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复方辑录之四十一 中药材复方辑录(根茎类)之四十一水菖蒲「复方」 1.治痰阻心窍,神志不清。菖蒲远志天竺黄各9g。水煎服。(《宁夏中草... 

1.治痰阻心窍,神志不清。菖蒲、远志、天竺黄各9g。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2.治中风,痰涎壅盛。菖蒲、韭菜、生萝卜共捣烂取汁,加白矾少许,水调灌入。(《内蒙古中草药》)

3.治中风不语,口眼斜。鲜菖蒲根茎15g,冰糖15g。开水炖服。(江西《草药手册》)

4.治癫痫。菖蒲30-60g。捣烂取汁内服。(景德镇《草药手册》)

5.治健忘,惊悸,神志不清。菖蒲9g,远志9g,茯苓9g,龟板15g,龙骨9g。共研细末,每次4.5g,每日3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6.治头风眩晕耳鸣或伴有恶心。菖蒲、菊花、蔓荆子各9g,蝉蜕6g,赭石、龙骨各15g。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7.治暴聋。鲜白菖蒲9-15g,路路通12g。煎水,服时冲白糖适量。(《安徽中草药》)

8.治胃痛。鲜(菖蒲)根茎6-9g,煎水冲白糖服。(江西《草药手册》)

9.治腹胀,消化不良。菖蒲、莱菔子(炒)、神曲各9g,香附12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11.治痢疾。

①水菖蒲根3g,切细,冷开水吞服,1次服用,连用2剂。(《贵州民间方药集》)

②水菖蒲粉,每次1g,每日3次。(《西宁中草药》)

12.治风寒湿痹。

①水菖蒲9g,桂枝6g,防风9g。水煎服。(《西宁中草药》)

②水菖蒲160g,煎水洗患处。(《草木便方今释》)

13.治慢性气管炎。菖蒲根茎粉装入胶囊,每粒0.3g。每次2粒,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连服10日为1疗程。(《浙江药用植物志》)

14.治水肿。鲜菖蒲根茎6-9g,黄豆60g。水煮服。(江西《草药手册》)

15.治风疹瘙痒,阴部湿疹。水菖蒲适量,煎汤熏洗。(《山西中草药》)

16.治疥瘙。水昌蒲,捣末油调涂。(《本草图经》)

17.治过敏性皮炎。白菖蒲粉,醋调外搽。(《安徽中草药》)

18.治痔疮发炎。白菖蒲煎水熏洗。(《安徽中草药》)

19.治乳痈。菖蒲适量,和葱白少许,共捣烂敷患处。(景德镇《草药手册》)

20.治痈肿初起。菖蒲30g,独活15g,白芷15g,赤芍15g,紫荆皮10g。研细末,取适量药末同葱心捣成糊状,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21.治喉痒肿痛。菖蒲30g,慢慢嚼汁吞服。(景德镇《草药手册》)

22.治牙痛,牙龈出血。菖蒲适量,研末,外搽。(《山东中草药手册》)

23.治蛲虫。水菖蒲根60g,苦楝根皮60g,明矾15g。煎水熏洗。(《青岛中草药手册》)

临床报道

1.治疗菌痢、肠炎:

菖蒲鲜根切片晒干,研成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3g,每次3粒(小儿减半),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治疗420例,效果显著。

2.治疗慢性气管炎:

水菖蒲禁忌

阴虚阳亢,汗多、精滑者慎服。

《青岛中草药手册》:“阴血不足,汗多,遗精者忌用。”

福参

1.治脾胃虚寒泄泻:㈠福参三至五钱,金樱子干根五钱,淮山药三钱,苡米三钱。水煎服。㈡福参五钱,大枣五钱,水煎服。

2.治虚寒咳嗽:㈠福参五钱,桂圆干五钱。水煎服。㈡福参五钱。早米一盏同炒焦黄,水煎,酌调冰糖服。(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3.治乳汁稀少:鲜福参叶,用油炒当菜食。

4.治痈疗:鲜福参叶,和红糖捣烂敷患处。

5.治多尿症:土高丽参二至三两,金樱根二两。共煎服,日二、三次。(《福建民间草药》

6.治盗汗、自汗:土高丽参二两,猪肚一个。炖服。(《闽东本草》)

7.治劳倦乏力:福参五钱至一两,或加墨鱼干一只。酒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8.治脾虚泄泻:福参五钱至一两,大枣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红三七

1.治跌打损伤:支柱蓼根研粉,以酒送服。晚饭前服七至八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2.治疗大骨节病:取红三七(鲜)3钱切片,水煎3次取汁混合,早晚空腹加温分服。试治10例,其中Ⅰ°3例,Ⅱ°5例,Ⅲ°2例,治后疼痛减轻,关节活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以年龄小、病情轻者,疗效显著。

3.胃病治疗:主要是用血三七泡茶,每早晨空腹和晚睡前钦用,使用期间不可食辣椒。胃病重者可能此法疗效甚微。

4.跌打损伤、骨折、劳伤腰痛、风湿疼痛者将其以1:10的比例用浓度酒泡够八天以上,饭前,睡前饮50克-30克,同时用泡过的酒擦拭患处感觉起热即可。泡过的酒总的使用为饮7分擦3分。

5.用可止血,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将其用刀锅其身取其碎沫直接敷于流血部位。或是将已用于泡酒使用完的血三七取出晒干将其压成粉沫存放,待用时直接取出敷上也可。

生姜皮

1.治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上攻下庄,来去不定,举动喘乏: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为粗末。每胀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切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局方》五皮散)

2.治偏风:生姜皮,作屑末,和酒服。(《食疗本草》)

3.姜皮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等症: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

4.姜皮用于胃寒呕吐: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

5.姜皮解毒: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时候,常用生姜同制,以减除它们的毒性。

食用注意

有以下几种情况应去姜皮:

1.脾胃虚寒者,或正在食用苦瓜、芹菜、螃蟹等寒凉食品,应去姜皮;

