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产业文化素养,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办公自动化应用、计算机办公管理、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维护、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软件开发、平面设计、UI界面设计、IT产品实施、无人机驾驶航拍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发展基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培养规格
(一)素质结构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4、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性设计、奋斗目标和开发的能力。
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有初步的外语交流和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6、具有通识性文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心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专业知识结构
1、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的基本知识;
3、掌握网站建设与管理维护及数据库管理的基础知识;
4、熟练操作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各种常用的应用软件;
5、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平面设计的应用。
(二)能力结构
1、具有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常用软件使用的能力;
2、具有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的能力;
3、具有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4、具有网站建设与管理维护及数据库管理能力;
5、具有平面设计、网站设计的能力;
6、具有计算机工具软件开发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及英语技术资料的阅读能力。
8、具备口语和书面表达,解决实际问题,终身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等通用能力。
六、职业面向
(一)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
(二)职业范围及职业岗位
表1职业领域及职业岗位一览表
所属
专业类
对应的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技能
等级证书
电子与信息
计算机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计算机与应用工程技术人员
信息处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办公管理、计算机技术支持、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制作、平面设计、软件开发、UI设计、数据库管理
计算机操作员
电子计算机(微机)装配调试员
计算机检验员
平面设计师
UI设计师
数据库管理员
七、人才培养模式
“四元参与”指的是“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校企合作为主,同时获取政府支持,接受行业指导。
“淡旺互补”指的是根据嵌入式技术与应用行业的人才需求淡旺分明的特点,合理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双向并行”就指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阶梯上升”指的是根据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的职业能力要求和岗位成长过程,在形成正确职业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单一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从岗位新手成为岗位熟手,通过顶岗实习,由岗位熟手成为岗位能手。
不仅仅立足培养学生的技术,而是通过金字塔培养模式,把学生培养成全面的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创业型人才。传统的培养模式是直接培养技能,很多人被知识和技能摧垮。因为缺少一套思维意识系统来引导他。金字塔的培养模式是先培养思维意识系统,让学员知道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树立(人生)学习的目标、找到学习的动力、树立自信、认识情绪、营造互帮互助、互相成就的学习氛围等,再通过兴趣课程的设置及课程体验的方式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最后通过理论+实践+岗位体验的模式提升技能。
八、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职业生涯规划》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品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和创业的自觉性。
2.《职业道德与法律》
3.《经济政治与社会》
4.《哲学与人生》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体育与健康》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其任务是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6.《语文》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其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7.《数学》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英语》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历史》
历史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正确看待家乡,了解祖国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激发学生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贡献自己才智的自觉性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10.《心理健康》
本课程从校园内、外的安全防范,中职生上网安全防范、学生心理问题指导教育、国家安全保障和实际训练操作中的安全防范内容出发,深入剖析了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今后工作岗位上可能出现的安全危机,并详细阐明了预防和应对措施,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1.《公共艺术》
