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入侵新加坡的夜生活

虎嗅注:本文发自新加坡,为新加坡商业观察系列《滚雪球》第六篇稿件,继中餐之后,新加坡正在成为更多品类的出海首站。这个本土文化氛围偏弱、充斥多元国际文化的国家,在疫情后,展现出娱乐行业的机会期,使得敏锐的中国商人嗅到了机会。

新加坡的某个角落,一家典型的中国移民开办的家庭KTV门前,招牌略显陈旧,霓虹灯在夜色中却格外耀眼,尽管色彩有些剥落,但仍努力地闪烁着,试图吸引着过往稀落的行人。点歌机的界面停留在上个世纪的设计,不时传出麦克风故障尖锐的爆鸣声。

门前台阶上,招徕顾客的女人静静倚坐着,衣着精致却土气,眼底疲惫,手里夹着一支半燃的香烟。烟雾在夜色中缭绕,与周围的灯光交织成一幅朦胧的画面。

但,这是2024年5月。

百步之内,新加坡河两岸灯光逐渐亮起,狂欢开始了。

穿过一条素净的小巷,未加修饰的大仓库里隐藏着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异域空间——新加坡历史最悠久、排名第一的夜店Zouk。Zouk创始人为华裔面孔,新加坡籍,被称为新加坡Housemusic(一种电子音乐)教父。

2015年,GentingHongKong收购Zouk,英国与中国香港混血的AndrewLi接任CEO。那一年,Zouk估值4000万新元(约合2.12亿元人民币)。

射灯频繁旋转,切割着黑暗,随着节奏的脉冲跳动,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迷幻氛围。才华横溢的DJ操纵着混音台,打造出动感的节奏,舞池中挤满了年轻男孩女孩们,发了疯地摇摆。画面好像来自未来。

过去与未来,落后与前卫,两种极端在这里并行。这是属于新加坡的魔幻现实。

新加坡的娱乐行业就像是一个微缩的全球化缩影,不同文化、风格、阶级的娱乐场所被极限压缩在这个面积仅与上海九分之一相当的国家当中。

而中国商人,正在这种极限当中探索中餐之后的下一个出海风口。

跳海酒馆从去年年底就开始积极筹备新加坡首店,作为出海首站;去年入驻新加坡的海伦司,正酝酿着第三家门店;一家华人创办的连锁KTV在重新装修、扩大包厢面积,在保持C端业务增长的同时,扩大B端业务优势;在新加坡从事娱乐行业9年,拥有超十家连锁KTV、跳舞俱乐部、liveshow的嘉德娱乐,四月底开出了新加坡目前唯一一家大型中文Livehouse;嘉德娱乐同时在承接国内娱乐品牌落地新加坡的合作咨询,想要进驻新加坡,并因此咨询过与嗨翻创始人、CEO鲁漭合作的国内小酒馆、跳舞俱乐部、高空电影酒吧多达十余家……

实际上,只能说这些品牌创始人都来自中国,但不少人的国籍已经是新加坡或即将成为新加坡,也有十余年前就入籍的新移民。

娱乐行业并非新加坡的优势产业,很多品牌出海新加坡的意义更多在于品宣而非盈利。

同时具备华人文化和发达国家商业传统,让新加坡成为各种意义上最合适的首站。

Zouk已经扩张至拉斯维加斯(2019年)、东京(2023年),并即将在今年四季度开到洛杉矶。

“新加坡绝对是一个理想的发射台。”AndrewLi是Zouk集团CEO,他解释道,“新加坡有着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位置、友好的商业环境和强大的安全性。Zouk在新加坡的声誉,为其向其他国家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信誉。”

跳海酒馆创始人兼CEO梁优告诉虎嗅,跳海的第30家店落地新加坡,是为了验证跳海“先有人再有店”的社群模式在海外能否成立:“新加坡做成,东南亚就成。”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来到新加坡,娱乐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国内截然不同。

“高昂的房租和启动成本,高昂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对于本地市场、法律法规的理解,相应的运营管理措施调整都是难点。”梁优总结。

