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声波和超声波相比较次声波的危害更大。
次声波的频率为0.0001Hz-20Hz之间,在接收到次声波后,与人体多个内脏器官产生振动,会引发眩晕、呕吐、疼痛等不适现象,如果声波频率太高可能会对器官造成破坏。并且次声波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而且波长也比较长,穿透力比较强。而超声波的频率是在16Hz-20000Hz,正常的超声波一般对人体没有害处,穿透能力也比较弱,但如果接受到高强度的超声波,可能会对人体的眼睛和皮肤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产生局部的炎症、导致细胞坏死、血管麻痹。
超声波目前利用率比较高,例如医院的B超利用超声波原理,在显示器上形成图像,能够清晰的解剖各个器官的结构,判断身体是否存在疾病,基本对人体没有损伤,并且检查比较简单迅速。次声波目前利用率较低,在临床常用的是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镇静的作用。
综上所述,次声波的危害比超声波的要更大,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次声波身体产生不适的症状,需要尽快就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