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结扎夹,又称一次性结扎夹,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一般采用化学合成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用于在外科手术中对管状组织进行结扎,每台手术使用的结扎夹数量介于2到15之间不等。血管结扎夹一般由化学合成或高分子材料制成。血管结扎夹按照是否可吸收能分为不可吸收夹和可吸收夹两种,按材质的不同可以又分为金属钛夹、塑料夹、可吸收生物夹等。目前,金属钛夹的金属材质已因其种种弊端正逐步被塑料夹和生物夹替代。
2、发展历程
微创手术的发展推动了血管结扎夹的诞生,血管结扎夹先后历经了金属结扎夹、塑料夹及可吸收夹等不同发展阶段,可吸收夹的出现推动了该领域的科技进步。我国血管结扎夹行业发展经历了启动、发展及高速发展三个阶段。
二、血管结扎夹行业发展背景
1、产业政策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自此高值耗材开启了持续性的集中采购,全国各省市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有序提速扩容,并呈现省际联盟采购态势。
2、社会环境
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主要有政策的支持,临床需求等多方面的推动下,从依赖进口逐渐转为国家自主生产,并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11710亿元,预计2023年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948.9亿元。
三、血管结扎夹行业产业链
血管结扎夹上游产业主要原材料为钛、高分子聚合物等,其中钛夹主要原材料为镍钛合金;塑料夹主要原材料为均聚甲醛、ABS塑料;可吸收夹主要原材料为聚乙醇酸、聚对二氧环己酮。中游为血管结扎夹制造商,代表企业有康基医疗、逸思医疗等。血管结扎夹下游为各级医疗机构,适用于普外科、肠胃外科、泌尿外科等。
四、血管结扎夹行业现状
1、市场规模
2、细分市场
根据材料是否降解分为不可吸收和可吸收结扎夹,一次性使用。高分子结扎夹由于可透视、价位中等、理化性质稳定,组织相容性好,因此一直是结扎夹市场的最大细分市场,占据份额达到28.33亿元,占据整体市场超过一半以上。钛结扎夹在手术中遇到使用电凝器时易传导电流,易导致组织黏连或导致烧焦等问题,正在逐步退出市场。
3、渗透率
塑料夹产品由结扎锁、基座、固定盖等部件构成,不同组成部件的原材料不同。塑料夹产品规格全面,适用范围广,且价格适中,医院渗透率远高于可吸收夹。2022年塑料夹在三甲医院的渗透率将达90.20%,可吸收夹渗透率为13%。
五、血管结扎夹行业竞争企业
聚乙醇酸作为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能完全取代普通塑料制品。由于其价格品贵,目前主要用于医用领域,但医用市场用量有限每年仅百吨级需求量。在国产替代政策的推进下,国产结扎夹以其逐步稳定的产品性能和质量以及价格优势,更广泛、更快地向医院渗透。
2024-2030年中国血管结扎夹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区域发展分析、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企业竞争策略分析、发展趋势及投资机遇、风险分析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