第一重是疫情带来的机会窗口期。

新加坡在疫情中损失了近2/3的娱乐行业门店。整整28个月,所有门店都处于不可营业的状态,整个行业阴云密布,不堪重负从而关停的品牌比比皆是。

疫情放开后,坚持下来的品牌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中国品牌也有了进入市场的机会。

第二重是中国娱乐行业设施、内容产品相较新加坡的丰富性和先进性。

新加坡有大量国际化的知名夜店、酒吧,多为欧美品牌,但中文产品和场所较少。

因此,很多中国品牌来新加坡考察后,会感到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占据着市场空白和经验优势。

确实,新加坡娱乐行业的软硬件都显得不那么先进。

“新加坡家庭式KTV的目标客户是本地人,不是游客。因为新加坡KTV行业远远落后于中国、欧美,对游客来说没有吸引力。”Olivia(化名)2017年在新加坡开出第一家KTV。当时,新加坡很多KTV用的还是带线的麦克风,点歌用的不是手机而是遥控器,“非常老旧”。

于是,她借鉴了中国的KTV硬装与内容形式,将门店装潢得十分摩登,提供了市面上少有的产品,获得了扎实的成功。目前,她已经在新加坡开出5家门店。

“现在新加坡Livehouse也许是一个商业上的空档期。”Olivia对虎嗅表示,“但Livehouse对场地要求太高,需要面积大,层高高,满足要求的场地在新加坡商场很少见。”

嗨翻Livehouse抓住的就是场地优势,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高空间,无立柱,又方便停车,又配合大量的餐饮。”鲁漭说,这确实是绝佳的物业条件。

“2022年4月娱乐行业重启后,很多场所都进行了升级和调整,目前已经接近中国一些更为先进的形式了。”鲁漭告诉虎嗅。

硬件之外,新加坡娱乐行业从业者也学习中国品牌的内容与模式。

疫情期间,AndrewLi受到中国俱乐部在封锁期直播表演的启发,向游戏硬件公司Razer联合创始人、CEOTanMin-Liang提出在新加坡做类似事情的想法。于是,Zouk与Razer合作的直播平台BigoLive一起,策划了一系列闭门DJ直播。

第一场直播在2020年3月底进行,三个小时内获得了20万次观看,最高峰时,来自新加坡的5600人同时观看了直播。要知道,新加坡是一个仅有570万人口的国家。

在这一系列演出中,用户通过应用程序发送的虚拟礼物的部分收益将支付给DJ,并抵消闭门表演的制作成本。“还有一种品牌推广,当有一定数量的人上网观看时,就可以采取合作和赞助的方式。”AndrewLi指出,包括马爹利在内的酒类合作伙伴已经表示有兴趣参与。

由此可见,新加坡娱乐行业“落后”于中国的几年时差里,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这似乎也是跃跃欲试的中国品牌们的共识。

鲁漭告诉虎嗅,他接触过的国内娱乐行业从业者,绝大部分都对新加坡本地娱乐市场缺乏客观认知:“他们都觉得新加坡娱乐场所普遍没有国内装修得好,没有国内声光电配备得好,没有国内舞台内容好。所有方面我在国内做的都比这里强,我把它搬过来,就一定能成。”

对于参与到新加坡的娱乐行业竞争者来说,要明确的一点是,领先的商业模式和优势平移到另一片土壤,不见得适合,必须因地制宜。再成熟的商业模式、硬件软件、没有熟悉本地市场的运营体系支撑,也是无法实现顺利落地。

“新加坡没有真正的市场空白。”鲁漭说,每个细分领域都有玩家在做。因此,从各自视角理解本地市场,找到自己明确的定位和差异化优势至关重要。

比如说,嗨翻Livehouse有别于包间遍布的KTV可以服务全年龄段的广泛客群,只能在单一空间里服务明确的目标用户。鲁漭放弃了更年轻的客群,把目光集中在30岁到55岁的大量商业人士、专业人士、做工人士。舞台内容针对这些人群特征设计,华文歌、粤语歌、英文歌比例,舞蹈时段比重,DJ时段比重,都根据核心的市场定位来进行规划。