2.患风寒感冒时,喝生姜红糖水,此时生姜最好去皮;

3.用生姜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胃痛等不适时,姜皮应去掉;

4.治疗水肿时,不去皮,因为姜皮有利水作用。

木棉根

1.治跌打扭伤:木棉鲜根皮浸酒外搽或捣烂外敷。(《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2.治妇女月内风:木棉根二层皮60克,红花虱母头根30克,水煎冲酒服。

3.治肺癌、肠癌:木棉根15-30克,水3碗煎取大半碗温服。

4.治胃痛:木棉根或树皮30克,刺刁6克,水煎服。

5.治痹症:木棉根30克,水煎服。

6.风湿性关节炎:木棉根40克,水煎服或浸酒服用。

7.气管炎:木棉根30克,水煎,加蜂蜜服。

8.木棉根可治赤痢

赤痢是痢疾的一种,严重时会出现便血的情况,而木棉根正好具有清热和收敛的作用,对人类的这种赤痢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大家可以把木棉根的根皮直接加水煎制后食用,就能起到止泻和止血的作用,能让人们大便带血的症状快速消失。

9.木棉根可治跌打损伤

木棉根对骨骼的再生有明显作用,它可以让断骨再生也能治疗有类的跌打损伤,有止痛和消肿的作用,在治疗这些外伤时,可以把新鲜的木棉根直接捣碎,然后敷在受伤的部位上,也可以把木棉根泡在白酒中,治成药酒,用它去涂抹受伤部位,每天涂抹三到四次,消肿止痛的作用是比较出色的。

竹沥

1.治中风口噤不知人:淡竹沥一升服。(《千金方》)

2.治风痱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竹沥二升,生葛汁一升,生姜汁三合。上三味相和温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千金方》竹沥汤)

3.治卒消渴,小便多:作竹沥恣饮数日愈。(《肘后方》)

4.治产后身或强直,口噤面青,手足强反张:饮竹沥一、二升。(《梅师集验方》)

5.主妊娠恒若烦闷,此名子烦:茯苓三两,竹沥一升,水四升,合竹沥煎取二升,分三服,不差重作,亦时时服竹沥。(《梅师集验方》竹沥汤)

6.治小儿惊风天吊,四肢抽搐:竹沥一盏,加生姜汁三匙,胆星末五分,牛黄二厘调服。(《全幼心鉴》)

7.治小儿口噤,体热:用竹沥二合,暖之,分三、四服。(《兵部手集方》)

8.治乙脑、流脑高热,呕吐:竹沥代茶饮。(江西《中草药学》)

9.治金疮中风,口噤欲死:竹沥半大升,微微暖服之。(《广利方》)

10.治小儿大人咳逆短气,胸中吸吸,咳出涕唾,嗽出臭脓涕粘:淡竹沥一合服之,日三、五服,大人一升。(《兵部手集方》)

11.治小儿吻疮:竹沥和黄连、黄檗、黄丹,敷之。(《全幼心鉴》)

12.治小儿赤目:淡竹沥点之,或入人乳。(《古今录验方》)

13.治小儿重舌:竹沥渍黄檗,时时点之。(《简便单方》)

竹沥汤

【处方】茯苓18克竹沥200毫升

【功能主治】治子烦。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合竹沥煎取400毫升,分三服。不愈重作。

【摘录】《政和本草》卷十三引《梅师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竹沥汤

【处方】淡竹沥30毫升石膏48克芍药白术栀子仁人参各9克知母茯神赤石脂紫菀各6克生地黄汁30毫升

【制法】上十一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心经实热,梦中喜笑,惊悸恐惧不安。

【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煮后十味,取300毫升,去滓;下竹沥更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竹沥汤

【处方】竹沥400毫升川大黄15克黄连15克苦参15克黄芩15克栀子仁15克石灰15克木兰皮15克黄柏15克

【制法】上九味,除竹沥外,细锉。

【功能主治】治发背肿痛。

【用法用量】用水1升,入竹沥,煮药至600毫升,去滓,蘸药汁洗患处,日十余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

竹沥的禁忌

注意事项

1、在食用竹沥期间,忌烟、酒和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2、竹沥水可用于脑卒中。它是由竹沥加入少量白矾制成的方剂,主治咳嗽痰多、惊痫癫狂、气喘胸闷,以及小儿痰热惊风等症。虽然主要成分都是竹沥,都有清热化痰的功效,但竹沥水主要用于神经精神疾病,如脑卒中、癫痫,以及某些精神疾病,如由于痰热而致中风痰迷口噤、惊痫癫狂等。需要注意的是,此类病人可同时伴咳嗽痰喘,但不是主症。一般成人一次服15―30毫升,一日2次。竹沥水使用前需严格辨证,有时需遵医嘱与其他药合用。

3、以下患者不适合食用竹沥:风寒咳嗽者、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

4、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

禁忌

寒嗽及脾虚便溏者忌服。

断节参

1.治肾虚腰痛,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断节参一至二两,炖肉吃。

2.治跌打损伤,骨折:断节参五钱至一两,泡酒服;外用鲜品捣敷。

过山龙

2.治牙痛:过山龙根,切片浸盐水内,每次含一片

3.治结合膜炎:过山龙适量,煎水洗。

4.治跌打损伤:过山龙根适量,捣烂外敷。

5.治皮炎:过山龙藤茎适量,煎水外洗。(《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

【蒙药】根皮用于跌扑损伤,骨折,疮疖肿痛,风湿痹痛《蒙植药志》。

【白药】秋里昂:根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软组织损伤,外伤出血《滇药录》。

【瑶药】多仔婆:块根治胃痛,淋巴结核,无名肿毒,腮腺炎,痈疮《桂药编》。

【侗药】九子羊:功用同瑶族《桂药编》。

【侗药】散登弄(SanglDomhNaenl):根皮治白花盖顶,堆乱泄泻。叫硬麻(jiaolenlmags):根皮治冷骨风[208]。

九节菖蒲

1、治小儿急惊风,高热抽搐:一鲜九节菖蒲三钱,捣烂滤汁加姜汁数滴,灌服。二九节菖蒲、远志各一钱。水煎服。

2、治胸闷,腹胀疼痛:九节菖蒲三钱,香附四钱,吴茱萸二钱。水煎服。

3、治痈疽疮疖:鲜九节菖蒲,捣烂外敷。(选方出《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4、菖蒲安神茶:九节菖蒲1.5g,红枣2枚,酸梅肉(乌梅)2枚,糖适量。泡饮即可。

