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富陈天桥已成佛教徒,现在一心想调理人类的大脑

【腾讯科技编者按】外媒Medium的撰稿人BryanWalsh近日发布了对陈天桥的专访。陈天桥在这个采访中谈到了他为什么要投巨资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成立“陈天桥和雒芊芊脑科学研究所”,以及他为什么会变得信佛。以下是原文内容:

陈天桥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位真正的互联网大亨,他在1999年创立了盛大,2004年该公司首次公开募股,陈天桥30岁就成为了亿万富翁。但是之后,他淡出了公众的视线。

2010年,陈天桥与家人搬到了新加坡,并将盛大私有化,同时出售了他在盛大子公司的股份。退出商界享受财富的互联网亿万富翁并不只他一个。但陈天桥离开商界却另有原因。在2000年代中期,当盛大进入鼎盛期时,陈天桥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而对癌症的恐惧又加剧了焦虑症的症状。“有些晚上,我醒来时心脏在砰砰砰地跳。”他说。“我知道情况不妙。”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盛大。

陈天桥现年45岁,他很想帮助那些也遭受过焦虑症折磨的人。“我们侧重在如何减轻这种痛苦上,”他说。但是,更好地理解大脑可以解开一些科学奥秘,这可能会带来一些商机,陈天桥也对这样的前景很着迷。(他的投资公司已经为数十家先进科技企业提供了资金,对虚拟现实技术特别感兴趣。)在两个小时的访谈中,陈天桥谈到了佛教信仰和大脑研究之间的关系,科技造成的问题需要科技来解决的逻辑,以及他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以下是访谈摘要:

问:你曾提到在盛大的时候压力很大。是什么时候你开始感觉情况不妙的?

那次恐慌症发作之后,我甚至还被诊断出癌症,到2010年,我们决定搬到一个新的环境。这是一个重大决定,我认为,我的整个生活从那时候就开始改变了。

问:离开你创办的公司,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吗?

当然是了。我们搬到新加坡后,花了两三年才适应过来。当我看到一些二线公司蚕食盛大的市场份额时,我想过要回去,即便心里知道不该回去。

我太太总是鼓励我。她说大多数人只能攀登一座山,但也许你可以攀登第二座或第三座山。我可以选择人生的新篇章。

许多人沉迷于过去的成功,他们认为这就是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因此,我总是跟同一辈的企业家说,“你的生活不仅仅是这家公司。抬头看看,你可以看到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但是由于竞争的原因,我可以看到他们很多人仍在苦苦挣扎。他们的生活压力很大。

问:现在你信佛了,有什么改变呢?

佛陀说我们必须从内在寻求答案。事实上每个人都在受苦。佛说众生皆苦。很多人不相信。但生活就是很痛苦,因为即使有幸福,即使有愉快,即使你有很漂亮的房子,总有一天你也会失去它们。人终究逃不过一死。

所以,我们决定开启人生的第二个篇章,把侧重点放在如何减轻这种痛苦上。

当我们做出这个决定时,有人说:“不,不,不!为什么选择痛苦?这是一种症状。你应该治愈的是疾病,因为如果没有疾病,就不会有痛苦。”我跟他们说:“不是的,疾病也是一种症状。”疾病是死亡的症状。疾病是通向死亡的道路。死亡是我们生命中唯一的疾病。而且我们必须承认,死亡不能治愈。虽然硅谷有一些人认为可以治愈它。

最后,我们把侧重点放在死亡和痛苦上。然后我们去见了许多科学家——迄今为止接近300名科学家。

问:你当时知道会侧重在神经科学上吗?

我们采用了自上而下的方法,以及自下而上的方法。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追问: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受苦?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意识?我认为,自上而下的方法来自宗教、哲学、社会学等等。甚至几千年前,哲学家们也在问自己这些问题。没有人能阻止你思考这个问题。但自上而下的方法面临着一些问题,因为现代人会说“展示给我看”。

他们想看到证据和数据,神经科学则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学科。我拿精神病学来举例,到目前为止,精神病学诊断仍然主要依赖于问诊,非常主观。我和精神病学系的院长交谈过,我问:“你什么时候能安装成像设备?你们什么时候可以某种生物标志物来检测抑郁症呢?”我觉得自己有精神障碍,我真的觉得自己脑子中有一些化学物质或者其他东西有些不对劲。例如,在我乘坐飞机时,我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我知道这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我仍然害怕它。可是在服用一种药后,这种恐惧感就突然消失了。这表明所谓的恐惧、精神抑郁、你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检测它。但好像精神病学没有这方面的动作。

我对此非常失望。癌症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检测到。但到目前为止,在大脑和心智领域,这50年来没有什么进步。所以我认为现在是我们做点事情的最佳时机。

问:你为什么选择做慈善而不是进行投资呢?

