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7期院报内容北京协和医院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商业贿赂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增强治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有效地开展治理工作。3月28日,卫生部召开全国卫生系统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会议,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地和有条件的县均进行了现场直播,卫生部高强部长和监察部屈万祥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结束后,北京协和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就此项工作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传达和部署。

卫生部召开全国卫生系统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会议

1、鲁重美书记传达会议精神并部署工作

本报讯在3月31日的院朝会上,鲁重美书记向与会者传达了卫生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卫生系统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并结合医院实际逐条加以落实部署。

首先是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央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同志担任组长。22个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参与。

鲁书记指出,作为医疗机构,医院要坚持眼睛向内,坚持从自我做起,把协和医院自己的事情做好。她要求大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第二要明确目标要求,严格把握政策,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广泛深入开展。

医院重点治理的部门包括:药品、器材、耗材等购销活动。

人员包括医疗机构各级领导,从事基建、采购工作的人员和普通医务人员。

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形式多样、手段隐蔽、花样翻新、危害严重。其危害主要表现在: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以回扣等商业贿赂手段向医疗机构推销质次价高、甚至假冒伪劣的药品和医药器械,导致医药价格不断攀升,直接损害广大患者的利益;一些医护人员为获得回扣、提成,违反因病施治的原则,滥用高价药品和高值耗材,损害了患者的健康;严重腐蚀医疗卫生队伍,一些医疗卫生人员为牟取个人私利,置医疗道德于不顾,成为不法企业的代言人,滋生了腐败和经济犯罪。

中央强调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要统筹安排,稳步推进;要明确重点,解决突出问题;要掌握政策,稳定大局。要求各地区、各单位掌握本地区本单位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主要环节和重点岗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从我院情况看,如器材处、药剂科、行政处和饮食中心等经济活动比较频繁的部门,以及像心导管室、人工耳蜗、人工关节、血管和介入治疗假体等医疗技术发展快的科室的设备采购和药品采购等,都是专项工作的重点对象。

第三要紧密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专项治理工作。

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我院将按中央要求,分调查摸底—组织自查—处理问题—切实整改—强化监督等五个步骤做好自查。一定要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第四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顺利开展。

卫生部已经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求各公立医疗机构都要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

最后,鲁书记希望每一位职工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对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大家群策群力把工作做好。(院办、党办、宣传处整理)

2、创建节约型医院活动报道(三)行政处拿出节约措施和实施步骤

行政处杨宝华处长的汇报分已完成的各项日常节约措施和正准备实施和论证的节能措施两个部分。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

在此基础上行政处还将积极响应医院号召计划实施和论证如下节能措施:

节水措施:公共浴室改造为插卡式,限时、按次;手术室新增一台电子消毒柜,以节约蒸汽;论证并解决西院区血透水一次性排放问题。

节电措施:医院配电系统安装12台电源保护、节电设备;西院区门诊楼中央空调加装节电设备:为30KW冷冻水泵安装节电器;西院区内科楼安装2台系统节电器;病房床头灯逐步换成节能灯泡。

锅炉节能措施:老楼热力站进行节能改造,采用高效板式换热器,提高热交换效率;室内温控采用调频循环系统,随室外温度自动调节;生活供水系统采用无负压供水新技术,利用外网水压节电,建议设计“利用锅炉热力除氧系统”作为生活热水备用热源;锅炉加装燃气节能器节省天然气;改造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供老楼14楼O层浴室用水;同时充分利用热力改造换下的换热器,节约工程费用;东西两院换季时采取自供暖方式,节省外网采暖费用。

最后杨宝华处长建议医院成立节约领导小组,规定一些节约措施并敦促全院执行。

鲁书记指出,行政处的工作触及医院的各个角落,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后勤的支持,行政处要在创建节约型医院活动中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进一步挖掘潜力,要通过创建节约型医院活动建章立制,为医院的节约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会上方文钧副书记、于晓初副院长和杨玉雯副书记分别就行政处落实创建节约型医院活动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建议和希望。

行政处各科室和班组人员都积极表态,要响应医院号召,积极想办法,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医院节约做贡献。

3、协和团员青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倡议书

本报讯(记者陈明雁)为响应党中央关于践行“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号召,2006年4月4日医院团委召开全体团委委员会议,会议决定向协和医院广大团员青年发出“践行‘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议书。

协和医院团员青年们:

2006年3月4日,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时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国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作为协和医院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协和团员青年们应当按照“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思想上,积极上进,热爱祖国;在行动上,是非分明,诚实守信;在工作上,精益求精,热忱服务;在学习上,刻苦努力,崇尚科学;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协和团员青年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把“八荣八耻”作为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以病人为中心,共建医德医风新风尚,向患者展示协和团员青年崭新的精神面貌,为建设和谐医院贡献自己的力量。

共青团北京协和医院委员会

二00六年四月四日

■第2版2006年4月14日医院要闻

4、任重道远援疆路

妇产科史宏晖主治医师

受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卫生部及协和医院派遣,我于2005年9月到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援疆任务。

一、大量繁重的一线医疗工作是我工作的重点

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的病人较多,尤其是少数民族患者约占一半。疾病种类复杂,几乎包括各种妇科疾病,其中以宫颈癌和盆腔器官膨出多见。由于缺乏医学常识,患者就诊时常常病情已较为严重或已处于肿瘤晚期。援疆期间,共实施手术近90台,其中包括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等难度较大的手术,门诊接诊、疑难病会诊共300余人次,返京前一天还坚持工作在手术台上。

二、以协和优良传统为基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还把协和医院各种传统或新型的手术方式演示给当地医生,并手把手教授手术技巧,包括TVH、LAP、TOT、羊膜法阴道成型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等等。

三、广泛外联,多与同行交流学习

援疆期间,广泛联系妇科同道,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中医研究院妇科、肿瘤医院妇科、石河子医科大学妇科等进行学术交流、疑难病会诊和手术。带去协和医院良好的传统和作风、先进的技术和理论,同时也强烈地感受到边疆同道孜孜努力、顽强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手术技术。

我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医院、妇科同道及各民族患者的称赞和信赖。医院和同事对我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授予了我医院年度优秀员工的称号,同时在工作中我尊重少数民族习惯,与各族同事关系融洽,对病人认真、和气,不仅为他们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而且大大节约了医疗费用,受到患者好评。《新疆日报》和《乌鲁木齐晨报》对我的工作予以介绍和报道。

在边疆期间,我的生活受到援疆办公室和医院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工作上得到了医院和同事的鼎立支持,在这期间我也有机会体会到西北淳朴热情的民风和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饱览了边陲的大好景色,的确是不虚此行。

援疆的半年是我利用自己的特长为边疆人民做贡献的半年,也是我思想认识有所提高、意志得到磨练的半年。这里我要感谢协和医院对我的培养,是协和医院和妇产科培养使我具备了奉献的精神和良好的业务水平,使我有能力为边疆人民服务。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党的援疆政策的英明,为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安定团结、减少东西部发展差距、建设和谐社会,边疆的确需要我们!

5、学术活动集锦(2005年10月)

10-9心内科mini系列专题讨论会心脏超声基本切面、血流多普勒检查及测量

白桦医师

10-9耳鼻咽喉科介绍美国AAO-HNSF会议

高志强教授

10-12检验科业务学习1.革兰氏阳性球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

王辉

2.药敏试验研究进展

10-12眼科学术活动Naturalandtherapeuticregulationsofautoimmunitytoretinalantigens.RachelCaspi教授(美国)

10-12血管外科学术活动1.血管外科医疗质量监控

血管外科

2.血管外科九月重点病例讨论

10-12基本外科大查房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

邱辉忠教授

10-12物理医学康复科学术活动高压电位对更年期征的治疗研究

华桂茹王燕

10-12皮肤科业务学习梅毒

何志新副教授

10-12内分泌科学术活动1.奥利司他与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比较

朱惠娟主治医师

2.早产与胰岛素抵抗

3.急性应激时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影响

张化冰

曾静波主治医师

10-13内分泌科学术报告会ReducingtheBurdenofESRDandCardiovascular

EventsinHypertensiveDiabeticPatients

AllanI.Goldbrg,M.D.

10-14内科讲座临床福尔摩斯

王迁住院医师

10-15协和-礼来糖尿病教育中心糖尿病人达标治疗

王教授

10-17心内科mini系列专题讨论会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应用进展

张德利教授

10-17学术演讲PriniciplesofCellularMembrane

FusionJamesE.Rothman博士

10-18医务处、急诊科住院医师心肺复苏培训

理论学习及理论考试朱桦栋医师

10-19检验科业务学习1.趋化因子在多种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刘中娟

2.肠道寄生虫的形态鉴别

张峰技师

10-20护理讲座乳腺癌自我防护和治疗

茅枫主治医师

10-20科研处、基本外科学术活动肠内外营养的合理应用

于健春教授

10-20变态反应科学术活动哮喘管理--以完全控制为目标

迟春花教授(北大医院呼吸科)

10-21脑外科学术活动1.SWI对于脑出血的病情评价

冯逢副教授

2.青年卒中的病因

高晶副教授

3.动脉溶栓治疗

10-21内科住院医师巡诊腹痛变奏曲

刘晓红教授、吴东住院医师

10-24心内科mini系列专题讨论会心脏负荷试验和心肌损伤标记物

方理刚副教授

10-26基本外科大查房肠外营养的配制原则和输入方法

王秀荣副教授

10-27科研处、药剂科学术活动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及个体化治疗

朱珠教授

10-27护理讲座造口病人护理

成颖造口治疗师

10-28内科住院医师进修医师讲座DIC诊治新进展

王书杰副教授

10-2828院感办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10-2829狂犬病的诊断与治疗

马小军副教授

10-28皮肤科业务学习细菌性皮肤病

马东来副教授

10-28心内科mini系列专题讨论会PCI适应证、禁忌症和围手术期处理

沈珠军副教授

■第3版2006年4月14日医院文化

6、协和医院的一块青砖

变态反应科张宏誉教授

谁都知道协和医院有三宝:教授,图书馆和病案。协和的病案,是几代人几十年临床经验的积淀。谈到病案,多数人知道的只是它的浩瀚和珍贵,对于管理病案的人,特别是象从事粘贴化验单、找病历的这些普通工人,知道的就不多了,周师傅就是十年前负责这项工作的。提起周师傅,年长的人可能还有印象,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儿,有些驼背,蓬散的灰白色头发,胡子拉差,从不修边幅。他常年穿的是一件褪了色的中山装,从来不系最上边的扣子,他为人谦和,爱聊天,经常和年轻人讲老协和的故事。

他的工作有三项:一是将白天用过的病历送回病历架上,这可不是想像的那么简单,万一放错地方,以后就再找不到这份病历了;二是贴化验单,先按单子上的病历号找出病历,贴上后,再放回原处。由于某些医生字迹潦草或马虎,不是写错名字就是写错了病历号,每天他都会碰到一打儿找不到主儿的化验单。三是协助医生找科研病历。我当时为撰写论文,有时一下子需看几十份病历,所以经常找他“开后门儿”,这也是我和他较熟悉的原因。

那时没有电脑,也没有条形码等高科技,一切要靠手工操作。因为协和建病历时都要填相应的登记卡,卡片儿就成了他的帮手。他很擅长使用这些卡,当写错病历号时,他会根据姓名翻卡片,当姓名写错时,他会根据病历号翻卡片,由于有这一手绝活,他能替许多无主化验单找到婆家。有一次我请他找一份病历,他一看就知道少了一个数,我很惊讶,他却不以为然的说,“这份病历应该是七位数,你只写了六位,”谈笑间,他就把这份病历找到了。

他终于不用再上夜班了。白天和家人一起吃饭,聊天,晚上和家人一起看电视、休息,享受天伦之乐,这也许是对家人的一种补偿吧,可惜这种补偿来的太晚,太短,太吝啬了!

