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条条大道通罗马,说明达成目标有多种途径,这句话对于沟通的启示是
A.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B.充分利用反馈机制
C.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
D.强化沟通能力
E.学会有效聆听
答案∶C
解析∶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条条大道通罗马",说的正是达成目标有多种途径的意思。面对不同的沟通对象,或面临不同的情形,应该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这样方能事半功倍。
2、在组织沟通过程中“几种媒介相互冲突”,属于
A.发送者障碍
B.接收者障碍
C.沟通通道障碍
D.解码障碍
E.反馈障碍
解析∶沟通通道障碍包含选择不适当的沟通渠道、几种媒介互相冲突、沟通渠道过长、不合理的组织结构。
3、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A.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B.损伤细胞膜
C.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D.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
E抗叶酸代谢
解析∶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如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主要作用于DNA复制中的DNA旋转酶,抑制其复制。
4、HEV代表什么肝炎
A.甲肝
B.乙肝
C.丙肝
D.丁肝
E.戊肝
答案∶E
解析∶戊型肝炎病毒为hepatitisEvirus,HEV。
5、有效控制的特征中,"强调例外"指的是
A.控制的标准必须是统一的、合理的
B.有效控制系统应是合理、适用的
C.控制手段应顾及例外情况的发生
D.控制系统应能及时发现偏差信息
E.有效控制系统依赖于准确的数据
解析∶强调例外∶管理层不可能控制所有的活动,因此,控制手段应顾及例外情况的发生。
6、有效控制的适用性是指
答案∶B
解析∶适用性∶有效控制系统应是合理、适用的。如检查方式、方法要能真实发现问题,且被护理人员接受和理解。
7、学校健康教育的对象不包括
A.婴幼儿
B.中学生
C.小学生
D.学龄前儿童
E.大学生
答案∶A
解析∶学校健康教育的对象包括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及大学生。
8、对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多少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A.24小时
B.36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E.96小时
解析∶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A.违规行为
B.日常保健行为
C.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D.保健行为
E.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解析∶违规行为指违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并危害健康的行为,如药物滥用、性乱等。
10、某儿童8岁,爱探究、好攻击、喜欢表现自我,正处于人生发展的
A.被动发展阶段
B.主动发展阶段
C.自主发展阶段
D.巩固发展阶段
E.晚年发展阶段
解析∶主动发展阶段一般在3~12岁内。此阶段的行为有明显的主动性,其主要表现为爱探究、好攻击、易激惹、喜欢自我表现等。
11、为了减少偶然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可采用的方法是
A.重复测量
B.随机抽样
C.配对设计
D.校准测量工具
E.固定测量人员
解析∶在测试中,可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以减少回归因素对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影响。
12、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病原体是
A.苍白螺旋体
B.汉坦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人免疫缺陷病毒
E.金黄色葡萄球菌
解析∶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病原体为汉坦病毒。
13、发生10例以上医院感染爆发,应在___小时内报告
A.12小时
B.24小时
C.4小时
D.2小时
E.6小时
答案∶D
14、"上级应能够了解下级的需求和愿望并给予合理满足,以调动下级的积极性"指的是领导工作原理的
A.指明目标原理
B.协调目标原理
C.命令一致性原理
D.直接管理原理
E.激励原理
解析∶激励原理∶上级应能够了解下级的需求和愿望并给予合理满足,以调动下级的积极性。
15、模仿演员举止属于
A.无意模仿
B.有意模仿
C.故意模仿
D.从众模仿
E.群体模仿
解析∶人们往往通过无意模仿获得日常生活行为;通过有意模仿获得自己崇拜、羡慕的行为,如演员的举止等。
16、某护士在病房进行日常宣讲,应告知以下哪项为不易发生医院感染的人群
A.老年人
B.新生儿
C.年轻人
D.免疫低下的病人
E.手术后的病人
解析∶医院感染高危人群包含老年病人、幼儿和ICU病人。
A.术前3天给药
B.术前30~120分钟给药
C.术前6小时给药
D.术前1天给药
E.术后回病房即给药
解析∶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18、梅毒的病原体为
A.细菌
B.病毒
C.衣原体
D.苍白螺旋体
E.支原体
解析∶梅毒的病原体为苍白螺旋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
19、在健康教育模式中,用以解释信念如何影响健康行为改变的最常见模式是
A.知识信念模式
B.健康信念模式
C.行为转变模式
D.健康促进模式
E.自我调节模式
解析∶健康信念模式在采取促进健康行为、放弃危害健康行为的实践中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充分让人们认识到其危害健康行为的严重性;然后,使他们坚信∶一旦戒除这种危害健康行为、采取相应的促进健康行为会得到有价值的后果,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最后,使他们充满改变行为的信心。
A.指令性计划
B.决策性计划
C.战略性计划
D.战术性计划
E.专项计划
21、某种水剂在手术中使用,此种液体的消毒方法是
A.微波消毒
B.干烤法
C.预排气压力蒸汽灭菌法
D.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法
E.预真空灭菌
解析∶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法首选用于微生物培养物、液体、药品、实验室废物和无孔物品的灭菌。
22、患者王某,女,32岁,在得知自己被确诊为乳腺癌早期时,忍不住躺在病床上失声痛哭。这时护士小高轻轻走近王某,在她的床边坐下,默默递给她一张面巾纸,并轻轻地拍拍她的肩膀。护士小高的行为属于
A.动态体语
B.仪表形象语
C.同类语言
D.时空语言
E.反馈语言
