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老师的《人纪》分为《针灸大成》,《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五部分,这个顺序也是老师建议的学习次第。
对应视频《针灸大成3》20:37-1:21:04
一、足阳明胃经的经脉循行
笔者补充:关于经脉循行《皇帝内径》有个描述【手之三阴,从藏(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倪老师说记不住这个顺序也没关系,熟悉穴位后,按照穴位顺序也很容易记住。比如上一节课讲大肠经最后一个穴位是迎香穴,迎香穴之后气血进入头维穴,也就是胃经的第一个大穴,如此记忆就很简单。
头维穴
教科书的定位:在头部,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如下图。
倪老师教的方法实践中更好用,在发际转角的地方,有一个凹缝可以摸到,说话的时候那里能摸到有脉动,老师说的凹缝,如下图,是额肌和颞肌交接的地方。头维穴很少下针,也可以下针,大家知道位置就好。
关于穴洞的大小:
头维穴属于比较大的穴道,不要担心下针扎不到,全身最小的穴道是膀胱经的八髎穴。
二、胃的功能
《内经》里面说:“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为黄肠。
五味对应五行
酸味入肝:我们讲的味道都是天然的原味,比如说柠檬是酸的,这是天然的,凡是天然的酸都是碱性,天然的酸很好,入肝经;食物坏掉也是酸的,就是毒,同样是酸味,一个是坏的,身体会排斥,一个是好的会吸收。仓廪之官管仓库,东西进来不好就把它排掉,胃一吃到是不好的东西,就开始反胃、恶心想吐。
苦味入心:心是红色,脾胃是黄色,大肠是白色,所以胃又叫黄肠,大肠也叫白肠。
甘味入脾:甜味的东西都可入脾胃,像麦芽糖,蔗糖是甜的,是天然的糖,会入脾胃。现在市面上的糖是人工糖,会造成负担,身体排不掉。
常人脉息
正常人的脉息是一息四至。所谓一息四至,比如我是摸脉的医生,我一呼一吸,病人脉跳四下,四至五至都可以,因为中间会停一下,医生吸吐要正常,不能说吸吐之间,速度像狗在喘气,也不能像道家打坐,吐气吐一分钟,这样脉都会不准。
为啥要讲脉息,因为这样就明白,正常人吸气,一吸胃就动两下,吐气,一吐胃跟着动两下。这就是四至到五至的观念。
土和水的五行生克:为啥尿毒症会呕吐?
土本来可以克水,但假如水太旺,也会把堤坝淹没,叫作反侮土。水是肾脏,肾脏有问题会
直接影响脾胃。所以有一句话【胃是肾之关】,就是说胃是肾关门的地方,所以严重的肾脏病,比如尿毒症,除了极度的晕眩以外,就是恶心,不断的吐,因水太重,害到胃,并不是真的有胃病。
五色胃为黄
胃五行属土,入五色为黄色,叫黄土。胃像大地中的泥土一样,吸收营养的东西就会肥沃;五脏六腑的气都来自胃,胃里没有东西就没体力,有东西才有体力。
三、足阳明胃经之井荣俞经合
足阳明胃经一共四十五个穴道,它还不是最大的经络,最大的是膀胱经。第一节课就介绍过,所有的阳经,在手肘以下都有井荣俞经合穴,手肘以上没有。胃经的井荣俞经合穴和五行的对应关系如下:
金-井-厉兑穴
水-荣-内庭穴
木-俞-陷谷穴
火-经-解溪穴
土-合-足三里
四、足阳明胃经的子午流注
五、胃脉
胃脉是右手的观脉在管,如下图,右手的寸关尺脉分别对应:肺、大肠,脾胃,肾、子宫、胞户;左手的寸关尺脉分别对应:心脏,肝胆,肾脏。先这样简单了解,慢慢讲到《黄帝内经》、四诊心法时,会越讲越详细。
胃脉虚实,实脉按得越重,弹得越高,这是实脉;虚脉初按很大,按下去就没有了,这是虚脉,虚实脉先有个简单观念。
六、足阳明胃经的穴位
歌诀
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
地仓大迎下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
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
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出梁门,
关门太乙滑肉起,天枢外陵大巨里,
水道归来达气冲,髀关伏兔走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底,
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
内庭厉兑阳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终。
1.头维穴
头维穴是足阳明和足少阳之会,定位部分开篇已经讲过。
2.下关穴
定位:
教科书说法,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之间凹陷中,如下图示。老师的定位法,在鬓角这里,嘴巴开合时会摸到一个凹洞,就是下关穴。