大约过了两三个多月的一天上午,他突然又回到医院,看上去就好像没有生病一样。他先到了病案室,东走走西看看,和同事打打招呼,又整理整理和他风雨同舟多年的办公桌,然后默默地离开了。过了一会儿,他仿佛想起了什么,转身到了我的办公室,原来他听病案室的人说,我曾多次打听过他的病情,所以特意来向我道谢。“谢谢您还惦记着我…”,周师傅欣慰地对我说。听了这番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只不过是随便打听了几次,难道就值得老人家登门感谢吗?我仔细端详着周师傅,他似乎有了些变化,刚刚理完发,胡子也刮的很干净,由于脸有些肿,显得似乎胖了一些,额头上的皱纹舒展开了,腰板似乎也直了些。穿的仍然是那件褪了色的中山装,但洗的非常透亮,整整齐齐,就连最上边的那个扣也扣上了,显得很精神,很安详,很从容,很洒脱,很尊严…

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我和他老人家最后的一次见面。过了不久,他就去世了.听到这不幸的消息,我们都很悲痛,我们送了一个挽联,公公正正写了几个字“人生自古谁无死,一片丹心照协和”。

是的,他仅仅是协和医院的一名普通职工,不是名人,没有职称,没有高薪,但是他和所有的协和人一样,都是协和的一块青砖,一块方方正正的砖,一块可以承重的砖,“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在周师傅的身上表现的是那么的淋漓尽致啊。

7、与癌症抗争八年的情与爱

退休老干部秦世兰

八年前,我到保健科看病,说完症状后,于大夫叫我快去放射科照X片,当即出结果,发现我的肺部有硬块,及时联系CT,及时联系住院,作手术准备。当时我没有害怕,因为有组织的关怀。

手术前,老红军叶德蓉大姐和门诊部赵朝振主任到病房看望我,我们三个人都默默无言,泪水都流入了心田,心里酸酸的同时也暖暖的。李泽坚教授看到我风趣地说:“老秦你放心吧,过去你们保卫我们,今天我们会尽心保护你的安全的!”

第一个拿着鲜花到恢复室来看我的是邸瑞馨和小鲜同志,当时我还没有完全清醒,但我意识到我是出了手术台,顺利地度过了第一关!我接过了鲜花,吻了吻!我感动的哭了!我至今仍记得那是一束粉红色的康乃馨!

第一次化疗前,晚上到病房看我的是于晓初副院长,她告诉我作化疗的重要性,不要怕,如何战胜它。她到服务台取来安定药片,叫我好好休息,去勇敢地接受第一次化疗,我和医生、护士同志配合很好,我胜利了。

住院期间,苏长保教授、保卫处、党、政、工、团、老干部处的同志,值夜班的贺力、李明教同志,我的党小组同志们都来看望我多次。老干部处的翟秀芬同志多次送来可口的热汤,我大口大口地吃的香香的,泪水掉进碗里,吃完了,我对她们微笑着说声谢谢!

他们来看我,我没有当成是一般的探视,而看成是他们的“情”与“爱”,这种“情”与“爱”化作一种力量,使我忘记了化疗中的痛苦,更多地是感动、激动,这种感动和激动,又化作一种力量,激励我与癌症作斗争!癌细胞死了,我活了!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狂!八年抗战打败了小日本,我与癌症斗争八年,我胜利啦。

什么是“情”?什么是“爱”,以上事实都说明了“情”与“爱”。住院期间,有近百名同志,帮我渡过了难关!使我有了勇气克服痛苦!我曾向任华大夫要求过,我不作化疗行吗!他非常严肃地对我说:“你以前一度很坚强,配合作化疗很重要,不能半途而废啊,作化疗那能不痛苦!”我笑着对他说:“我明白了,我是用难受换长寿啊!”他笑着点点头。有一次在门诊,任华大夫对我说:“你在病房表现很好,是我们病房的楷模。”

我多次住院,在病榻上,用肺腑之言写了八篇感动的稿,都登在协和医院院刊上了。

华雨珍同志一笔一画,亲手画了一幅“兰花”,装裱好,由老干部处转交给我,我高兴的不得了。我将画挂在了房间最醒目的地方,又专门去理发店理了发,看上去人也精神了许多,我站在画前照了一张全身照片,用挂号寄给了华雨珍,这种情感的交流胜过了作一次化疗。

一首满文军唱的“懂你”的歌,“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秋去春来,你的爱无声……”打动了我的心窝!

我家的亲情也很多,他们对我的关照是百分之百的,日夜轮流陪伴守护着我。有爱就有光明。无论是老同事、家人、还是自己,都要永远保持平和乐观快乐的心情!

9、光荣榜

2006年1月,心内科住院医师程中伟同志在给特需医疗科病人安装心脏起搏器时,因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深受病人及家属的赞赏,为表达感激之情,病人家属诚恳赠送他1000元红包以示谢意。当他多次推辞不掉后便及时上交到了科办公室(已退还病人)。

2006年2月,内科派至特需医疗科工作的住院医师胡小芸同志,在为病人医疗诊治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爱岗敬业、救死扶伤、高尚医德、待病人如亲人的职业道德。过年期间,病人及家属赠送1000元红包被她谢绝。(内科党总支)

■第4版2006年4月14日综合消息

10、党委举办“两会”学习辅导报告

李慎明教授谈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李慎明教授说,教育、医疗、住房是本届“两会”的热点。国家GDP迅速增长、我国经济实力向世界前列冲击的情况下,医疗、教育投入不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使教育陷入尴尬境地,同时国民都对“由于看病贵、看病难,会把沉重的医疗负担留给下一代”表示非常忧虑。过度发展房地产带来了土地资源减少,同时农民工现象还带来新的能源紧张,56.17%的农民工子女变为失去父母监护、丧失受教育机会的“留守儿童”,成为教育的空白地带。过度发展汽车工业不仅加剧能源紧张,而且会进一步侵占土地资源,凡此种种奢侈现象与我们有限的国力不相称、也不和谐,所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节约型社会。

“中国每年从欧美进口大量图书,而出口却少的可怜”,所以,李慎明教授说,“更令人担忧的不是经济,而是严重的文化逆差。这是我们在世纪的较量中最关键的因素”。

在谈到当前我国总的形势时,李慎明教授指出,当前我们处在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我们所面临的安全问题除了传统的安全外,还有如金融信息等非传统的安全。国内问题处理不当会演变成国际问题,国际问题也必然影响国内稳定。

虽然如此,李慎明教授仍然非常乐观,他总结我们所面临的八大机遇,包括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格局对超级大国的掣肘;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金融霸权遭遇挑战;技术核心被垄断的链条终将打破等等。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政治、经济贸易、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李慎明教授说,为此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增强强国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李慎明教授的精彩讲解为我们把握“两会”会议精神,理解和看待我国政府制定今后工作计划的出发点、目的,以及当前工作的着力点,提供了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宏观视角。

11、外科召开护理论文报告会

“2005年度外科护理论文报告会暨发表论文表彰会”4月3日下午在新业务楼四层多功能厅隆重召开。整个多功能大厅被装扮得热烈而又温馨,应邀出席大会的有主管护理工作的赵玉沛副院长、护理部张晓静总护士长以及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梁晓坤教授、郭爱敏教授和余丽君教授,参加论文报告会的除外科的护理人员以外还有其它科室的护理同仁。赵院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外科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及护理科研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力争在护理科研方面更上一层楼。

2006年,外科护理同仁决心以我们的勤奋与执着继续撰写更多高质量的护理专业论文,以一流的团队、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业绩为协和的护理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基本外科刘玮楠

12、医院成本核算理论

一、医院成本的特点

1、医院内部各核算中心独立性弱、关联性强

医院各个核算中心在医疗活动中,从卫生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理论上看,每个核算中心虽然可以自行运作,但只是投入产出的一个环节或者说是一部分,它不能完全独立,需要其它核算中心提供信息和帮助,因此,各个核算中心独立性弱、关联性强。

2、间接成本高

由于医院组织机构和建筑空间的特点,使得医院在运行中除了有直接成本外,还有许多无法直接体现的成本,如:保洁费、保安费等公共性支出,设备机房、配电室、候诊大厅、厕所、电梯和空调等公共性空间和设备。因此,对于临床科室而言,为其提供服务的部门和人员越多,该科室分摊的间接成本越大,一般情况下,临床科室的间接成本约占70%以上。

3、固定成本高

无论医院的规模有多大,只要医院有医疗服务活动,就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空间,特别是在建院初期和发展上升阶段,其特点表现为固定成本较高,一般的医院固定成本约占医院总成本的30%以上。如果从盈亏平衡点上进行分析,医院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且是在消纳固定成本后,才能保持收支平衡或略有节余,因此,医院不仅固定成本高,而且风险性比一般性服务行业要高的多。