5、《药材资料汇编》:辟秽,开窍,宣气,逐痰,治神经衰弱,消化不良,风寒湿痹。

6、《中药志》:开窍醒神,散湿浊,开胃;外用解毒杀虫。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发狂,下痢;因湿浊阻于胃中而致呕吐不食等。外敷治痈疽疥癣。

九节菖蒲的禁忌

【宜忌】

阴虚阳亢、烦躁汗多、精滑者慎服。

雪上一枝蒿

1.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牙痛:雪上一枝蒿0.25分(如米粒大)吞服。(《云南中草药选》)

2.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疮疡肿毒,毒虫及毒蛇咬伤,蜂叮:雪上一枝蒿五钱,泡酒一厅,十天后外擦,禁内服。(《云南中草药选》)

3.治牙髓炎(无痛去髓):用雪上一枝蒿酒精提取物(制法:取雪上一枝蒿块根研粉,浸于无水酒精中,24小时后过滤,将滤液蒸去酒精,得棕褐色胶状物)1克,雪上一枝蒿粉0.5克,蟾酥细粉1克,羊毛脂0.8克,共置于乳钵内充分调匀,研成软膏状,即为牙髓失活剂。在原有的穿髓孔处封入米粒大的药剂,1~2天后观察牙髓失活效果,行无痛去髓术。(《全展选编口腔疾病》)

临床应用

止痛。雪上一枝蒿块根可用于神经痛、风湿痛、跌打损伤及牙痛、术后疼病、晚期肿瘤疼痛等。常用白酒浸泡内服或局部涂布,或直接将块根研粉内服;口服每日总量不得超过150mg。或以本品制成注射液,成人每次肌注10-25mg(儿童3-5mg),每日1-2次。曾用注射液治疗72人次,59例有效,其中创伤及术后疼痛者36例,全部在用药后15-20分钟显效,药效可持续12-30小时。本品有剧毒,毒性反应在用药后0.5-3小时内出现。

主要症状:轻者嗜睡,口腔灼热感,分泌物增多;重者全身发麻,发软,发冷,发胀,喉部不适,恶心呕吐,流诞,头昏眼花,心悸烦躁,腹痛有便意;重骂者昏倒肢冷,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或抽搐昏迷,心电图显示频发性期前收缩。严重者可因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曾有服药后仅2小时出现中毒死亡的先例,故用之宜慎。

解救方法:根据一般临床经验,认为阿托品、普鲁卡因酰胺及奎尼丁是较有效的对抗剂,用之及时,可以获效。此外,民间亦用竹笋、竹根、竹子、芫荽、防风、茶叶、甘草等作为解毒剂,任选2-3种各5钱,水煎服;或猪油、红糖、蜂蜜任选一种煮稀饭吃,可酌情试用。

雪上一枝蒿禁忌

本品剧毒,未经炮制,不宜内服;治疗剂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必须严格控制用量。孕妇、老弱、婴幼儿及心脏病、溃汤病患者均禁服。酒剂禁内服。中毒症状主要表现迷走神经强烈兴奋,出现流涎、呕吐、腹痛、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休克、呼吸困难或抽搐昏迷,可因循环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山海螺

1.治肺痈;㈠山海螺一两五钱,忍冬叶一两五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㈡羊乳四两,白毛藤梢叶(包)四两。水煎服。(《杭州药植志》)

3.发乳:山海螺加猪前蹄烧食。(《浙江民间草药》)

4.治阴虚头痛,妇人白带:羊乳一两五钱,用猪瘦肉四两炖汤,以汤煎药服。(《江西民间草药》)

5.治毒蛇咬伤:鲜羊乳根四两,切碎,水煎服,一天二次;另用龙胆草根加水捣烂外敷。(《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山海螺的禁忌

1.《广西中药志》:“外感初起,无汗者慎用。”

2.《长白山植物药志》:“反藜芦。”

三叉苦

1、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三叉苦4斤,野菊花、金银花各3斤,加水100斤,煎至60斤,供100人口服,每日1次,连用3~5天。

2、感冒高热、流行性感冒:三叉苦根或茎、鸭脚木根或茎各1斤,加水煎取3000毫升,过滤,浓缩至1000毫升。每服60毫升,每日1~2次。

3、外阴瘙痒:三叉苦叶、鸭脚木叶、榕树须(气根)、乌桕叶各1两,薄荷叶5钱,煎水洗患处。

4、痈疖肿毒:三叉苦叶2份,山大颜叶1份,了哥王根皮、叶1份,马交儿根1份,捣烂,用45%乙醇浸透,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重症同时配服清热解毒的中草药。

5、三叉苦治脑炎初期:三叉苦叶二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6、三叉苦治湿疹、皮炎、痔疮:三丫苦叶煎水外洗。(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7、三叉苦治外感痧气:三丫苦叶二至三两,煲水分数次服。(《广西中药志》)

8、三叉苦治鼠咬伤发作,引起淋巴腺肿:三丫虎叶二钱,黄糖酌量,共捣烂冲滚水服,连服数次。外用黑叶荔枝肉敷患处,连敷数次。(《岭南草药志》)

9、三叉苦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鲜三丫苦叶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10、三叉苦解钩吻中毒:三丫苦叶,干者用二两,生者酌加,煎水服。(《岭南草药志》)

