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传统的24h回顾法调查不统计调味品的摄入量
B.膳食史法被广泛用于营养与慢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C.顾名思义,24h回顾法只需要调查被调查者1天的膳食摄入就可以了
D.记账法适用于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的膳食调查,不适用于家庭
2.年没有进行过全国性营养调查。A.1968B.1982C.1992D.2002
3.下面关于24h回顾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24h回顾调查法可用于小型的课题研究,但不适用于大型的全国膳食调查
B.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选用3天连续调查方法
C.具体询问获得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典型的方法是使用开放式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询问
D.24h一般是指被调查者从最后一餐吃东西开始向前推24h
4.早餐、中餐、晚三餐的适宜餐次比是。
A.20%、50%、30%B.30%、40%、30%C.30%>50%、20%D.20%、60%、20%
5.在某食堂的调查中,早餐有40名员工进餐、午餐有50名、晚餐有30名,三餐的能量分配比例
为早餐30%、午餐40%、晚餐30%,则总人日数为。A.40B.41C.43D.45
6.若规定餐次比是早餐占20%,午餐、晚餐各占40%,如果某一家庭成员某日记录到早餐、午餐,
那么该成员的人日数为.A.0.4B.0.6C.0.8D.1.0
7.关于24h回顾法的优点描述错误的是。
C.调查员不需要严格培训D.其结果对于人群营养状况分析非常有价值
8.我国在年进行的全国营养调查时开始对24h回顾法进行改进,调味品的资料采用了称重
法获得的调味品数据,即采用称重法修正的24h回顾法。A1959B1982C.1992D.2002
9.膳食调查报告主体内容不包括
A.居民食物摄入状况B.居民能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状况
C.居民的体格状况D.居民膳食结构的评价
10.在计算标准人折合系数时,标准人是指
A.体重65kg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男子B.体重60kg从事中体力劳动的成年男子
C.体重60kg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女子D.体重60kg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男子
11.我国开展的四次全国营养调查中,均采用进行膳食摄入量调查。
A.24h回顾法B.膳食史法C.称重法D.称重记账法
12.一个孕中期妇女的标准人系数为。
A.0.88B.0.85C.0.96D.1.21
13.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属于o
A.动植物食物平衡的膳食结构B.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C.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D.地中海膳食结构
14.膳食结构评价的依据是.
A.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B.健康人群的膳食模式
C.地中海膳食模式D.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15.膳食结构的评价方法:根据24h膳食调查结果将食物按类进行分类,统计各类食物的摄
入总量。A.6B.7C.8D.9
16.在进行膳食结构评价计算奶类的摄入量时,是按蛋白质的含量折算成的量进行计算的。
A.奶粉B.鲜牛乳C.配方奶粉D.母乳
17.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结果分析与评价的主要依据是o
18.每百克某品牌豆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为27.4g,则500g该豆奶粉折合成大豆的量是_g(每
百克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5.lg)。A.260B.390C.420D.630
19.每百克某品牌奶粉的蛋白质含量为22g,则500g该奶粉折合成鲜奶的量是g(每百克鲜
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g)。A.3667B.4210C.5120D6550
20.刘某一天摄入的蛋白质为50.6g,脂肪为65.0g,碳水化合物为220.3g,则刘某的全天总能
量摄入量为kcalA.1560B.1669C.1788D.1789
21.刘某一天摄入的蛋白质为50.6g,脂肪为65.0g,碳水化合物为220.3g,则刘某一天中蛋白
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种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是。
A.12.1%、35.1%、52.8%B.13.1%、42.1%、45.8%
C.15.3%、35.1%、49.7%D.12.1%、42.1%、45.8%
A.蛋白质10%~13%,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60%70%
B.蛋白质10%~12%,脂肪25%30%,碳水化合物60%70%
C.蛋白质10%~15%,脂肪20%~25%,碳水化合物55%60%
D.蛋白质10%14%,脂肪25%~35%,碳水化合物55%~60%
23.《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采用的是____位数字编码的方法。
A.4B.6C.7D.8
24.不属于数据库基本结构的是
A.原始数据B.概念数据层C.数据共享D.逻辑数据层
25.关于概念数据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概念数据层是膳食调查数据库的中间一层B.概念数据层是数据库的整体逻辑表示
C.概念数据层是逻辑记录的集合D.概念数据层是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26.关于逻辑数据层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逻辑数据层是膳食调查数据库的基本结构之一
B.逻辑数据层指出了每个数据的逻辑定义及数据间的逻辑关系
C.逻辑数据层是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
D.逻辑数据层表示了一个或一些特定用户使用的数据集合,即逻辑记录集合
27.数据并发控制的作用是。
A.防止数据丢失、错误更新和越权使用B.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C.使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28.不属于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的范畴的是。
A.安全性控制B.集中控制C.并发控制D.故障的发现和恢复
29.WHO建议每人每日摄入少于g盐A.4B.6C.7D.8
30.不是数据库的特点的是.