4、人力成本高

由于医院经营特点,使得医院需要大量的不同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成长期比其它行业要长5年至10年,这些人才不仅技术专业性很强,而且技术更新很快,因此,相对于其它行业来说医院的成本很高。一般医院的人力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0%以上,有的医院甚至达到40%--70%。由于医院人员结构复杂,薪酬的差异性较大,提供内部分配的绩效方法也因人员的性质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差异。

二、成本核算的目的

1、对医院资产的分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医院、科室资产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前提。对医院的资产进行“两级”管理,实行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有利于医院资产的帐物相符,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盘活医院资产,实行零库存,科学地开展物流管理,向医院资产存量要效益。

2、促进医院、科室两级管理,开展优质、高效、低耗,增强医院科室的竞争力。

3、及时准确地计算医院、科室两级成本费用和消耗,客观反映不同服务对象的医疗需求。

实行医院、科室两级成本核算可对医院经济运行活动中的活劳动、物化劳动进行记录、计算和分析,可以及时、完整地反映医院、科室的收支情况,同时正确反映成本变化情况,便于医院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改善经济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医院、科室管理科学化。

医院、科室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管理,而加强医院、科室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实行院、科两级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方法,它在医院、科室的应用,不仅直接促进医院、科室的经济管理手段的改善,而且促进医院、科室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医院、科室医疗质量的提高。

5、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医院成本核算的作用

1、反映医院和科室工作数量和质量的综合指标。

在服务质量一定的条件下,服务数量越多,单位成本越低;在服务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服务质量越高,单位成本越高,也就是说,成本核算集中体现了一定时期内医院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的统一辩证关系,可以通过对成本核算的结果分析,及时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比较,从而达到调控的目的。

2、衡量医疗服务合理补偿与消耗的尺度

财政补偿是国家对医疗事业发展承担责任的具体体现,如果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缺乏成本数据,将使医院的财政补偿处于被动局面。

3、确定医院服务价格的重要依据

现行的医疗服务价格是否合理,有赖于成本核算的结果,由于价格对医疗需求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根据成本核算的信息来制定医疗服务价格,这样有利于医院的运行和发展。

4、健全医院内部分配机制的基础

通过科室成本核算,可以充分调动科室节约成本的积极性,可以促使医院科室主动加强内部管理,促使医院和科室内部挖潜,降低成本,减少浪费,进一步增强医院竞争力。

5、完善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的平台

加强医院经营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用最小化的消耗(成本)提供最大化的服务(产出),医疗服务的投入产出关系在医院内部运行中十分复杂,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如何找到控制关键点,如何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达到效用最大化,这是医院管理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未完待续)(经管处供稿)

13、协和人的视“觉”接触摄影爱好者Salon

本报讯(记者李东辉)2006年3月28日-30日中午,由医院团委和摄影协会联合组织举办了三场协和医院摄影爱好者沙龙,四层多功能小厅座无虚席。医院团委陈志军书记到场并作了开场白,医院摄影协会张峰副会长、潘慧秘书长和李冬辉副秘书长分别主持沙龙并作多媒体专题讲解。既有照片的视觉欣赏和理论分析,又有数码相机的功能开发和医学应用。摄影爱好者们结合生动翔实的图片资料,兴致勃勃地进行了切磋和交流,此次沙龙活动达到了提高摄影艺术的认识和水平的目的。

14、保卫处组织防火救生疏散演练

本报讯为落实防火安全职责制,进一步强化职工在突发火灾危险时防火救生疏散技能,医院于3月29日上午九时,在保卫处的统一组织下开展了第一季度现场防火救生疏散演练活动。此次演练活动得到了护理部和一段八层病房全体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

整个演练过程,严格按照防火救生疏散预案进行,参加演练的指挥人员明确任务职责,措施得力。特别是保安队员在现场疏散、完成警戒任务和连接消防水带等,演练中操作流利、有条不紊,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保卫处王成

■第5版2006年4月14日资讯·技术·新知

15、北京协和医院“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获突破性进展

本报讯(记者段文利)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潘国宗教授等人历时14年,进行了肠易激综合征(简称IBS)的流行病学调查、提出了诊断标准、发现了志贺菌为IBS的致病因素,证明了该病的神经免疫发病机制等,从多方面完成了对IBS的系统性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2005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更为重要的是,该研究开拓性地将微生物的致病作用与个体精神、神经、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统一起来研究,得到国际专家的高度评价。

由于本病与许多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互交叉和重叠,没有特异性,过去IBS的诊断一直是困扰医生的难题,采用大撒网式的检查,费时、费力、费钱。1996年,北京协和医院援用过去国际上曾用过的Manning标准和罗马I诊断标准,在北京市统计局支持下对北京城区及郊、县人群作整群、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得出了北京地区成人IBS的患病率及患病的危险因素。根据调查结果遴选出最有价值的核心诊断指标:腹痛;伴腹泻或便秘;排便后腹痛缓解,病程需一年以上并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可以诊断本病。该诊断标准论文的发表比1999年10月颁布的罗马II国际诊断标准早八个月,而内容基本一致。该标准比过去的罗马I标准特异性好且应用简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据此于2003年制订了全国统一的IBS诊断规范。

通过普查课题组发现细菌性痢疾和精神情绪是IBS的危险因素。所以他们从肠道感染和神经精神两个角度分别切入,经深入研究探明了感染后引起IBS是由于感染激活了肠免疫机制、某些精神因素通过刺激肠神经来调控肠道功能,以及神经和免疫机制的交互作用而引起发病。

由于惧怕手术,女患者腹中“养”瘤10年,瘤子长到18公斤,相当于盆腔内有360个子宫,或者孕六胞胎六斤重的胎儿。

16、北京协和医院巧摘巨大子宫肌瘤

专家忠告:定期查体、听从医生安排,以免“养”瘤为患

本报讯(记者段文利)3月31日,由著名妇产科学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教授亲自主刀为一位子宫浆膜下巨大平滑肌瘤同时合并有脑梗塞、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的52岁患者成功切除了直径45公分、重18公斤的巨大肿瘤,这是国际上迄今报道中体积与重量最大的子宫肌瘤。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心内科、神经内科、ICU与麻醉科再次为患者进行了多科联合会诊,提出了术前、术中及术后等各个环节的处理意见,于3月31在全麻下由郎教授行剖腹探查。在手术视野中,巨大肌瘤位于子宫左后壁浆膜下,上至剑突,下至盆底,直径达45公分。子宫反而像一个小小的赘生物附着在大肌瘤上,随着肌瘤生长,患者的膀胱被挤压、拉长至脐耻部位,像薄纸一张。医生们仔细剥离肌瘤、顺利实施了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手术,术中病理回报为平滑肌瘤。切口关闭的腹部侧看形状特别像泄气后塌陷的皮球。目前患者身体恢复良好即将出院。

主管医师樊庆泊副教授介绍说,子宫正常直径为4~5公分,重量为50克左右。这个肌瘤18公斤,相当于盆腔内有360个子宫。如果以足月儿六斤计算,患者腹中就像怀了六胞胎足月儿。樊庆泊说,子宫肌瘤是妇产科的常见病。确诊为子宫肌瘤的病人,如若子宫大小达怀孕2个多月以上,或者患者月经量增多,并继发贫血;或有肿瘤压迫症状如尿频、便秘等;以及肿瘤生长快等则应尽快采取手术治疗。手术分切除子宫及剔除肌瘤保留子宫两类。

郎景和教授指出,子宫肌瘤是良性瘤,但生长过快就会有潜在的恶变危险。此外,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多种病发症会随之而来,会增加手术的难度。所以,他建议育龄妇女一定要定期查体,一旦确诊要听从医生安排,不能听信偏方或自作主张,也不要因害怕而拒绝手术,以免“养”瘤为患。

■第6版2006年4月14日资讯·技术·新知

17、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诊断符合率90%以上,北京协和新技术攻克消化道最后盲区

本报讯(记者林夕夕)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小肠疾病一直是困扰临床消化科医师的难点之一,被视为消化道的一个最后盲区。因此一些小肠疾病患者,常常辗转多家医院,做了多次常规消化道内镜和X线造影检查都得不到确诊,北京协和医院自采用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以来,解决了这一医疗诊断上的难题。

据该技术的负责人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朱峰副教授介绍:以往我国对于小肠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既使是北京协和医院这样的全国疑难疾病诊治中心,诊断小肠疾病也是一个难点。当时诊断小肠占位病变主要依赖于各种影象学检查,但其总体阳性率仅为30%。而对于小肠出血的诊断,血管造影或核素显像虽有助于判断出血的部位,但受瞬间出血量的影响,阳性率不高且无法判断病变性质。

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问世不到五年,国内拥有此技术的单位屈指可数。北京协和医院于2003年开展此项新技术以来,已检查小肠疾病患者近200人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检查规范。检查结果其阳性率分别为65%和70%以上,诊断符合率90%以上。检查出的小肠疾病有:血管畸形、肿瘤、非特异性炎症、过敏性紫癜,失蛋白性肠病、淋巴管扩张、克罗恩病和蛔虫症等。这项新技术的开展不仅使许多辗转多家医院、先后接受多次常规消化道内镜和消化道造影检查的患者得到最终确诊,而且消除了胃肠道诊断的最后盲区,使医师对小肠疾病有了进一步的感性和直观的了解,拓展甚至改变了以往对小肠疾病的认识。

18、如何应对乳腺癌化疗后的副作用

本报记者林夕夕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接受化疗

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陈书长教授介绍,不同体质的人和不同的化疗药物所产生的化疗反应会不同,因此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化疗后的副作用。化疗后的副作用和主要针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消化道反应,除了克服恐惧心理引起的不良条件反射呕吐外,可根据情况使用一些止吐药物。不同的化疗药物,呕吐的反应情况也不一样。现在的辅助化疗药物主要有:FAC(5-F0,阿霉素,环磷酰胺)紫杉醇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呕吐。临床上最常用的止吐药为组织胺H3受体阻断剂,其中速效止吐药有:恩丹西酮类;长效止吐药有:凯特瑞,呕必停类,两类药可配合在化疗前使用,化疗后可再用药1-3天,同时可加入镇静药,如氧西嗪异丙嗪类。另一种常并用的止吐药是地塞米松。一般如果用药合理,完全能够控制恶心、呕吐。

腹泻:腹泻也是化疗后常见的反应,这时首先要调整患者的饮食,让患者食用一些清淡的易于消化吸收又营养丰富的食品,如一些汤类、粥、面条等,忌吃生、冷、油腻以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同时可对症进行药物治疗,主要治疗药物有乳酸菌素、思密达等,如严重时可用易蒙停。

