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是不是一边吐槽《外科风云》,一边追着看来来来,记者这就为你揭秘——
“高大上”的外科医生其实是这样的……
工作强度大手术一站几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医术得高明手术中遇紧急情况能作出妥当处理要有大智慧懂得处理与患者之间的矛盾
手术消耗体力巨大
医生在做手术(海口市人民医院供图)
核心提示正在热播的医疗行业剧《外科风云》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但也被网友吐槽得体无完肤,尤其是医疗行业人士,更是直指其存在医疗常识性错误,比如,护士分不清利多卡因(麻药)和青霉素(抗生素)只喝了几瓶啤酒就要用纳洛酮(纳洛酮一般用于处理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院长心绞痛直接仰头服药(硝酸甘油片的标准用法是舌下含服)手术室里的医生直接用手抓无菌服……
对此,制片方也进行了回应并道歉。
其实,对于专业性强又略带神秘色彩的医疗剧,大众渴望看到的是这个行业的基本特点、运作方式,人物特性——他们每天的日常与其他工作有什么不一样,医生的喜怒哀乐来自于哪里,怎样表达,他们怎么处理与患者的矛盾等……
日前,记者采访了海口一家医院的2名外科医生,或许可以让读者更多地体会到外科医生的苦与乐。
记者张宏波/文图片除署名外由记者张宏波摄
A
“工作狂”
肝胆胰外科主任:一年做两三百台手术
外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科目,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去解除病人的病原,从而使病人得到治疗。手术占据了外科医生工作量中很大的一部分。海口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张剑权4月2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一年手术量在两三百台左右,手术占据了他工作量的一半。
记者了解到,手术难度大、病情复杂时,主刀医生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手术间隙,主刀医生经常会和助理医生、护士闲聊几句,以缓解紧张心情。此外,很多大医院的手术室还会专门放一个小音箱,不少医生做手术时可以点歌,要求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
据介绍,张剑权所在的科室,每年住院的病人有3000人次左右,而手术病人则有800人次左右,占比近三分之一。
手术时不吃不喝一站就是几小时
人们总把外科医生比作巧手的绣娘,在寻常人看来,在手套的保护下,外科医生的双手一定更为细嫩。但事实并非如此。手术前,医生要进行长达几分钟的流水洗手,用刷子清洗掉可能残留在指缝、甲缝中的微生物;套上手术袍后,还要再使用外科洗手消毒液来对手部进行消毒;手术开始后,橡胶材质的手套在医生手上一戴就是几个小时……
当手术结束后,医生们摘下手套,他们的双手往往已经被捂得发白,上面密布着一层白色的滑石粉。滑石粉常年的浸染,使医生们的双手格外粗糙。
一天工作12小时半夜被叫回医院做手术
记者了解到,不久前,一名患者因为阑尾炎被送进手术室,手术过程中出现感染性休克,病人汗如雨下,手术无法进行,张剑权半夜被叫回医院做手术。
B
挑战性大
术前需讨论制定手术预案做好万全准备
《外科风云》中,一名老年患者大咯血,医生查看病情后迅速敲定手术方案,患者家属甚至不了解具体的情况。对此,张剑权说,实际工作中,很多手术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一些基础病比较多、心肺功能比较差的老年患者,是手术工作的重点。”张剑权表示,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手术风险和难度都是极大的。手术前,需要跟患者及家属反复交代风险,制定手术预案,尽量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对病人肺、呼吸道的管理操作等,都需要提前做足准备。
每一场心外手术都会面对新的难题
心胸外科的手术难度大、挑战性高,心外医生的故事也常被搬上电视银幕,《外科风云》便是如此。然而,比起电视剧里的医生,真正的外科医生要忙碌得多,优秀的外科医生每年手术都在上百台。
“心外手术可不像电视里讲得那么轻松,这是最有挑战性的手术。”白树堂说,心脏疾病千变万化,每一台手术面对的心脏状况都不一样,需要外科医生、护士、麻醉师、体外循环师、监护医生的密切配合,还有超声科和放射科的医疗技术支撑,为手术保驾护航。病种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患者年龄从0岁到90多岁,年龄跨度大,每一场手术都要面对新的难题。