A.实现数据共享B.减少数据的冗余度C.数据间相互关联D.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31.一条食物成分数据在食物成分表中具有。A重复性B唯一性C可变性D难以检索性
32.《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有6位,第3位是。
A.亚类编码B.排列序号C.营养素种类码D.类别编码
2
33.《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有6位,代表食物类别编码的是
A.前3位B.后3位C.前2位D.后2位
34.《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有6位,代表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的是
35.膳食史法是一种。
A.具体的调查方法B.形象的调查方法C.形象的调查方法D.费用较高的调查方法
36.记账法的优点为。
A.操作比较简单B.所需人力多C.费用高D.不可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
37.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
A.中国居民膳食指南B.NRVsC.DRIsD.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38.一个人日为一个人一日用。A.早餐B.中餐C.晚餐D.三餐
39.记账法的优点为。
A.较称重法更为精确B.只能得到人均摄入量
C.可调查长时期的膳食摄入D.能分析个人膳食摄入状况
40.膳食调查分析报告的格式不包括。A.题目B.前言C.数据库D.结语
41.不是膳食调查的常用方法。
A.称重法B.机体营养状况检查C.24h回顾法D、记账法
42.膳食调查的目的是.
A.了解体内营养素水平,早期发现营养不足和缺乏B.了解有无营养缺乏症
C.了解膳食组成及营养素摄取状况D.了解机体营养状况
43.在进行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和分析时,需将奶类食物的摄入量折算成鲜奶的量,计算公式为:
鲜奶量=奶制品摄入量X蛋白质含量+3,其中3代表
A.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是鲜奶的3倍B.每百克鲜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g
C.奶制品中的蛋白质的含量不应低于3gD.每百克奶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为3g
44.下列关于24h回顾法说法正确的是。
A.婴幼儿膳食调查不能用24h回顾法,因为幼儿无法准确回忆前一天所吃的食物
B.3天24h回顾法不必包括休息日
C.24h回顾法既可用来评价人群的膳食摄入量,也适合描述不同个体的膳食平均摄入量
D.24h回顾法不存在人日数计算的问题
45.混合系数是指o
A.所调查的家庭中每个标准人的标准人日数之和除以全家总人日数
B.全家总标准人日数C.家庭标准人系数之和D.全天个人总餐数之和
A.47.5%B.52.5%C.45.0%D.60.0%
A.谷类、豆类、薯类、动物性食品和其他五大类
B.谷类、豆类、薯类、动物性食品、纯热能食物和其他六大类
C.谷类、豆类、薯类、动物性食品四大类
D.谷类、豆类、薯类、动物性食品、纯热能食物五大类
48.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是数据库的
A.原始数据B.逻辑数据层C.概念数据层D.储存记录
49.已知鸡蛋的食部为88%,含蛋白质13.3%,如需要8g蛋白质,则需要g鸡蛋。
A.60.2B.68.4C.55.4D.65.4
3
50.下列关于膳食史法说法不正确的是o
A.膳食史法调查可以将调查表发给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调查员的要求不高
B.可以进行具有代表性膳食模式的调查C.不影响被调查者的膳食习惯和进餐方式
D.可适用于大样本量的调查,费用低,使用人力低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24h回顾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B.询问时,调查员不但要专业技巧熟练,还要态度诚恳
C.适用于个体的膳食调查,不适用于大范围人群的膳食调查
D.24h回顾法不存在人日数问题E.24h回顾法调查时应同时调查进餐地点
2.下列24h膳食回顾调查表应包括的内容为。
3.关于膳食史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以进行具有代表性的膳食模式的调查B.样本量大
