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2.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其他医疗卫生和服务记录。
3.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居民健康档案的编码采用17位编码,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向辖区居民提供不少于12种印刷材料,6种视听音像资料。
5.孕产妇在孕12周前需由乡镇卫生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7.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包括16项免费体格检查和7项免费辅助检查项目。
8.对首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三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9.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
10.居民健康档案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1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2.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13.通过入户服务、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
14.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要注意保护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
15.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唯一编码,为在信息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17.健康档案建档率9.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18.出生日期:根据居民身份证的出生日期,按照年4位、月2位、日2位顺序填写。
20.表中带有*号的项目,在为一般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不作为免费检查项目,不同重点人群的免费检查项目按照各专项服务规范的要求执行。
21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m)
22.饮酒情况:“从不饮酒者”不必填写其他有关饮酒情况项目。“日饮酒量”应折合相当于(白酒XX)两”。白酒1两折合葡萄酒4两、黄酒0.5斤、啤酒1瓶、果酒4两。
23.糖尿病患者必须进行(足背动脉搏动)。
24.现存主要健康问题:指曾经出现或一直存在,并影响目前身体健康状况的疾病。
25.高血压服务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6.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27.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30.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
31.如果是超重或是肥胖的高血压患者,要求每次随访时测量体重并指导患者控制体重;正常体重人群可每年测量一次体重及体质指数。如有其他阳性体征,请填写在其他一栏。
32.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
(4)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33.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血糖控制不满意者应调整用药,两周内随访。
34.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
35.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37.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以及干预措施效果等因素,卫生部会同财政部门,经反复论证,确定新增经费主要用于扩大覆盖人群、提高服务质量和增加服务项目和内容等三个方。
38.望形态包括望形体和望动态,即观察儿童形体的胖瘦强弱和动静姿态。重点察看以下几方面:若前囟迟闭、突起、凹陷均为异常。
39.正常小儿的指纹为淡紫隐隐,风关以内。
40.儿童腹泻:揉脾经、摩腹、推上七节。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
41.白内障、雀盲、耳聋,主要病机为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益精补血,可用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对于并发疮毒痈疽者,则治宜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用五味消毒饮。在痈疽的恢复阶段,则治疗上要重视托毒生肌。
42.产后病证种种,总以“虚”、“瘀”居多。无论何种病机,其发病因素不外乎:一是产后生理变化;二是素体禀赋不足;三是产后摄生失慎。1.2.、、3.6、12、18、24、30、364.、、5.
43.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0~36个月儿童。
44.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45.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46.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47.根据老年人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二、单项选择题
1.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A.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C.辖区内5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D.户籍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B
2.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第一次接种年龄
A.6月龄
B.8月龄
C.1周岁
D.2周岁
3.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人员是
A.首诊医生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
C.病人
D.县级以上卫生机构
A
4.为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医疗废物必须做到
A.无害化处理
B.集中存放
C.市场流通
D.有偿处置
5.以下选项不属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的是
A.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记录表
B.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C.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
D.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
6.居民健康档案编码中最后5位编码为
A.居民家庭序号编码
B.乡镇(街道)编码
C.村委会或居委会编码
D.居民个人序号编码
D
8.以下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A.艾滋病
B.鼠疫
C.狂犬病
D.麻疹
9.今年我县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纸质和电子档案确定的年度考核指标分别是
A.50%和30%
B.100%和100%
C.95%和70%