11、三叉苦治虫蛇咬伤,疖肿,跌打,扭伤:三丫苦鲜叶捣烂外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12、三叉苦治创伤,止血埋口:三丫苦叶适量,捣烂外敷。(《广西中药志》)

13、三叉苦治耳内生疖:主丫苦鲜叶捣烂取汁,滴耳。(《广西中草药》)

三叉苦的禁忌

性寒,不宜过量服用,脾胃虚寒者慎服。

金铁锁

治蛔虫:先服半个油煎鸡蛋,隔半小时,再服金铁锁粉末二分及剩余的半个油煎鸡蛋。(《云南中草药》)

金铁锁的禁忌

本品有毒,内服宜慎用。孕妇慎用。

牛大力

1、有治疗气管炎的作用

牛大力最大的功效就是平肝和润肺,对于人类的呼吸道疾病特别是气管炎效果最为明显,另对于人类的咳嗽和肺结核等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牛大力有补益气血的功效

牛大力可以补气,对于人类的肾气不足,以及气质虚弱等,都有良好的治疗功效,特别是因体虚而出现的腰痛和腿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对于因体气虚而受风湿困扰的人群也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3、牛大力有治疗便秘的作用

牛大力清热解毒的功效十分出色,对于人们食用食物不当出现的便秘和习惯性便秘都有很好的调理功效。牛大力对于人体的内火过旺也有缓解的作用,可以减少人类上火症状的出现。

4、牛大力可治腰肌劳损

大家可以用牛大力和千斤拔各三十克,加山萸肉、威灵仙以及牛膝各十二克,然后把它们一起用水煎制成药汁服用,对于治疗腰肌功损作用十分明显。

5、牛大力可治慢性肝炎

选用牛大力三十克,然后加入土黄连和灵芝各十五克,一起煎水服用,对于治疗慢性肝炎效果十分突出。

天葵子

1.治痈疽肿毒:鲜天葵根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2.治疬瘁:紫背天葵子,每岁用一粒,同鲫鱼捣烂敷。(《医宗汇编》)

3.治瘰疬、乳癌:天葵根五分,象贝二至三钱,煅牡蛎三至四钱,甘草一钱。同煎服数次。(《浙江民间草药》)

4.治蛇咬伤:天葵子二钱。捣烂敷,一日一换。

5.治肺痨:千年耗子屎四两。放在一只大猪肚子内,煮烂去渣吃,连吃三只。

6.治虚咳,化痰:千年耗子屎三钱。炖肉吃。

7.治胃热气痛:天葵子二钱。捣烂,开水吞服。

8.治母猪疯、羊痫疯:天葵子五至七颗(约一钱)。研成细末,发病前用烧酒吞服,连用三至五剂。(4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9.治小儿盐吼(哮喘):天葵子一两,用盐水浸泡一夜,研末。每次服五分,姜开水吞服。

10.治小儿惊风:天葵子五分研末,开水吞服。

11.治外痔:天葵子适量,磨桐油搽患处。如有漏管,用五钱捣绒,外敷患处。

12.治骨折:天葵子、桑白皮、水冬瓜皮、玉枇杷各一两,捣绒,正骨后包患处;再用本品一两,泡酒一斤,每次服药酒五钱。(⑨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13.治眼翳:天葵子根五个。捣取汁,合人乳点眼。(《贵阳民间药草》)。

1.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用100%天葵子注射液2~4毫升肌注,每日1~2次。体温在39.5℃以上者,适当加用其它退热药物。治疗96例,痊愈84例,好转5例,无效7例。

2.治疗痈肿

取天葵子适量,洗净捣碎,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糊膏(宜现配现用)。先用温盐水冲洗患处,拭干后再敷上药膏。敷药范围应较炎症范围稍大,厚约1~2厘米。每日敷药2~3次,严重者夜间亦须敷药。一般经2~3次后局部疼痛大减,炎症局限化;2~3天后患者全身症状大减或消失。治疗5例痈肿,病灶范围约直径4~8匣米,经敷药14~34次,5~13天治愈。

五味消毒饮

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主治: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疡疖肿,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用法:水一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被盖出汗为度。

出处:《医宗金鉴》

天葵子茶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痈疽;乳痈;乳房包块;淋浊带下。

材料:天葵子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可加适量白糖。冲饮至味淡。

天葵子贝母茶

功效:清热消肿,软坚化痰。

主治:瘰疬痰核。

材料:天葵子5g、贝母3g、煅牡蛎3g、桔梗3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天葵子、贝母、煅牡蛎、桔梗至水沸后10分钟,冲泡甘草、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天葵子的禁忌

食用禁忌

小个的香附与本品外形类似,其区别在于香附两头稍尖,有毛,外皮黑棕色,质坚而脆,断面粉白色,有香气。

黄药子

1.治吐血不止:黄药子(万州者)一两,捣碎,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热服。(《圣济总录》黄药汤)

2.治吐血:真蒲黄,黄药子等分。用生麻油调,以舌舐之。(《百一选方》)

3.治鼻衄不止:黄药子一两,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阿胶汤调下。良久,以新汲水调生面一匙投之。(《圣济总录》黄药散)

4.治疮:黄药子四两,为末,以冷水调敷疮上,干而旋敷之。(《简要济众方》)

5.治天泡水疮:黄药子末搽之。(《濒湖集简方》)

6.治缩脚肠痈,干黄独一两,煎服。不可多用。(《浙江民间草药》)

7.治缠喉风,颐颔肿及胸膈有痰,汤水不下者:黄药子一两,为细末。每服一钱,白汤下。吐出顽痰。(《扁鹊心书》黄药子散)

8.治热病、毒气攻咽喉肿痛:黄药一两,地龙一两(微炙),马牙消半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以蜜水调下一钱。(《圣惠方》)

9.治瘿气:黄药子一斤,浸洗净,酒一斗浸之。每日早晚常服一盏。忌一切毒物及不得喜怒。(《斗门方》)