我们对不同方法进行了研究,我认为对于大脑和心智,我们必须选择一种非营利方式,因为我们对大脑的某些基本方面缺乏了解。这是一个瓶颈。所有这些研究仍然在大学或研究所里进行,它们就是非营利性质的。例如,伊隆o马斯克说他希望通过创业公司Neuralink将芯片植入人类大脑。我们和加州理工的神经科学家谈过这事,他们说现在没有办法那么搞,那是50年之后的事情了。

我觉得,我们采取了谦虚低调的做法。我们希望为科学家提供基本的支持,我们希望解决基本问题。我们不满足于赚钱。

在我们研究所的人脑-机器接口中心,理查德o安德森可以通过操纵瘫痪病人的大脑来模拟触觉和感觉。病人可能本来有些部位没有感觉。但理查德刺激了一些东西后,病人会说,“有人在挠我。”

这实际上证明了我的一个假设,即世界实际上只是感知。

我们的另一位科学家大卫o安德森,他可以操纵老鼠的情绪。当他按下一个按钮时,老鼠突然变得非常平静。当他按下另一个时,老鼠就会突然打起架来。所有这些都是由神经元控制的。所以我的另一个假设就是,我们是化学机器人。

我认为到了现在,科技已经达到了极致水平。我们改变外部世界来满足我们的大脑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如果还想要更进一步,我们就必须了解人体的内部。所以,下一个阶段就是调理大脑,只有这样做,你才能大大提高满意度和幸福感。

在谈到第四次工业革命时,很多人都说它是人工智能(AI)革命。但我认为这太狭隘了。AI只是它的一部分。我认为认知科学才是重点。如果连我们自己的智能都不了解,你就无法拥有很高级的AI。我认为目前的AI算不上真正的智能。

问:在AI领域,目前做法的基础就是收集和挖掘尽可能多的数据。人类的认知不是这样发挥作用的。这个领域的专家已经不再试图让AI模仿人脑了。这么做错了吗?

AI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功,比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没有人否认这一点,但我们不应满足于此。我总是用我两岁的儿子当例子。他能认出街上的叔叔或阿姨,永远不会弄错。但计算机必须经过数百万次培训才会认出“这是一只小猫,这是一块饼干。”

现在我们对机器的唯一导向就是“效率”。机器优化了效率。机器知道如何快速找到最佳方法。但如果机器统治了世界,它们可能就会说:“因为资源很重要,所有的老人和病人都需要死掉。”因此,我们必须给机器灌输公平性和同情心。但是,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定义它们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回到精神病学上,医生的判断是建立在主观问诊上的,但我们如何将这种经验传递给机器呢?

问:机器人会接管一切吗?

第二个担心是机器可能发展出意识,超越人类。这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它们计算的速度已经比人类快得多,但它们仍然没有任何意识。肯定缺少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神秘事物,就像计算机缺少合适软件的情况一样。

有人说,也许有一天,机器会变得拥有自我意识,那么它们应该拥有自己的权利。我想,也许吧。但那将是一个新物种。我们为什么要费心去创造一个新物种呢?我们有这么多人仍在挨饿,地球上的许多物种仍然面临灭绝。为什么要创造新的物种呢?我认为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辩论非常混乱。

问:你还参与了围绕大脑和神经科学的风险投资。在这些区域内,你认为增长点在哪里?制药吗?人脑-机器连接吗?

