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猫肾痛风的问题,我有不同的看法。
唐福林:嘌呤的代谢最终产物是尿酸,尿酸过多成为尿酸盐,人是可以有这种情况发生的。哺乳动物比如狗、猫、猪、牛等的嘌呤代谢就不是尿酸,这些动物的身体里有一种酶,叫做尿酸酶,这种酶可以分解为尿素囊,排出体外。因此动物是不会有痛风的。
事实真的如唐教授说的那样吗?
我再次查阅了大量的医学资料,首先我查阅了《动物生物化学》这本教科书,在书中有明确的结论性语句:
核苷酸的分解主要要是嘌呤环或嘧啶环分解,分解代谢主要在肝脏、小肠及肾脏中进行。不同种类的生物分解嘌呤碱的能力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也不同。在人和猿类及一些排尿酸的动物(如鸟类、某些爬虫类和昆虫等),嘌呤分解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其它多种生物则还能进一步分解尿酸,形成不同的代谢产物,直至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例如,哺乳动物的分解最终产物是尿囊素;两栖类和大多数鱼类则进一步分解为尿素和乙醛酸。
我还找了如下的医学文献证据:
既然哺乳动物中人、猿是特例,那么猫是否也是特例呢。我想在整个论题的核心话题应该归结到猫是否有尿酸酶。若猫肝脏内有尿酸酶存在,那么可以肯定的说,猫排泄的不是尿酸而是尿囊素。那么猫就不会得高尿酸性肾病。我很幸运,我找到了证据。证据如下:
Inearlierstudies,usingimmunoblottingandimmunocytochemicalapproaches,weshowedthatpolyclonalantibodiesgeneratedagainstratliverurateoxidaserecognizedurateoxidasepresentinbovine,murine,canineandfelineliver(Usudaetal.,1988a).
大意是说,在早期的研究中,使用免疫印记法和免疫化学方法,我们发现抗鼠肝细胞内的尿酸氧化酶多克隆抗体可以识别牛、鼠类、犬和猫肝脏内的尿酸氧化酶(Usudaetal.,1988a)。
其参考文献有以下两篇。
NobuteruUsuda,SuekoHayashi1,SatokoFujiwara2,TomooNoguchi,TetsujiNagata,M.SambasivaRao,KeithAlvares,JanardanK.ReddyandAnjanaV.Yeldandi,Uricaciddegradingenzymes,urateoxidaseandallantoinase,areassociatedwithdifferentsubcellularorganellesinfrog,JournalofCellScience107,1073-1081(1994)。
Usuda,N.,Reddy,M.K.,Hashimoto,T.,Rao,M.S.andReddy,J.K.(1988a).Tissuespecificityandspeciesdifferencesinthedistributionofurateoxidaseinperoxisomes.Lab.Invest.58,100-111.
由此可见猫肝脏内是有尿酸(氧化)酶(urateoxidase),因此猫排的是尿囊素,而不是尿酸,由于尿囊素的溶解度是尿酸的10倍,因此,猫跟其它的哺乳动物一样不会患痛风(gout)。这也难怪我查遍了很多种的猫医学文献、书籍,并没有猫尿酸性肾衰的病案记载。
但是猫真的不会有这种病出现吗?
我想从医学理论上来说还是有可能的,譬如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猫出现了基因突变,肝脏内缺乏尿酸酶,那么情况就会不一样了,在过多的食入含核酸较多的食物后,就会出现高尿酸血症;然后,有可能会导致尿酸盐沉积在肾脏。或在尿中形成结晶和结石。但是这种概率是相当的低的,我想跟其它种类的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几率差不多。因此作为猫主人完全不必为这种情况感到烦恼。
另外关于尿路酸化剂,正常猫的尿pH值6.0-6.5,尿液碱度过高,会增加很多种结石产生的可能。由于猫咪自身的问题,有些猫咪的尿pH值偏高,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还是使用尿路酸化剂来调整尿液酸度,特别是那些患过泌尿系统结石的猫咪。正常的猫,增加尿液的酸度,并不会导致尿酸在肾脏中形成结晶的,因为肝脏将尿酸转化成了更容易溶解在水中的尿囊素。
再说说大麦町犬的尿酸性结石,大麦町犬是所有哺乳动物中的特例。原因是大麦町肝脏缺乏尿素酶,因此大麦町只能通过排尿酸的尿来清除体内的尿酸。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患尿酸性结石。但是并非所有的大麦町都会发病,只有一小部分发病,并且都是公犬。其它的犬极少发病。因此在临床上80%的尿酸性结石都是来自麦町犬。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麦町犬患尿酸性结石,其临床表现与人完全不同,不会有关节损害情况出现。鸟类就不同了,从图中可以看出,鸟和人一样,排尿酸,同样会得关节类型的痛风。
补充说明:
人尿酸结石包括纯尿酸结石、部分含钙的尿酸结石和含尿酸的混合型结石。含钙的尿酸结石中,常以一水草酸钙(COM)为结晶核或COM散布于结石周围的尿酸结石。混合型结石常常由尿酸、尿酸铵、尿酸钠等混合而形成。
从人痛风的发病机理上看是这样的:
在体内有一种叫嘌呤的物质,在嘌呤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由于酶的先天性异常,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引起高尿酸血症。而尿酸在体内没有什么生理功能,2/3由肾脏排出,余下的1/3从大肠排出。体内尿酸是在不断地生成和排泄的,因此它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炎症反应,成了引起痛风的祸根。因此痛风病分为两种:一种叫原发性痛风,另一种叫继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多见,原因多出于体内先天性缺乏某些生物化学酶,可以认为是先天性的。另外一种继发性痛风则多出于慢性肾病,使尿酸不能经过肾脏排泄出体外而蓄积在体内,引起痛风病。
最后,我的结论是:
1.猫与人的不同点在于:猫主要排泄尿囊素而不是尿酸;
2.在某些疾病条件下,猫咪可以产生尿酸盐结石,但是仅仅是个例。
3.尿路酸化剂能否引发猫高尿酸性肾衰(肾痛风),尚待研究。
4.采食含高核酸的食物,可能是发生尿酸盐结石的原因之一,但是不会导致猫高尿酸性肾衰(肾痛风)。
5.猫出现肾功能障碍时,未见过尿酸盐沉积在肾脏内。
6.大麦町犬,应引起重视。
7.动物医学和人医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差别的,很多疾病不能完全套用。如,猫口服扑热熄痛会导致中毒,而人不会;若都相通,为何还要单独开设兽医学这门学科呢??
8."猫高尿酸性肾衰"这个名词来自于人医,套用时希望慎重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