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口蹄疫是目前国际上最重要的动物传染病之一,一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兽疫局列为甲类(危害最严重)动物传染病中的第一种疫病。口蹄疫是猪、牛、羊等偶蹄动物都能感染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口腔粘膜和蹄部皮肤发生水性疱疹,因此被称之为“口蹄疫”。病原是一种滤过性病毒。口蹄疫是现代农畜传染病中最复杂、最受重视的疫病之一。由于其病毒寄生广泛,传染性较强,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传播极快,往往能造成在广大地区流行,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又因人类亦可感染本病,因此在公共卫生上亦有重要意义。
问题一:
(1)口蹄疫的病毒是________。
A.DNA
B.RNA
C.蛋白质
D.DNA和RNA
(2)从口蹄疫的流行特征看,传染源是指________,传播途径是________易感染者是________。
A.分泌物和排泄物
B.直接接触
C.牛、猪、羊
D.幼畜
材料二:谈虎变色——炭疽热
①炭疽热(又名炭疽、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牛、马、羊最易感染的“牲口病”之一。
②炭疽杆菌属于一种“芽孢杆菌”,这个名词的意思是:在环境恶劣时候,细菌内部会有一小部分浓缩起来,周围形成几层坚硬的“壳”(“芽孢”),“壳”内的生命活动变得非常缓慢,环境条件一变好,“壳”内的部分会像“发芽”一样长出来繁殖。
③炭疽热通常在感染炭疽杆菌3~5天后开始发病;经常与牲畜接触的人有时会患“皮肤炭疽”,那是一种不痛的溃疡,但非常难以治愈。如果吃了死于炭疽热的牲畜的肉,会患“肠炭疽”,严重得多。不管哪一类炭疽热,没有得到正确及时的治疗都会发展成“败血症炭疽”或“肺炭疽”,很容易引起死亡。
问题二:
(1)炭疽杆菌属于哪类生物?________(原核、真核)
(2)孢子是指:________。
(3)炭疽病传播的三种途径是:________。
(1)B
(2)A,B,CD
(1)原核
(2)由母体产生的不经受精作用就可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细胞
(3)空气吸入、皮肤传染、食物传播
2007年8月22日中央电视台报道:日本研究人员依靠体细胞克隆技术进行反复“拷贝”,成功培育出第四代克隆猪。这个研究小组培育的第一代克隆猪于2004年4月诞生,此后,他们又从长大的克隆猪唾液腺中提取细胞,将其细胞核植入未受精的卵子,依次培育出第二代和第三代克隆猪。研究人员说,猪与人类身体构造相似,克隆猪可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实验动物。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克隆猪的培育利用了动物细胞核的性。
(2)在细胞核植入受体卵母细胞之前,要用显微针去除卵母细胞的,再将唾液腺细胞核注入。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中往往以卵母细胞作为受体,是因为。核移植成功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受体细胞,目的是。
(3)上述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第四代克隆猪,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吗,理由是。
(4)请举一例说明“克隆猪可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实验动物”:。
(5)在第四代克隆猪培育的过程中,要进行动物细胞的体外培养过程,培养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枯草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具有催化分解蛋白质的活性,但极易被氧化而失活。1985年,美国的埃斯特尔将枯草杆菌蛋白酶分子中的第222位氨基酸替换后,虽然水解活性有所下降,但抗氧化能力大大提高。用这种水解酶作为洗涤剂添加剂,可以有效去除血渍、奶渍等蛋白质污渍。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改造枯草杆菌蛋白酶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
(2)改造后的枯草杆菌中的控制合成蛋白酶的基因与原基因对比,至少有____个碱基对发生了变化。
(3)利用生物技术改造蛋白质,提高了蛋白质的____性,埃斯特尔所做的工作,是对已知蛋白质进行____________。
(4)定点诱变技术是蛋白质结构改造中的____。
(6分)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是: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状态。
(2)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最好采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以防止发生现象。
(3)这种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方法属于法,一般固定酶时不采用这种方法,原因是。
(4)海藻酸钠溶液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能和酵母混合,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