食欲差:一些患者化疗后,往往食欲不好,不想吃东西,这时就要选择一些清淡的不油腻的食物,并且一次不要吃的过饱,少量多餐。

脱发:化疗可引起患者脱发,为了能减少脱发,特别是女性患者,可以给患者带上一个冰帽子,因为冰能使头部血管收缩,从而减少药物对头皮、毛发的损害。

皮肤反应:化疗药在光作用下能引起皮肤反应,使皮肤变黑,因此化疗期间应避免过多的晒太阳。

静脉炎:长期化疗,静脉注射可能会导致静脉炎,可以在注射时将一个PICC导管插入到静脉血管,长期保留,这样可以减少化疗对血管的损害。

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在化疗后的7—14天内可能会发生造血组织抑制,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情况,这时应该每周查一、二次血常规,随时观察血像情况,如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可用一些药物控制,如升高白细胞及粒细胞的刺激因子,升高血小板的刺激因子。必要时还可通过输血或血小板来解决问题。

心、肝、肾功能异常:有些化疗药物,如阿霉素、紫杉醇类药可引起心脏副作用,化疗前后应该做ECG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监测左室射血分数,并服用心脏保护剂,如阿米福仃,地拉佐生等,还要定时检查肝、肾功能,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19、前美国AAO-HNS主席到我院耳鼻咽喉科进行学术交流

本报讯(记者王剑)应我院耳鼻咽喉科的邀请,著名华裔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前全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主席,美国耶鲁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K.J.Lee于2006年4月6日到我院耳鼻咽喉科进行参观。K.J.Lee教授祖籍中国福建,1965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1970年在哈佛大学完成耳鼻咽喉住院医师培训,以后一直从事耳鼻咽喉工作,尤其是耳科研究与临床;2001年K.J.Lee教授当选为AAO-HNS(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主席。参观结束后K.J.Lee教授给耳鼻咽喉科全体医师介绍了他从事耳科临床30余年所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耳硬化症的手术要点;并与耳鼻咽喉科医师进行了交流,亲自给大家示范了对于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方法之一—管石改变位置法。整个交流活动结束后,耳鼻咽喉科高志强主任代表院领导及全科同仁向Lee教授颁发了医院的证书。

高志强主任代表全体耳鼻咽喉科同仁向Lee教授颁发证书

20、全球抗慢性呼吸疾病联盟启动

3月28日“全球抗慢性呼吸疾病联盟”(GARD)在北京启动。据悉该联盟是由4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自愿组成的国际联盟,旨在通过整合和加强监测、预防和治疗工作,降低慢性呼吸疾病给全球造成的负担。中国约有80位呼吸病学者、专家参加了启动大会。我院呼吸内科蔡柏蔷、许文兵教授和变态反应科尹佳、王良录副教授与会。

目前有成千上万的人罹患慢性呼吸疾病,其中包括3亿哮喘病患者、8000万中到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和成百万的患有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以及其它常被漏诊的慢性呼吸疾病的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年约有400万人死于慢性呼吸疾病。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的话,死亡总数在未来的10年内将增加30%。

据估计,中国的死亡总数中有17%源于慢性呼吸疾病。“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已导致吸烟、缺乏身体锻炼和不健康饮食等慢性病危险因素的急剧增加。通过创造一个易于获得各种健康选择的支持性环境,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寿命年都会增加”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博士说。

最近发布的《预防慢性疾病:一个重要的投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全球目标,即在2015年之前的未来10年内,将慢性呼吸疾病和其它慢性病(包括心脏病、中风、癌症和糖尿病)死亡率,在现有趋势的基础上,再每年降低2%。

启动会后,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将获得1500万元人民币,用于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科学研究。(蔡柏蔷)

■第7版2006年4月14日资讯·技术·新知

就诊率低、就诊不及时;治愈标准不统一,诊疗不够规范化,随访率低——垂体瘤疾病诊治存在上述诸多问题

21、协和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和影像学专家联手规范垂体瘤疾病诊疗

垂体瘤并不少见,导致严重危害

垂体是全身内分泌腺的“司令部”。垂体瘤是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在神经系统肿瘤中占第三位,占颅内肿瘤的10-15%,人群发病率一般为十万分之一,并有逐年上升趋势。

我们知道,泌乳素腺瘤是垂体腺瘤中最常见的,占40%-60%。临床表现女性为溢乳、闭经、不育与性功能减退、青少年发病者发育延迟,还可有多毛和痤疮、骨质疏松、肥胖、水潴留。男性症状少,主要是阳萎,不育,少数有溢乳、乳房发育、毛发稀,多因垂体腺瘤出现压迫症状而就医。

北京协和医院曾治疗过一例垂体巨大侵袭性泌乳素瘤病例。患者男性,30岁,因右侧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就诊,诊断为垂体巨大侵袭性泌乳素腺瘤。治疗首先行右侧额颞开颅肿瘤大部分切除,术后动眼神经麻痹及视力障碍有所缓解,出现脑脊液鼻漏,又经蝶切除肿瘤和进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再行药物等综合辅助治疗,复查MRI显示肿瘤消失、垂体柄清楚可见。内分泌检查大致正常,现服用相应激素治疗,已顺利结婚。

专家指出,疾病如果早期发现,不至于到了巨大侵袭性腺瘤压迫症状出现时才来治疗,临床常常发现,因为就诊较晚而给手术带来较大风险甚至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早诊断早治疗会给患者带来更多受益。

肢端肥大症在垂体瘤中也非常常见,在美国,其患病率为每100万人群中有40-60例,且每年每100万人中新增3-4例。北京协和医院曾统计了1999年-2001年各年的肢端肥大症病例数,分别占当年总病例数的0.6-1.8/10万。专家估计,目前我国有许多肢端肥大症患者没有被诊断,没有接受治疗。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这种疾病缺乏认识,出现症状后自己不知晓,也有部分人认为面容“变丑”不是病,直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失明、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才就诊,从而错过了早期诊治时机。

垂体瘤早诊早治,提高生活质量

自去年协和医院首届肢端肥大症治疗日举办以来,我们发现垂体瘤诊疗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就诊率低、就诊不及时;治愈标准不统一,诊疗不够规范化,随访率低。就这些诊治问题,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和影像科专家已达成共识,制定了规范化诊疗路径和治愈标准。同时患者的宣教也谨不可忽,普及患者健康教育,了解疾病的防治知识,防微杜渐;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并遵医嘱定期随访。

垂体瘤的规范化管理

举办健康教育大会的另一目的是垂体瘤的规范化管理治疗,使患者得到正确、恰当的治疗。

垂体瘤的治疗目标是:减轻或消除肿瘤占位病变的影响;纠正肿瘤分泌过多的激素,如使GH和IGF-1和PRL水平降至正常范围;尽可能保留垂体功能;防止肿瘤对临近结构的损毁。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

由于垂体瘤可引起各种各样的内分泌症状,以及多脏器多器官的损害,在治疗上不仅要求神经外科医生切除肿瘤,还要保留和恢复正常垂体功能,以及治疗由于激素异常分泌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不育不孕、水盐代谢紊乱、尿崩症等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症候群,这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内分泌垂体腺瘤外科,不仅要求神经外科医生具有高超的显微外科技术,还需具备丰富扎实的内分泌学、内科学知识和经验,才能使垂体瘤患者得到系统全面的治疗。

随着经验的积累,肿瘤分子生物学知识的增加,先进检查技术的不断运用,人们认识到仅仅手术切除肿瘤是远远不够的。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也愈来愈受到重视。鉴于每种疗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同时垂体瘤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所以治疗方案应由一个包括内分泌学、神经外科学和影像诊断和治疗学等多方面专家的小组制定,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

为了倡导这一治疗规范,继首次肢端肥大症诊疗活动以来,全国神经外科和内分泌科多位著名专家联合出诊,对患者的疾病预防、治疗等多方面进行指导;还有许多患者注册了“肢端肥大症数据库登记系统”,建立了自己的疾病史资料库,这将为患者规范个体化治疗提供平台。(神经外科)

22、健康教育活动预告

学习科学拥有健康享受生活

首届北京协和医院垂体瘤健康教育大会将在京举行

本报讯首届北京协和医院垂体瘤健康教育大会-暨第二届肢端肥大症诊疗日活动将于2006年4月22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举办。

23、甲状腺机能亢进病根在脑子里?

神经外科马文斌副教授

李工程师40多岁,知识渊博,工作有成,身体良好,在家和单位里都随和谦逊,温文尔雅,因此颇得家人和同事赞誉。可是最近一年,大家发现他脾气有些急躁,对人对事都不耐烦;家里人发现他近来饭吃得多了,但人却有些变瘦,而且怕热爱出汗,还经常出现心慌。起先大家都没在意,可是过了几个月,这些症状更明显了。除此之外,李工自己觉得脖子有些发粗,同时看报纸或文件上的小字时觉得有些模糊,晚上出门时看东西都不那么清楚了,“我的身体真是出了毛病”?于是李工到了医院求治。

李工将自己怕热多汗、变瘦心慌、情绪易激动和脖子变粗的症状同大夫一讲,内分泌科大夫初步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果然抽血检查后发现血清甲状腺激素(如T3,T4)水平确实有所增高;但李工的检查结果和其他甲亢病人的不太一样,李工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也很高,这引起了接诊大夫的警惕。原来,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可以分为甲状腺性甲亢、垂体性甲亢、异源性甲亢、卵巢甲状腺肿伴甲亢等多种类型。TSH增高伴视力视野障碍正是垂体性甲亢的较特征性表现。由于有了内分泌科大夫的正确鉴别诊断和李工的积极配合,通过头颅鞍区平扫+增强磁共振(MRI)和内分泌激素分析,李工的疾病很快诊断清楚了,他是患了脑垂体肿瘤的一种——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大腺瘤。

在制定治疗计划时,李工和家人不解地问神经外科大夫:“脑子里的垂体腺瘤怎么就会让我的甲状腺出现功能亢进呢?”原来,位于颅内的脑垂体是人体的内分泌中枢,其中的垂体前叶分泌有至少6种激素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促肾上腺激素ACT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这些激素分别负责管理人体骨骼肌肉生长发育、维持男女性腺功能及性腺发育、维持和管理肾上腺功能以及维持和管理甲状腺功能。激素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具有自主分泌某类激素的特性,因此必然导致该类激素的异常增高;李工所患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因此内分泌检查发现李工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异常增高,而增高的TSH作用于甲状腺,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则垂体源性甲亢出现不可避免。