C.费用低D.使用人力多E.会影响调查者的膳食习惯和进餐方法
A.膳食摄入量的漏报B.膳食摄入量的低估
C.未对食物的大小或多少进行准确估计
D.调查员缺乏积极性E.调查员缺乏耐心
5.关于记账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被I调查人员的劳动强度、性别、年龄等组成不同,则必须用混合系数的折算方法算出
相应的“标准人”的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再做比较与评价
B.在调查中,要注意自制的视频也要登记原料、产品及其食用量
C.记账法中注意要称量各种食物的可食部D.记账法可以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
E.在调查期间,不要疏忽各种小杂粮和零食的登记
6.称重记账法的特点包括。
A.该法较称重法操作复杂,所需费用多,但适合大样本的调查
B.记录较单纯记账法精确,能够得到较正确的结果
C.此法较少依赖记账人员的记忆,食物遗漏少
D.适合进行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E.可用于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
7.下列膳食调查中常用的公式描述正确的是。
A.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剩余总量
B.食物中某营养素含量=食物量(g)X可食部比例X每百克食物中营养素含量+100
C.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种食物摄入量=实际消耗量家庭总人数
D.标准人日=标准人系数X人日数
E.标准人的平均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混合系数
8.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结构的特点是o
A.高碳水化合物B.低碳水化合物C.高膳食纤维
D.低膳食纤维E.低动物脂肪
9.我国居民的传统膳食结构特点是。
A.以植物性食物为主B.谷类、薯类和蔬菜的摄入量较低
C.肉类的摄入量较高
D.豆类制品摄入总量不高且随地区而不同
E.奶类摄入量在大多数地区都不高
4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
B.将被调查者24h各类食物的消费量与相应的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量进行比较时,只需评价
各类食物的消费量是否充足即可
C.在进行食物归类时应注意有些食物需要进行折算才能相加
D.进行膳食结构评价时通常将食物分为9类
E.平衡膳食宝塔给出了一天中各类食物摄入量的建议,还要注意合理分配三餐食量
11.在进行膳食能量评价时,属于纯热能的食物有。
A.谷类B.植物油C.动物油D.薯类E.淀粉
12.下列各项中属于优质蛋白的是。
A.谷类蛋白质B.豆类蛋白质C.动物性蛋白
D.蔬菜中的蛋白质E.水果中的蛋白质
13.人体膳食调查报告的主体内容应包括o
E.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14.膳食调查数据库应该包括变量。
15.关于膳食调查数据库的变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被调查者编码,变量名为ID,变量长度至少为3位
B.食物编码,变量名为D1,变量长度为6位C.食物的质量,变量名称D2,变量长度为4位
16.关于概念数据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概念数据层是膳食调查数据库的中间一层
B.概念数据层是数据库的整体逻辑表示C.概念数据层是逻辑记录的集合
D.概念数据层所涉及的是数据库所有对象的物理情况,而不是它们的逻辑关系
E.概念数据层是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17.关于逻辑数据层描述正确的是,
C.逻辑数据层所涉及的是数据库所有对象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它们的物理情况
E.逻辑数据层是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
18.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包括.
A.原始数据B.数据说明C.概念数据层D.逻辑数据层E.数据共享
19.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有.
