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帕拉捷很奇怪: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于是,他把蝙蝠的鼻子堵住。结果,蝙蝠在空中还是飞得那么敏捷、轻松。
最后,斯帕拉捷堵住蝙蝠的耳朵,把它们放到夜空中。这次,蝙蝠可没有了先前的神气。它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在空中东碰西撞,很快就跌落在地。
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斯帕拉捷的实验,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促使很多人进一步思考: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超声波的特点与应用
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约等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
如图所示,超声波清洗机由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超高频率超声波,通过换能器转换成高频率振动而传播到清洗溶剂中,超声波在清洗液中疏密相间地向前传播,使液体流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存在于液体中的微小气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振动,使得待清洗物体上的固体粒子脱离,从而达到清洗加净化的目的。
在医学中,可以把超声波送入体内,经过技术处理,在荧光屏上显示出人体内脏清晰的图像,这种技术就是所谓的B超检查。超声波检测的原理用于工程上,可以用来检测工件内隐藏的裂纹、砂眼、气泡等,成为工程师的“眼睛”。
超声波能在水中传播很远的距离。比如,30000Hz的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24m时,强度会减弱过半,而在水里它要传播44km才会减弱过半,是空气中传播距离的2000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潜水艇频频袭击英国和法国的巡洋舰。法国科学家朗之万心急如焚,发明了一种叫声呐的仪器。声呐由超声波发生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声呐发出超声波,接收和测量回声,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形状,甚至还能分析出敌方潜艇的性能。
声呐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考查海底,画出精确的“地貌声图”,误差不超过20cm。
关键词:超声波特性应用
一、超声波的描述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而形成机械波。人耳能够听到的机械波称为声波,其频率范围大致在20Hz-20000Hz之间,频率低于20Hz的机械波称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都不能引起人耳的听觉,它们与声波的本质相同,遵守共同的运动规律,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它们的声速相同,在流体中以纵波的形式传播。目前人类已能获得1012Hz的超声波。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地应用在医学、工业、国防、农业等领域。超声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已有半个多世纪,已成为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临床诊断手段之一。在医学诊断上所使用的超声波是由压电晶体一类的材料制成的超声探头(换能器)产生的。
二、超声波的特性
由于频率f升高,波长λ变短,超声波具有其特殊性,近似于光的某些特征,如束射性,由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发生折射、反射等;同时有很强的被吸收性与衰减性,带有很强的能量。以下简要介绍超声波的几个主要特性:
1.超声波的束射性
人耳可感受的声音是无指向性的球面波,即以声源为中心呈球面向四周扩散,周围均能听到声音。超声波频率很高,方向性(即束射性)较强。当超声波发生体――压电晶体的直径尺寸远大于超声波波长时,则晶体所产生的超声波就类似于光的特性。压电晶体片直径愈大或频率越高,即波长λ愈短,则近场区的长度愈长,此超声波场的束射性就愈好。
2.超声波的透射、反射、折射与聚集
在一个黑暗的环境里将一束光线投射到一个盛满水的透明玻璃烧杯里,我们将十分清楚地看到光线在水面上产生的透射、反射与折射现象。由于频率较高,因此超声波在定向传播时,在两种不同媒质的分界面上,会出现类似于光线的透射、反射和折射现象。
超声波的聚集现象和光线的聚集现象是一样的。利用超声波聚集装置可以将超声波束会聚到一点,从而将超声波的声强提高几倍甚至几千倍,利用这样巨大的声强可以做许多很有意义的工作,例如超声波切割、超声波钻孔、超声波打磨等。
3.超声波的吸收与衰减
声波在各种媒质中传播时,由于媒质要吸收掉它的一部分能量,因此随着传播路程的增加,声波的强度会逐渐减弱。