操作:
病人侧躺,张开嘴巴,摸到凹洞就可以下针了,嘴巴闭上就没有了。因附近有头发,不灸。
主治:
a下巴脱臼,可以针下关穴;
b中耳炎,耳朵流脓;
c牙痛;TMJ(西医病症简称)先取对侧合谷穴,再针痛侧下关穴;
3.颊车穴
教科书的说法,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闭口咬紧牙时咬肌隆起,放松时按之有凹陷处。教科书描述也比较利于实践,老师也是这么讲的,图示参考下关。
地仓透颊车治疗中风,病人口歪眼斜,针健侧以及对侧合谷穴,地仓穴及颊车穴如下图所示。过去有一种用鳝鱼血治疗的方法,就是把新鲜鳝鱼血涂在患侧,待血干后,硬拉扯肌肉让面部重回对称。
4.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
这四个穴位几乎在一条线上,先罗列教科书定义。
承泣穴-在面部,眼球与框下缘之间,瞳孔直下;
四白穴-在面部,框下孔处;
巨髎穴-在面部,横平鼻翼下缘,瞳孔直下;
地仓穴-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
以上四个穴位,按照教科书的方法就很好找,不再重复老师口语化的表述。
操作及主治:
a承泣穴-承泣穴是足阳明、阳跷脉、任脉的会穴;离眼睛很近,一般是不针的,主要用来诊断,如果拨开下眼睑发现有眼翳正好在承泣穴的位置,从下往上蔓延,那可以帮助诊断,说明是足阳明胃经的问题;
b四白穴-可以针,治疗治疗眼疾;
c巨髎穴-巨髎穴是手阳明、足阳明、阳跷脉的会穴;可以针,不要太深,治疗眼疾或拔牙完牙痛或肌肉麻痹;
d地仓穴-是手阳明、足阳明、阳跷脉、任脉的会穴;另外在眉毛上方还有天仓穴,天仓、地仓可以看人的身体状况以及祖业,祖业凋零的人天仓会凹下来,人身体很差,胃气将绝时候,地仓会凹下来。
年轻人为啥总在脸上长青春痘?
上面讲的胃经的几个穴位,几乎都在面部,那么长青春痘就是胃太热了,年轻人吃的油腻再通宵熬夜,就很容易长痘。
5.大迎穴、人迎穴、水突穴、气舍穴
先罗列教科书的定义。
大迎穴-在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缘凹陷中,面动脉搏动处;
人迎穴-在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缘,劲总动脉搏动处;
水突穴-在颈部,横平环状软骨,胸锁乳突肌前缘;
气舍穴-在胸锁乳突肌区,锁骨上小窝,锁骨胸骨端上缘,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中间的凹陷中。
可以借助下图搞明白上述骨性标志的具体位置。
操作和主治:
a老师说这几个穴道实践中用的很少,比较常用的是水突穴,可治疗瘰疬、甲状腺肿大。下针时把大筋(胸锁乳突肌)捉住,不要碰到血管,顺着指甲进针五分即可。
b人迎穴很少下针,但这穴位下有人迎脉,可以用来诊断,人迎脉在,胃气在,病人不会死。
6.缺盆穴、气户穴、库房穴、屋翳穴、鹰窗穴、乳中穴、乳根穴
这几个穴位也是按照教科书定义,就很好找,罗列如下:
缺盆穴-在劲外侧区,锁骨上大窝,锁骨上缘凹陷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倪老师的说法是在锁骨正中。
气户穴-在胸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4寸。
库房穴-在胸部,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屋翳穴-在胸部,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鹰窗穴-在胸部,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乳中穴-在胸部,乳头中央。
乳根穴-在胸部,第五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a以上穴位作为近取穴治疗通常都是治乳房的问题,比如不出奶水,乳房硬块等,操作时不可以直刺,都是斜刺五分即可。
b乳中穴禁针禁灸,如果针下去很容易化脓,不好收口。
c鹰窗、乳根穴可以下针,有丰胸的效果,另还有丰隆穴可用,所以学针灸除了看病还可以美容。
为什么女性的乳癌容易转移成肝癌?
如下图,左图是胃经循行图,右图是肝经循行图,胃经、肝经都经过乳房,所以乳癌很容易转为肝癌。
乳癌发病的过程
女性哺乳期和丈夫、婆婆吵架,奶水就出不来,久而久之变成硬块堆积在乳房,形成乳癌。古籍记载乳癌不去治疗大约可维持生命十数年,根据临床经验,大概14年左右,去找西医治疗,切掉乳房,大约能活十年。针灸书上讲如果发展成乳岩,针治就无效了,但还可以用药,后面《伤寒》、《金匮》会讲。
初次喂母乳,奶水很胀出不来怎么办?