10.降气治胃痛:黄药(炒过)、陈皮、苍术、金钱草各二钱,土青木香一钱五分。研粉服或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11.治鱼口,腰膝疼痛:黄独根五至八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12.治睾丸炎:黄独根三至五钱,猪瘦肉四两。水炖,服汤食肉,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13.治扭伤:黄独根、七叶一枝花(均鲜用)各等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14.治腹泻:黄药子研末,每次一钱,开水吞服。(《贵州草药》)

15.治疝气、甲状腺肿、化脓性炎症:黄药子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16.治瘰疬:黄独鲜块茎二至三两,鸭蛋1枚。水煎,调些酒服。(《福建中草药》)

17.治百日咳。黄药子三至五钱。冰糖为引,水煎分三至五次服。(江西《草药手册》)

1.治疗甲状腺肿:对各种类型的甲状腺肿,均有一定效果。制剂用量各地不尽相同,观察对象亦有差异。

1.1.用黄药子半斤,水煎2次,滤液混合,再加白酒400ml(不加亦有效),共成2400ml。每次5ml,每日2次,饭后服。或将黄药子研粉,每日3分,分服或顿服。10天为一疗程,停药3-5日再行第二、三疗程。治疗Ⅰ-Ⅳ度的地方性甲状腺肿127例,服药月余后,全部患者颈围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治愈率为67.8%。

1.2.用未经炮制的黄药子炖服,每日5钱,连服5-8周。观察25例甲状腺腺瘤,治疗后3例腺瘤完全消失,17例肿物显着缩小,1例停药后复发,但再次治疗,仍有效果。部分病例服药后诉口干。

1.3.黄药子浸酒(每升浸液含生药200g),每日100ml分3-4次服。一般腺瘤总量用至2升左右即足,腺癌应服3个月以上。治疗甲状源源瘤7例,甲状腺癌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性质不明的甲状腺肿2例,除3例无效外,其余均消退一半以上(平均颈围直径缩小25%以上),其中6例消退80%以上或完全消失。副反应:2例有消化道反应,恶心严重,影响服药;2例因肝细胞损害出现黄疸,多因剂量过大所致。故服药总量达3升时应停服10天,并检查肝功能情况,若出现黄疸应立即停药,及时处理。认为黄药子酒对甲状腺瘤似能部分代替手术摘除,对于甲状腺癌,配合手术治疗,可提高疗效。

1.4.将黄药子制成流浸膏,每日3-6ml(每3ml相当于原生药1钱),分3次于食后服。治疗甲状腺中毒症26例,女例临床症状子用药后2-3天消失,21例平均于用药后4-6天显着进步,1例无效。大部分病例基础代谢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颈围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各地经验均证明,疗效与年龄、病程有关。年龄较轻、病程较短的,疗效较好。

2.治疗百日咳:取鲜黄独根块或果实3-5钱(3-5岁小儿用量),加冰糖3钱炖服。日服1剂,治疗50余例均痊愈。另有用黄药子果(切片)3-5钱,加水400ml,冰糖适量炖服,每日2次,用于镇咳有良好效果。观察78例咳嗽患者,痊愈69例,好转7例,无效2例。一般服药1-2天即可奏效,顽固性干咳可连服4天。对炎症明显的咳嗽患者,宜酌情加用抗感染药。

3.治疗食道癌、胃癌:取黄药子10两,以62度白酒浸泡。日服浸液50-100ml。分数次服。治疗食道癌及其他消化系统癌症28例,用药后18例自觉症状基本好转,其余亦明显好转。个别服药酒后,发观对肝脏有不良影响。又报道以黄药子针剂治疗食道癌、胃癌23例,对控制症状、改善病情有一定效果。

黄药子的禁忌

黄连

1.治心烦懊反复,心乱,怔忡,上热,胸中气乱,心下痞闷,食入反出:朱砂四钱,黄连五钱,生甘草二钱半。为细末,汤浸蒸饼,丸如黍米大。每服一十丸,食后时时津唾咽下。(《仁斋直指方》黄连安神丸)

2.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一云三挺)。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伤寒论》黄连阿胶汤)

3.治心肾不交,怔忡无寐:生川连五钱,肉桂心五分。研细,白蜜丸。空心淡盐汤下。(《四科简效方》交泰丸)

4.治心经实热:黄连七钱,水一盏半,煎一盏,食远温服。小儿减之。(《局方》泻心汤)

5.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二两,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

6.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楼实大者一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小陷胸汤)

7.治大热盛,烦呕,呻吟,错语,不得卧:黄连三两,黄芩、黄柏各二两,栀子十四枚(擘)。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忌猪肉、冷水。(《外台秘要方》黄连解毒汤)

8.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伤寒论》黄连汤)

9.治呕吐酸水,脉弦迟者: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黄连,水煎服。(《症因脉治》连理汤)

10.治肝火: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丹溪心法》左金丸一名回令丸)

11.治诸痢牌泄,脏毒下血:雅州黄连半斤,去毛,切,装肥猪大肠内,扎定,入砂锅中,以水酒煮烂,取连焙,研末,捣肠和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米汤下。(《仁斋直指方》)

12.治下痢:宣黄连、青木香,同捣筛,白蜜丸,如梧子。空腹饮下二、三十丸,日再。其久冷人,即用煨熟大蒜作丸。婴孺用之亦效。(《兵部手集方》香连丸)

13.治大冷洞痢肠滑,下赤白如鱼脑,日夜无节度,腹痛不可堪忍者:黄连六两,干姜二两,当归、阿胶各三荫。上四味,末之,以大醋八合烊胶和之,并手丸如大豆许,干之。大人饮服三十丸,小儿百日以还三丸,期年者五丸,余以意加减,日三服。(《千金方》驻车丸)

14.治脏毒:鹰爪黄连末,用独头蒜一颗,煨香烂熟,研和入臼,治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陈米饮下。(《本事方释义》蒜连丸)

15.治脾受湿气,泄利不止,米谷迟化,脐腹刺痛,小儿有疳气下痢,亦能治之:黄连(去须)、吴茱萸(去梗,炒)、白芍药各五两。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局方》戊己丸)