本课程旨在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生活,让中职学生能够展示其特长,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
1.《打字练习及培养模式教育》
打字练习及培养模式教育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各种中英文录入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以及了解整个学习过程中整个教学培养模式,使学生了解各种常用的汉字输入法,能熟练掌握中英文盲打技术和五笔字型输入法,以及未来的学习目标,并能从事数据录入方面的工作,同时具备处理办公事务、文字排版的基本技能。
2.《MicrosoftOffice办公软件应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word下的文字符号、段落、表格、图文混排等的输入、制作以及格式和样式的设置,学生能够独立的完成文本文档的制作;能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利用PowerPoint进行演示文稿的制作;安全的使用互联网等。
3.《图形界面设计》
4.《软件技术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述计算机进制系统、计算机语言及DOS基础命令、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协议、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安全等。
5.《设计三大构成》
本课程主要讲述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采用项目式写法。全书分为理论基础篇、项目实训篇、案例赏析篇三个篇章,以项目实训为重点,应用形式美法则、设计平面造型、应用形式要素、表达色彩、塑造空间形态等的能力,将枯燥的构成理论用丰富的图例和清晰的分析表达出来,生动有趣,容易理解,项目设置梯度难度,好操作,好教学,通过实践一步步掌握构成理论的实际应用,案例丰富且与知识点深度融合。
6.《程序逻辑及C语言编程》
主要通过学习C语言编程实现循环、判断、冒泡排序等基础编程过程,培养学生编程思维逻辑过程,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课程最后将完成1~2个C语言程序设计项目。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编程,编程的通用知识点,让学生入门。
7.《职业素质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调整心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了解国家关于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及法规,掌握求职方法与技巧,培养创业意识,掌握创业必备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最终达到帮助学生在严峻的社会形势下,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成功就业或创业的目的。
(2)专业核心课
1.《Photoshop应用设计》
2.《Photoshop高级应用设计》
本课程主要讲述Photoshop的高级应用操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Photoshop的高级应用,如图层和图层混合技术的应用、通道和蒙版的应用等操作。如何处理照片、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及自动处理图像及打造强大的Photoshop应用。
3.《使用HTML和CSS开发WEB网站》
本课程主要讲述HTML基本文档结构、掌握CSS基础语法、关于HTML文档块、链接、列表、表格、表单等,掌握HTML基本原理,掌握CSS各种选择器及常见样式设置,熟练使用HTML常用元素。使学生能独立完成网站的设计,布局排版等。
4.《SQLServer数据库基础》
主要介绍一种典型的软件数据库SQLServer,本软件是一套完整的数据库和分析产品,可提供下一代可扩展电子商务、各种业务和数据仓库解决方案。本课程介绍编写基本的SQL查询语句所需的知识,以及利用SQLServer2008进行数据库设计的知识。让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开发打下一定基础。
5.《UI界面设计》
6.《无人机航拍技术》
7.《JavaScript核心技术》
定位于培养学生在Web应用开发方面的技术能力,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后,具备Web脚本语言JavaScript和网页设计方面的技术能力,这是网页设计的核心课程,是网站设计师的必修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JavaScript中的常用函数及DOM、BOM等对象模型的作用及使用方式,以及掌握网页设计的核心思想和理念。
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二)课程结构表
表2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结构表
总课时
公共课
专业课
课程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
课时数
2898
1242
472
1184
比例(%)
100%
42%
17%
41%
(三)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
表3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考核方式
教学时数
备注
考试
考查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第1学年
第2学年
第3学年
一
18周
二
1
德育职业生涯规划
2
√
36
0
学校授课
职业道德与法律
3
政治经济与社会
4
哲学与人生
5
体育与健康
8
144
6
语文
288
7
数学
英语
9
历史
54
10
心理健康
18
11
公共艺术
小计
45
19
17
16
专业
课
打字练习及培养模式教育
MicrosoftOffice办公软件应用
20
Photoshop应用设计
108
软件技术基础
图形界面设计
72
设计三大构成
27
程序逻辑及C语言编程
职业素质课程
2节/周
UI界面设计
无人机航拍技术
SQLServer数据库基础
12
Photoshop高级应用设计
13
使用HTML和CSS开发WEB网站
14
JavaScript核心技术
49
882
410
30
实践育人课
社会实践
414
23
顶岗实训
360
774
合计
130
1714
十、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具有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参加学术交流、学术培训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并通过在高等学府与名师交流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教学理念。
1、骨干教师要求
2、强化教师企业实践
