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天使与恶魔的结合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胖嘟嘟粉嫩嫩,老老实实地睡在你的怀里,温柔得像个天使,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恶魔的本性就会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到了七八岁。
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七八岁的时候,妈妈常说的一句话:“七岁八岁人嫌狗不待见!”当时对妈妈的话没有太深的理解,反正就知道说我讨厌呗!现在我终于深深地、深深地明白了这句话的内涵太丰富了。
现在的孩子普遍早熟,到不了七八岁,五六岁开始恶魔的本性就完全暴露出来了,搞得每天都鸡飞狗跳的,动不动就发脾气、犯浑,很多父母都会觉得孩子到了叛逆期都这样,过了叛逆期就好了,其实这不完全是叛逆期的事儿。
小磊的妈妈特别苦恼,那天在朋友圈中说了这么一句话,“坚持!再有几个月就迎来了解放!”下面配上了小磊发脾气的图片。
再过几个月,小磊就上一年级了,她妈妈说孩子最近特别讨厌,每天都惹得她歇斯底里。
和小朋友下棋,因为输了被对方说了一句:“你没我厉害!”就会不依不饶地和别人吵起来;
做游戏,大家推选别的小朋友做大队长,他当副队长,也会和别人干起来;
不小心摔了一跤,被同学嘲笑了两句,又哭又闹;
就连和小朋友比吹牛,都能和别人打起来……
小磊每次发脾气,都会被妈妈狠狠地教训一顿,轻则一顿臭骂,重则一顿胖揍,可这孩子记吃不记打,依然照旧!
家里有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是不是感同身受啊?我举双手表示理解,因为我家里也有这么一个小“恶魔”!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发展要完成一项重要的内容——自我认同,什么是自我认同,简单的说就是明白“我”是谁,是怎样的人。
心理学家认为,自我认同感是一个人自我认知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孩子只有建立充分的自我认同感,将来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处于少儿时期的孩子自我认同很简单,因为心智不成熟,他们往往通过外界的评判来感知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比如,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同学说很好看,他就会很高兴,觉得自己很美;如果同学说衣服很丑,他就会很不开心,认为自己很丑。
孩子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心里就会很难过,因为他们不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这个时候父母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首先,理解孩子的情绪
我们可以不支持孩子的行为,但一定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在这个方面,很多父母做得都不到位,比如,孩子被人嘲笑了两句哭鼻子了,不少父母就会说:“哭什么哭,这点小事至于吗?”
的确,见到孩子哭,打心眼里就烦,所有的育儿理念,所有的理智,全都在孩子的哭闹声中瞬间崩塌了,结果就是你在与孩子的对吼几个回合后,终于靠着自己的嗓门比孩子大,镇住了局面,可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啊!
所以,还是在最后的一点理智没有丧失之前,先用冷水洗把脸吧,然后告诉孩子,“妈妈理解你的心情,但不支持你的做法。”
其次,疏导孩子的情绪
人都有七情六欲,都不是身在世外的仙人,都是凡夫俗子,有脾气正常,但是乱发脾气就是不对的啦,孩子没有大人的克制力,也不晓得如何发泄心中的情绪,所以,我们应该告诉他如何去释放压力,缓解不快乐。
这样的方法有很多,陪孩子玩会游戏、让孩子看看喜欢的课外书、看看动画片等,都可以,此时别和他讲什么大道理,重点是让他降火。
最后,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赛跑的时候,落在了其他小朋友后面,小朋友说他:“我比你强,你没我跑得快!”孩子很不高兴,气呼呼地跑回了家,怎么办?
你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小朋友跑得比你快,说明他的运动能力比你强,这是他的优点。
然后,让孩子找找自己身上的优点,“你看看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点?”可能孩子就会说:“我唱歌比他好听,上次我还参加学校的歌唱比赛呢!”
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孩子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有怎样的优点和缺点,让孩子更好的接受自己,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只有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将来他才能悦纳自己,一个喜欢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强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