A.实现数据共享B.减少数据的冗余度C.数据间相互影响D.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E.数据一致性和不可维护性
20.属于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的内容有o
A.数据共享B.数据集中控制C.安全性控制D.完整性控制E.事故的发现和恢复?
21.24h回顾法的特点是。
C.只能得到群体的食物摄取情况D.需要有账目E.只要进行1天调查就可以了
22.膳食调查数据库的作用有
5
A.便于膳食调查资料的档案管理B.减少调查的误差C.增加调查的可信度
D.为进一步进行膳食调查数据分析奠定基础E.可以省掉保存纸质文档的麻烦
23.膳食调查报告的格式内容包括。
A.前言B.主体C.讨论D.结语E.题目
24.以提供能量为主的食物为纯能量食物,包括
A.动植物油B.淀粉C.食用糖D.牛奶E.高度酒
25.下列关于称重记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重记账法适合于个人膳食营养状况调查B.称重记账法必须进行进餐人数的登记
C.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一剩余总量
D.要对进餐人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劳动强度等进行登记
E.调查期间不能忽略调味品消耗量的记录
26.称重记账法调查表的设计栏目应包括.
A.调查开始前结存食物的种类和数量B.调查期间废弃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C.每日购进食物的种类和数量D.调查结束时剩余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E.食物名称和食物编码
27.在应用膳食平衡宝塔进行膳食结构评价时应注意。
A.奶制品和豆制品需要进行折算后才能相加
B.每天必须严格遵守平衡膳食宝塔的数量和比例摄取食物
C.只要能满足平衡膳食宝塔的总量就可以,不必考虑三餐分配问题
D.食物的选择因人因地而异,特殊情况可以适当调整
E.只要经常遵循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就可以
28.下列关于膳食史法说法正确的是。
A.膳食史法可用于慢性病的营养流行病学调查
B.可以进行具有代表性膳食模式的调查
C.膳食史法调查可以将调查表发给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调查员的要求不高
D.与24h回顾法结合使用能较全面地反映出人群的膳食摄入情况
E.膳食史法属于开放式的调查
29.数据库的主要特点有。
A.实现数据共享B.数据的独立性C.数据间相互影响D.数据实现集中控制
E.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0.下列关于膳食史法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膳食史法可更加全面地了解居民膳食的摄入情况
E.膳食史法调查可以将调查表发给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调查员的要求不高
31.下面关于24h回顾法的描述正确的是o
C.具体询问获得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典型的方法是使用开放式调查表进
行面对面的询问
D.24h回顾法对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要求较高
E.3天24h回顾法调查通常选择两个工作日和一个休息日
32.《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有6位,对其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A.第3位是亚类编码B.代表食物类别编码的是前3位
6
C.代表食物类别编码的是前2位D.代表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的是后3位
E.代表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的是后2位
33.膳食史法是一种。
A.具体的调查方法B.形象的调查方法
C.抽象的调查方法D.费用较高的调查方法
E.膳食史调查方法一般需要营养专家的指导
34.下列属于膳食调查的常用方法。
A.称重法B.机体营养状况检查
C.24h回顾法D.记账法E.化学分析法
35.下列关于24h回顾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婴幼儿膳食调查不能用24h回顾法,因婴幼儿无法准确回忆前一天所吃的食物
C.24h回顾法既可用来评价人群的膳食摄入量.也适合描述不同个体的膳食平均
摄入量
D.24h回顾法不存在人日数计算的问题E.24h回顾法对调查员的要求较高
36.在人群膳食调查报告中对居民膳食能量摄入状况可从方面进行描述。
A.不同地区能量的摄入量及分布B.不同性别年龄居民能量的摄入状况
C.不同家庭人均年收人水平居民能量的摄入状况
D.不同地区居民能量摄入量与DRIs的比较E.三大热能营养素的供热比
37.下列关于膳食调查数据库建立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同膳食调查方法的数据库结构是不同的
B.变量的取值范围应在建立数据库过程中加以设定
C.设定取值范围可以避免数据录入错误D.设定取值范围是为了使调查数据更加真实
E.建立膳食调查数据库时不同膳食调查方法的数据库结构是相同的
38.膳食调查数据库建立对变量设定的要求正确的是o
A.被调查者编码变量的长度至少设定为3位B.食物编码的变量长度为6位
E.进餐地点的变量长度为2位
39.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分析包括。
4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三大营养素供能比的计算需要三大热能营养素的生热系数
D.优质蛋白质是指动物性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E.纯热能食物不包括酒类
41.目前世界上膳食结构可分为。
C.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D.以豆类为主的膳食结构E.地中海膳食结构
42.膳食结构分析和评价时,在进行食物归类计算时,需先进行折算才能相加的食物类别有.