正如我所说,重点在基础研究上。这是好奇心驱动的。我们正在寻求真相。但是从基础研究发现的东西来看,我认为它可以满足全人类的三个要求。第一个是脑部治疗——精神障碍问题在快速增长——我认为这将是未来的一个重大挑战。不仅是精神障碍,还有神经退行性疾病。人老了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诸如此类。

抑郁症已成为头号疾病。我想这种研究对此可能会非常有帮助。我们确信基础研究将在未来10到20年内为此做出很多贡献。

第二点,我们称之为大脑发展。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想要造福人类,我们就必须了解自己,然后我们就可以给世界、汽车、房子和一切事物赋予目标,这样世界就可以读懂你的想法,知道你想要什么,让世界来满足你。通过基因编辑来破解自己并改变自己的身体。我认为这是未来的杀手级应用。

第三个则是我们的终极愿景。我们试图回答一些问题,比如什么是意识?我们是谁?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拟的?这些讨论可能看起来太过学术性,但对我来说这很重要,而且我认为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如此。几千年来,这些都是全人类一直在问的终极问题。我想如果幸运的话,我们这一代人可能会发现真相。

问:谈到抑郁症,如今自杀率正在上升。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我认为这是因为科技。我认为科技发展得太快,许多人无法接受。

但是你又不能放弃科技。所以我们必须使用科技来解决它带来的问题。这就是研究大脑的认知科学如此重要的原因。人们说,“哦,科技是这样的,一个疯狂的家伙按下核按钮,世界就会消失。”他们说,“这是科技。”但我们想知道的是,为什么那个人要按下那个按钮?

问:那我们要调整自己的大脑,来适应科技发展吗?

我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但我认为,我们对大脑越是了解,我们就越能够减少这些精神障碍。

问:那么在未来,我们不仅仅是治疗精神障碍和抑郁症,还要积极塑造我们的大脑,让自己更聪明,意志力更强呢?这是人类前进的方向吗?

我不知道。很难说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异常的。也许有一天,如果我们的科技足够发达,那么我们会把异常的大脑调整到正常状态。但问题是:什么才是正常的?即使是现在,所谓的正常人对同一事物也持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但是,随着对人类大脑的理解增多,至少我们可以减少那些每个人都认为错误的行为,从而减少对社会的伤害。例如自杀或恐怖主义,我们可以减少这些类型的东西。但在正常的社会中,我们很难进行全面改善,因为我们必须保持灵活性和大脑的多样性。

例如韩国人非常擅长整形手术。所有漂亮女人看起来都一样!这是我们想要的吗?这也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且在我看来,保持多样性会更好。

问:你觉得虚拟现实(VR)将如何塑造未来?

我总是说,VR的终极版本就是“做梦”。

我们的大脑足够强大,可以创造出能够模仿现实声音和感觉的虚拟现实。

所以我想,为什么我们必须用谷歌VR头盔呢?我们对大脑知之甚少。我们是不是可以操纵我们的大脑,继续做我们的梦呢?当我从一个美好的梦中醒来时,我总是很失望。如果晚上能接着做头一天的梦该多好。如果你能让人们做梦,那将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我一直说,这将成为娱乐业的终结者。

我问过一些科学家是否可以模仿知觉。目前还只能模仿声音和视觉效果。如果你能感觉到各种东西,那么大脑就可以模仿各种东西。所以我认为VR的最终版本应该来自我们的大脑本身。它就有那么强。

问:我们谈到过科技影响人们的幸福感,那么VR是否也有这个风险呢?

这是个趋势,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我小时候喜欢去朋友家看碟,父母说这会影响我学习,会让我上瘾。我们这一代就是这么过的。而我在盛大的时候,用户的父母也每天都批评我,说我们的产品让人上瘾。

我认为,如果科技提供了更加生动的刺激,这种趋势将会增强。你总会发现有些人沉迷于它。就像毒品,如此强大,可以控制你的大脑,让你感到快乐。但如果它与药物具有相同的影响,一些规定就会出台。我认为,即使VR会带来更多令人上瘾的东西,我们也可以把药物监管当作参考,对它进行监管。

问:你对科技和大脑领域的发展感到乐观吗?我们能让自己变得更健康更快乐吗?