总之,面对时差,要谨慎对待,小心Jetlag(时差病)。

有形的手

“政府政策是新加坡娱乐行业浮沉主要的决定性因素。”鲁漭毫不犹豫地告诉虎嗅。

这只“有形的手”在新加坡发挥着绝对力量,这也给中国品牌们带来了一些陌生的震撼与不适应。

以禁酒令为例。

由于酒类是新加坡严格管制的产品,所以酒类的牌照(酒牌)需要到新加坡警察局备案申请。

实际上,很多门店只能申请到售卖酒类到夜晚12点的酒牌。数家中国餐饮品牌、酒吧告诉虎嗅,他们曾经或正在为酒牌而苦恼。

新加坡的各类酒类许可证

创始于2009年的华语流行音乐夜店上海娃娃,2018年称受禁酒令影响,生意严重受挫,宣布结束营业。据从业者说,上海娃娃声光电、舞台内容一流,在当时“即便拿去中国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因为政策调整的原因直接关停,令人感到可惜。

这和中国的商业环境显然不同。近观新加坡的近邻马来西亚、印尼,也不曾有如此严格的规定。紧邻新加坡北侧的新山,时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凌晨,海关一侧热闹非凡,有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喝酒唱歌;另一侧却是祥和宁静。

酒牌只是政策中的一环。

比如说,2022年7月,位于市中心的乌节大厦内的夜总会和酒吧被告知,其公共娱乐许可证在2023年5月31日之后不会更新。超过该日期也不会颁发新许可证,总共有12个商业单位收到通知。

乌节大厦位于乌节路,新加坡最著名的商圈。也就是说,政府一纸公文叫停了这栋核心地段大楼的娱乐活动,并不留任何余地。一家新加坡媒体描述这一现象为“Thepartyhasallbutstopped(所有派对都结束了)”。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规范化的国家,政府和公民的共识是,公民让渡部分权力给政府,换取政府的全方位规划与保障。因此,政府对于商业的干预也需要全盘接受。因此,熟知与顺应新加坡政策法规是中国品牌入驻新加坡的首要条件。

“娱乐可能是新加坡政府最不重视的行业。”很早就移民新加坡,从事娱乐行业多年的Olivia举例说明,疫情期间,餐饮至少可以两个人吃饭,但娱乐行业全面关停。

Olivia分析道,比起强势的金融产业和新加坡主推的生物制药、海运等产业,娱乐行业贡献的GDP不算多,且又是最麻烦的行业,打架、闹事都是喝了酒以后会发生的。这在新加坡这样路边吐痰、乱穿马路均会被罚款的高度法治国家,显然不受政府欢迎。

同时,新加坡也缺乏本土娱乐消费的强需求。

新加坡汇率高,居民消费能力强,且新加坡护照持有人可以免签进入的国家高达194个,被称为“全球最强护照”。这些优势因素,加上国土面积小的特性,让新加坡国民喜欢出国度假。周末可以飞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稍长的假期可选择的度假地更多。

种种因素叠加,让新加坡政府对支持娱乐产业发展没有太大热情。

未来战役

鲁漭认为,随着中国品牌和中国模式的入侵,新加坡娱乐行业和中国娱乐行业的差距已经急剧缩小,竞争加剧,新加坡的娱乐行业将在近几年“卷”起来。

而Oliva已然观察到生意不好做了。她的连锁KTV营收在经历疫情放开后的迅猛提升后,回落到寻常水平,而竞争显著加剧。

娱乐门店数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80%左右,很多KTV甚至开始打价格战。“未来3~5年,更多中国品牌进来,可能又会挤走一批现有品牌。”

消费趋势也发生了变化。

AndrewLi告诉虎嗅,自COVID19以来,消费者已经改变了他们的行为,尤其体现在音乐消费有所增加。特别是Z世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希望外出时探索更多的体验,对现场音乐活动的兴趣极大。

今年,新加坡政府明显已将重点放在吸引国际艺人来举办音乐会上。

TaylorSwift演唱会为新加坡带来了4亿新币(约合人民币21.5亿元)收入;这和此前Coldplay乐队的演出一起,估计将为新加坡第一季度GDP增长贡献0.25个百分点;火星哥BrunoMars的演唱会也在四月如期举行。