D.98%和98%
10.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
A.至少1次面对面的随访
B.至少2次面对面的随访
C.至少3次面对面的随访
D.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公共健康咨询活动的次数是
A.4
B.6
C.9
D.12
C
12.下列不属于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内容的是
A.月收入
B.家族史
C.既往史
D.药物过敏史
13.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管理服务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A.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B.预约5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健康管理
C.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健康检查
14.新生儿出生后应接种的疫苗是
A.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
B.卡介苗、乙肝疫苗
C.脊髓灰质炎糖丸、乙肝疫苗
D.肺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糖丸
15.健康档案数据不一致的主要表现为
A.数据表示不一致
B.数据名称不一致
C.数据含义不一致
D.以上均是
16.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
A.1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B.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C.4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D.6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17.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A.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B.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餐后2小时血糖
C.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
D.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
A.出生、1、6个月
B.1、2、6个月
C.1、2、5个月
D.2、3、6个月
19.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次报告时,非必须报告的信息是
A.波及人群
B.原因
C.发生地点
D.潜在的威胁和影响
20.以下关于甲乙丙类传染病数量说法正确的是
A.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B.甲类3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C.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D.甲类3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A
21.麻疹疫苗的初种年龄是
A.6个月
B.3个月
C.18个月
D.8个月
22.糖尿病典型症状不包括
A.多饮
B.多尿
C.多食
D.眩晕
23.母亲是HIV感染患者时
A.提倡人工喂养
B.提倡母乳喂养
C.避免母乳喂养
D.避免人工喂养
24.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稳定描述,错误的是
A.精神症状基本消失
B.自知力基本恢复
C.社会功能处于较差状态
D.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25.甲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
A.粪─口传播
B.血液传播
C.母婴传播
D.空气飞沫传播
26.重性精神疾病危险性评估分级1级为
A.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B.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C.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D.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A
27.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服务对象是
A.户籍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B.户籍区内诊断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C.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D.辖区内诊断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28.以下重点人群居民健康档案表单内容需要年度更新的是
A.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B.健康体检表
29.丙类传染病不包括
A.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B.流行性腮腺炎
C.风疹
D.梅毒
30.传染病人留观的隔离原则是
A.传染病人可多人同室
B.传染病人和非传染病人可同住一室
C.传染病人必须单间隔离
D.疑似患者和临床诊断患者收住在单独房间,确诊病例可同室安置
31.以下选项不属于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人群的是
A.0~36个月儿童
B.青年人
C.孕产妇
D.老年人
32.不属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是
A.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
B.定期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
C.定期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
D.免费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治疗服务
33.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和事件,应当及时报告并协助调查的机构是
A.卫生监督机构
B.卫生行政部门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上级医疗机构
34.我县规定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年度指标的时限是
A.10月底
B.11月底
C.12月底
D.明年3月底
35.以下关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登记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以上人口数×患病率)×100%
B.规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总人口数×患病率)×100%
C.所有登记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以上人口数×100%
D.规范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总人口数×100%
36、我市什么条件的孕产妇住院分娩后可以得到补助
A.本市农业户籍、低保户、贫困孕产妇
B.凡是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C.外地农业户籍
D.外地户籍
37、酗酒有什么害处
A.酒精中毒
B.诱发胃炎、肝炎、肝硬化
C.诱发高血压、心脏病
D.醉酒易发生意外伤害
E.以上都是