A.谷类及其制品B.豆类及其制品C.蔬菜水果类D.鱼虾类E.奶类及其制品
43.称重记账法应注意.
A.尽量注意称量各种食物的可食部,如果称到的为市品毛重,则应根据可食部比例折算成可
食部数量
7
B.在调查期间不要忽略各种小杂粮和零食的登记
C.要特别注意油、盐、酱、醋等调味品的实际称量重量
D.家庭食物称重法中在外就餐也要计算在餐次总数中E.要考虑人日数和总人日数的计算问题
44.家庭称重记账法调查表的设计应能够记录下列内容。
A.对结存、购进、废弃、剩余食物量进行登记B.家庭成员人数
C.家庭成员的就餐地点D.家庭成员在家就餐的餐次登记E.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
专业能力辅导练习题
一、案例选择题
请将正确选项代号填入横线空白处)
案例描述: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膳食调查采用了下列方法:
第一,采用24h回顾法对全部膳食调查户2岁及以上家庭成员进行连续3天个人食物
摄入量调查。
第二,用食物频率法收集15岁及以上调查对象过去1年内各种食物消费频率及消费量。
第三,对部分膳食调查户采用称重法,收集住户3天内详细的食物及调味品消费数据,部分城
市调查点膳食调查户采用称重法收集3天内住户的调味品消费量数据。采用连续3天24h回顾法收
集的个人食物摄入数据及称重法收集的家庭调味品消费量数据,对我国居民平均食物摄入量、营养
素摄入量及膳食结构进行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是以家庭(膳食调查户)为基础的,在进行24h回顾法调查时是否需要调查在外就餐的食
物及摄入量O
A.需要B.不需要C.都可以D.视被调查者的记忆情况而定
2.在进行家庭称重法数据统计时,计算人日数时在外就餐者是否需要计算在内一。
A.需要B.不需要C.两者都可以D.视情况而定
3.所用的膳食调查方法中,最准确并常用做金标准的方法是。
A.连续3天24h回顾法B.食物频率法C.称重法D.24h回顾结合称重法
4.上述叙述的关于家庭调味品消费量的数据来自一,原因是。
A.称重法更加准确B.24h回顾法很难讲清调味品的摄入量
C.频率法这种做法准确D.称重法和回顾法避免了回忆偏差
5.用食物频率法收集15岁及以上调查对象过去1年内各种食物消费频率及消费量,目的是o
A.获得被调查者的膳食模式B.采用多种调查方式,结果更加准确
案,请将正确选项代号填入横线空白处)
案例描述:某公共营养师在进行家庭某家庭成员(父、母和12岁儿子)24h回顾膳食调查时,询
问男主人,得知昨天晚上全家三口人吃了500g米饭、250g鱼、500g青菜、两个鸡蛋、200g
西红柿。在问及每个人的摄入量时,被调查者表示不知道,并说就按三人平均吃就可以,调查
员将三人平均值分别填入了三个人的调查表中;然后调查员又问用了多少盐、油和味精等,被
调查者自己也说不清楚,调查员便结束了调查,回办公室计算结果。
请你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面问题:
1.调查时有哪些做法不正确,并会影响结果o
A.调查方法不正确B.不能填写三人平均值C.不能忽略油盐D.应问母亲
8
2.如补充油盐用量调查,应如何做更准确。
A.24h回顾法B.称重法C.记账法D.膳食史调查法
3.如分别计算一家三口各自的膳食营养素摄入,准确的做法是。
A.调查每个人的实际食物摄入量B.用标准人方法进行计算
C.用混合系数方法进行计算D.B+C
二、案例分析题
【题目1】案例描述:一位家长带8岁儿童前来进行膳食营养咨询,该儿童口唇苍白,易疲乏,
疑有缺铁性贫血。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公共营养师首先要做什么才能知道儿童膳食状况,向谁询问?