这一趋势显著增加了进入新加坡观看现场活动的国际游客,这对Zouk的业务做出了积极贡献,引入了本地客群外的国际客群。

“挑战在于新加坡能否保持其在举办大型音乐会方面的主导地位。”AndrewLi告诉虎嗅。

挑战与变化对灵活的中国商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尤其是在机会大量涌现的当下。

新加坡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克拉码头的最近一次大改造,将原本所占比重最大的零售购物几乎全部“砍除”,引进了更多餐饮和娱乐项目。

国际化在新加坡不断升温。克拉码头不仅引进了来自伦敦的世界级娱乐场所MinistryofSound,还同时引入了其他几个国际娱乐品牌。目前,克拉码头的商业构成是“45%餐饮,20%娱乐,20%酒吧,4%零售,加之少量办公”。

这样的多元文化给中国品牌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任何品牌进入新加坡,面临的都是一场纷繁复杂的战役。

而新加坡只是第一站。就如梁优所说:“全世界任何一个优秀的城市都应该有跳海。”

THE END
1.移民新加坡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超过70%的中国人在新加坡,中文也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也就是说,移民新加坡后没有语言障碍,这大大降低了移民的门槛。重要的是,移民申请人可以快速适应当地生活。 花园城市 新加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这里花园很多,从居民区出来,不出十分钟就能到达花园。新加坡的绿化覆盖率达到50%,占国土面积一半,随处可以看...http://www.kindvipvisa.com/singapore/yiminzixun/27505.html
2.实拍!这6个中国人来新加坡10年,选择回国还是留下?他们聊了12小时...一定会问被采访人一个问题 “你住在这里的理由是什么”? 被采访人往往回答 为生活、为家人、或者为追梦 还有人仅仅是习惯了一个地方 在新加坡也有无数这样的 “异乡人” 陪读妈妈、留学生、教师、 房产经纪人、记者…… 点击查看视频 中国人在新加坡 https://www.sgyezi.com/info/61012-i2992.html
3.最适合中国人移民的10个国家你知道吗?新加坡排在榜首导读: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较高,很多的人也有资金移民到海外。移民问题正是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一些国家优质的生活质量、完善的社会福利、良好的教育资源成为国人追捧的热门移民国家。那么,你知道哪些国家适合中国人移民?现在为大家介绍一下最适合中国人移民的10个国家,新加坡排在榜首,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http://m.zhuoyunkang.com/news/show-25174.html
4.新加坡发展到了什么状态?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说几句大实话新加坡发展到了什么状态?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说几句大实话 讲在前面的话 在我眼中,新加坡是一种更特别的“存在”,它是一种独特的国家和城市的融合体,展示了一座超现代都市的风貌。它不只是一块不毛之地,经过精心规划,规划合理,功能分区合理,交通发达,人与人的融合也十分丰富。新加坡虽然“小巧”,但却囊括了所有...https://www.meipian.cn/5058vp0i
5.新加坡生活必备!史上最全版买药指南+省钱攻略~对的,这个在小岛竟然也算感冒药 ... ? 过敏(鼻塞) Colds/Flu/Nasal 鼻塞会导致心塞 但不一定都是感冒引起的 大部分是过敏引发 感冒诱发了过敏~ 而且在新加坡很多人 常年外热内冷吹空调 很容易有鼻炎 这个时候就需要脱敏药和鼻通 据说这个过敏药效果很神奇 但是价格...https://feng.ifeng.com/c/7mBzixxBViu
6.移民新加坡后悔死了?那是您不了解新加坡移民还有如此多优势!成为新加坡公民,一个人只需要新加坡移民在…生活一整年新加坡两年内,并持有新加坡在150多个国家,护照可以免签证。 新加坡是一个除中国以外世界上中国人口最多的国家。自19世纪以来,一个接一个来到这里的中国人把中华民族5000年的传统文化带到了这片土地上并扎根。这里的许多习俗仍然保留着许多中国孩子的传统。在新加坡...http://g13.cn/html/hot/erx1588768363.html
