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福报故事:你只管善良,福报已在路上,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土十方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播种一份善良,就是播种一份希望;收获一份感动,更会收获一份心安。
你的善良,人不知天知;你的善良,绝不会吃亏;你的善良,终将得福报。
一直相信,心存善念,天必佑之,心存善念就是人生最好的修行,人生在世,就是应该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结好缘,做好人。
你只管善良,上天自有安排
“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是的,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意思是说,一个人只管多做善事,做好当下就好,不要去牵挂往后的发展。人生在世,积德行善全凭自己的一颗真心,心地善良的人,福报都在路上。
古语有云: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善良是一颗种子,有它落地生根的地方,一切都会欣欣向荣;此间有福田,何处不安身?一个行善事,存善心的家庭,风水永远不会差。
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遇到的多是充满善意的人,善意的事,而一个处处算计、充满恶意的人,遇到的多是来算计他的人,满是恶意的事;你是谁,来的就是谁。
明白这一点,无需去想太多,无需去算计会得到多少,只管善待万事万物就对了,因缘和合,果报自然能现前。
人善,人欺,天不欺
从前有一位风水先生到处游历,靠给人看风水养家糊口,是个睚眦必报的主。
一日他口渴难耐,向麦场的妇人讨水喝,妇人却端给他一瓢表面浮满麦芒的水,他觉得妇人为难自己,心里愤恨不平,于是假装好心,主动说帮妇人家看风水,但其实却是选了一个风水极差之地,小顽皮gui聚集,难聚财。
几年后路过此地,他发现妇人家在这个地上盖了房子,但却成了一方财主,他便四处打听,原来,这家妇人有三个儿子,乳名叫做:大王,二王,三王,小顽皮gui遇到王,不敢作怪,还要处处帮助妇人家,所以事事顺心。
路人还告诉他,这家人非常心善,以前穷时就曾四处帮人,现在财运亨通,就修桥建路,造福一方百姓。
风水先生不解,如此善人为何一瓢水都给的不痛快,便问他,你们这里往水里放麦芒是什么习俗?路人解释道,我们给小孩喝水都是这样,小孩子太皮,玩得太热回来就着急喝凉水,容易伤了肚子,放上麦芒,喝水时吹一吹,就不会喝那么快,不至于伤了肠胃。
风水先生听后,立即想到一句话:“小善不为人知,久后便有大福。”从此一心向善,再也不敢轻易坑人害人。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种善因,得善果,自求心安。
你的善良,无需考核
一个导演正在筹备自己的新电影,一天,正为此一筹莫展的导演到城市西郊办事,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遇到了一个十多岁的擦鞋小男孩。
小男孩问道:“先生,您需要擦鞋吗”导演低头看了看自己脚上刚刚擦过不久的皮鞋,摇摇头拒绝了,就在导演转身走出十几步之际,忽然见到那个小男孩红着脸追上来,眼中满是祈求:先生,我整整一天都没吃东西了,您能借给我点钱吗?我从明天开始更努力擦鞋,保证一周后把钱还给您!