我找不到答案。这就是为什么我有点悲观的原因。我认为科技带来了很多问题。我能做的是尝试用科学的方法来缓解这些科技的可能后果。但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可能就会导致非常糟糕的后果。(编译/Kathy)

THE END
1.氯胺酮主要作用于猫哪一种接受器后产生止痛效果?()连带债务的债权人( ).只能向债务人中的一人或数人同时或先后请求其履行全部债务\n.只能向全体债务人请求其履行全部债务\n.只能向债务人中的一人或数人请求其履行部分债务\n.可以向债务人中的一人或数人同时或先后请求其履行全部或部分债务\n https://www.shuashuati.com/ti/64c2d89d56f6495696ec664b73a75282.html?fm=bdbds994b530be3eb6c0b5b4d6c973b1d0cc2
1.佛教说人养猫的福报喵声中寻福揭秘佛教中的养猫之道在这个物是人非的世界里,动物与人类之间的互动深受人们关注。尤其是在佛教文化中,养宠物被视为一种积极的修行方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佛教中的养猫观念,以及它如何成为一条通往幸福和平静之路。 佛教说人养猫的福报 据传统佛教信仰,养猫不仅是一种生活乐趣,更是一种积累善缘、增进福报的行为。《大智度论...https://www.gkklenewvt.cn/geng-duo-chong-wu/220583.html
2.佛缘之猫养宠福报探秘在佛教中,猫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动物,它们以独立自主、优雅沉稳的性格赢得了人们的心。养猫不仅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在繁忙和压力之中,cats’ gentle purrs and soft fur can be a soothing balm for our frazzled nerves, helping us to relax and unwind. This spiritual connection with...https://www.43v8om14h.cn/chong-wu-zi-xun/213421.html
3.苏州历代撸猫哲学笔记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都说今人养猫精致,对猫咪的呵护无微不至,翻看史乘发现苏州古人不遑多让,单论流程仪轨犹在今人之上。反常现象的背后是古代猫的崇高经济地位,以及苏州先民在对抗猫的动物本能过程中摸索出的驯化技巧,文人雅士更是在世俗压力中寻求解脱时对猫咪自由懒散、逍遥世外的境界格外追慕。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59816
4.如何评价电影《妖猫传》对原著的改编?(妖猫传)影评电影改编自日本著名作家梦枕貘的魔幻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下称《沙门空海》),讲述了盛唐时期一段奇幻史诗陈凯歌在《妖猫传》现场说戏。陈凯歌的上一部奇幻电影,是“大名鼎鼎”的《无极》,距今已有12年;《妖猫传》筹备6年,拍摄5个月,后期制作一年,可以说陈凯歌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对《无极》的著名恶搞《...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000307/
5.能给猫求符吗佛教说法是什么然而,对于给猫求符这一行为,佛教的看法并不一致。一些佛教徒认为,给猫求符是一种迷信行为,不符合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他们认为,佛教更注重通过内心的修行和慈悲来帮助动物,而不是通过外在的符咒或仪式。这些佛教徒强调,真正的慈悲心应该体现在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上,而不仅仅是针对特定的动物。 https://www.mtrjc.com/wen/230417.html
6.猫来家中的因果佛猫招财还是招灾猫和虎同属猫科动物,因为形象相似,常为人所并提,猫也常常被人称为“虎舅”、“小老虎”,过去,人们对养猫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养猫富,招财,有人说养猫穷,招灾,说的都头头是道。那么,猫来家中的因果佛是什么?猫招财还是招灾? 猫来家中的因果佛是什么? https://www.qiyuange.com/fengshui/85175.html
7.情绪环境(精选十篇)调查表主要内容:(1)就医环境;(2)手术室的环境;(3)医务人员的态度;(4)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5)护理服务质量;(6)对该次手术的感受。以上内容的评定标准:(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很不满意。满意度为((1)+(2))/该组总人数×100%。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jbxq1rx.html
8.从水浒传到金瓶梅一个是调戏林冲妻子的高衙内被做了绝育手术,一个是李逵对美女挤眉弄眼。曾有报社编辑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写篇文章,我没写,因为老版《水浒传》的编剧,就是我的学生。尽管没有公开发表意见,碰面的时候,我还是把他教育了一顿。现在看起来,老版《水浒传》成了经典了。《水浒传》和《金瓶梅》,就是父亲和儿子的...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822/13/69471426_1044840356.shtml
9.脚不沾地会触电吗为什么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阐述自己所看到的“男、女有什么区别”,请幼儿充分讨论自己对不同性别的看法。 3、提问引发思考:什么是“性”? 教师小结:“性”是和我们的身体密切相关的,不关是从头发的长短就能判断性别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代表着性别差异的。是哪些部位呢?就是我们穿衣服遮起来的部位。 https://www.atkpfzh.com/cyxx/16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