解析∶动态体语即通过无言的动作传情达意。如以注视对方的眼神表示专心倾听;以点头的动作表示对对方的理解和同情;以手势强调某事的重要性等。
A.交谈
B.劝服
C.咨询
D.指导
E.解答
解析∶咨询∶针对前来咨询者的健康问题,答疑解难,帮助其澄清观念,做出决策。
24、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的物理、化学方法称为
A.灭菌
B.消毒
C.高水平消毒
D.中水平消毒
E.低水平消毒
解析∶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25、戒烟、不酗酒、不滥用药物等属于
A.日常健康行为
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D.预警行为
E.保健行为
解析∶戒除不良嗜好行为∶指自觉抵制、戒除不良嗜好的行为,如戒烟、不酗酒、不滥用药物等。
B.区域管理法
D.PATC管理法
E.PBL管理法
28、饮酒属于
A.保健行为
B.预警行为
D.避开有害环境行为
E.戒除不良嗜好行为饮酒属于
解析∶日常危害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职业活动中危害健康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等。
29、12~13岁直至成年阶段的个人,所处的行为发展阶段是
A.原始发展阶段
B.被动发展阶段
C.主动发展阶段
D.自主发展阶段
E.巩固发展阶段
解析∶自主发展阶段一般自12~13岁起延续至成年。此阶段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的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
C.记录统筹法
D.地区管理法
31、洗手时,护士在刷完手,穿戴好无菌手术衣及手套后,应将双手置于
A.头上部
B.胸前
C.后背
D.两侧腋下
E.下腹部
解析∶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及戴好无菌手套后,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都应视为有菌区,不能再用手触摸。
32、追明星举止属于
33、"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容易出现偏差的地方"体现的有效控制的特征是
A.标准的合理性
B.战略高度
C.信息的准确性
D.灵活性
E.反馈的及时性
解析∶战略高度∶管理层应该控制那些对组织行为有战略性影响的因素,包括组织中关键性的活动和问题。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容易出现偏差的地方或放在偏差造成的危害很大的地方。
34、患者,男,52岁。脊髓外伤导致尿失禁,留置导尿7天,近日出现发热,尿液检出大量白细胞,患者最可能出现泌尿系
A.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B.克雷伯杆菌感染
C.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D.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E.大肠埃希菌感染
解析∶大肠埃希菌常引起泌尿道、腹腔、胆道、血液等的感染。
35、患者,男,30岁,吸烟史10年。作为健康教育项目中被实施干预的对象,当他得知自己正在被研究时表现出了行为异常,这种现象称为
A.霍桑效应
B.格林效应
C.光环效应
D.主观效应
E.客观效应
解析∶霍桑效应∶人们在得知自己正在被研究和观察而表现出的行为异乎寻常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36、处理敏感问题时常用的反馈技巧是
A.直接性反馈
B.间接性反馈
C.模糊性反馈
D.肯定性反馈
E.否定性反馈
解析∶模糊性反馈∶当需要暂时回避对方某些敏感问题或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可做出无明确态度和立场的反应,如"是吗""哦"等。
37、拒绝用药属于什么行为
A.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B.致病性行为模式
C.不良疾病行为
D.违规行为
解析∶不良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患病到疾病康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利于疾病治疗和健康恢复的行为,如瞒病、恐病、讳疾忌医、不遵医嘱等。
38、炭疽的主要传染源是
A.蚊子
B.跳蚤
C.嶂螂
D.老鼠
E.家畜
解析∶炭疽的传染源是病畜(羊、牛、马、骡、猪等)和感染的病员,人与带有炭疽杆菌的物品接触后,通过皮肤上的破损处或伤口感染可以形成皮肤炭疽;通过消化道感染可以形成肠炭疽,通过呼吸道感染可以形成肺炭疽。
39、进行肌内注射时,关于皮肤消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毒方法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逐步涂擦
B.用无菌棉签含有效碘,500mg/L消毒一遍
C.进针时手不可以接触消毒部位皮肤
D.无菌棉签边消毒边旋转
E.无菌棉签蘸取消毒液后前端必须保持向下
40、健康教育行为诊断中,低可变性行为是指
A.处于发展阶段的行为
B.与文化传统或传统的生活方式关系不大的行为
C.已有成功案例证明的行为
D.社会不赞成的行为
答案:E
41、在诊疗过程中,医生以医嘱形式对患者给予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此教育属于
A.住院教育
B.候诊教育
C.咨询教育
D.随诊教育
E.健康教育处方
解析:健康教育处方指在诊疗过程中,以医嘱的形式对病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予指导。
42、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单位是
A.社区
B.家庭
C.社区人群
D.社区老年人
E.社区慢性疾病患者
答案:A
解析:社区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
43、住院教育可以
A.根据患者的病情、心理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B.以医嘱的形式对病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予指导
C.根据季节、地域,给予常见疾病的防治教育
D.病房教育
E.门诊教育
44、由一名护理人员在其当班期间承担一名病人所需要的全部护理,被称为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
D.责任制护理
E.综合护理
解析:个案护理也称为特别护理或专人护理,是由一名护理人员在其当班期间承担一名病人所需要的全部护理。
45、护士教患者有效咳嗽,排痰,是健康教育的
A.咨询
B.个别访谈
C.劝服
E.教育
答案:D
46、SWOT中T代表什么
A.优势
B.劣势
C.机遇
D.威胁
E.机会
解析:SWOT中T代表威胁。
47、由一组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共同完成对一组病人的护理工作,被称为
答案:C
解析:小组护理是将护理人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一位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士任组长,在组长的策划和组员的参与下,为一组病人提供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