这个问题李工明白了,但他接着问到:“垂体腺瘤为什么会导致视力视野障碍呢?”大夫解释道:正常人的视交叉和视神经位于垂体上方,距垂体上缘约1公分,当垂体腺瘤很小时对视交叉影响不大,而肿瘤发展成大腺瘤和巨大腺瘤时,就会对视交叉产生压迫,从而导致视力视野障碍。

“得了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怎么才能治疗呢?手术、吃药、放射治疗哪种方法好呢?”李工继续问。就目前我国具体条件而言,采用经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最好的选择,根据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的经验,手术切除后,肿瘤控制率和内分泌症状缓解率达到80%以上,与国际水平相当。

对于垂体TSH大腺瘤的放疗,目前争议很多,全垂体功能低下以及放疗杀灭肿瘤细胞同时能否使视交叉得到良好的保护是放疗面临的两大难题。由于患者术前存在甲亢,基础代谢率很高,不经药物准备就实施手术治疗明显不妥。

就药物治疗而言,单纯抗甲亢药物疗效有限,且可能使肿瘤体积增大,不宜推荐。以善龙、索马杜林为代表的生长抑素类似物通过直接和间接抗肿瘤机制,使得肿瘤缩小,相应的肿瘤自主分泌的内分泌激素亦下降,从而使得TSH逐步下降致正常水平或稍高,基础代谢率的下降以及肿瘤血供的减少使得手术安全及肿瘤全切除率明显升高。毫无疑问,善龙等做为垂体TSH腺瘤的术前用药是非常合适的;但由于善龙等生长抑素类似物完全依赖进口,药价昂贵,非一般老百姓所能承受,因此我们认为垂体TSH腺瘤的最好治疗手段还是手术治疗。

讲明道理后,李工欣然接受了一个疗程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善龙的治疗,然后又进行了一个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切除了垂体TSH大腺瘤。当这一“罪魁祸首”被消灭后,李工的一切不适症状很快得到缓解,一个满腹经纶、温文尔雅、随和谦逊的李工又回来了。

■第8版2006年4月14日健康传播

24、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

肿瘤化疗科赵林主治医师陈书长教授

在2004年,美国有近40,500例新诊断的直肠癌患者,而在中国,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大城市逐年增加,已有趋势将超过胃癌成为发病率占第二位的消化道肿瘤。外科手术切除是直肠癌治疗的最主要方法。对于下段直肠癌,如何既能根治肿瘤又能保留肛门括约肌,是临床上较难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一直是距肛缘6cm以内的直肠癌的标准术式,虽然肿瘤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永久的造瘘和泌尿生殖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浸润深和/或有淋巴结受累的直肠癌,以及无法保留肛门的下段直肠癌,为了保留肛门、减少复发、延长生存,已广泛采用综合治疗。

下文将详细论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发展和现状:

直肠癌新辅助放疗:

直肠癌新辅助放疗已被广泛使用,关于新辅助放疗,目前大多数的研究是回顾性的荟萃分析。在荟萃分析的资料中至少两个研究显示了术前放疗的益处。第一个研究,包括14项1975年至1997年间出版的随机对照试验,共有6426例患者,大部分为可切除直肠癌,随机入组,单纯手术或新辅助放疗后手术,新辅助放疗组的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总生存率(比值比[OR]0.84)和病因特异性生存率(OR0.71)提高。另一个研究,包括14项1987年1月前开展的随机对照试验,共有6350例患者,新辅助放疗组手术切除时淋巴结阳性率明显降低(32%比38%),5年总复发率明显降低(46%比53%),5年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13%比22%)。与单纯手术相比,新辅助放疗组死于直肠癌的几率明显减少(45%比50%),但5年总生存两组相似(64%比65%)。新辅助放疗组的早期死亡率(治疗后1年内)是单纯手术组的两倍(8%比4%)。

技术上,曾出现四种术前新辅助放疗方法:1、术前低剂量放疗;2、术前中等剂量放疗:34.5Gy,分15次,每次2.3Gy;3、术前短疗程高强度放疗:又称瑞典式放疗法,一周内放疗5次,每次5Gy,放疗结束后一周内手术;4、大剂量常规分割放疗:每次1.8-2.0Gy,每周5次,共5-6周,可以同步化疗,放疗结束后4-6周手术。

目前已通过多项临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术前低剂量放疗与单纯手术相比,局部控制和生存期均无提高。2、中等剂量的术前放疗,局部复发率降低,但生存期与单纯手术相比没有延长。因此术前中低剂量的放疗已不再采用。

下面主要讨论术前短疗程高强度放疗和大剂量常规分割放疗。

短疗程高强度的新辅助放疗:

1987年至1990年间在瑞典开展了一项直肠癌新辅助放疗的随机研究,共入组可切除直肠癌1168例,分两组,一组单纯手术,另一组术前放疗25Gy/分5次,放疗后一周内手术;术前放疗组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27%比12%,P<0.001),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48%比58%,P=0.004)。

但是,使用这种术前放疗方式的另一项研究未显示生存益处,该研究入组1861例可切除直肠癌,随机分两组,一组单纯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另一组术前加做放疗。术前放疗组的2年局部复发率明显下降(2.4%比8.2%,p<0.001)),但是两组的2年生存率相似(均为82%)。新辅助放疗组APR术后会阴伤口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29%比18%)。

因此短疗程高强度的新辅助放疗与单纯手术相比提高了局部控制率,但对保留肛门和生存期的影响尚有分歧。

采用常规方法的大剂量新辅助放疗:

采用常规方法的新辅助放疗可以提高保肛率。Minsky等人总结分析了5个临床研究,入选临床可切除并需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术前采用常规方法放疗,其中2个研究同步化疗,保肛率23%-85%,局部控制率83-100%,保留的括约肌71%功能完整,85%功能良好。

目前,还没有研究直接对比术前短疗程高强度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的优劣。

直肠癌的新辅助化放疗:

目前,新辅助化放疗通常采用的化疗方案多以5-FU为基础,放疗采用高剂量(45至50.4Gy,每次1.8Gy,每周5次)。

新辅助化放疗的一些II期研究数据显示,病理完全缓解率20%-26%,手术总切除率为79-100%,完全切除率62-94%,3年生存率69%,5年生存率51%;有60-80%的原计划行APR手术的远端直肠癌患者改行保肛手术。

新辅助化放疗与新辅助放疗:

Minsky等人对比术前放疗(50.4Gy)联合或不联合同步化疗(5-Fu/大剂量CF)对T4期直肠癌的影响[15],结果新辅助放疗组与新辅助化放疗组相比,由原来不能切除的变为可切除的比率是64%比90%,病理完全缓解率6%比20%。

EORTC22921为一项随机III期临床研究,选择T3-T4可切除直肠癌,术前放疗组共505例,术前化放疗组共506例;可切除率分别为94.3%比99.5%;降期后T0分别为5.3%,14%,P0.0001;降期后pT0-2分别为42.9%,58.1%,P≤0.0001;淋巴结受累分别为26.9%,20.9%,p=0.031。5年总生存率(OS)为64.8%比65.6%(p=0.798);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54.4%比56.0%(p=0.545);局部复发率为17.1%比8.8%(p=0.002)。5年OS、PFS尚无统计学差异,但曲线已出现分离,对生存的影响还需要更长期的随访。

FFCD9203研究,选择直肠指诊可触及的T3/T4NxM0可切除直肠癌,分两组,术前放疗组及术前化放疗组,两组术后都接受了4周期FULV化疗;分别有341和344例入组,术前化放疗组与术前放疗组相比,术前3-4度毒性增加(14%比2%,=0.001),病理完全缓解率提高(10.2%比

3.2%,p=0.001),两组前切除手术的比例相同(均为51%)。

新辅助化放疗比单纯的新辅助放疗病理完全缓解率高(15-37%比6-12%),保肛率提高。虽然越来越多的报告认为病理完全缓解率高可以延长生存期,但已有的数据还不能直接证明新辅助化放疗提高了局部控制、延长了生存期。

新辅助化放疗与辅助化放疗的比较:

NSABPR-03试验-选择直肠癌患者,随机入组,分术前化放疗组和术后化放疗组。研究虽因未获得预期的获益,已提前关闭。但初步分析,包括267例患者,术前化放疗组临床完全缓解率23%,其中的44%病理证实为完全缓解。术后并发症两组相似,但术前化放疗组的4度腹泻明显升高(24%vs12%)。随后的报告发现,术前化放疗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DFS,70%比65%)和总生存率(85%比78%)都高于术后化放疗组,但未达统计学差异。

德国的CAO/ARO/AIO94研究-随机入组799例临床分期T3/4或淋巴结阳性的直肠癌患者,分术前化放疗和术后化放疗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TME手术。手术时的分期情况提示术前化放疗降期效果明显,术前化放疗组的盆腔复发率明显低于术后化放疗组(6%比13%,p=0.006);5年无病生存率(68%比65%)和总生存率(76%比74%)两组相似。194例原计划行APR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化放疗后保肛率提高了2倍(39%vs19%,p=0.004)。

关于新辅助化放疗的并发症,目前认为新辅助化放疗不增加手术切除的并发症。在CAO/ARO/AIO94研究中,术前化放疗组和术后化放疗组相比,急性3/4度毒性分别为27%、40%(p=0.001),延迟性3/4度毒性分别为14%、24%(p=0.01),新辅助治疗组的术后死亡率并未增加。相反,新辅助治疗组慢性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明显减低(2.7%vs8.5%)。

新辅助化放疗的方案:

目前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化放疗的意义已逐渐得到认可,放疗多采用45至50.4Gy的常规分割法,但其中的化疗方案尚无共识。NCCN推荐化疗采用5-FU推注或持续静脉输注的方式。但新的研究已逐渐把新药如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引入新辅助治疗的框架。

25、防止春季花粉过敏

变态反应科李宏副教授

春回大地,阳光明媚,万物复苏,人们纷纷外出郊游,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但是当人们在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青山秀水的佳境时,却有不少人出现打喷嚏、流涕、鼻、眼痒、咽痒痛、咳嗽,甚至喘憋。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患了感冒,或是得了眼病,其实这很可能是春季花粉过敏。