E
A.每月30日
B.每月28-30日
C.每月30日以前
D.每月1日
39、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
A.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
B.高血红蛋白、高尿蛋白、高尿糖等
C.肥胖、吃盐过多、精神紧张等
D.贫血或血液浓度过高
40、死亡证明书调查记录由()填写
A.临床医生
B.防保医生
C.死者家属
D.妇幼医生
41、您认为下列食物每天的摄入量由多到少的排序,哪个更合理:A.谷类>蔬菜、水果>肉蛋奶类>油脂
B.蔬菜、水果>谷类>肉蛋奶类>油脂
C.肉蛋奶类>蔬菜、水果>谷类>油脂
D.谷类>油脂>肉蛋奶类>蔬菜、水果
42、叶酸主要预防什么
A.预防神经管畸形
B.预防妇女心脏病
C.预防胎儿贫血
D.提高妇女食欲
43、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时限正确的是
A.2小时12小时24小时
B.2小时6小时24小时
C.6小时12小时24小时
D.2小时24小时24小时
A.停经4周
B.停经8-12周
C.停经14周
D.停经16周
4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特类
46、住院分娩补助是以下哪个妇幼项目中的工作:
A.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B.“降消”项目
C.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D.妇幼综合项目
47、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A.吃得多、喝得少、尿得多、体重多B.吃得多、喝得多、尿量少、体重多C.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少D.吃得少、喝得多、尿量多、体重多C
A.产妇出院后的3-7天
B.产妇出院后的7-10天
C.产妇出院后的10-15天
D.产妇出院后的3天
49、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A.传染源
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
D.空气和水
50、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中,新生儿应该填写
A.出生日期
B.月龄
C.日龄
D.以上都可
51、不须予以隔离治疗的疾病病人是
A.痢疾病人
B.艾滋病病人
C.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
D.鼠疫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52、()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A.医疗机构
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任何单位和个人
53、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应当不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的任务与职责;
C.传染病预防、疫点疫区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用。
D.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
54、以下哪种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A.共用餐饮具,共同进餐
B.性行为
C.共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
D.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
55、碘和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一样,是作为一种营养素存在人体,碘是合成()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雌性激素
A.3-7
B.2-5
C.5-10
D.10-15
57、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40分钟内不能吃()。
A.热东西
B.冷饮
C.辣椒
D.海鲜
58、健康教育服务规范(2011版)规定,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栏不少于()个。
A.1
B.2
C.2个以上
D.3
E.以上都不是
59、哪些妇女应该增补叶酸
A.计划怀孕的妇女
B.有可能怀孕的妇女
C.怀孕3个月的妇女
D.以上三种情况
60、典型麻疹的出疹顺序是
A.先见于耳后、发际、颈部,逐渐蔓延至额面、躯干及四肢
B.先见于四肢,渐出现于躯干、面部
C.先见于躯干,渐延及四肢、面部
D.先见于手足,渐延及四肢、躯干、面部
61、《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已经于2005年3月16日国务院
议通过,自()日起实施。
A.2004年12月31日
B.2005年1月1日
C.2005年5月1日
D.2005年6月1日
62、高龄孕产妇是指生育年龄超过:()
A.30周岁
B.35周岁
C.40周岁
D.25周岁
63、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位编码制。
A.15位
B.16位
C.17位
D.18位
64.责任报告单位应至少()一次将所有《报告卡》集中寄送责任报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相应机构)。
A.每年
B.每月
C.半年
D.每日
65、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36个月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
A.城市70%以上,农村60%以上
B.城市80%以上,农村70%以上
C.城市85%以上,农村75%以上
D.城市90%以上,农村80%以上
66、老年人健康随防的方式有()。
A.门诊就诊
B.健康咨询指导
C.健康干预
D.定期回访
E.以上均是
67、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早孕建册率达到
A.城市80%以上,农村70%以上
B.城市90%以上,农村80%以上
C.城市70%以上,农村60%以上
D.城市60%以上,农村50%以上
68、纯母乳喂养应坚持至生后的
A.4个月
B.5个月
C.6个月
D.7个月
69、基本公共卫生孕期保健随访次数为
A.6次
B.5次
C.7次
D.8次
70、某冠心病患者突然出现大汗淋漓,胸骨后剧痛,应当立即采取()措施。A.速打“120”急救
B.立即送往就近医院
C.就地平卧,舌下含硝酸甘油,同时拨打“120”
D.就地平卧,舌下含硝酸甘油
71、体质指数等于
A.体重(斤)×身高(M)
B.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C.体重(Kg)×身高(cm2)
D.体重(斤)÷身高的平方(cm2)
72、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宣传栏不少于()个
A.6
B.3
C.2
D.4
73、老年人健康体检的辅助检查项目是
A.血常规、尿常规
B.肝功能、肾功能
C.空腹血糖、血脂
D.心电图检测E.以上均是E
74、慢病数据库录入时哪个项目不是必填项
A.身份证号
B.现住址
D.性别
75、妇幼保健“两个系统管理”是指
A.孕产妇和儿童保健
B.高危孕产妇和婴儿保健
C.孕妇和儿童保健
D.产妇和儿童保健
76、健康教育服务规范(2011版)规定,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明显位置,宣传栏中心位置距地面()米高。
A.1-1.2
B.1.2-1.5
C.1.5-1.6
D.1.6
77、叶酸是什么
A.一种矿物质
B.一种蛋白质
C.一种B族维生素
D.一种氨基酸
78、普通育龄妇女增补多少叶酸为宜
A.0.2mg/天
B.0.4mg/天
C.4mg/天
D.5mg/天
79、()传播是乙肝最主要感染方式之一。
A.胎儿期
B.围产期
C.幼儿期
D.少年期
80、抽查填写完整的健康体检表数/抽查的健康体检表数×100%是老年人健康管理考核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