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小孩儿在公众场合能够生动鲜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非常的恣意,有自信心,让人非常的欣赏、喜欢,但是也有另一类孩子,容易畏畏缩缩,非常胆小一旦站在公众场合,就容易脸憋得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想作为父母,应该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自信大胆的人,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胆小、懦弱,但是实际上有一部分孩子,至少之所以会养成胆小懦弱的性格特点和父母的教育方式离不开,所以作为父母,也要学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变得自信、乐观、大胆。
那么作为父母,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摆脱胆小懦弱?
第一点:要时常鼓励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孩子
大部分孩子之所以性格非常的胆小、懦弱,就是由于其认为自己非常的差劲,比较自卑,所以才会出现在公众场合很难说出完整的话的情况,也很容易把自己陷入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学会时常鼓励孩子,例如,如果孩子的成绩得了明显的提高,那么作为父母就可以夸奖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或者是方法得当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能够慢慢的建立起对自己的自信心,也更容易在他人面前展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畏畏缩缩。
当然。在确立孩子自信心的过程之中,也不要大肆吹捧,而是要有理有据,这样才能让孩子信服,并且真心为自己的优点而欢呼雀跃。
第二点: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大多数的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比较有期待,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而有部分的孩子就是担心自己没有得到成就,就会丧失父母对自己的喜爱,所以便呈现出的胆小懦弱的性格特点。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告诉自己的孩子,无论他优秀与否,父母都会成为他的后盾,支持他、鼓励他,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能够不再畏惧,也能够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以及特长,慢慢的也就能够摆脱胆小懦弱。
第三点: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非常喜欢包办,没有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以及独立处事的能力,那么就会导致孩子真正处于一个没有父母陪伴的空间的时候,就会非常的懦弱、胆小。
所以作为父母,当然要起到引领、教导孩子的作用,但是也要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当然这不意味着父母要直接的将孩子推到人生的洪流中去,而是慢慢的在小事中积累孩子独立的能力,循序渐进,最后让孩子在面临一些重要的场合时候,能够游刃有余。
第四点:要让孩子直面自己恐惧的事物
孩子在年龄较小的时候可能会怕黑,害怕一个人走夜路,或者是不敢一个人睡觉,这些都是孩子恐惧害怕的根源,所以作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摆脱胆小懦弱,那么就要带领自己的孩子直面自己恐惧的事物。
通过一次次的刺激,能够达到系统脱敏的效果,慢慢的,孩子就不会对于这些所害怕的事物非常的恐惧,自然而然也就大胆的起来。
第五点:要杜绝打击和打压,而且要对孩子进行情绪的疏导
有部分的家长在处理自己孩子比较胆小懦弱这个情况的时候,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例如通过打击,谩骂的方式来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实际上这样的方法反而会导致孩子陷入更深恐惧之中。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要缓解孩子恐惧的情绪,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胆小懦弱,并且针对性的解决,同时比较胆小懦弱的孩子,性格都会比较敏感,那么这个时候,作为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如果孩子在逐渐变得大胆的过程之中,能够得到父母的支持,那么绝对会让孩子变化的程度更大,所以作为父母,支持和鼓励永远是两大法宝。
胆小、懦弱、容易恐惧就是大多数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孩子有的性格特征,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于是便引导孩子走向了不同的性格面。在孩子成长的这条路上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家长经常疏于引导或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从而导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