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1.1编程体系简1.2ASP.NET2.0概述1.3校园在线超市系统描述
【本章提要】
ASP.NET是Web应用程序的开发平台,是微软所打造的.NET开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微软发布了ASP.NET1.0,2003年,将之升级为1.1版本,2005年,微软又发布了.NETFramework2.0正式版本,ASP.NET也升级为2.0版本。ASP.NET2.0技术的推出使.NET技术增加了更多方便、实用的新特性,使Web应用开发人员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地实现动态网站的开发与维护。
本章首先介绍了软件编程体系结构C/S和B/S;然后介绍了ASP.NET技术的发展历史及.NET框架体系,讨论了ASP.NET2.0的优势;最后重点介绍了本书使用的案例“校园在线超市”系统,通过系统演示与分析使读者对ASP.NET技术产生一种直观、形象的印象,为下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学习目标】
·理解C/S和B/S的编程模式。
·了解.NET系统框架。
·理解案例系统的基本需求和功能组成。
目前,在应用开发领域,软件开发体系一般可以分成基于浏览器的B/S(Brower/Server)架构和基于客户端的C/S(Client/Server)架构,如图1-1所示。1.1编程体系简介
图1-1编程体系架构
1.1.1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
C/S体系结构是基于资源不对等,为实现共享而提出的,是20世纪90年代成熟起来的技术。C/S体系结构定义了客户端如何与服务器相连,以实现数据和应用分布到多个处理机上。
C/S体系结构由服务器和客户端应用程序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1)服务器负责有效地管理系统的资源,其任务集中于:
·服务器数据安全性的要求。
·服务器访问并发性的控制。
·服务器前端客户应用程序的全局数据完整性规则。
·服务器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2)客户端应用程序的主要任务是:
·提供用户与数据库交互的界面。
·向服务器提交用户请求,并接收来自服务器的信息。
·利用客户端应用程序对存在于客户端的数据执行应用逻辑要求。
C/S体系结构将应用一分为二,服务器(后台)负责数据管理,客户机(前台)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服务器为多个客户应用程序管理数据,而客户程序发送、请求和分析从服务器接收的数据,这是一种“胖客户机(fatclient)”、“瘦服务器(thinserver)”的体系结构。
C/S体系结构具有强大的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能力,模型思想简单,易于理解和接受。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软件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C/S体系结构逐渐暴露了以下缺点:
·开发成本较高。C/S体系结构对客户端软/硬件配置要求较高,尤其是随着软件的不断升级,对硬件要求不断提高,增加了整个系统的成本,且客户端变得越来越臃肿。
·客户端程序设计复杂。采用C/S体系结构进行软件开发,大部分工作量放在客户端的程序设计上,客户端显得十分庞大。
·信息内容和形式单一。因为传统应用一般为事务处理,界面基本遵循数据库的字段解释,开发之初就已确定,而且不能随时截取办公信息和档案等外部信息,所以用户获得的只是单纯的字符和数字,既枯燥又死板。
·用户界面风格不一,使用繁杂,不利于推广使用。
·软件移植困难。采用C/S体系结构的软件要升级,开发人员必须到现场为客户机升级,每个客户机上的软件都需要维护。对软件的一个小小的改动(如只改动一个变量),每一个客户端都必须更新。
·新技术不能轻易应用。这是因为一个软件平台及开发工具一旦选定,就不可能轻易更改。
1.1.2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
B/S的具体结构为:浏览器/Web服务器。采用B/S结构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框架如图1-2所示。
图1-2B/S模式结构
B/S体系结构主要是利用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脚本语言,用通用浏览器实现原来需要复杂的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B/S结构是一种全新的软件体系结构。
在B/S结构中,除了数据库服务器外,应用程序以网页形式存放于Web服务器上,用户运行某个应用程序时,只需在客户端上的浏览器中键入相应的网址(URL)即可。系统会自动调用Web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