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接近考试,往往越要在知识点整理上好好复习了。七年级生物知识点同学们都整理好了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整理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排出废物排泄:将代谢终产物(CO2、水、无机盐、尿素)排出体外的过程
的方式排遗: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排便
2、排泄三途径:①皮肤:可以排汗(水、无机盐、尿素)②呼吸系统:可以排CO2、水
③泌尿系统(最主要):可以排尿(水、无机盐、尿素)
3、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
4、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人体有2个肾。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叫做肾单位。
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5、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还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6、肾单位模式图:
⑴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
⑤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⑥肾小管⒁肾静脉
其中③④⑥三个结构(写序号)合称为肾单位
⑵人体内约有200万个肾单位,它们是形成尿的基本单位。
⑶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这些毛细血管的
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⑷①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内流动着的都是动脉血。
②出球小动脉两端连的都是毛细血管。
③肾单位中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由动脉血→静脉血
④从肾静脉流出的血的特点:含有尿素最少(最干净)的静脉血。
7、关于尿液的形成过程:
⑴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⑦水⑧无机盐⑨葡萄糖⑩尿素)被过滤
到④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而大分子物质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未被过滤(体积太大)
⑵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有用成分(如:⑾大部分水、⑿全部葡萄糖、⒀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而无用成分(少量水、部分无机盐、全部尿素)经肾小管后形成尿液
8、若尿中发现血细胞或蛋白质则是肾小球病变;若尿量突增则可能是肾小管病变
9、血浆、原尿、尿液的区分:
成分最多最全的液体是血浆;蛋白质极少或无其它成分都有的是原尿
成分最少最简单的液体是尿液(没有蛋白质(未被过滤)和葡萄糖(被重吸收)
10、原尿最初产生的部位是肾小囊;尿液最初产生的部位是肾小管
11、尿中尿素浓度比原尿高(原因:由于原尿在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的水被肾小管
重吸收而尿素量不变,从而使尿素的浓度升高)
5、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有3种:建立沼气池(需要无氧环境)和生态厕所以及高温堆肥。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外膜:角膜(聚光作用)巩膜(保护作用)
眼球壁中膜:虹膜(调节瞳孔大小)规律:亮小暗大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规律:近大远小脉胳膜(营养眼球)
眼球内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接受光刺激,产生神经兴奋)
内容物:房水、晶状体(最主要的折光结构)、玻璃体
2、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引起神经兴奋)
→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
3、近视假性近视:晶状体曲度过大真性近视:眼球前后径过长
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前方(应配带凹透镜纠正)
4、白眼球是指巩膜;黑眼球是指虹膜中间的瞳孔;欧洲人的蓝眼睛是因为虹膜是天蓝色的。
5、如把人眼比作一架照像机,则镜头为晶状体,光圈为瞳孔,暗箱为脉络膜,底片为视网膜
6、有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结构无损,那么他可能是视神经或视觉中枢发生病变.
7、外耳: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
耳中耳:鼓膜、听小鼓(传导和放大声波)鼓室:内有咽鼓管连通咽和鼓室
内耳: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半规管和前庭(与维持身体平衡和晕车有关)
8、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产生神经冲动)→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9、①遇到巨大声响时,可迅速张嘴;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以免损伤鼓膜
②鼻、咽、喉感染易引起中耳炎。原因:病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
③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冷觉、热觉、痛觉、触觉、压觉。
④舌尖对甜味味敏感、舌根对苦味味敏感、舌的两侧对酸味敏感。
10、感觉形成的部位:在眼球的视网膜形成的是物像,而不是视觉;在耳朵的耳蜗是把外界的震动变为神经兴奋,而不是听觉。所有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相应的神经中枢形成的。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
的组成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2、基本结构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单位突起:分为树突(多而短)和轴突(少而长)
神经元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3、大脑:有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脑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脑干: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活动)
4、几个概念的区分:
⑴神经纤维:由长的突起外套上一层鞘构成
⑵神经:由许多神经纤维聚在一起,外包膜而成
⑶神经末梢: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
5、打字员可熟练地打字,是由大脑发动,小脑协调共同完成的。
6、如图为大脑皮层上重要的神经中枢
①运动中枢②感觉中枢③听觉中枢④视觉中枢⑤语言中枢
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与理解有关的中枢(如听相声大笑)
7、汽车司机看到红灯急刹车,首先要用视觉中枢,还要用语言中枢
(理解红灯所代表的含义)最后再用运动中枢完成刹车。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作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思考:向日葵向着太阳转动花盘、草履虫吞噬细菌不是反射。原因:无神经系统的参与。
2、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5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类型
神经中枢
等级
简单的反射
天生就会
小脑、脑干、脊髓
低级
复杂的反射
后天形成
大脑皮层
高级
3、①脊髓可控制:排尿、排便、
缩手、眨眼、膝跳等反射
②小脑可控制:平衡反射
③脑干可控制: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反射;
④大脑可控制:运动、感觉、听觉、视觉、语言等反射。
4、膝跳反射实验:⑴成功要求:①被实验者的腿一定要放松(解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⑵效果:小腿会无意识快速跳起②用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叩击被实验者的膝盖下面的韧带
5、⑴手被针刺先缩手,后感到疼:缩手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疼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
⑵如图:脊髓从胸断完全横断的病人,会出现①③④的现象
①大小便失禁(神经中枢在脊髓,但会受大脑控制)②上肢瘫痪③下肢瘫痪
④下肢运动、感觉丧失⑤下肢无膝跳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
6、小学生会算2+5=7与小狗会算2+5=7原因一样吗不一样
原因:小学生是对数字含义发生的反应,小狗是对数字形状发生的反应
7、吃梅止渴是简单的反射,望梅止渴和谈梅止渴都是复杂的反射。
但望梅止渴是人和动物都有的反射,而谈梅止渴是对语言文字产生的反射,人类特有。
第四节激素调节
1、被称为“内分泌腺之首”的腺体是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并可间接地调节其它腺体。
失常:幼年多→巨人症;幼年少→侏儒症(个子矮小,但智力等正常)
2、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2个促进1个提高)
促进发育,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失常:成年多→甲亢;成年少→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幼年少→呆小症(个子矮小,智力低下)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最常用的补碘方法是食用加碘盐
3、胰岛: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少时易患糖尿病
问:1、胰腺中包括的腺体:既有消化腺(能分泌胰液,进入消化道发挥作用);
又有内分泌腺: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要进入血液才能发挥作用)
2、睾丸、卵巢既属于生殖系统(产生生殖细胞)又属于内分泌系统(分泌性激素,控制第二性征)
3、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的影响。
1、环境面临的危机: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增强、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
2、PH<5.6的雨水被称为酸雨。由于破坏力大,被称为空中死神。产生原因:大量燃烧含硫的煤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汽车尾气等含有的酸性气体,遇水形成硫酸或硝酸而成。
2、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而过多的紫外线会对人类的皮肤和眼睛产生伤害
臭氧层破坏原因:人类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以及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含氮废气
3、温室效应的引起和CO2的增多有关。温室效应增强导致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增多、物种灭绝
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保护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减少CO2排放、开发使用环保清洁能源等。
4、水污染①原因:由于向水中排放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湖河水形成“水华”现象,海洋形成“赤潮”现象。
②解决办法:清理、治理污染企业,建造污水处理厂,少用含磷洗涤剂,少用农药和化肥等。
5、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是由于居民长期食用富含汞的鱼虾造成的,痛痛病是由于长期食用含镉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有毒物质是通过食物链由水土中进入人体的,并通过生物富集原理在人体内达到最高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