由于不同地区植被的差异,致敏花粉也会有所不同。在叶世泰教授主编的“变态反应学”一书中就提到,花粉变态反应(也就是花粉过敏反应)有鲜明的地区性,不少病人发病仅限于一定的地区,如在发病季节离开致敏花粉地区,病情往往霍然而愈。花粉过敏的另一特征具有鲜明的季节性。致敏花粉中,春季主要为树木花粉,春末夏初为牧草花粉,夏秋季则主要为莠草(杂草)花粉。

在北京地区,春季花粉发病自3-6月不等。致敏的树木花粉大多是通过风来传播的,这些花粉直径一般为12~60μm,无香味、数量大、重量轻,传播甚广。据80年代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对北京地区的花粉调查,北京地区的常见主要春季致敏花粉有:柏树、白腊、梧桐、杨、榆、桦等。松树花粉量很大,但由于其花粉颗粒很大,极少引起过敏。

当人们出现类似过敏反应时,就应到正规医院的专科门诊进行特异性的诊断和治疗。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是国内过敏疾病最大的专科诊治中心,可以进行20-30余种树木花粉过敏原检查。每个过敏病人所检查的项目应由专科医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基于病人的病史、身体检查以及医生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这样既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费用,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第9版2006年4月14日教育迎评工作专版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接受预评专家组的考察4月5日-8日

刘德培院校长在校长汇报会上做专题汇报

院校党委书记、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刘谦教授在校长汇报会上讲话

预评估专家组组长、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王德炳教授在汇报会上讲话

专家组参观胡应洲图书馆

专家组考察临床学院教学查房

本报讯(记者欧阳明)为了促进迎评工作的开展,监督和检查迎评工作的质量,在正式迎评即将到来前夕,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邀请专家组对全校本科生教育工作进行预评。

在4天的考察中,专家组听取了刘德培校长的汇报,听取了临床学院李学旺常务副院长关于临床教学工作的汇报,考察了教学的基本设施,审阅了有关的档案材料。临床组专家进入我院内科、外科,重点考察学生的临床技能、临床操作和基础理论知识,并观摩了临床课、教学查房、教学巡诊等教学活动,针对存在的问题,专家组经过汇总后提出了整改建议。

组织预评估是对前期迎评工作一次总的检阅,也是针对正式评估的一次演练,临床学院下一阶段将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相应的整改工作。

预评估专家组的成员名单

王德炳教授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张文清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

陈教授原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线福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教务长

季晓辉教授南京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

马明信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宋茂民教授天坛医院党委副书记

郑修霞教授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院长

■第10版2006年4月14日教育迎评工作专版

26、内科大查房——传承八十年的学术讲坛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有着悠久历史、享誉中外的协和为当代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传统和制度,并逐渐为其他医院所认同而推广,其中一项坚持八十多年没有变味的传统就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内科大查房。已故著名医学科学家、教育家、血液病专家邓家栋教授在《内科大巡诊杂忆》一文中回忆说,“在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中,都有许多记忆犹新的经验。记忆中一个很有特色的协和内科传统,就是每周一次的大巡诊”。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主任的沈悌教授2004年应中国医学论坛报邀请以“病例讨论,有恒为贵”为题介绍了“协和内科大查房”。文中总结说,“协和”内科大查房已走过了80多个春秋,虽人事更替,内容更新,但宗旨未变,形式依旧,应将其视为宝贵遗产,继承、总结、发扬、提高。

“大查房”最早称为“大巡诊”,始于二十年代

“大查房”始于二十年代。邓家栋教授说,“我不确切知道,在协和医院内科,大巡诊始于何时,但可以肯定,早在20年代就已实行”。

“大查房”最早称为“大巡诊”,英文是“MedicalGrandRound”。名称的变迁正好折射了协和的发展。由于当年医生人数少,病房里病人的床旁即可容纳全部医生的巡诊,北京协和医学院1940级学生林俊卿以一幅幽默的漫画描绘了当时的内科大巡诊场面(见图一)。随着协和的发展和医师队伍的扩大,内科大查房的地点从病房转移到了能容百余人的老楼10号楼223阶梯教室(见图二、图三),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1995年。

“大查房”的重要程序今昔一致

“大查房”的重要程序今昔一致,这一点可以从专家教授们对内科大查房的描述中得以求证。“大查房”所经历的重要程序如下:

首先是病例的遴选。总住院医师从内科各专科(在专科出现以前是内科各专业组,最早的时候参与大查房的科室还包括儿科、神经科和皮肤科)选择具有某些特点的病例,经过主治医师同意,内科主任认可,先行公布。邓家栋教授回忆“所选的病例是较复杂和疑难的,或是罕见的病例,或在诊断和治疗中有不易解决的问题,或有某种新的经验教训值得学习和重视等等”。沈悌教授所作的描述“提交的病例多属疑难重症,或诊断不明,或治疗无效的病例,往往需经多科会诊方可明确诊断,给予正确治疗”,意思是相近的。

第三是病例汇报过程。经治的住院医师病例汇报病人病史—→病人被带到大查房现场,在大内科科主任现场指导下,各级医师对病人进行体检和必要的病史询问—→主治医师中心发言。“报告病例要求完整而扼要,不遗漏重要资料,又要避免琐碎”,邓家栋教授说。

第五是大内科或专科主任总结性发言。

“大查房”的精髓没有变

真正意义上的全科、甚至全院大会诊。“几百名医生“集思广益”,为一个病人会诊,解决患者诊治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科、甚至全院大会诊。很多查房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极具针对性,既解决了罕见、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断与下一步治疗方案,更是培养医学生、低年医师形成临床思维的好形式”。沈悌教授以2001年大查房统计为例说明了大查房所起的作用,“经统计,2001年度提交大查房的病例中有16例诊断不明,而查房后10例获正确诊断(63%);27例疗效不佳者,有16例(59%)病情改善或治愈,足见大查房之有益”。

一场生动的考试,洋溢着学术自由的空气。

图二说明:80年代的查房。前排右起:陈敏章教授、方圻教授、张乃铮教授、张安教授、张孝骞教授、金兰教授。

“10楼223教室查房时,前两排就座的都是老教授,后排是青年医师。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教授才有发言权。相反,主任们会随时站起来点名让年轻人发言,同时也鼓励大家提问题。所有的讨论都结合病人的实际,不是脱离实际的泛泛空谈。病人身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以后它将怎样变化,总之关于病人的所有问题你都可以问个为什么,可以称得上是一场生动的考试”,著名血液学专家张之南教授谈起他所经历的五、六十年代的大查房时说,“一次在讨论中,我被点名就组织细胞增多的原理给大家汇报。事实上张孝骞主任常鼓励大家勇于发言,他说,年轻医师也有他们的一技之长,不同角度的发言有利于大家相互激励、相互启发”。

“任何人都可提出自己的意见并进行争辩,百家争鸣,气氛既严肃又热烈”邓家栋教授回忆说。

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途径与土壤

沈悌教授说,大查房对总住院医师提高现场组织学术活动的能力、提高住院医师掌握病情、文字书写和口头报告能力,都有很好的锻炼,对作中心发言的主治医师也是很好的培养方式。一次成功的大查房,会给参加者留下深刻印象;科主任的赞许,往往激励年轻医师奋发努力;如果在大查房中被指出不该发生的遗漏或错误,教训也令人终生难忘。

“当我做主治医师时,有一次,在大巡诊中,对一个过敏性皮炎的病例进行了讨论。事先,我不仅掌握了病人发病的情况和接触物的特性,还复习了有关文献,因此,在讨论中能有根有据地提出可以令人信服的论点。事后,从总住院医师处得知,我的讨论深得当时斯乃博主任的赞许。这对我是一种鼓励”,邓家栋教授说,“协和内科大查房”制度传承至今,作用尽显,魅力无穷,凡有幸参加者,无不留恋、怀念”。

图三说明:80年代的查房。右起:方圻教授、内科主任张孝骞教授、纪宝华教授。

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典范,与NewEngland杂志异曲同工

“在内科大查房的‘常客’里,有一些做基础研究的协和老教授是经受了严格的临床培养后才转过来的。比如著名的微生物学家谢少文教授和我国内分泌学奠基人之一的刘士豪教授。前者是在做完内科总住院医师后转而研究微生物的,而后者则在内科做到了教授才转任生化系主任的。他们两位参加大查房,总能分别从细菌学、生物代谢的角度去分析病理、生理,对各级医师理解疾病的基础与临床之间的内在联系大有裨益。”张之南教授说。

事实上,协和一直保留着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讨论。从参与大查房的医技科室人员中可以看出。

张之南教授接着说,“NewEngland这本医学杂志的SCI点数非常高,为什么全世界的医学者都喜欢读?因为它是由基础研究者讨论临床问题的一本杂志,协和内科大查房与有NewEngland所倡导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查房"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

首先是大家强烈的求知欲。

历届主任们为坚持大查房的传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内科大查房制度的持之以恒,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历经坎坷,只有操持者才有更深的体会。从医学泰斗、内科老主任张孝骞教授到现任主任沈悌教授都付出了诸多心血。

80年代初,张老以八十多岁的高龄仍认真参加每一次查房。1988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张孝骞》一书收录了张老1979年至1986年间的443篇日记摘要,其中13次提到内科大查房。三个细节令人感怀难忘:对取消大查房时的震怒;参加了一次好的查房时的兴奋;大查房前认真指导学生做好资料准备。

由于全院行政上的安排,1979年12月25日的例行全科巡诊被取消了,“孝骞师非常激动,甚至激怒了,他说,学术活动必须是雷打不动的,全科巡诊是集思广益、是推广临床经验的机会,决不能轻易地取消。”方圻教授回忆说。

我们来看看张孝骞教授当日的日记原文:“闻本周三又因评比工作停止举行大查房,不禁不能抑制,盛怒之下,又不择言。到病房后又大发牢骚,虽然讲了一些临床工作方法,有似对牛谈琴,但仍有语病。事后追悔不及而且影响心脏,期前收缩频繁,下午休息了2—3个小时才平息。夜间只睡2-3小时(服两次睡药),真是何苦!”

