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只是内部活动礼品,最终成为一次聪明营销。
看起来只是美团开售周边,如今却已经形成了话题。今年年初以来,人们陆续在街上看到戴着“袋鼠耳朵”的美团外卖员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2月,一个美团骑手整理“耳朵”的动图在社交网络上传开。随后,人们发现了麦当劳外卖员路遇美团骑手,忍不住上手摸耳朵的动图,紧接着送餐路上出现了戴着耳朵摇头晃脑的外卖小哥,还有饿了吗骑手与美团骑手的“皮肤”之争,以及骑手之间的插画作品。截至目前,以“美团兔耳朵”为话题的短视频已经在抖音平台上获得了3.2亿次的播放量。
自7月中下旬以来,几乎每位黄衫骑手都换上了这一装备。目前,美团已在全国范围内为美团专送骑手配备了“袋鼠耳朵”。美团外卖5月在B站发布的营销视频中声称,在骑手送达后,顾客可以拥有“捏耳朵”的体验。
“需要一个创意触发眼神的互动,还需要一个亮点能推动二度传播和内容共创。”铁镭补充说。这个创意经过4年优化,最终形成如今的“袋鼠耳朵”。
这对耳朵的设计与销售涉及到美团的两个部门:外卖部门和礼品运营部门。面向骑手的袋鼠耳朵由美团外卖部门设计。在今年“717骑士节”前后,美团集中向所有骑手发放了耳朵,骑手们可以戴在头盔上,也可以粘在保温箱和车子上。美团骑手们并没有排斥它,也认可它有趣、时髦。铁镭还指出,袋鼠耳朵材质柔软,中空、较轻。“717骑士节”发放的这批袋鼠耳朵,在背面加入了安全提醒的反光字,以确保交通安全。
另一方面,设在美团总部的礼品店,是美团负责创意产品策划和制作的团队,主要向内部员工开放,针对的消费者是B端的商家、客户和员工,也会用于公益活动。目前,在“美团礼品店”上线的产品包括服装配饰、玩偶手办、办公用品等,今年的“骑士节”则专门上线了“银河护胃队”系列产品。美团目前还未向公众宣传其文创产品,“袋鼠耳朵”因热度较高,促成了外卖部和礼品店的联动合作。
美团也借此做了次公益:每卖出一个发箍,就会向“袋鼠宝贝公益计划”捐出1元,为有需要的骑手子女提供医疗、教育的公益帮扶。袋鼠耳朵发箍开售两小时就已售罄,目前仍在缺货状态。
这也是美团在尝试的,除了硬广投放之外,利用自有媒介的营销方式之一。美团平台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只强告诉未来预想图,美团在尝试“以贴近和理解用户的共鸣方式,让用户自发发声并提供内在的创造力”,以完成品牌与用户的互动、对话和共创,增强用户对品牌的深度认知和喜好度。
“用户才是这些现象级事件的主角。”只强说。他认同,在收到这些反响和反馈之后,美团也会正向激励并尝试更多此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