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栏目一:文物探“鸟”
历史小组走进中轴线上的博物馆。找到不少中国古代带有鸟类造型的文物,搜集了一些资料。其中有两段配图的文字,还需审核完善。
春秋莲鹤方壶(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西汉彩绘雁鱼青铜釭灯(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莲鹤方壶形体巨大,有1米多高。双层镂雕莲瓣盏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铸造得①。据记载,复杂青铜器的铸造、通常会使用失蜡法、分铸法等工艺。本器的仙鹤、双龙耳与器身主体采用分铸法,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技术。
雁鱼青铜釭灯整体造型为鸿雁双足站立并回首叼着一条鱼。位于雁背部的灯盘带有手柄,其上的灯罩可转动开合,以便调节灯光照射方向和防yù()来风。雁腹内可盛清水,灯烟经雁颈“suì()道”溶入水中,可减少污染。这样的设计达到了器物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统一,堪称②。
1.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括号中的汉字进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镂雕”的“镂”应读作“lóu”“防yù”应写为“防御”
B.“镂雕”的“镂”应读作“lòu”“防yù”应写为“防卸”
C.“记载”的“载”应读作“zǎi”“suì道”应写为“隧道”
D.“记载”的“载”应读作“zài”“suì道”应写为“邃道”
2.在文段横线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入木三分②妙手偶得B.①入木三分②巧妙绝伦
C.①惟妙惟肖②妙手偶得D.①惟妙惟肖②巧妙绝伦
栏目二:胡同寻“鸟”
地理小组走进中轴线附近的胡同,寻找各种各样“鸟”的踪迹。他们根据自己的见闻,撰写了下面的介绍文字。
在胡同中,常能听到别有韵味的北京方言。北京方言里对一些鸟有特别的叫法,这些叫法还衍生出不少歇后语。例如北京人管长耳鸮叫“夜猫子”“大眼儿贼”,由此产生了“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等歌后语①另外,有一些北京土话,好像在说鸟,但其实说的不是鸟,如“唧鸟儿”指蝉②唧唧叫的③像鸟一样飞的蝉,“雁么虎”(也作“檐末虎”“夜猫虎”等)指蝙蝠……【丁】方言中融入了老北京对“鸟”特有的认识,这不也是人与自然亲近的一种表现吗?
3.文段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甲句B.乙句C.丙句D.丁句
4.在上面文段横线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③、B.①: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③,
栏目三:实地观鸟
生物小组以中轴线上的鸟类为观察对象,实地考察鸟儿们的栖息场所,由此整理出下面两则材料。
(一)
中轴线上的许多古建筑,如正阳门、天坛、鼓楼等。它们的屋檐下都藏有北京雨燕的巢。北京雨燕为什么喜欢在古建筑屋檐下筑巢?因为这些建筑中的梁、檩、椽形成了一个个人造洞穴,相比于野外更加安全舒适。
但有些观点认为,鸟类的活动会对古建筑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因此,古建筑的保护可能会影响雨燕筑巢。
多年来,为了既保护北京雨燕,也保护古建筑,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在屋顶安装监控系统;对雨燕巢穴开展科学研究;避开雨燕迁徙季,适时进行古建筑修缮等。
(二)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雨燕塔建成于北京奥运会前夕。_______公园要打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