16.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亦治霍乱: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匮要略》泻心汤)

17.治消渴能饮水,小便甜,有如脂麸片,日夜六、七十起:冬瓜一枚,黄连十两。上截冬瓜头去穰,入黄连末,火中煨之,候黄连熟,布绞取汁。一服一大盏,日再服,但服两三枚瓜,以差为度。(《近效方》)

18.治妇人热劳羸瘦:黄连三两(去须),人参一两(去芦头),赤茯苓一两,黄芪一两(锉),木香半两,鳖甲一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役),柴胡一两(去苗),地骨皮半两,桃仁一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药,捣细罗为散,用好嫩猪肚一枚,将前药末安猪肚内,以线子缝合,蒸令烂熟,砂盆内研令如膏,为丸加梧桐子大。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丸。(《圣惠方》黄连猪肚丸)

19.治小儿胃热吐乳:黄连二钱,清半夏二钱。共为细末,分100等分,日服三次,每次一分。(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20.治甲赤痛,除热:黄连半两,大枣一枚(切)。上二味,以水五合,煎取一合,去滓,展绵取如麻子注目,日十夜再。(《僧深集方》黄连煎)

21.治痈疽肿毒,已溃未溃皆可用:黄连、槟榔等分,为末,以鸡子清调搽之。(《简易方论》)

22.治脓疱疮,急性湿疹:黄连、松香、海螵蛸各三钱。共研细末,加黄蜡二钱,放入适量熟胡麻油内溶化,调成软膏。涂于患处,每日三次。涂药前用热毛巾湿敷患处,使疮痴脱落。(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23.治口舌生疮:黄连煎酒,时含呷之。(《肘后方》)

24.治小儿口疳:黄连、芦荟等分,为束。每蜜汤眼五分。走马牙疳,入蟾灰等分,青黛减半,麝香少许。(《简便单方》)

25.治醇酒厚味,唇齿作痛,或齿龈溃烂,或连头面颈项作痛:黄连(炒)一钱五分,生地黄、牡丹皮、当归各一钱,升麻二钱。上水煎服,实热便秘加大黄。(《妇人良方》清胃散)

26.治妊娠子烦,口干不得卧:黄连末,每服一钱,粥饮下,或酒蒸黄连丸,亦妙。(《妇入良方》)

27.治火烫伤:川连研末,调茶油搽之。(《中医杂志》(2):170,1922)

28.治药中巴豆,下痢不止:末干姜、黄连,服方寸匕。(《补缺肘后方》)

黄连的副作用及禁忌

适合人群

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者,均慎服。

药用禁忌

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凡阴虚烦热,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泄泻慎服。

黄连药方选录

《局方》三黄丸: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疽疖疮痍及五般痔疾粪门肿痛或下鲜血:黄连(去须、芦)、黄芩(去芦)、大黄(煨)各十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如脏腑壅实加服丸数。小儿积热亦宜服之。

《伤寒论》黄连汤: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150克,甘草150克(炙),干姜150克,桂枝150克(去皮)人参100克,半夏250克(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直指方》黄连安神丸:治心烦懊依反复,心乱,怔仲,上热胸中气乱。心下痞闷。食入反出:朱砂20克,黄连25克生甘草12.5克。为细末,汤浸,蒸饼丸如黍米大。每服一十九食后时时津唾咽下。

《局方》泻心汤:治心经实热:黄连35克。水一盏半煎一盏食远温服小儿减之。

高山辣根菜

1.气血郁滞型咳嗽.症见干咳气短,痰喘。沉香5克,土木香10克,檀香5克,红花10克,肉豆蔻10克,高山辣根菜10克,悬钩子茎(去皮)6克,宽筋藤10克,野姜6克,石灰华6克,广枣10克,诃子10克,余甘子10克。共细末,蜜炼为丸,1次服3克,每日3次。

2.扩散或陈旧性肺炎、肺脓肿以及感冒咳嗽、胸部疼痛、咯脓血。诃子10克,毛诃子10克,余甘子10克,土木香10克,川木香12克,天竺黄12克,紫草茸10克,藏茜草12克,紫草10克,高山辣根菜12克,翼首草10克,共研细末,蜜炼为丸,1次服3克,每日3次。

3.肺结核:高山辣根菜10克,炖猪肺,喝汤吃肉,1剂服2天,连用7~10次。

4.肺脓疡:高山辣根菜12克,鱼腥草15克,金银花12克,红藤10克,薏苡仁12克,败酱草10克,瓜蒌仁12克,苇根12克。水煎服,1日3次,1剂连服2~3日,连用10~20剂为1疗程。

5.支气管炎:高山辣根菜10克,岩白菜10克,生甘草5克,紫草茸6克。用于肺热咳嗽、气喘、痰中带血等症的治疗。

高山辣根菜的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用。服药期忌油腻,有感冒症状忌用。孕妇、肾病慎用。

岗梅根

1.治肺痈:岗梅根半斤至一斤。水煎,连服数次。

2.治痔疮出血:岗梅根八两。去皮切碎,煮猪肉食。

3.治双单喉蛾:岗梅根一两,竹蜂四只,陈皮二钱,细辛一钱。水煎服。(1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4.治淋病:岗梅根二两。水煎服。

5.治妇人乳痈:岗梅根一两,青壳鸭蛋一个。炖服。

6.治跌打损伤:岗梅根鲜者二两(切片酒炒),鸡一只。水酒各半炖服。(4方以下出福建)

7.治流感,感冒高热,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岗梅干根五钱至一两,或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8.治偏正头痛:岗梅鲜根三两,鸡矢藤二两,鸭蛋二个。水煎,服蛋和汤。

9.治头目眩晕:岗梅鲜根二两,臭牡丹根一两。水煎服。

10.治小儿百日咳:岗梅根一两,白茅根大青叶一两。水煎酌加蜂蜜兑服。

11.治食野菌或砒霜中毒:㈠岗梅鲜根四两,鲜金银花、凤尾草各二两。煎水服。㈡岗梅根加水在锈铁上磨汁内服。(8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岗梅根的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慎用。