在一个广场上,一个民族弦乐正在为广大群众作街头演出,当你从远处走近这个乐队时,首先听到的是那音调低沉的鼓声,慢慢走近乐队,你会逐渐听到锁呐声、笛声、二胡声等;最后走到乐队周围时,你才会听到那音调很高的清脆的铃声。
这个例子很生动地说明了各种不同频率的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被吸收的程度是不同的。频率越高的声波,空气对它的吸收越强,所以超声波传播的距离较短。
4.超声波的巨大能量
超声波之所以在工业、国防和医疗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又巨大的作用,一个重要原因是超声波比声波有着极为强大的功率。根据声学工作者的实验测定,一般的讲话声音的能量是很小的。假设我们想用普通说话的能量来烧开一壶水,那么必须动员700多万人,连续说上12个小时才行。超声波具有的能量要比声大得多。根据有关声学实验测定,频率为100万赫兹的超声波的能量,要比同幅度的频率为1000赫兹的声波的能量大100万倍。可见,拥有巨大的能量,是超声波的一个重要特点。
5.超声波的声压特性
所谓“声压”指的是由于声波的振动而使声场中的物体受到的附加压力的强度,单位为千克/平方厘米,声波的声压非常微小,其数值约为以1×10-6千克/平方厘米-1×10-6公斤/平方厘米。这么微小的声压,一般是不引起人们的注意的。但是,超声波的声压数一般是很大的。例如,一般强度的超声波射入水中时,而产生的声压可以达到数个大气压。超声波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强的声压,其根本原因超声波的频率很高,所以进入介质时,高密度分子间的伸拉很快,致使其间形成瞬时的真空与压缩高密度区,产生巨大的压力差。当振幅达到一定程度时,超声波拥有的能量十分巨大。
三、超声波的应用
1.超声波诊断
目前医学应用的超声诊断方法有不同的形式,可分为A型、B型、M型及D型四大类。
A型:是以波形来显示组织特征的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器官的径线,以判定其大小。可用来鉴别病变组织的一些物理特性,如实质性、液体或是气体是否存在等。
B型:是用平面图形的形式来显示被探查组织的具体情况。检查时,首先将人体界面的反射信号转变为强弱不同的光点,这些光点可通过荧光屏显现出来,这种方法直观性好,重复性强,可供前后对比,所以广泛用于妇产科、泌尿、消化及心血管等系统疾病的诊断。
D型:是专门用来检测血液流动和器官活动的一种超声诊断方法,又称为多普勒超声诊断法。可确定血管是否通畅,管腔有否狭窄、闭塞,以及病变部位。新一代的D型超声波还能定量地测定管腔内血液的流量。近几年来科学家又发展了彩色编码多普勒系统,可在超声心动图解剖标志的指示下,以不同颜色显示血流的方向,色泽的深浅代表血流的流速。
2.常用超声波仪
(1)超声波碎石机
超声波碎石机是靠机器发送超声波入人体,利用超声波巨大的能量,使人体内的结石产生共振并因此被震荡粉碎,从而减缓病痛,达到治愈的目的。
(2)超声波加湿器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与振动频率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治疗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品很难经血液流到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提高疗效。
(3)超声波清洗
超声波清洗的原理是由超声波发生器发出高频振荡信号,通过换能器转换成高频机械振荡而传播到介质――清洗液中。超声波在清洗液中疏密相间地向前辐射,使液体流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存在于液体中的微小气泡(空化核)在声场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迅速增长,然后突然闭合,在气泡闭合时产生冲击波,在其周围产生上千个大气压力,破坏不溶性污物,而使它们分散于清洗液中。当团体粒子被污物包裹而粘附在清洗件表面时,污物被乳化,团体粒子即脱离,从而达到清洗件表面净化的目的,而不需直接接触物件的表面。眼镜店洗眼镜时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4)超声波探伤仪
用超声波检测材料的仪器称之为超声波探伤仪。它的原理是: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传播时,材料的声学特性和内部组织的变化对超声波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超声波受影响程度和状况的分析了解材料性能和结构变化。超声波检测方法通常有穿透法、脉冲反射法、串列法等。
超声波的接收和产生原理相似,当超声波遇到不连续性介质时,即会产生反射,反射的超声波使压电晶片振动,继而在压电晶片两端产生电压,电压转化为探伤仪屏幕上的波形,屏幕x方向是电压探伤仪加在压电晶片上的电压,y方向是压电晶片受振动产生的电压。这样就形成了屏幕上的波形。
现在还有立体超声波显象、超声波CT、超声波内窥镜等超声波技术不断涌现出来,并且还可以与其他检查仪器结合使用,使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超声波技术正在医学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科学的进步,它将更加完善,将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王慕冰,袁泽惠.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下半月),2004,(10):125-126.