需要替患者评估手术的风险和获益
对此,张剑权也深有感触,对他而言,手术过程中发现之前病人没有告知的病情,是手术中的常态。“手术停止,病情没得到控制,家属能接受吗手术继续,风险增大,家属能接受吗”张剑权说,这种时候往往考验一名外科医生的智慧。
张剑权认为,目前大多数医患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期望值与手术实际能够达到的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病人不做手术会有生命危险,但手术风险又高,怎么去权衡“这就需要外科医生去评估风险和获益,当风险大的时候,获益会更大。有时候劝病人去做,病人得到的也会更多。”张剑权说,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并不具备医学知识,他们不了解手术的风险和获益,这时医生就要从病人的角度考虑,认真权衡后告诉他们,“绝不能因为风险大、患者难沟通就不说。”
张剑权介绍,前不久,一位病人入院经诊断,患的是阑尾炎,结果在手术过程中发现了疑似肿瘤,“这就需要医生去判断,到底是不是肿瘤,如果处理好了,就是典范,处理不好就是误诊的典型。”张剑权说,最后这名患者被确诊为结肠癌。
“医生经验的积累,靠的是大量临床实践,外科医生到最后更像一个艺术家,而不是一名匠人,手术已经成为了一种艺术,作为一种事业在追求。”张剑权说,有些医疗事故的发生是因为医生判断能力有限,而非成心造成的。
C
得有悟性
并不是所有外科医生都能拿起手术刀
《外科风云》中,女主角从事临床11年,已经参与科室的各类手术,但这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外科医生从业15年能够开始做一些手术已经不简单了,主刀医生通常需要20年甚至更长的年资,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医生可能终生也做不了手术。”张剑权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科室有11名医生,其中最小的只有5年年资。
医生的医术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积累经验提高的,但是仅积累经验还不够,好的外科医生还需要有悟性。“有些外科医生通过积累经验,创造性地做了很多工作,但有的外科医生想再近一步都很难。”张剑权说,作为一名外科医生,能够有职业操守,尽最大能力缓解病人的痛苦,就足够了。
此外,在《外科风云》中,作为主治医师的女主角也是病区主管,这在现实中也很少见。“我们科室下面还有医疗组,医疗组下面是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医疗组组长需要是副高以上、副主任以上,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张剑权说。
D
情商要高
医生不能任性避免与病人起冲突
医生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难缠的病人。《外科风云》中,女主角在一名不讲理的患者病历本上写下了“转精神病院”的医嘱,然而在现实中,医生却不能这么任性。
此外,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外科手术前,医生都会将手术的风险等情况充分告知患者家属。“在科室的制度范围内,我们会有住院医生、医疗组长、科主任去跟患者和家属谈,让他们明确手术的风险和获益。”
医生即使意见不合也很少发生激烈争执
除了无理取闹的病人,医生在工作中还会遇到贫困患者。“经济条件差、没钱做手术的病人,确实是会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但是不会成为最终阻碍治疗的问题。”张剑权说,医生会考虑欠费的问题,也会向医院反映,但不会因为病人欠费的问题而停止手术。
“电视剧和外科医生的实际临床工作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张剑权说,临床工作中,医生之间会产生不同的意见,但是像《外科风云》中,医生之间爆发激烈争执的情况是极少见的,“除非这个医生的人格魅力非常差。”张剑权告诉记者,医疗行业从业者总体素质较高,会有意见相悖的时候,但是不会正面起冲突,通常会坐下来好好谈。
《外科风云》中,医疗常识性错误是网友吐槽的重点之一。张剑权说,临床工作中,医生用错药的情况很少,“比如,青霉素不做皮试就注射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这些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有多个环节去筛查。就像坐飞机,虽然坐飞机是最危险的出行方式,但同时也是出事率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