蜘蛛香

1.治发痧气痛,跌打损伤,行血活血,筋骨痛,痨伤咳嗽,走表散寒及冷气:蜘蛛香(一日量一钱至一两),泡酒服。

2.治呕泻腹痛:蜘蛛香,石菖蒲根。用瓦罐炖酒服。(宜忌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3.治毒疮:蜘蛛香磨醋,外擦患处。(《贵阳民间药草》)

4.治胃气痛:㈠蜘蛛香一钱。切细,开水吞服。㈡蜘蛛香三钱。煨水服。

5.治风湿麻木:蜘蛛香一两。煨水服,并用药渣搽患处。

6.治感冒:蜘蛛香五钱,生姜一钱。煨水服。(4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7.治劳伤咳嗽:养血莲、猪獠参,猪鬃草、岩白菜。炖猪心肺服。(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8.治阳痿:养血莲一至二两。炖鸡服。(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蜘蛛香的禁忌

阳虚气弱及孕妇忌用。

山大刀

1.治刀伤出血:山大刀叶捣烂或研末敷。(《陆川本草》)

2.治疮疖:大罗伞叶;土牛膝叶各适量,共捣烂,用酒调,冷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3.治骨折:山大刀叶研粉,酒醋调敷患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疗白喉:取山大颜嫩芯或嫩叶5斤,加水10斤,煎成500毫升。1岁以下每日30~40毫升,1~3岁40~50毫升,4~5岁50~60毫升,6~10岁70~100毫升,加糖,分2~3次服。临床观察118例,均以山大颜为主(代替白喉抗毒素),适当配合其它药物,结果除1例死亡外,均获治愈。一般用药1~2天,临床症状即见好转,体温下降,食欲增加,咳嗽减退,二便畅通,假膜逐渐脱落;3~5天症状全部消失。

山大刀禁忌

虚弱者慎用。

八角枫根

1.治风湿麻木:白金条,男用二钱五分,女用一钱五分。泡酒六两。每次服药酒五钱.

2.治风湿麻木瘫痪:㈠白金条二钱,红活麻三钱,岩白菜一两。炖肉吃。㈡白龙须一钱,野青菜四钱,猪肉半斤。将药切碎炖肉,一次服完。(服后十二小时内麻木出汗,手脚无力。)

3.治鹤膝风:白金条节五钱,松节三钱,红、白牛膝各三钱。切细,加烧酒一斤浸泡。每服药酒五钱,常服。

4.治劳伤腰痛:白金条二钱,牛膝(醋炒)一两,生杜仲一两。酒水各六两,煎服。

5.治半身不遂:白金条一钱五分。蒸鸡吃。(①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6.治跌打损伤:八角枫干根二钱,算盘子根皮五钱,刺五加一两。泡酒服。(《贵州草药》)

7.治鼻出血:白金条二钱。水煎服。(《贵州民间方药集》)

一、用作肌肉松弛剂

根据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八角枫具有明显的横纹肌松弛作用和一定的镇痛作用。在使用针麻及中草药麻醉的外科手术中,如肌肉松弛不够满意,可加用八角枫,使肌肉松弛比较满意,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对于闭锁性骨折整复、小儿疝修补术及其它体表手术等较简单的手术,亦可单独用八角枫作为镇痛麻醉剂,但其镇痛似不够完全。八角枫曾应用于腹部外科、骨科、小儿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等手术共900例,肌肉松弛的成功率为97.9%。其中病员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仅16天。用法:㈠口服法:用八角枫须根3~6钱,加水至150毫升,煎煮20~30分钟后,于术前半小时口服.主要用于小手术,手术时皮肤切口加小量局麻。㈡肌肉注射法:八角枫注射剂(粗制品)按0.4~0.5克/公斤体重(生药量)在术前20~30分钟肌肉注射。㈢静脉滴注法:八角枫注射剂(每毫升含总生物碱5毫克),按0.8~1.O毫克/公斤体重,最大量不超过1.2毫克/公斤体重,在术前5~10分钟行静脉滴注,于6~10分钟内滴完,8~5分钟后产生肌肉松弛作用。

八角枫如配合中药麻醉,则洋金花剂量可略低;如配合针刺麻醉,可采用体针或耳针诱导;如系小儿外科,需用基础麻醉。据观察,八角枫的常用肌松剂量对心脏影响不大。间有急性中毒者,主要是呼吸抑制,若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可以解救。连续用药15天对肝脏有轻度影响。

如应用八角树的手术过程中仍有肌肉松弛不够满意者,可能与所用麻醉方法镇痛不佳有关。

二、麻醉

三、治疗心力衰竭

用八角枫干根(包括须根、细根和粗根)1斤切碎,加水2000毫升,文火煎至1600毫升时过滤去渣,再加入白蜂蜜5钱同煎至沸(每10毫升药液约合生药3.3克),冷贮备用。每次制备药液,均应在2~3天内用完。每日3次,每次10~20毫升(相当于生药3.3~6.6克)口服。据临床观察,本品的强心作用明显,无异位心律的副作用,能使心率减慢,对风湿病的活动期亦有效,可使风湿病病人的房性过早搏动消失,及I度房室传导阻滞转为正常,同时可使风湿病的临床表现有所改善。

四、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采用八角枫注射液、糖浆及酊剂,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共62例,临床治愈(关节疼痛消失,半年内未复发)11例,显效(关节疼痛明显减轻)18例,好转(关节疼痛减轻)24例,无效9例。用量与用法:㈠八角枫注射液每2毫升含生药4克,每次肌肉注射2~4毫升,每日1~2次。㈡50%八角枫糖浆,每次服20~30毫升,日服2~3次。㈢八角枫酊剂,用八角枫干根洗净切细,按1:3比例,放入白酒中浸泡20天,隔日搅拌1次,密闭,去药渣过滤,取上清液,每次10毫升,日服2~3次。

八角枫根禁忌

禁忌:孕妇、小儿及年老体弱的病人均不宜服用。服此药后应忌鱼。本药有剧毒和麻痹作用,服药后,出现麻痹萎软,孕妇忌服。

注意:本品有毒,如若使用严遵医嘱!