【关键词】医学影像;影响物理;成像技术
【中图分类号】R445-4【文献标识码】AA
1引言
人体成像包括对健康人的成像和对病人的成像,对于前者的成像主要用于科研和教学,后者主要用于医学临床诊断和治疗。医学影像物理和技术是医学物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的对象包括了所有人体成像。
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模态按照成像时使用的物质波不同,分为X射线成像、γ射线成像、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成像。
2对目前各种医学成像模态现状的分析
2.1X射线成像
X射线成像模态分为平面X射线成像和断层成像。人体不同器官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可以用组织密度进行表征,因此,可以利用平面x射线、x射线照相术对人体内脏器官和骨骼的损伤和病灶进行诊断和定位,同时也把胶片带进了医学领域。随着x射线显像增强技术的发展,x射线的血管造影术和其他脏器的专用x线机相继诞生,扩大了x射线成像的应用范围。平面x射线成像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数字化的x光机技术其中,x线机是全世界的发展方向,但是其价格使得大多数用户望而怯步。
作为传统影像技术中最为成熟的成像模式之一的x射线断层成像,其速度对于心脏动态成像完全没有问题,加上显像增强剂,还可以对用于血管病变及其血脑屏障是否被病灶破坏进行检查,属于功能成像的范畴。当前,三维控件x射线断层成像的实验室样机已经问世,将会为x射线成像带来新的生命力。
2.2核磁共振成像
目前,各种各样的核磁共振设备产品已经大量进入市场。核磁共振成像集中体现了各种高新技术在医学成像设备中的应用。目前核磁共振主要应用包括人脑认知功能成像,用于揭示大脑工具机制的认知心理实验测量。
2.3核医学成像
核医学成像包括平面和断层成像两种方式。目前,以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成像和正电子断层成像为主,为动物正电子断层成像主要是用于基础研究,而平面的γ相机已经处于被淘汰的水平。
核医学成像设备可以定量地检测到由于基因突变而引起的大分子运动紊乱继而引起的脏器功能变化,例如代谢紊乱、血流变化等。这是其他设备如超声波检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是临床医学上所说的早期诊断,核医学影像设备能够快速发展归功于此。但是核医学成像存在空间分辨率差、病理和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很难准确定位的确定,因此,还需要医学物理工作的不懈努力。
2.4超声波成像
超声波是非电离辐射的成像模态,以二维成像的功能为主,也包括平面和断层成像两类产品。超声波成像由于其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多以在诊断、介入治疗和预后影像检测中得到发展。目前,超声波设备已有超过x射线成像的势头。同样,超声波成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图像对比度差、信噪比不好、图像的重复性依赖于操作人员等。
3关于医学软件问题
3.1基本情况分析
成像的硬件设备要完成功能离不开医学软件的支持,对于这些医学软件按照和硬件设备的关系,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工作和硬件紧密结合的软件。主要功能是负责成像设备的运动控制,对数据的采集,图像预处理和重建,完成数据分析。
第二层,主要负责对医疗器械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软件。这种软件的应用需要来自医学物理人员,软件编程人员和医生三方的合作,目前,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这种三方合作机制,这类软件应用情况明显滞后。
第三层,主要功能是完成医学信息的整合的软件,用于医疗过程中医疗信息,医学工作的管理。例如PACS。这种软件也需要医生的参与,但是并没有依赖性。
3.2PACS
