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独特的是,由客多公司提出的,打造“商圈异业消费链商盟”的独特商业模式。作为商圈精准营销的专家,商圈异业消费链商盟商业模式的倡导者、领先的城市消费行业精准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客多公司一方面凭借“客多推广”将整合的商家及优惠信息通过优惠联播网传递给目标消费者,从而帮助服务业商家实现“让客户来找您”的精准营销效果;另一方面把消费链上构成商圈异业商盟合作的多个独立商家,通过客多独特的推广服务模式在无形中整合为一个坚固的联合体,以协助服务业商家构建异业消费链商盟合作关系,利用整合的优势,相互之间互通互联的口碑相传方式,在为消费链商盟中的盟友们赢得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拓宽了他们自身的营销渠道,获得了更大的商机。
但是剩下的60%的目标客户呢你当然不会就这么“放过”他们,你会对他们做出二次营销,继续发送邮件。如果有必要的话,你会不断重复发邮件给他们。
美国的消费者应该会记得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AOL的“试用邀请”。AOL将他们的试用产品——起初是3.5寸软盘,后更改为CD介质,发送给用户。据AOL前任CEOSteveCase表示,在AOL进行IPO的1992年到2002年这十年间,AOL的试用邀请几乎进入到了每一个美国家庭的信箱内,AOL为免费发送给用户的试用产品花费了3亿美元。
但是这3亿美元当然没有白费,它使得AOL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网络提供商,在他们发送试用产品的这一段时期内,他们的用户数量从最初的20万人变成了2500万人。当收到试用产品的用户没有和他们进行签约的时候,AOL选择了坚持不懈的继续给他们发送试用产品。最终他们的坚持不懈为他们带来了回报。
如今,科技产业的营销平台已经转向了移动设备。但其实在移动设备上的重复精准营销,其核心和从前并没有太大不同,只能算是旧瓶装新酒罢了。
据艾瑞统计,2012年移动网民在整体网民中占比已达到74.5%,为4.2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超越桌面互联网用户数量,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已成事实。百度2012年Q4《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显示,App(即时通信)人均媒体时长已超过2小时,占比88%,移动互联网人均上网时长也首次超过PC互联网。可见,网民数量和上网时长的“双超越”,为移动互联网在产业价值方面赶超传统互联网打下了最坚实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突破500亿,达到550.4亿,和2011年相比大幅增长380.3%,Q4交易规模为210.9亿。移动网购在整体网购中的交易规模占比呈增大趋势,2012年达到4.2%。
如今的市场营销人员手中的工具变成了推送提醒、短信、彩信、移动电子邮件和应用内提醒,他们现在在进行产品推广时同样要借助重复精准营销。据预测,在接下来的5年中,全球范围内的移动设备数量有望超过93亿部。
移动设备:21世纪重复精准营销的平台
假如你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移动游戏开发者,你的游戏现在正在进行85折促销,你要如何将这个信息传达给你的目标用户
首先你会先查看各种用户数据,之后你要利用这些数据来设计你的宣传文案,以便吸引目标客户完成购买。你会设计出两种文案,并且对这两种文案进行小规模测试,以便选出效果更好的一个。
之后你发现,收到方案A的使用者中,40%点击了购买按键,20%点击了拒绝按键。而收到方案B的试用者中,30%点击了购买按键,另有30%点击了拒绝按键。很显然,方案A在测试中胜出。
之后,为了将投资回报率最大化,你会对那些点击了拒绝购买的用户进行重复精准营销。你也许会尝试向这些用户提供力度更大的优惠,以此来吸引他们购买付费游戏。而很可能在进行这一步之后,你会获得更多的付费用户。
终点前再接再厉
你很可能不会就此停手。你还会对那些仍然没有点击购买按键的用户进行第三次营销,你会吸取前两次营销的经验和教训,调整你的文案和优惠幅度,让更多的人完成购买行为。你还会对那些已经购买的用户发送跟进信息,让他们保持对你的游戏的兴趣。
在进行重复精准营销的时候,你应该想象自己在参加马拉松比赛。在离终点前最后一英里的时候,你应该开始加速冲刺,这样做有可能会让你收获更多消费者,将更多免费使用者转化成付费使用者。对于现在在移动设备平台上进行重复精准营销的品牌来说,这个步骤至关重要。如果你在此时松懈,那么你将错失继续推广产品、吸引消费者的良好机会。
我们最终发现,重复精准营销行为贯穿了产品推广过程的始终。
整合式外贸网络营销是以目标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整合企业在多方面的网络资源进行低投入、精准化网络营销活动。
京东大客户部副总经理李靖在接受《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采访的时候也提到,无论是技术,还是商用模式的创新,他们都希望基础打得更扎实一些,然后再把步子迈得更大一点。细数京东企业购这一年来的战略部署,其中也不难发现,每一次模式的创新和布局的推进,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
宏大的棋局已经展开
在426战略会上,京东针对企业级市场了商用、服务和品牌三大战略。之后又相继了“翼采”平台和企业采购移动解决方案,从而打造成了“智、慧、云、翼”平台+移动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标准化企业采购解决方案体系。
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的需求变得更加个性化。此时,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显然不再受用,而是需要京东企业购提出更加细分、精准的解决方案。
通过“蜂巢”大数据系统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挖掘之后,京东企业购提出了面向外企以及制造业企业的行业解决方案,满足了个性化需求,并进一步实现了精准营销。“我们不希望只是做一个交易平台,仅仅去帮助厂商卖产品,我们一定要在这中间为客户提供一些增值服务,未来所有的商业模式也都会基于此去展开。”李靖如此说道。
