,2022年的市占率为1.6%。
菜鸟也于近期宣布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资料显示,阿里巴巴集团拟通过独立上市的方式分拆菜鸟,并向港交所提交分拆计划。拟议分拆完成后,阿里巴巴将继续持有菜鸟50%以上的股份。由此,菜鸟将成为阿里巴巴"1+6+N"组织变革后第一家启动独立上市的业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