PACS是医疗发展信息化的体现,是医学影像技术集成管理和开拓影像资源应用范围的重要技术手段。PACS将医学影像中的各种软件和图像工作站连接起来,使之成为局域网中的节点,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不同科室的医生在完成对病人的信息收集和诊断后可以完成信息的录入。还可以利用商业设备上采集的数据运用于病人的诊疗中,结合数据和医学影像,对诊断信息综合处理,以此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4医学影像物理和技术学科今后的发展
虽然存在各种不同的医学影像模态,但是目标只有一个,即为了更好的进行医学研究诊断,随着物理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会随之提高。为了更好的为医疗服务,在今后的发展中,医学影响物理和技术学科还需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
第一,用于成像的物质波产生装置还需要不断进行提升,为更好的满足成像需求,在提高波源产生物质波的同时,还需要改变物质波的束流品质;
第二,将物质波和人体组织发生相互作用的规律模型化,为减少误诊率和定位误差,把模型参数的最佳化,改善从影像中提取信息的质量和速度。同时努力消除探测中的噪声和伪影;
第三,把探测的信号收集,放大、成形实现数字化;
第四,为满足影像诊断和治疗中的监督需要,高质量的实现图像重建和显示等。
在科学技术方面,开展医学影像在脑功能成像研究中的应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等,有利于拓宽医学影像的市场。
5结语
本文介绍了当今主流的几种医学成像技术,对各种成像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对日后医学影像物理和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那些为医疗服务的工作者们提供一些参考。随着医学影像物理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服务行业的科学化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飞驰而来的火车……
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生于1803年,是萨尔茨堡一名石匠的儿子,父母本来期望他子承父业,可是他自小体弱多病,无法当一名石匠。他们接受了一位数学教授的意见,让多普勒到维也纳理工学院学习数学,毕业后又到维也纳大学学习高级数学、天文学和力学。
那是1842年的一天,多普勒带着小女儿在铁道旁散步时,就注意到了当波源和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频会改变。经过认真思考,他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声波频率在声源移向观察者时变高,而在声源远离观察者时变低。在那个时代,根本没有精密仪器能够量度出那些音调的变化。反对的人不屑地认为:这不过是听者耳朵的一种错觉罢了。
面对权威的反对,多普勒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实验来验证。在那个时代,没有仪器能够量度出那些变化,多普勒想出了一个“笨”方法:请有经验的乐手亲耳辨别。他请一些乐手在飞驰的火车上露天奏出一定音调的乐音,请另一些乐手在月台上记下火车接近和离开时听到的音调高度。反复实验以后,结果出来了:支持“多普勒效应”的存在!
那么“多普勒效应”的原理是什么呢原来我们耳朵听到的所谓“音调”是由声音的频率(每秒钟声源振动的次数)决定的,频率高的音调就会尖锐,频率低的音调就会低沉。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对静止时,1秒内通过观察者耳朵的波峰的数目(叫做“频率”)是一定的,观察者听到的频率等于波源振动的频率。也就是说:听到的是“原声”。
当波源向观察者快速运动(或观察者向波源快速运动)时,1秒内通过观察者耳朵的波峰数目就会增加,这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增加,频率高的声波音调就尖锐一些:反之,当波源和观察者互相远离时,观察者听到的频率变小,频率小的声波音调就低沉。其实,这时波源发出的声音频率始终如一,但在运动中观察者耳朵接收到的频率却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多普勒现象”的简单原理。