京东商用四处出击
京东商用战略在之初,就提出构建“需求+营销+交易+金融+供应”的垂直整合闭环产业链,并建设面向“客户+厂商+服务商+咨询商”的共享开放平台,从而使商用采购主体发挥专长,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发展到现在,整合闭环产业链+建设共享开放平台仍然是京东商用的主要模式。通过“蜂巢”大数据系统、“商用场景化解决方案”、“商采通”、“企悦管理”等智能采购工具的应用,来解决传统商用模式存在的企业采购不透明、采购过程复杂、内部组织合作有障碍、信息化采购平台无法自动化、采购过程从长尾走向烂尾等难题。
深圳市康佳商用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李跃军表示:“通过跟京东的合作,我们达到了双赢。比如,京东为我们带来物流配送,不仅如此,在市场需求上,京东为我们提供大数据精准定位。对于京东来说,也可以利用我们遍布全国的服务维修网点,有效保障京东服务质量。”
京东商用联合惠普和康佳等厂商新品的模式,其实在京东内部已经成了一种常态,他们每个月在线上线下都会有类似产品。李靖表示:“我们的商业模式,就是不断探索符合商家专业的产品,并精准推送到有相应需求的客户手上。”
另外,李靖也提到,在华东,外企比较多,华北就是政府机关和高校、研究机构比较多,在华南民企更加多一些。所以不同客户类型和不同行业有所不同,所以导致每个区域的营销策略和销售模式,包括跟厂商合作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一、依托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模式及战略
3、大型互联网企业之间构建的战略联盟
二、依托大型营销传播集团的发展模式及战略
二是将传统营销传播公司彻底转型为数字营销公司。数字营销对于传统的营销传播公司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和全新的运作模式,顺应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将公司彻底转型为数字营销公司,可以将原有的策划创意优势与新技术、新市场结合起来,提升其竞争优势。例如,2013年10月,蓝色光标传播集团旗下蓝色光标公共关系机构正式更名为蓝色光标数字营销机构(简称“蓝标数字”),蓝标数字组建了业务发展系统(BusinessDevelopment)、客户服务系统(AccountService)、数字解决方案系统(DigitalSolution)、资源合作系统(ResourceCooperation)四大业务价值链模块,以期更好的实现一站式全价值链服务。这是蓝色光标在数字化战略之下的重大标志性举措,意味着蓝色光标向数字整合营销服务的转型已进入加速阶段。
2、与互联网媒体深度合作提升大数据营销能力
对电商发展来说,商机来自流量,移动社交平台带来的巨大的流量进一步促进了与电商的融合发展。不管是想要主动引流还是被动引流,要带来精准流量就需要各种营销引流方案。
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与财力的营销为何收效甚微?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是时候到了零售商必须冷静下来重新思考一下长期以来饱受诟病的旧式营销了。
为何营销的投入成效愈来愈差?顾客的心理应该怎么把握?同一商圈内,有多少不同层级的消费群体?一堆的会员数据,但他们究竟喜欢哪种购物方式?促销海报怎样才能更具针对性,直接打动目标消费者?海报究竟又该如何投递,递给谁能够发挥出最大价值?
换句话说,怎样才能知道真正有贡献度的顾客在哪?顾客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个性化的精准营销
10年前,零售商苦恼的问题是该卖什么。但是今天,更需要了解的是卖给谁、如何卖,以及在什么地方能好卖的问题。
这意味着,零售企业的营销已经由以前的围绕商品展开,转向以顾客需要为中心。
我们都知道零售业法则的头三条是:选址、选址、选址。但是,门店是否可以开在这里?这个区域适合多大面积的门店?怎样的商品配置才能充分吸引这一商圈的消费者?新店开业能否聚集足够的人气从而一炮打响?
仅有选址调研,已经不能确保门店的成功与利润。中国邮政和安客诚推出的解决方案中,有一项是针对新店开业的宣传方案,比如从确立店址到开业,分步实施的营销方案就贯穿始终。中国邮政借助精确到户的楼盘信息,结合丰富的消费者属性数据,把这些问题化繁为简、从容有序。
天下互联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中国万网前任董事长兼CEO,现任副董事长。
前瞻观点:
抢占“入口”,不如送货“到手”!精准营销,让企业营销成本下降10倍!2007年,是一个窄告年;2008年,还是窄告年;将来,都是窄告年!
2006年影响力:
在大众化的传播模式之下,由于注意力不断分散,媒体的吸引力也呈现了“二八法则”状态,20%的媒体吸引了绝大多数注意力。在媒体吸引力集中的同时,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企业竞争也不断加剧,因此,精英大众媒体的价格上涨不可避免。这种趋势在2007年将十分明显,未来的2~3年内也一直会延续。这给企业的营销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同时意味着营销风险的增大,品牌建设成本的飙升。
基于精准营销巨大潜力的认识,自2004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创新并深化“窄告网”(省略)的服务。我们的预测得到了证实,戴尔电脑、SOHO中国等多家大型企业坚持使用窄告进行营销,并有超过3万名中小客户的使用,这不仅证明了我们的努力,也证明了精准营销的确是大势所趋。
自从“窄告网”最早在2004年提倡精准营销、按效果付费以来,也有很多同仁加入了精准营销的阵营。这些都使得精准营销进一步深入人心。
“窄告”实际上是牢牢把握住了购买转换的最核心环节。我们并不排斥浏览量的巨大吸引力,但更重要的是筛选有效消费者,使他们尽可能地看到一次就能够产生购买行为或询价举动。
“窄告”改变了以前国内企业的一个营销误区,即用大量的钱去抢占“入口”,然后根据销售漏斗的原理,一层层过滤下来,期待有个好收成。这种方式自然有有利的一面,但是运作效率的低下让企业浪费了大量的成本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