近年来,随着协和医院与美国UCSF大学住院医师交换培训项目等的进行,国外各级内科医师不断受邀来协和访问,凡是出席了"协和内科大查房"后无不惊讶与赞许,因为在美国也很少见到如此高水平、如此热烈的临床病例讨论景象。这令沈悌主任甚感欣慰。

愿“内科大查房”这一学术活动形式发扬光大,经久传承。

(衷心感谢张之南教授、沈悌教授对作者完成此文所给予的帮助)

■第11版2006年4月14日教育迎评工作专版

■第12版2006年4月14日教育迎评工作专版

4月5日晚7点到8:40在医大新科研楼703室,中国协和医科大学59级毕业生、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主任沈悌教授,以老师兄的身份与医大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主题是“我的协和心”。以下是对话的摘要,我们努力保持其原汁原味。

27、沈悌的协和心

沈悌的协和缘

主持人:医大学生会主办“校友沙龙”活动的目的在于邀请已经毕业、参加工作多年的老校友返校,通过他们的经历,教给大家一些人生选择的经验。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沈悌老师。我们了解到沈老师每天的工作是非常忙碌的,也常听学长们说医疗工作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所以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您当初是怎么把行医确定为终身的职业呢?

沈悌:首先我非常高兴今天晚上有这个机会跟大家聊天,愿意就任何问题和大家交流。先回答主持人的问题,我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医生,我在家里排行老三,自然就学了医。协和59年复校,当时叫中国医科大学,我的哥哥是58年毕业,考了北医。而我59年毕业,有幸报协和了。

主持人:所以说您和协和是很有缘分的。

学生时代的协和印象

主持人:您上学的年代——上个世纪60年代对我们已经是非常遥远的年代了,今天我们所见只是协和的房子、教授的黑白照片,已无从感受老协和校园的氛围。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学生生活给您留下的最深刻感受以及印象最深的教授?

沈悌: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学术,只知道协和医院的医生是高级的。发烧了要找诸福棠看,眼睛有病要找张晓楼看,当时印象这些优秀的医生都出自协和。等我们考了协和后,头三年在北大,是另外一个天地,北大的学术气氛和文化给我很深的印象。后来跟你们一样回到协和,协和宫殿式的小楼、花园至今很漂亮,小而精巧。国家很重视59年复校第一年,开学典礼在小礼堂,黄家驷校长亲自请吃饭。

在基础课上我们开始领略协和的风采。开始是解剖学,解剖的第一堂课由张教授讲。他是中国解剖界的第一人,当时已快有80岁的高龄,不仅知识渊博,最拿手的双手画解剖图。后来各位老教授都给我们讲课,觉得能听到很荣幸。文化大革命当中的基础课上,教解剖的张炳常老师人比较胖,外号叫胖胖,是美国在华国共合作军调处翻译,住在你们现在宿舍的5楼。我和张老师是上下铺。这位老师后来去管毛主席纪念馆了。

临床上的老师就太多了。给我印象深的是,如外科吴蔚然教授,北京医院院长。他讲肛肠疾病,从直肠齿状线开始,讲到肛瘘的形成,一步一步地从解剖到临床,讲的特别清楚,所以我们的记忆特别深。协和的医生不仅水平高,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循循善诱,能够深入浅出,讲课特别生动。

做学问是协和人的命根子

主持人:在协和的学生生活是非常充实的,老师的讲课又是那样令人陶醉。但在文革期间学业有中断吗?听说在非常热闹的政治活动的时候,您和一些同学还坚持去图书馆去学习?

沈悌:当然中断了,从66到68年几乎没有上过课。每天起床以后刷牙、洗脸,吃饭前要排队早请示,每天读报、讨论的就是最高指示。有时候最高指示半夜12点来了,我们就到天安门游行,一直走到北大,然后天亮再回来睡觉。

不是大家热衷于政治活动,是形势所迫必须参加。但毕竟大家还都是学子,都是愿意学习的,只有个别人死心塌地闹“革命”。当时我还是挺想念书的,也想学外语,就晚上到老楼西门的图书馆,先在门口看看报,表示关心政治,再看没有人,就进到楼里翻翻书,同学之间是要相互回避的,因为露馅儿要受批判。当时就是这么一个环境。

但是有一个人胆大,就是谢少文老先生,他是我国微生物学的鼻祖,是在内科做到主治医师的时候转到基础学的。老先生是真的做学问,抗美援朝的时候上过前线,但在文化大革命,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要接受劳动改造——扫厕所。那个时期协和的厕所是几十年来最干净的。(热烈掌声)

主持人:报告文学中描述的那个时代的人在谈起前途的时候总说“两眼一抹黑”,您当时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未来的前途?

沈悌:老前辈张孝骞教授当时在协和医院扫厕所,我亲眼看见病人去跟他请教看病,老先生回答那些问题是要胆量的。让你劳动扫厕所你看病,这是不听从红卫兵的指示。但他还是不管这些,老一代的协和医生,确实把这个职业作为生活中的第一件事情。饭少吃点没关系,书一定要看,病人一定要看。现在条件好了,但习惯仍然没变。现在协和的老一辈教授周末还是要到协和来,他觉得生活中缺了这一点就不行了,因为这样,所以协和专家才能够成为顶尖的人……(热烈掌声)

生命中的新起点

主持人:请您给我们讲讲毕业后到再回协和的这段经历?

沈悌:毕业后分配在甘肃黄土高原,在座的各位可能旅游的时候去过,,打100米深的井挖不出水的地方,在那儿一呆就是十几年。白天劳动,第一年挣了1600多分,养活自己,晚上看看书。那会儿别的书没有,就带了一本教材。老实说,当时就想这辈子要埋在黄土高原了,看不见希望,心不甘哪。直到76年“四人帮”倒台,大家才看到希望。你要问我最感谢的谁,我感谢邓小平,考研究生是邓小平提出来的。所以我才有了通过考研究生回到协和的机会。从79年到86年一直在协和。

归国的两条理由

主持人:其实在您刚才讲的经历当中,我感觉无论条件怎样,无论外界环境是什么样的风气,您对自己想要干什么还是很执着的。

您能不能结合您出国的经历和对国内外的了解,给大家谈谈对大家今后做出国选择的建议?

沈悌:1986年罗慰慈教授来找我,说外交部有个任务,要派医生到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做两年保健大夫,后来我就去了美国。园满完成任务后,根据当时政策,工作结束可以继续呆在美国学习或工作。我在美国共呆了六年,92年回到协和。

回国动机是什么?

第一不愿意做美国三等公民;美国是绝对的双重标准,人权并不平等,白人在上,黑人都比黄人强。整个社会里充斥着不平等,不可思议,你会觉得很难受。比如说从美国到加拿大旅游、开会,出入美加国境,对白人并不检查驾驶证,但黄人就必须停下来出示证件。不平等处处都在,这种日子不能过!

行医生涯中触动最大的两件事

主持人:您现在的身份是协和大夫,在回国后的十几年中,有没有给您触动很大的一件事?

沈悌:大概就是第二年管血液病房,河北承德的一个19岁小伙子,患白血病,长得一表人才,大家都对他很关照。大家都知道白血病是九死一生,很难治好,那时我们的移植刚刚起步。我们很努力将他的病缓解了,准备做移植。但他最后没有选择协和,而是到军区总院去做。显然,病人到外面做移植就是对协和不信任,这将考验一个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你是从自己出发还是从病人角度出发。从我出发应该说他触犯了我的尊严,我给他治了、缓解了,他却不吭气地走了。但是换另一个角度思考,从病人的角度讲,他当然要求最好的治疗。最后他移植成功了,我们也很高兴。病人最初几年每年要到北京来复查,父亲总带着儿子到医院来看我。半年后的一天,他带来了一本书叫《血的搏杀》,他在陪护儿子的时候,写了日记,把他儿子的变化和他观察到的协和医生和护士的行为也记了下来。这本书里描写一位沈教授头发少、对病人负责,大概说的是我(大家笑了)。看了这本书,我觉得病人对我们是理解的。你不要因为没有得到喝彩,就感到沮丧。你每治好一个病人他的家属自然会对你充满感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主持人:在您记忆当中有没有感到遗憾的事情?

沈悌:有,实话实说。没有人不犯错误,错误有大有小,大的错误就要出人命。就看你是不是尽到了责任,其次要分析为什么会这样,避免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觉得这是一个正确的态度。

讲一个当年在甘肃的例子,由于刚毕业,书本知识比赤脚医生强一点,但经验还没人家多。那时县医院的医生是不分科的,全院就一个病房。一天晚上值班,7点到11点有电,然后就没电了,恰好半夜2点来了一个病人,挖土时因塌方给埋在地下了,量血压,在休克边缘,骨头没断,也没有哪儿出血,所以采取保守治疗,给予输液。5点钟,天快亮了,觉得这个病人血压有点维持不住,心想要不要找外科大夫,转念一想又没有叫。就在6点差10分的时候,病人不行了,外科大夫来了一听是塌方,就知道是内出血,我傻眼了,在城里没见过,想都没有想过,外头没有痕迹,叫内出血、挤压伤。

第二天早上,全院开会讨论这个事情,大家觉得沈大夫是技术问题,不是责任事故,未予处分,这对我是一个很深的教训。虽然家属根本没找过我,但我深感内疚。所以我想跟大家说的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的地方赶紧问,不要有其他的考虑,比如说,别想问了人家不耐烦怎么办,或者人家看不起你怎么办等等。在病人面前这种私心杂念都不应该有。

顶尖专家从基础做起

沈悌:我想更正一下,我不是做了十几年的临床,只是从国外回来十几年。我在甘肃做了十年县医院的万金油大夫。现在做内科主任,实际上不像张孝骞教授那会儿,那时的临床检查较简单,更多的要依靠医生的物理检查和丰富的个人经验。而我现在主要的工作是协调整个内科的各个学科,保持协和的综合优势。当然同时我也喜欢自己的血液专业,在专业方面很努力。

研究生毕业后曾去肿瘤医院应聘面试,当提起我在农村干过十年,人家说你在甘肃的十年就算半年吧。我不这么看,甘肃条件是不好,什么都很简陋,但正是这么一个条件,能让你充分发挥你自己的能力,使你自己学会利用有限的条件去看病人,而且锻炼了很多的操作。别的不说,当时在我的病房做腰穿没有人比得过我,为什么呢?我在县医院兼任麻醉师,腰穿还是在那儿学的。回到协和后主治医生做不了的腰穿都得请我去做。另外一个就是你对病人的态度。那些年所培养的与农民的感情,可能现在在协和十年也未必能达到,所以我现在仍愿意看从农村来的病人,很实在,他对病史的叙述一是一、二是二。我觉得现在让你们下乡去农村是对的,应该有这样的锻炼。不仅是临床上的经验,更重要的帮助你了解社会,认识中国国情,这对你将来学业取向、工作态度都会有莫大的帮助。当然不是去10年,应该是1年。其实美国、日本也都有这样的规矩。