“多普勒现象”在医学上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超声诊断技术(B超)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它与cT、核磁共振、同位素扫描一样,成为现代医学四大影像诊断技术之一。B型超声检查,俗称“B超”,是患者在医院就诊时经常接触到的医疗检查项目。在临床上它被广泛应用于心内科、消化内科、泌尿科和妇产科疾病的诊断。
超声多普勒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不断增多,比如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超声脉冲多普勒检查仪,当声源或反射界面移动时,比如当红细胞流经心脏大血管时,从其表面散射的声音频率发生改变,由这种频率偏移可以知道血流的方向和速度,如红细胞朝向探头时,根据多普勒原理,反射的声频则提高,如红细胞离开探头时,反射的声频则降低。通过精密电脑的分析,可以发现很多与病情有关的数据。
心脏彩色多普勒正是应用这种原理,把心脏血流描绘得惟妙惟肖,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超声诊断设备。心脏彩色多普勒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心脏病的重要技术之一,对病人无痛苦,无损害,方法简便,可重复多次,显像清晰,诊断准确率高,易普及推广,已成为现代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诊断工具,是诊断心脏病特别是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你有没有过这样经历静脉注射时由于血管不好找,只得强忍疼痛,被扎了一次又一次!普通人尚且如此,对那些患有脱水症、心脏病及过度肥胖者来说,静脉注射更是苦不堪言。还有当医师治疗严重外伤病人时,每一秒都弥足珍贵。然而,各种创伤、烧伤经常使人“血肉模糊”,细小的静脉难于被定位,用于挽救生命的药品难以注射。
现在好了,一种采用多普勒超声波技术的新型注射器试验成功了。原来,在我们的皮肤结构中,表皮、皮下组织等都是静态的,而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则是动态的。利用这个原理,多普勒超声波能够探测到流动着血液的血管的精确位置,提供了关键的三维信息,这样就可以为针头定位。在注射时,这种注射器可以根据血液的流向判断出静脉和动脉,当发现静脉时,指示器亮,医护人员就可以进行静脉注射了。
“多普勒现象”用于测速
“射门!”绿荫场上足球比赛激烈进行,运动员抬脚射门,“中了!中了!关键的一球,足球以128千米时速,像飞火流星一样,射进大门!”解说员声嘶力竭地呼喊着。那么,解说员是怎么知道足球的速度呢原来,这是“多普勒测速雷达”告诉他的。
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来测定物置的无线电设备。电磁波同声波一样,遇到障碍物也要发生反射,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的这个特性工作的。利用“多普勒现象”,可以知道物体的运动方向和即时速度。“多普勒测速雷达”的结构,主要由电磁波发射器、电磁波接收器、微型电脑以及数码显示器(打印机)组成,当然还需要稳定的电源设备。有一种袖珍“测速枪”,外型极像一只手枪,可以非常方便地用手拿着,操作十分简单,它也有枪筒、手柄、扳机和电源等部件。有效测速距离为500~800米,误差小于2%。
移动通信避免“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现象”的用途广泛,但是也有对我们不利的时候。在过去手机的使用中,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当汽车飞速行驶时,正在通话的手机会突然“掉线”。这个罪魁祸首是谁呢正是大名鼎鼎的“多普勒效应”。
原来在移动通信中,当移动台(手机)移向基站时,频率变高,远离基站时,频率变低,这种“频率偏移”与相对运动的速度成正比,很影响手机信号的质量甚至导致“掉线”,所以我们在移动通信中要充分考虑“多普勒效应”的影响。当然,由于日常生活中,我们移动速度有限,一般不会带来十分大的频率偏移,但是在疾驶的汽车、火车上,就会给移动通信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影响造成通信出问题,我们不得不在技术上加以考虑。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实现了每小时431千米以内的速度下,移动通信系统的连续稳定通信。这是目前国际上完成的最高速度下的演示,也为全球通信业解决了一大难题。