2.设计一张24h膳食回顾调查表来进行膳食调查。
3.膳食特定问题应包括哪些,进行缺铁性贫血的调查与判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题目2】案例描述:有一份膳食调查报告,调查对象有100人,结果描述了食物摄入状况、
调查对象膳食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分析,以及调查对象膳食结构分析。请分析还缺乏什么内容。
三、计算题
【题目1】膳食计算分析.
一个25岁女性,身高167cm,体重55kg,膳食问卷调查发现其三日内摄入的食物如下:大米
690g,瘦猪肉240g,蝙鱼iOOg,面粉210g,鸡蛋60g,豆腐75g,西红柿600g,菠菜1200g,
色拉油35g,豆油300go(可查阅食物成分表)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计算该女性膳食的能量、蛋白质、钙和维生素A、维生素C的实际摄取量。
2.参考以下给出的数据,回答该女性膳食组成中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需要。
食物名称能量(kcal)蛋白质(g)维生素A(ug)钙(mg)
实际摄入量(g)
EARs210050.6--
RNIs/AIs210065700800
ULs--30002000
【题目2】膳食结果分析
某社区服务中心的一名营养师,对从事出租车司机职业的一名43岁男性居民的一日食物及营养
素的摄取量的调查数据见下表。
膳食部分营养素实际摄入量
食物名称摄入量能量(kcal)蛋白质(g)脂肪(g)钙(mg)维生素A
(g)(ug)
大米300102923.11.833-
瘦猪肉80114.416.25.04.835.2
鸡肉10016719.39.4948
豆腐干7510512.22.7231-
鸡蛋50726.74.428117
土豆15011430.3127.5
芹菜300422.40.314430
色拉油35314.3-34.9--
以上食物重量均为可食部分。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9
2.根据宝塔推荐膳食结构构成分析其膳食结构。
3.根据以上结果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DRIs,见下表)评价该男子能量、
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情况。
能量和蛋白质的RNIs及脂肪供能比
年龄(岁)18~能量(kcal)蛋白质(g)脂肪(AI)
男男占能量百分比
轻2400752030
体力活动水平中2700802030
重3200902030
四、情景题
[题目1】情景描述:一个工厂有300人左右,职工每天在食堂就餐,食堂每周食物进账单和
消耗数据齐全,根据食堂购餐卡记录,可以知道工厂每日进餐人数。如果要求得到职工每天的主要
营养素摄入量,该用什么方法?
1.写出应用方法和原因。2.描述方法和主要步骤。
【题目2】情景描述: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有营养工作者7人,为了解营养教育后人群近
期膳食变化和主要营养素摄入情况,选择了A村(实验村)和B村(对照村)观察人群进行膳食调查,
并计划在两周内完成,每个村镇大约1000户。基于人力物力的考虑,计划在每个村镇随机抽取一
半家庭进行膳食调查,请指出用什么调查方法最适合?
1.写出应用方法和原因。2.描述方法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五、论述题
【题目1]回顾法、记账法和称重法的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是什么?
