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氨基酸的液体量一般不应少于葡萄糖的液体量(因氨基酸具有缓冲和调节pH作用),氨基酸、葡萄糖最佳比例为1:1或2:1。
2.葡萄糖最终浓度不宜超过23%(因其浓度过高,可使脂肪乳颗粒凝聚)。
3.三种注射液的液体量最佳比例为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
211
或111
或210.5
4.胰岛素能增加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其用量应根据患者血糖高低来调整,一般每4-20g葡萄糖加1U胰岛素,糖尿病患者根据情况可低于4g:1U的比例(即低于4g的葡萄糖可加入1U胰岛素)。
5.为保证TPN的稳定性,应严格控制阳离子浓度:
Na+<100mmol/L,K+<50mmol/L,Ca2+<1.7mmol/L,Mg2+<3.4mmol/L。
即每1L溶液中10%氯化钠(10ml:1g)≤110ml、10%氯化钾(10ml:1g)≤74ml、10%葡萄糖酸钙(10ml:1g)≤15ml、25%硫酸镁(10ml:2.5g)≤6.7ml。
(注:以上浓度限度仅从制剂稳定性角度考虑。)
6.TPN液的pH应调整至pH5-6范围内。
7.若TPN处方中无脂肪乳注射液,则不应加入脂溶性维生素。
8.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用量:一般成人每日各补充10ml足以达到每日需要量。
9.推荐的TPN各组分需要量(成人)见下表
10.TPN中不可随意添加其他药物,以免影响其稳定性。
11.维生素C迅速降解成草酸,草酸可与游离钙形成不溶性草酸盐,因此当有含钙制剂存在时,维生素C的用量不宜过大(不超过2.0g)。
二、配置过程
1.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可加入氨基酸注射液中,也可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
2.丙氨酰谷氨酰胺、门冬氨酸鸟氨酸、精氨酸、谷氨酸钠、乙酰谷酰胺加入氨基酸注射液中;
3.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
4.维生素K1、辅酶A、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三磷酸腺苷等优先
..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也可加入氨基酸注射液中。
5.电解质(如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镁、葡萄糖酸钙等)优先
..加入氨基酸注射液中,也可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但须注意,钙、镁离子不能加入到同一瓶溶液中,含磷酸盐制剂不能与2价或3价离子(如钙、镁、铁)加入到同一瓶溶液中,以免产生沉淀。
6.水溶性维生素应先溶解于脂溶性维生素中,然后加入脂肪乳注射液中(因水溶性维生素不稳定,易受光、氧气影响,而脂肪乳有保护其免受紫外线照射发生降解的作用)。若处方中无脂溶性维生素及脂肪乳注射剂,可现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
7.维生素C、含维生素C的制剂(如水溶性维生素)与多种微量元素、醌类维生素(如K1、K3)应分开加入不同溶液中(因维生素C为还原剂,醌类维生素具有氧化剂性质,二者混合可发生反应;而多种微量元素中的二价离子具有催化剂作用,可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
8.葡萄糖注射液不能直接与脂肪乳注射剂混合,应先与氨基酸注射液混合后,再与脂肪乳混合。
9.PVC袋对胰岛素有吸附作用,尽量避免将胰岛素加入PVC输液袋中,若不能避免应加大胰岛素量。
三、流通、使用过程
1.配好后应立即使用,如不立即使用,应避光存放于冰箱中。
2.含维生素的静脉营养输液袋应避光滴注,尤其是不加脂肪乳时(因维生素类化学性质不稳定,尤其是维生素A、B、K,对自然光中的紫外线最为敏感,容易发生光降解反应,如不避光,在贮存或输注过程中大量分解丢失;此外,有研究表明脂肪乳有一定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