就在前不久一位肝癌患者、一位胰腺癌患者和一位子宫肌瘤患者却都在无痛苦的手术下痊愈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医疗手术竟神奇到了不出血、不留疤、没危险,而且能够轻轻松松终结癌症BTV生活《生活实验室》将为您解密。
神奇无影海扶刀
二炮总医院副院长、肝胆胰外科及肝移植中心主任周丁华被邀请到了BTV生活《生活实验室》节目现场,他将为您揭秘除癌“无影刀”海扶刀。
海扶刀是一种神奇的手术方法,出刀不流血,刀过不留痕。这是一种尖端的医疗技术,聚焦能消融,靠水能除癌。海扶刀之所以叫无影刀,是因为它是一种看不见的超声波,就是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形成的无影刀,医学上称之为海扶刀。超声波只有聚焦到一个点,才会产生热量,如果在人的身体内发现肿瘤,就需要利用影像定位,把这个聚焦点集中到肿瘤上,这个点就会产生高温,从而烧死肿瘤,而这些超声波经过皮肤时,并没有聚焦成点,所以就不会产生热量,更不会烧伤皮肤。
唐女士患的子宫肌瘤正是采用了海扶刀的治疗,利用体外发射的超声波在体内聚焦,将子宫内的肌瘤烧死,从而既没有出现表面的创伤,又保住了子宫。那么,利用海扶刀来治疗是否还有其他的限制它治疗的精确度又是否能够保证呢
在节目现场周主任拿出了一个胰腺癌患者的CT图像,他讲解说:红圈所标注的部分就是胰腺上的肿瘤,因为肿瘤面积大,又靠近大血管,所以很难用手术切除,在用海扶刀治疗后,可以清楚地看到,肿瘤的部分已经被烧死,这样就能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同样,对于晚期的肝癌,海扶刀也有它的独特治疗之处。
记者目睹海扶刀手术
海扶刀不同于伽马刀。伽玛刀也不是真正的手术刀,而是一种放射治疗设备,它是将许多束伽玛射线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照射过人体,使它们同样在一点上汇聚起来形成焦点。那么,海扶刀和伽马刀又有什么区别呢什么样的手术竟然能刀过不留痕带着这些疑问,在经得医生允许的情况下,记者进入到神秘的手术间一探究竟。
海扶刀手术台跟其他的手术台造型还真是不太一样,而且病人是被绑住,趴在手术台上,这还真是新鲜。一切就绪,手术马上开始。不过,记者发现,这主刀大夫并没有走向手术台,而是坐在旁边的仪器前面,用鼠标控制电脑进行操作,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控制机器人来操刀吗
就这样,主刀大夫在电脑前操作了一个多小时,这手术就完成了,可是,这刀究竟在哪呢
原来,病人在做手术时,之所以趴在手术台上,就是为了让腹部接触到水面,而这种高强度的超声是靠水来传递能量的,通过操作电脑,精确定位,使能量集中到肿瘤的部位,从而烧死肿瘤。
被神奇手术治好的病例
病例一
马先生今年58岁,2010年12月,他在医院查出自己患上了肝癌。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让马先生彻底绝望了,但是,在家人的鼓励下马先生并没有放弃治疗。虽然一直在坚持治疗,但是,治疗的结果并不理想,马先生的病情是越来越重了。
几个月前,马先生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了二炮总医院。检查结果是肝癌晚期,难道马先生只能等死了吗不过,医生给马先生提出了一种治疗方案,而接下来的治疗,让马先生一家人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后来,经过一种手术的治疗,马先生肝脏上的肿瘤得到了控制,而更让人惊奇的是,马先生的腹部并没有开刀的痕迹,一点伤口都没有,而且手术后的第二天就能下床正常活动了。
病例二
另一位患者唐女士,同样是这种手术的受益者。
唐女士今年刚满32岁,患上了子宫肌瘤。虽然还很年轻,但是却受尽了病痛的折磨。唐女士为了解决难以承受的病痛吃遍了各种止痛药,但是,这暂时的缓解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长期服用止痛药也给身体带来其他的副作用。
一想到切除子宫就令唐女士绝望,她不敢想象自己这么年轻就要切除子宫。正当唐女士困惑的时候,她的一位朋友给她带来了福音。带着一丝希望,唐女士走进了医院,经过专家的进一步检查,同样采取了这种神奇的手术进行治疗。这种神奇手术,既没有创伤,又消灭了肿瘤。
病例三
陈先生是在两个月前查出患上了胰腺癌,而在这之前,他并没有把自己的病情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