导演动了恻隐之心,就掏出几枚硬币递到小男孩手里,小男孩感激地道了一声“谢谢”后,一溜烟就跑得没影了,导演摇了摇头,因为这样的街头小骗子他已经见得太多了。
半个月后,忙着筹备新电影的他早已将借钱给小男孩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不料,就在他又一次经过西郊火车站时,突然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离得老远就向他招手喊道:先生,请等一等!等到对方满头大汗地跑过来把几枚硬币交给他时,导演这才认出这是上次向他借钱的那个擦鞋小男孩。
小男孩气喘吁吁地说:“先生,我在这里等您很久了,今天总算把钱还给您了!”导演握着自己手里被汗水濡湿的硬币,心头陡然升起一股暖流,导演不由地仔细端详起面前的小男孩,突然,他发现这个小男孩其实很符合自己脑海中构想的主人公形象。
于是,导演把几枚硬币塞到小男孩衣兜里,对他神秘地一笑,说道:明天你到市中心的影业公司导演办公室来找我,我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第二天,小男孩得知,导演让他做了他新电影的男主角,他在录用合同的面试原因一栏中只写了这样几个字:你的善良,无需考核。
也许你始终没得到幸运的眷顾,不曾被生活温柔以待,甚至还没摆脱苦难的折磨,但请相信,你付出的每一份真心,都能被珍惜;你播种的每一个善行,都会被收藏;你献出的每一种关爱,都能温暖整个世界。
所以,别纠结值不值,别计较得与失,别畏惧苦和难,在看不见的地方,定会有人祈祷你平安,祝福你喜乐。
愿你雨天有伞,深夜有灯,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与尘世的万千美好,都能不期而遇。
清朝的时候,保定府有一姓宋的老翁,名正,字行直,担任定县的师爷,掌管府衙的档案文书。宋正一辈子在县衙谋事,为人正直清廉,从不搜刮民脂民膏。到了五十岁还过着清贫的日子。他的妻子刘氏,是个老秀才的女儿,也非常贤淑善良,年龄和丈夫相仿,但是二人没有子嗣。
这年除夕,宋正忙完公务,拿着仅有的一百贯钱,买了几样素菜,回到家里。刘氏把菜炒好,准备揪着窝窝头吃除夕饭。忽然听见“笃笃”的敲门声。宋正去开门,一个穿着华丽的人冒冒失失走进来,后边还跟着一个仆人,背了一个口袋,看起来沉甸甸的,宋正不认识这个人,心里很纳闷。
宋正看着桌子上的白银,心想:“这是什么案件?值这么多银子?”于是他拿出案卷的目录,仔细查找起来。原来是清雍正年间一件灭九族的案件,某某的一个子孙逃到定县,隐姓埋名。朝廷曾传达公文让定县县令,命他暗中查访。当时的县令,已经结案,说经过查访,没有疑似某某子孙的人,此案已经了结。但宋正经过详细查看案宗,发现里面有很多漏洞,此案卷一旦泄漏,势必会引起一场血雨腥风。宋正暗想:得到一笔银子今后可以衣食无忧,但是必定会损阴德;但是不损阴德,一百两银子就会泡汤。
他正踌躇不决。这时,宋正的妻子刘氏从室内出来。看到银子和案宗,就向丈夫询问原因,宋正详细向妻子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刘氏对他说:“人穷志不短,我家虽穷,但是我们过得踏实,不能为了钱而伤害别人一家性命,损阴德的事情千万不能干。”宋正听后若有所悟,把那案卷投入火炉烧掉了。
第二天,那客人如约而至,向宋正索要卷宗,宋正说:“抱歉,我命薄,无福消受你这一百两银子,你要找的卷宗多年前已经遗失了,没有找到。”客人听了,收起先前的五十两银子,失望而去。
这天晚上,宋正梦见财神手里捧着金元宝对他说:“玉皇大帝感念你的清正廉洁,把天库的一千两银子送给你。”宋正看着金晃晃的银子说:“这是我的本分,无功不受禄,你还是收回去吧。”财神只好捧着金元宝走了。
过了一会儿,禄神又来了,手里捧着一顶官帽对他说:“你身为师爷,恪尽职守,玉皇大帝赐你五品顶戴。”宋正说:“我官小位卑,官做大了,我不习惯迎来送往,阿谀奉承,这不是我想要的。”禄神也走了。