【题目2】食物成分表上没有的食物,得到其营养素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六、实际操作题
【题目1124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
1.考核要求要求被考核者熟练完成24h回顾法的整个过程,实施具体询问。
2.准备工作记录表,纸和笔;支援者协助回答;工作室要求安静、明亮,有桌椅。
过15min本题零分。
4.评分项目及标准
24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
评分项目评分要点配分比重(%)评分标准及扣分
说明目的5注意语言的技巧性
1.开始语询问姓名5根据缺项数扣分
餐次10询问和记录
3.询问膳食询问完全和技巧性25三餐内容完全,语言得当
询问摄入量20摄入量问询技巧
4.核查和记录记录完整清楚10根据记录表检查而定
核查过程5有此过程
5.致谢语言得当5注意语言的技巧性
【题目2]家庭记账法调查表的设计
1.考核要求要求被考核者熟悉家庭称重记账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会设计调查表1和调查表2。
10
2.准备工作:笔和纸等。
3.考核时限:50min,
记账法调查表
评分项目评分要点配分比重(%)评分标准及扣分
1.调查表113项信息10依写出的项目数判分
4~7项信息20依写出的项目数判分
14项30每个步骤分别判分
2.调查表25~8项30依写出的项目数判分
表头102个表头,依数判分
调查表1和调查表2各项目如下。
调查表1用餐人数登记
1人员成员a成员b成员c
2餐次早中晚早中晚早中晚
月日
4用餐总人数
5总人日数
6折合成年男子系数
7折合成年男子总人日数
调查表2食物消耗量记录表单位:
1食物名称:大米玉米猪肉虾鱼类白菜萝卜……
2结存数量:
3购入食物量:
4月日:
月日:
5剩余数量:
6废弃数量:
7实际总消耗量:
8备注:
第二章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有多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号填写在横
线空白处)
1.通过标准化使体格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尽量接近。
A.估计值B.计算值C.真值D.国际标准值
2.体格测量工作从组织管理和技术方面看具有共同的和的特征。
A.难度大B.重复发生C.不可重复D.不准确
3.下列不是体格测量工作实施标准化目的的是。
A.权威化B.规范化C.系统化D.科学化
11
4.标准量床或量板用于年龄在的婴幼儿体格发育测量指标的测定。
A.6月以下B.1岁以下C.2岁以下D.3岁以下
5.纵向测量指标主要与的生长有关。
A.骨骼B.牙齿C.头颅D.心脏
6.下列对测量婴幼儿头顶至臀长和身长叙述正确的是:
A.被测婴幼儿脱去鞋帽袜B.保留小数点后两位C.婴幼儿需站立测量
D.婴幼儿头顶至臀长和身长分别对应于儿童的身高和坐高
A.出生B.6月C.1岁D.2岁
8.婴幼儿2岁半时胸围小于头围,要考虑。
A.营养良好B.营养不良C.骨骼发育不良D.智力障碍
9.下列对婴幼儿体重测量叙述正确的是=
A.用成人体重计可以直接测量婴幼儿体重B.婴幼儿体重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
C.婴幼儿体重对营养状况不敏感D.误差小于身长测量的误差
10.上臂肌肉后群为O
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C.肱肌D.喙肱肌
11.下列对上臂围叙述正确的是o
A.5岁以前儿童上臂围变化很大
B.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13.5cm以下为营养不良
C.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13.5cm以上为营养良好
D.上臂围的测量一般量取上臂自肩峰至鹰嘴连线的臂围长
12.我国15岁儿童发生营养不良时上臂围为cm。
A.>14.5B.>13.5C.12.5~13.5D.<12.5
13.下列不是WHO推荐选用皮褶厚度的测量点为o
A.肩峰B.肩胛下角C.肱三头肌D.脐旁
14.女性皮褶厚度为mm是肥胖的界限。
A.>50B.>40C.20-40D.<20
15.使用皮褶厚度计的正确方法是o
A.使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起皮下组织,左手握皮褶计
B.皮褶计的压力标准为10g/cn
D.测量时皮褶计卡钳钳柄充分夹住皮褶
16.为准确代表每日从尿液中排出物质的量,多数化学定量分析须收集的尿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