走通才之路

受益一生的三本名著

成功取之有道

学生丁:您是一个好胜心比较强的人,您觉得自尊心强对我们将来做医生是有利还是弊呢?沈悌:确实我自尊心比较强,什么事情都希望有拿到第一的体验,我觉得好胜是一个动力,作为一个医生我不觉得是什么坏事。它能够鞭策你努力上进,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好胜心的人能够做出一番大的事业。但是取胜的方法你一定要选择,要合理、合法和适当,不可以采取非法手段达到你自己的目的,一切要凭自己。一个人,不管是在班级里、医院里,还是在外面社会上,其实都要明白你自己的位置,要让好胜心适当地发展,不要好高骛远,你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得起你自己,对得起你的家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而只要努力了,你就会达到你的目的。

“生存”经验

学生戊:来自其他学校的学生与8年制的学生相比有什么不同,或者说8年制的学生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沈悌:我们医大的同学优点确实很多。第一,智商比较高,高考平均分全国第一;第二头三年没有白费,基础好,包括医学基础,逻辑思维训练、人文知识,这些都将对今后有用。第三,8年制的同学让人觉得一点就通。如善于取得信息、改进研究方法等。你们的师兄、师姐真正做论文也就6个月,相当多的人可以达到博士生两年半的水平,这就是协和医院对大家优点的评价。我也想说缺点。毕业后大家都要经历面试。我觉得我们医大的同学社会能力差,缺乏人际之间相处的经验。我希望大家有更多的团队精神,不是什么事都是一个人能做的,要学会主动联络别人、主动交往,不要等着别人来求你。我有一个同学曾说过,在北大、医大,你是天之骄子,社会上对你很宝贝,你很光荣、很骄傲,可是一旦毕业走出校门,你就是最普通的一个人,你要很快地转换角色,一定要谦虚,不可以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目光须长远

学生己:您是怎样协调工作、家庭的困难和矛盾?沈悌:做研究生的时候,家住在门头沟。我平时住宿舍,每周末回家,乘地铁到苹果园然后再倒车,虽然很辛苦,但2个钟头能到家,跟甘肃比好多了。所以心态是比较平和的。我想跟大家说的是,现在的人比较浮躁,就看眼前这一点,而人的快乐是由很多的因素构成的,不光是物质。大家还没有踏出校门,对这点可能还不太理解,希望大家现在开始就能有一个正确对待物质和精神的态度,不是物质虚无主义,而是说要更看重精神,艰苦和付出总会有回报。

永远的协和情结

执着的医学信念

学生辛:您会让您的小孩学医吗,沈悌:我女儿31岁了,学文。说到对小孩的职业选择,即使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我至今仍这么想: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职业,是社会需要的,而且是非常有前途的生命科学。我再考大学一定还学医。所以大家不要为目前国家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特定的环境所左右。我希望你们从踏进协和开始,就应该不要动摇地走下去。如果我有一个外孙,我还是愿意鼓励他学医。(热烈的掌声)主持人:感谢沈老师今天与我们大家进行了一个思想丰富、风格有趣的座谈会,我们送给沈老师一个小小的礼物——沙龙的贺卡,感谢您回到协和校园参加校友沙龙,您的所言所感将成为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地址:(东单院区)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西单院区)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100032

服务热线:010-69151188(东单院区);69158100(西单院区)

THE END
1....A.糖尿病B.阿狄森氏病C.库兴氏综合征D.甲状腺机能亢进...3岁雌性犬,精神沉郁,處弱,食欲减退,周期性呕吐、腹泻,体重减轻,多尿,烦渴,实验室检查发现,呈现低钠血症和高钾血症。该犬最有可能患的疾病是(2011 真题下156) A. 糖尿病 B. 阿狄森氏病 C. 库兴https://m.ppkao.com/wangke/daan/0fe48858aaa54bfa8455f8c44616ff4e
2.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疾病是什么?肿瘤内科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疾病是什么?全部回答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这种病的症状有很多。甲亢患者皮肤潮热,手细颤,不少患者还表现眼睑水肿、睑裂增宽,双眼少瞬目,球结膜充血水肿。 回答于2022-07-04 20:29 相关问答 脾功能亢进该怎么治疗 绝大多数患慢性乙肝的患者。由于...https://m.fh21.com.cn/iask/dzmip/105578541.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0号饲料科技示例:本产品用于调节肝功能不全的犬、猫的营养供给,产品中的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经过科学调整。 十三、改善高脂血症 示例:本产品用于调节犬、猫的脂肪代谢,产品中的脂肪和必需脂肪酸经过科学调整。 十四、改善甲状腺机能亢进 示例:本产品用于改善猫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状态,产品中的碘经过科学调整。 http://www.slkj.net/a/xiazaizhongxin/2020/0409/179.html
4.犬猫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他巴唑(甲巯咪唑,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作用较丙硫氧嘧啶约强10倍,且奏效迅速,维持作用时间较久,国外主要用于治疗猫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猫用量5毫克/次,每日3次,口服。 3、甲抗平(抗甲状腺药),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日2次或3次。 4、放射性碘,减少甲状腺素的合成。 https://www.isdpp.com/xq-6885.html
5.犬猫甲状腺疾病诊治新进展(二)猫甲状腺机能亢进猫甲状腺机能亢进于1979年第一次有临床报告。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甲亢病例被诊断,目前甲状腺机能亢进被认为是猫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猫甲亢潜在的病因尚不清楚,风险因素包括品种、日粮以罐头为主、使用猫砂盆。 罗宾逊医师:各位是否觉得比起过去,如今诊断猫甲状腺机能亢进已经司空见惯了?这是 由于猫甲亢的发病率越来...https://m.syt126.com/pet/2020/20200707092100_227401.shtml
6.执业兽医考试:兽医内科学考点(2017年最新版)考试题库90、单项选择题 阿狄森氏病可造成犬发生() A.代谢性碱中毒 B.低氯血症 C.低磷血症 D .低钙血症 E.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点击查看答案 91、单项选择题 对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病例,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是() A.营养疗法 B.化学疗法 C.免疫学疗法 D.放射疗法 E.手术疗法 点击查看答案 92、单项选择题 ...http://www.91exam.org/exam/87-1071/1071194.html
7.副甲状腺机能亢进(Hyperparathyroidism)犬副甲状腺机能亢进常见症状 ?多尿 ?多渴 ?肾结石 ?厌食症 ?恶心呕吐 ?注意力下降 ?木僵、昏迷 ?骨质疏松症 ?副甲状腺肿大 ? 导致犬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原因 原发性 通常为副甲状腺原发性肿瘤,通常发生在老犬,但并不常见。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366707031448991
8.甲状腺功能亢进综合症有什么症状甲状腺是机体中最大的一个分泌腺,有很多的功能。比如,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机体骨骼的发育。是非常重要的。甲状腺疾病是由于机体的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节出现异常。而在所有的甲状腺疾病中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那么甲状腺功能亢进综合症到底都有哪些症状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1.通常在甲亢的症状不...https://c.pstatp.com/scene/medical/medical_article/cndzys_zt_article_622113
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意思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什么意思腺的意思:⒈ 生物体内能分泌某些液汁的组织,由腺细胞组成,根据腺的生理机能及其是否具排出管,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汗腺。泪腺。唾液腺。花的蜜腺。 腺字组词:前列腺、腺病质、唾液腺、甲状腺、腮腺炎、汗腺等 功的拼音和组词语 功 https://cidian.yw11.com/ci/%E7%94%B2%E7%8A%B6%E8%85%BA%E5%8A%9F%E8%83%BD%E4%BA%A2%E8%BF%9B%E7%97%87
1.东京Scarecrow公司获全球首项专利,创新补充剂助力犬只心脏降(医药健闻2024年11月14日讯)Scarecrow Incorporated宣布,其在日本生产的动物补充剂潘飞龙(S)(R)获得全球首项专利,该专利涉及降低心房利尿钠肽(ANP)的治疗和预防药物及其生产方法。该补充剂被日本特许厅批准为药物,可通过技术转移应用于食品、洗发水和精华素等产品,保护小型犬免受心脏疾病困扰。二尖瓣返流是一种常见...http://www.mhn24.com/35455.html
2.2018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题库及答案B.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 C.胰岛素分泌不足 D.甲状腺机能亢进 E.胰岛素分泌过多 38.犬阿狄森氏病的临床特征是: A.厌食、进行性消瘦,烦渴多尿,氮血症,高血钾症 B.贪食、体虚无力,多饮多尿,高血钠症,高血钾症 C.厌食、进行性消瘦,烦渴多尿,高血钠症,低血钾症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244200.html
3.猫咪颈部肿大是怎么回事?可能是甲亢!甲亢即甲状腺机能亢进,那么猫咪甲状腺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甲状腺由2叶组成,在正常犬猫不容易触摸到。甲状腺能主动吸聚无机碘,生成具有代谢活性的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 猫咪甲状腺作用: 1、提高大部分组织的代谢率和耗氧量。对肌肉和脂肪组织有分解代谢作用,刺激红细胞生成,调节胆固醇的合成和降解。维持...https://www.chongesheng.com/jibingbaike/18688.html
4.2018自学考试内科护理学二考试题24.下列关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 A.室温保持在28℃左右 B.给予高纤维素饮食 C.勤洗澡更衣 D.突眼者外出应戴茶色眼镜 E.患者出现高热、咽痛应警惕粒细胞缺乏 25.下列关于帕金森病患者震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睡眠中消失 B.运动时加重 ...https://www.yjbys.com/edu/zixue/44106.html
5.犬甲状腺素片有问必答治疗甲减的药物——甲状腺激素片就没有副作用。甲状腺激素片是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常用药物,目前使用的是左甲状腺激素钠,即左旋T4。通常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主要为T4,甲状腺激素片与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相同,无副作用,孕期哺乳期可安全服用。应用甲状腺激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但治疗可...https://3g.club.xywy.com/wenda/130646102.htm
6.2019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题(传染病学)一7、大剂量碘剂不能单独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内科治疗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为:B A.为甲状腺激素合成提供原料 B.使甲状腺对碘摄取减少,失去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作用 C.使T4转化为T3 D.使腺体血管增生,腺体增大 E.引起慢性碘中毒 8、开展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主要的目的是 ...https://www.examw.com/zyys/moniti/422946/index-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