过去的中医用葱白把乳头涂一下,再用葱根部的须刺激乳头,奶水就出来了,因葱白是辛辣发散的。
古籍最早在宋朝记录了乳岩,也就是今天的乳癌
古人用“岩”字,就是说症状是很硬,硬如岩石,发病十三四年,中间会破洞流脓,味道极臭,乳房变得肿大,但患者不痛,中后期深可见骨,可以看到肋骨,还是流黑色的脓血,味臭如尸腐。
中医的观念,奶水就是月经
有如下证据:
a女性哺乳期没有月经,只有很少人会有,因奶水比较多就会同时有月经和母乳。中医认为奶水这件事是心脏在管,假如女性心情愉悦,每月月经时胸部会发胀,胀满后奶水就会顺着足阳明胃经、冲脉进入子宫卵巢,月经就来了。
b在哺乳期没有月经的情况下很多人依然可以怀孕,这就是说月经和卵子是两回事,不是一个系统。
c女性结扎后就不会怀孕,但还是会来月经。那么西医说月经是排出没有受精的卵,这是不能成立的。
所有的癌症都是因过多的营养没有去消导
癌在西医定义不是病毒、细菌,而是细胞的增加,那为什么细胞会增加,因为吃太多。
没排出的母乳一定要想办法吸出来
喂母乳的时候,奶水没有排出来,淤积在管腺、乳腺里面,这些乳水我们要想办法把它排出来,以防发展成乳癌。有几种方式:
a小孩子吸出来;
b有些小孩子力量不够,但也不能用拔火罐,因为力量控制不住,要人为的去吸;
c按摩。
关于退乳针
还有糖尿病,当血糖很高时,西医给你吃降血糖的药或打胰岛素,这样的动作等于叫胰脏去睡觉。那这一辈子,你就要依赖胰岛素或降血糖的药物。到有一天,胰岛素、降血糖的药没有用了,血糖还是很高,怎么办,就死定了,这是一条不归路。所以,一定要发挥身体的自愈力,不能找替代品。
乳房有硬块怎么办?
初期乳房有硬块,是因为奶水堵在里面,没有排出来而己,我们只要把它吸出来就好了。但奶水吸不出来怎么办,你就用按摩的方式,放松深呼吸,慢慢推,让先生帮太太做最好,每天慢慢推,就软掉了。
如果按摩完还是很硬,那也不要去做切片。过去有个针叫刀针,与九针里面的刀针很类似,刀针跟切片是一样的,会把管腺,淋巴伤到,会产生很多结缔组织及淤块。我们已经知道它是淤了,若再切片,过程中间又会有很多瘀血,造成更多的伤害在里面。
按摩不见效还可以用针用灸。针刺要循经取穴,现在学到的是足阳明胃经,如硬块在胃经上面,你就在胃经的子穴、母穴或郄穴,依照虚实来下针。
为什么女性拿掉子宫卵巢还会得子宫癌?
有人子宫、卵巢都被拿掉了,认为这样就不会有子宫癌、卵巢癌。前几年发现一病例,十年前子宫、卵巢拿掉后,切片也正常,但十年后又得子宫癌,没有子宫了,却一样得子宫癌,因为把癌细胞拿出来一看这种细胞只能生长在子宫。所以,女人拿掉子宫、卵巢没月经了,或者五十岁后天癸竭,你以为月经没有了,但奶水还有。
停经后乳房还在制造奶水,怎么排出?
奶水除了月经还有一个方式,就是通过大便排出,所以女性到更年期停经以后,大便频率会变高。
更年期情绪不稳定,为什么吃雌性荷尔蒙药物会损伤心脏?
西医不了解更年期的情绪不稳定也是心脏在管,一般心脏会自己调整让奶水排到大肠去,但雌性荷尔蒙药物一介入,当下很见效,情绪波动立马缓解,令人觉得药到病除,可其实这又把心脏的工作替代了,心脏就会出问题。现在已经有研究证明,吃雌性荷尔蒙药物会造成心脏损伤、心脏瓣膜闭锁不全。
中医治疗乳癌的远取穴和近取穴
顾名思义,近取穴就是在病处附近取穴,那乳癌取鹰窗、乳根穴都属于近取穴,远取穴就是循经络取穴,乳癌是胃经的问题,取胃经脚上的穴位就是远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