副作用:服药量过大者(4-6.5钱)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昏、乏力,注射阿托品后可消失。有1例出现一时性视物模糊,未处理自愈。

THE END
1.即将失传的良方妙方(三)2023-12-20 发布于陕西 | 35阅读 | 8转藏 修改全屏朗读转Word生成长图分享 2022-11-07 胎生男法: 妇女怀孕三个月内胎未定形,其夫取铁斧一把,潜置床下,紫刀向上 勿令妇知,后生下了孩子定是男子. --- 避胎一年法 : 用中药七叶一枝花一两磨成糊,凡女子月经期间食之则可避胎一年,不 妨一试。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682556_1139401056.html
2.金(塞儿)功效主治/化学成分/药材鉴定中药材基原 本品金为自然元素类铜族矿物自然金。 动植物形态 动植物资源分布 产于青海祁连山沟谷中,极为丰富,西藏、甘肃、四川等地均有分布。 动植物生态环境 主要产于高、中温热液成因的含石英脉中,或火山岩系里与火山热液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中。低温矿床产出的自然金较高温矿床产出的含金较富。由于...https://www.med126.com/mingzu/2009/20090512113224_152062.shtml
3.宫斗剧中的药材谬论后宫厮杀靠什么,除了物理打击,还有精神打击。其中有个徘徊在二者之间的,就是各种药材。而宫斗剧中的编剧可能是为了赶工赶风潮,对药材的性质描写的不是夸大就是面目全非。这会闲着,就拿来说道说道。 女人毕竟是女人,后宫的女人尤其会玩。主要体现在抢着为同一个男人生娃这件事上。因此大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https://www.jianshu.com/p/d7b43ecb88fa
4.治疗母畜子宫蓄脓的中药处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14.根据本发明的治疗母畜子宫蓄脓的中药处方及其制备方法,将中药材原料混合后通过高速粉碎机超微处理后,将原生药材的细胞壁完全打破,药粉直径达到纳米级,能较好使原来的水不溶物质更好的在动物体内溶解、吸收、提高其吸收质量。利用中药治疗母畜子宫蓄脓,具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对细胞免疫和抗体形成有促进作用、抗...https://www.xjishu.com/zhuanli/05/202011457344.html
1.草药奇缘巴戟天的药用秘密草药奇缘:巴戟天的药用秘密 一、巴戟天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巴戟天是一种常用的草本植物,它不仅在现代中医药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古代也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据史书记载,巴戟天自古以来就被认为具有滋补肾气、壮阳益精的功效。 二、制备方法与工艺https://www.ddddckado.cn/bai-cha/799964.html
2.让男人绝育的土方子男人绝育的三大偏方苦参这种药材其实在中药当中的应用是比较多的,所能够发挥的药物价值是比较好的,而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苦参也能够作为男性绝育的一种土方子去使用。苦参这种药材当中含有丰富的药物成分,其中所富含的苦参碱物质会让精子生物膜结构脂蛋白发生降解作用,最终会导致精子活力慢慢的丧失。所以如果有绝育的需求,那么可以适当的采...https://www.jgtfgw.com/jiankang/1231.html
3.八月最宜采集的药材是:B. 促使药材干燥,保证药材质量 C. 减少药材含水量 D. 保证药材完整 E. 防止化学成分丢失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寄往国外的中药材、中成药,总值限为人民币200元。( )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双悬果,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气香,味辛凉,有麻舌感的药材是(...https://www.shuashuati.com/ti/475867a342f44bec94a27d3afdc99514.html?fm=bdbds
4.中药治疗男性疾病中医男科可以治疗性功能障碍、不育症、阴茎疾病、阴囊疾病、睾丸和附睾疾病、精索疾病精囊和输精管疾病、前列腺疾病、男性绝育术后疾病性功能障碍、男性杂病等。 中医可以治疗男科疾病,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分析,口服中药汤剂或者中成药治疗。可以配合中医特色疗法,针刺、艾灸,能够提高治疗疗效。建议中西医结合...https://www.yaofangwang.com/yongyao/2159704.shtml
5.有哪些中药配方有问必答补肾中药配方有金锁固泄汤,主要使用金樱子、芡实、煅龙骨、煅牡蛎、枸杞子等药材。补肾中药配方有清热敛气固金汤,主要使用山萸肉、怀山药、芡实、龙骨等药材。补肾中药配方有人参枸杞酒,主要使用人参、枸杞子、熟地、冰糖等药材。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用药期间保持清淡饮食,以免影响药效。 https://3g.club.xywy.com/wenda/114778689.htm
6.如何辨别珍贵药材沉香的真假–易康网体轻,质硬而脆。气微腥、味咸。 一般来说,鹿茸片以体轻,断面蜂窝状,组织致密者为上乘品。 在现代药材商品市场上,常把鹿茸的切片,近顶处切下的,叫做血片。 血片厚约1毫米,呈蜜脂色,微红润,片面光滑。 把在鹿茸下段切下 发布于 2024-03-19 03:12...http://health.eekang.net/knowledge/171627
7.厦门哪家医院治*果好从女性结扎和上环的区别厦门妇科医院输卵管结扎术的适应症有两点:苐一点首先要是已婚的妇女,已经有了孩子,而且夫妇双方志愿要求行绝育手术;第二点,如有严重的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慢性肝肾疾病伴肝肾功能不佳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不宜妊娠的妇女,也可以做此项手术以达到不孕的效果。 而凡是已婚、健康又要求避孕的育龄女性,月经规则,身体正常,经医生检查合...https://m.health.china.com/xmfkyy/tsyl/20210317/3939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