1)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师实践提出实践要求和执行实践考核。教学团队了解专业最新动态,提高专业技能,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问题,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2)有计划、有步骤派出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业务进修。
3)根据教师承担的专业方向课程,派出教师参加相应专业业务进修,鼓励教学队伍成员攻读硕士学位、参加学术交流、学术培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并通过在高等学府与名师交流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和教学理念。
(二)教学设施
表4实验实训建设条件
实训室
名称
实训项目
主要内容
主要设备名称
思维品牌实训室(理论室)
多媒体活动室
大型思维品牌科课程
计算机、投影设备、各种音响设备
思维及职业品牌理论室
思维及COT品牌课程
瑜伽活动室
健康品牌活动室
瑜伽、舞蹈
计算机实训室(机房)
动态网页制作
设计网页并调试
计算机、网页软件
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
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
计算机、Photoshop软件
高级程序设计
利用C、HTML、JS等进行程序设计
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
UI界面设计、新媒体
进行UI、平面、新媒体等设计
计算机、CorelDRAW等软件
(三)教学资源
(1)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统编教材等高质量教材、有针对性的自编教材。
(2)不断更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的教学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
(3)初步建立核心课程资源库,进而建立全课程资源库,学生可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包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训大纲、教学录像、习题库、参考书目。
(4)丰富的网络影像视频在线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随时访问进行在线学习。
(四)信息化教学
(五)教学方法
1.构建核心教育思想及适应学生个性特点的培养模式
传统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是:课堂讲授通识课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培养技能,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因为缺少一套思维意识系统来引导学生。“三度育三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先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系统,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树立(人生)学习的目标、找到学习的动力、树立自信、认识情绪、营造互帮互助、互相成就的学习氛围等,在整个学习阶段通过《全员生长系统》、《健康品牌课》、《瑜伽》等兴趣课程的设置及“悦读会”等各种活动的体验,养成学生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再通过具有项目开发经验工程师的授课,以及专业课程上机练习保障技术的熟练,实现了专业理论+实践+岗位体验的技能提升。
“项目班”还运用千分制考核评价系统对健康、技术、思维三个维度进行量化和考核,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学生三个维度的数据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等。
2.实施更为有效的“项目班”管理——班级管理公司化
班级管理公司化管理体系,主要是培养学生成为准职业人,让学生有能力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实施模式为以每个班级为单位成立公司,班主任为董事长,班长为总经理,副班长为副总经理,下设技术总监,思维总监,健康总监,品牌总监,规范总监,财务总监。以公司制度为标准,实施公司化管理。总经理参照公司运行制度进行班级日常管理,感受企业文化,提前让学生熟知企业管理和运行方式,逐步成为企业准职业人。
3.真正实现学生毕业即可就业——专业教学项目化
按照“项目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思路,围绕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目标,让学生跨出校园即可担任企业的岗位,校企合作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和探索,具体方法如下:
符合商业标准的项目能更好地让初学者体验平时离散的知识点,实训项目在工程思维的指导下,构建成逻辑丰富、接口契合的系统,商业项目的技术和逻辑细节的密集度、厚重度,有助学生训练“技术融通、价值思辨”的职业素养。为便于学生模仿,“自我学习”。校企双方专业教师对商业项目进行教学化改造,项目预留修改和扩展的接口。课程引入裁减修改过的项目案例,案例重构时用简化后的接口实现替换,聚焦重点,减少理解障碍。同时保留项目结构与思想完整度,体验商业项目的设计强度。
(六)教学评价
1.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及安排
1)领导评价
领导评价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它般指由校长或学校上级领导班子实施的评价,具有较大的权威性。主要由学校领导通过听课、检查教案和学生的学习作业、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并作出评定。在领导评定过程中,要遵循一个原则,即评价要实事求是、公正、公平,不能凭主观印象,否则将会打击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研室主任评价
教研室主任根据平时任课教师表现、教案、教学计划、试卷等完成情况来行进
综合评分。
3)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种比较民主的形式,主要有问卷调查与座谈会两种形式,它主要是通过考察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来评定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投巧、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以及沟通与协调师生关系的能力。这种评价在定程度能够为教师教学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反馈意见,但是有时也与实际情况有定出入。一般研究表明,学生评价是可靠的,但并非所有的评价都有助于教学改进,而且学生评价受到班级大小、课程学科类型、教师教龄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产生偏差。因此,学生评定要与其它评定相结合
4)同行评价
