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冠郡铭苑小区,文明养犬标语随处可见。
狗狗一直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它们活泼可爱、聪明机警的性格收获了很多人的喜爱,成为了众多家庭的一员。但是一部分养犬人却存在不文明养犬的行为,妨碍他人日常生活,有一些行为甚至危害到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养犬管理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城市文明建设。为切实解决违法违规养犬和不文明养犬行为产生的各类问题,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我市制定《台州市养犬管理条例》,并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
养犬管理条例实行的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看。
牵紧“文明绳”,做好“铲屎官”
8月24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个小区和公园发现,遛狗牵绳的现象已蔚然成风。当天傍晚,记者走进天璟誉府小区,半个小时内遇到了7个遛狗的住户,绝大多数主人都牵上了狗绳。
陈女士有7年养狗经验,她表示,自己在公共场所遛狗都会牵好狗绳。“小狗都比较活泼,放任它乱跑的话可能会扑人。”
家住冠郡铭苑的杨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前几年在小区里遛狗的时候,自家小狗曾被未牵绳的柯基犬攻击。“当时小区里偶尔会碰到不牵绳的遛狗人,我家狗就是那个时候被一只柯基犬咬伤了右眼皮和前脚掌。”杨女士说,自从今年市里出台了《台州市养犬管理条例》以后,小区宣传也跟上了,“不怎么能见到不牵绳遛狗的人了。”杨女士还说,自己遛狗时会带上捡屎的塑料袋,“现在小区里到处都是及时清理狗狗粪便的宣传标语,想注意不到都难。”
对于不允许宠物进入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场所,记者看到,门口均设置了犬只禁入的提醒标语。
做好犬只分类与登记
根据《台州市养犬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禁止在重点管理区内饲养、繁殖、经营烈性犬和大型犬。3月29日,市公安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公布了《台州市重点管理区禁养烈性犬品种名录和大型犬标准》。明确了藏獒、比特斗牛梗、阿根廷杜高犬等28种犬只为烈性犬,肩高超过60厘米或体重超过30千克的犬只为大型犬。
记者走访市区人流量较大的市民广场与和合公园,均未见到名录中的烈性犬和大型犬。
市公安局治安机动支队支队长金剑波告诉记者,市公安局呼吁市民配合完成犬只规范管理工作,主动登记犬只信息,做好犬只免疫、登记上牌与芯片植入。金剑波介绍,目前全市重点管理区内均设有犬只免疫和登记“一站式”服务点,为市民提供犬只免疫服务。
定期整治流浪犬
记者从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流浪犬整治也是执法队员的日常工作之一。该局直属分局办公室主任蒋海江介绍:“日常巡查时,路遇没有犬牌并且无人认领的犬只,我们会捕捉后送至各收容所。”目前,椒江收容所里有500多只流浪犬,玉环执法局最近3个多月就捕捉了700多只。
为减少流浪犬对市民的危害,金剑波建议市民文明养犬、科学养犬,不要随意丢弃犬只,“我们希望市民尽快完成犬只登记上牌工作,早日植入芯片。这样如果家养的犬只走失了,通过免疫牌和芯片能够很快找到主人,避免流落街头成为流浪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