又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位观音娘娘,怀里抱着个婴儿,观音还未说话,宋正抢着说:“如果能得到你怀里的婴儿,我死也无憾了。”观音娘娘说:“你前世身为一品官员,贪赃枉法,今世本该断子绝孙,但你今世悔过自新,经受住了考验,特来给你送个儿子。”宋正高兴极了,一把把婴儿抱在怀里。孩子大哭,宋正一下惊醒了,原来是南柯一梦。宋正把梦中的情形讲给妻子听,妻子竟也做了相同的梦。
后来,刘氏果然身怀有孕,十月怀胎,诞下一个儿子,于是给孩子取名梦郎。梦郎自幼聪明,十岁考中秀才,十四岁考中举人,十六岁考中进士,最后官至巡抚。
说的是古代民间故事,讲的是人生真理。劝人行善莫作恶,留于功过后人评。
古时候有个姓彭的书生,不喜功名前程,却喜欢研究堪舆之术,时常拿着罗盘按图索骥,帮人寻龙点穴,并以此为乐。
某一日,他来到某座山头看见有一低洼处隐隐有龙吟虎啸之气象,自以为找到了一块宝地,十分得意。
然而等彭生细细测算的时候,又来了两人,其中一人似乎也懂些堪舆之术,但却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这里不好。
彭生不服,不禁与此人辩论几句行内才懂的术语,谁知此人不但娓娓道来,还就于其中的难点加以精妙分析,让彭生肃然起敬。
彭生恭敬地对此人行礼,请教这里有何不妥。
此人犹豫了一下,告诉彭生,这里并非完全不好,而是只能给德才兼备之人使用,若无大福德,只会适得其反。
彭生表示受教,再次鞠躬感谢指点。然而转身再看,两人已经不知去向。
没过几天,有人恰好找到彭生,希望他帮忙寻找一处好地。
彭生想到这家人世代都是忠厚人,乐善好施,便想起了那块宝地,有心送给这户人家。但又担心这家人徒有其名,德不配位。对这家人说:
“这块地若无大福德的人恐怕适得其反,不如先找家中长辈在此处睡上一晚上,看看有无异相。”
这家人想了想,还是答应了。
那一家父子晚上用铺盖在这儿搭了个窝睡觉。
到了半夜,远远隐隐传来车马声,有一队手持剑戟的侍从簇拥着一个威武男子,站在了这家父子身边。呵责他们德才不配强占此地,如不赶紧离开,必有祸事。
说完,来者如同一阵风似地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家父子吓出一身冷汗,再也无法入睡。等天色大亮,跌跌撞撞回了家,再也不提此事。
彭生得知之后,既佩服高人先见之明,也十分好奇,到底谁才配用这块地呢?
过了很久,彭生一次饭后散步,偶然听说当地有个孝子,其孝行前所未有,堪为楷模。便好奇前去一看。
到这户人家,彭生发现这户姓何的人家十分贫寒,家里只有两间房。内房住着多病的母亲,而外房既当厨房又当饭厅,兼带小夫妻寝室。虽然空间逼仄,但却十分干净整齐。
何生夫妇先服侍母亲坐在正座吃饭,待母亲吃饭之后,又亲自侍奉母亲洗脸,一边讲最近发生的趣事,而后又为之捶背松肩,直到老人欣然躺下发出鼾声,方才缓缓退出。
彭生大为感动,于是心中一动,又把那块宝地告知何生,希望能对他有所帮助。
没想到何生连连摇头,拒绝了彭生的好意。泣声道:“我母尚在,怎可言此事。谢谢先生好意,学生愧不敢当呀!”
彭生汗颜而出。心中愈发确定何生是孝子。从此之后,明里暗里帮助何生。
没过多久,何生的母亲起床之后,坐在门口和人有说有笑,转眼就没了声音。
何生一细看,发现母亲没有了任何呼吸,已经驾鹤而去。顿时痛哭流涕,见者无不伤心落泪。
得知这件事,彭生十分同情何生,牵头当地的乡绅,资助一些钱料理的后事,地点就选在当初那块宝地。
一切事情办完之后,彭生又帮忙牵线搭桥,给何生找了一份工作,给大户人家打理帐务。日子渐渐好转起来。
转眼十多年过去,何家的小子长大成人,小小年纪考场得意,最后成为两榜进士。家业日渐兴旺,成为当地名门。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编者语:
儒家有五常的说法,首推孝道,认为有了孝道才可能具备其他优良品德,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
一个人不论出身如何,只要能有一颗孝心,必然得到社会的尊重,天地的护佑,最终使家道光显,福荫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