同行评价是指由教研室或学校其他的老师对某教师的教学做出评定,这种评定的优势在于参与评定的教师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对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意图、内容、方法等以及师生的具体情况比较熟悉。因此,做出的评定比较符合实际,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之向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同行评价般采取教察诊断和课堂听课的形式进行。教案诊断就是从教法的角度出发,通过考察教师准备的教察目标是否清晰具体、内容是否得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课堂听课是指学校组织同学科教师相互听课,在现场观察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分。
5)教师自评
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进行评定,这也是教学评定的主要途径。教师自评意味着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有助于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评价过程,提高教师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度,使评价成为教师自我改进、自我教育的过程。
教师的自评般是通过种方式进行的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自己,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是通过自我分析、自我反思来评价自己。通常来说最常用、较有效的方法是写“教历”。教师可以用教历的形式记裁教学工作的进程,同时记录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进行总结、反思、改进。教师自我评价在时会有夸大自己、评级较高的现象,但从总体上来说,教师能够做到客观地评价和分析自己的工作,并做出改进和完善的决策。
5)教学督导专家评价
在教学中,专家评价往往是学校教师评价的一种补充方式。它主要是通过一些知名的教育专家到学校听课,在此基础。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性评价,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提高教学质品。专家评价一般比较客观和专业,往往能开阔教师视野,更准确地对教师的教学作出判断。实践证明,专家评价在助于校内教师形成新的教学风格。
2.学生学业考核评价的内容及方式
考核评价主要通过千分制对学生成长过程及结果的评估系统,千分制评估系统的定位是:做最科学的互联网应用教育评估系统。每个阶段从健康、技术、思维三个维度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评估。每个阶段总分1150分,其中基础总分1000分,加分项150分。最终千分制是学校和企业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学生到足下合作企业面试时,企业会要求看学生成长的大数据,用大数据判断一个学生的能力及习惯。
对思维的评价方式:
1).让学生写《人生导航图》,并收集《人生导航图》,让班主任评分,成绩记入思维千分制。
2).统计每周每个学生的日精进篇数并记入思维千分制。
3).组织思维课程授课并把考勤及笔试成绩记入思维千分制
4).每月15日班级安全自查,并有相应记录,成绩记录到思维千分制中。
对健康的评价方式:
1).组织思维品牌课授课并把考勤及笔试成绩记入思维千分制。
2).统计每个学生每个月的健康计划并记入健康千分制。
3).帮助学生养成健康习惯,阶段末统计每个学生养成健康习惯的个数并记入健康千分制。
4).帮助学生提升体能,阶段末统计每个学生体能考核成绩并记入健康千分制。
对技术的评价方式:
1).生成出勤机制并组织全班学习,统计每个月每门课学员出勤情况并记入技术千分制。
2).生成答辩及考试机制并组织全班学习,可以和班主任及教员签订,统计每门课学生项目及考试成绩并记入技术千分制。
3).把有项目答辩的课程最优秀的学生作品收集起来在成果展示会上展示并录制视频提交给技术老师。
4).组织学生参加技术品牌课授课并把考勤记入技术千分制。
5).组织学生自学课外知识并把记入技术千分制。
(七)质量管理
1.通过校企合作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
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的教学计划,校企结合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特定所在,因而我院在制定教学的计划以及人才的培养目标时,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只有校企合作才能更加科学的将教学的目的进行有效的落实。
2.教学的质量监控与管理要进行多方的参与
教学监控与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保障教学各个环节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参与。教学的质量监控与管理必须要发挥各方的作用,比如学校与企业的作用,甚至是学生与家长的作用。只有多方参与与合作才能对当前的教学质量进行多元化以及多样化的评价。
4.建立校企共同监控顶岗实习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以学院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将其运用到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中,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全程动态监控,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优势。科学设计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实习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设定职业岗位标准等;逐步实现学生的企业文化认知、专业能力提升和职业素养养成的目标;校企共同实施顶岗实习质量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
5.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
6.优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建立以学生作品为载体,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评价核心,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分为两个部分:
7.完善毕业生质量跟踪制度
十一、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修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通过毕业考试、考核,取得本专业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合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合阳县政府办公地址:合阳县东大街29号联系方式:0913-55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