1.长期在新加坡生活的人,真不容易!最近观察了一下那些在新加坡生活...饮食适合中国胃:虽然不是决定因素,但确实很重要。 演出票好买:各种演出比较好买票,不是决定因素。 新加坡的缺点 无聊:之前在欧洲生活过,那种无聊不一样,在人潮拥挤中感受到孤独和无聊特别深刻。 养老不友好:物价太贵,老人不工作了,没必要在这里,去云南或者低消费城市不香吗?之前在大理旅居四个月,很爱,便宜...https://www.yoojia.com/article/4856398863652922914.html
2.聊聊我在新加坡的生活和工作体验新加坡日常生活要租房的时候,一般可以在PropertyGuru上找。我比较喜欢用地图模式来查找房源,先确定一个中心点,比如以office为中心,由近到远地查看周边有哪些房源?什么价位?交通是否方便?生活配套设施是否齐全等? 建议最好提前一个月开始找房,因为自从新加坡对外进一步放开了新冠政策之后,越来越多人涌入新加坡,租房需求也不断增大,有不...https://blog.csdn.net/keegan704/article/details/140399144
3.为什么华人觉得在新加坡生活最舒服?这和美国很像吧,移民国家,人种结构复杂,大家都在大熔炉里,接受能力高,不会太在意对方是不是和自己不一样,生活中比较好融入。 4. 两耳不闻窗外事,清爽生活。 这个怎么说呢。 基本上,只是去新加坡工作的中国人,是不可能真正进入本地人圈子的。我可以有很多local 朋友,也能和她们打成一片玩儿的很好,但你get ...https://www.jianshu.com/p/4ceb3561cc88
4.中国人在新加坡如何更新护照身份证?最全攻略来啦~#新加坡#海外...中国人在新加坡如何更新护照、身份证?最全攻略来啦~#新加坡 #海外生活 #科普一下2023-12-19酱子科普 1908个视频 | 6403关注 关注 精彩推荐 美女直播 更多 别点,妹妹害羞 都市E人,都在这里畅聊 哥哥,点才艺嘛~ 来听听我的心跳评论 PC版| APP专区| 隐私政策 Copyright ? 2024 Sohu Inc. 粤ICP证 网络...https://m.56.com/c/v502925391.shtml
5.移民新加坡的名人有哪些?中国人过去定居生活的也不少!中国人过去定居生活的也不少! 虽然新加坡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国家,但是经济十分发达,商业非常繁荣,治安格外优异,教育和医疗水平也相当的高,因此吸引了众多高净值人士前往定居生活。那么,有哪些名人都生活在新加坡呢,来自中国的人数量多吗?为什么新加坡会对高净值人士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澳臻移民将在文中就相关问题进行...https://www.liveinau.com/migrate/9160.html
6.新加坡中国人留学生活费大概多少?新加坡留学对中国人申请条件关于新加坡中国人留学生活费大概多少?我们将从多方面入手,详细明细如下: 新加坡留学生生活费一月大概1200-2500元新币之间,新加坡留学住宿费用是占比最重的,住宿费每月在500-1500新币之间,住宿费因地段、环境、配套设施、居住人数等因素而定。新加坡留学生活费的饮食费方面,留学申请新加坡的学生们,大约每份3元到5元新...https://www.idp.cn/aozhou/liuxuexinwen/487449.html
7.中国人可以在新加坡开银行账户吗?导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海外投资、生活和工作。而在海外开设银行账户是其中一个必要的步骤。那么,中国人可以在新加坡开银行账户吗?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个问题。首先,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新加坡的 ...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海外投资、生活和工作。而在海外开设银行账户是其中一...https://www.gtzxhk.com/a/31795.html
8.2024新加坡看病攻略(医疗体系介绍+流程+费用+医疗保险+买药网站...不管是去新加坡留学还是工作,人在异国他乡最怕的就是生病了,小病自己抗一抗或者去药店买点药吃就好了,遇上稍微严重点的还是需要去看医生。很多初来乍到还不是很了解新加坡一个医疗体系的,肯定对看病整个流程都是云里雾里的,不知道该去哪儿看医生,去哪个医院。在新加坡如何看医生?去私立医院好还是公立医院好?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778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