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乡中心小学位于石棉县东面,学校占地面积6317㎡,建筑面积4707㎡.现有九个义务教学班,共有学生331人,教师23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已根植于每个人的心田,成为我校最鲜明的办学特色。为进一步促进我校师生的身心健康,优化育人环境,营造文明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提升我校的办学层次与品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校师生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和健康观,始终坚持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本”为指导,以创建“健康促进学校”为总目标,结合我校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创建活动,为全校师生营造文明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强化师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知识和技能水平,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基本原则
1、活动性原则。创建工作应以活动为主要载体,通过载体创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师生都获得健康体验,并以此来调节身心,提高健康素质。
2、主体性原则。学校应承认和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采取多种渠道和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和调动广大师生自我健康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发展性原则。教育活动应立足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同层次需求,促进师生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全校师生都有一个健康向上、幸福美好的人生。
4、开放性原则。学校应树立大教育观,开放校内资源为社区服务;同时要主动争取社区和社会力量支持,使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形成合力。
5、和谐性原则。教育活动应立足于师生的现实健康水平,使教育的各个环节处于和谐状态,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发展,实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目标。
6、渗透性原则。学校应在各种教育教学、文体娱乐、卫生教育、全民健身运动、社团活动、环保行动等活动中,注重精心设计,及时渗透健康教育理念。
二、工作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1、围绕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成功创建“健康促进学校”为目标,增强师生的健康促进意识,提高全体师生的健康素质。
3、通过宣传、调查、听讲座、写报告等形式促进健康理念的形成,充分开发师生的健康潜能,培养师生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师生共同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和发展,创建人际关系和谐健康、具有良好健康服务质量的健康促进学校。
(二)主要任务
2、逐步改善学校的物质环境:利用现有的设施或新建、改建健康教育宣传场所,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教学场地、心理咨询室,保证学校运动场的设备、建筑物、花草树木和其它设备的安全,保证足够的卫生设备和水,全力改善和保障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老师的教学环境以及师生的就餐环境,切实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满意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认真做好校园文化设计并付诸实施。
3、建立融洽的学校人际环境:不断通过各种形式,创设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怀、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学校的各项制度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文关怀的精神。
4、举办健康教育的普及活动:通过学校校本课程,普及师生及家长所需的各种健康知识和技能,学校为师生提供直接全面的健康服务,担负起师生保健的责任,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如举行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篮球等比赛;举办学生宿舍文化评比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师生心理咨询活动等。
三、具体措施与保障机制
(一)具体措施
1、做好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宣传发动工作。召开师生动员大会,利用板报、宣传窗、宣传小册子、主题班会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全校师生全面了解我校以“健康第一、校园和谐”为切入点的健康促进学校创建主题,提高全体师生对创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积极开展创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校园清洁工作质量。进一步落实校园、教室、教师办公室的卫生包干制度,提高清洁工作质量,做到各班教室和走廊卫生包干区每天三次打扫,每半月一次大扫除,教师办公室每天两次打扫;垃圾及时清运,随时保持校园干净整洁。同时要教育学生改正随地乱丢果皮、塑料袋、纸屑等不良行为,定期开展全校性的卫生大检查,及时在校园的宣传窗里、校园网站上公布卫生检查结果,并将其结果与文明班宿舍、先进班集体的评比相挂钩。
3、进一步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定期对教室、办公室等场所进行消毒,对食堂要加大卫生检查力度,对食品卫生的把关要严格,对食堂工作人员要定期体检和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对师生的饮水卫生要监控;多渠道对师生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帮助师生掌握必需的卫生健康技能。
4、关心师生健康。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体检,做好体检服务工作,建立师生健康档案。举办健康知识普及讲座,出健康知识黑板报,不断提高师生的健康知识水平。对于师生的常见疾病,如咽喉病、近视眼、关节炎、肠胃病等,要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治疗工作。
5、制定传染病爆发和集体中毒事件应急预案。发现传染病传染及食品集体中毒事件要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采取应对措施,始终把师生的健康放在工作的第一位。
7、注重师生心理健康,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继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实验研究、心理咨询与个案辅导工作,办好心理咨询室。校园文化要凸现和谐健康特色,加强师生的感情交流,营造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氛围。
8、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全面提高健康服务质量。整体规划和开展校园环境建设,把校园建设成安全、绿色、快乐、健康的家园;学校各部门在制定计划,开展工作时,都要确立“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本”的观念,端正服务态度,确保师生人人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安全与健康服务,全面提高健康服务质量。
9、要把健康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体活动,在学科教学、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等工作中渗透健康教育。
10、加强与社区、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家庭和社区的参与,建立与家长经常性的互相反馈信息以及与社区定期联系的制度,充分利用社区的人力、物力资源,为师生提供足够的基本健康服务。
(二)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成立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毅
副组长:唐昆
组员:各处室主任及全体班主任、
2、制度保障。创建健康促进学校要以国家制定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省市有关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的文件为依据开展各项工作,并把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及教师个人制定的工作计划要充分体现健康促进学校的理念,并有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内容。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按照政教处、总务处、教务处创建健康促进学校要求去开展班级工作。
3、物质保障。总务处负责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物质保障工作,为师生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设施等保障。
四、实施迎评与总结阶段
(一)实施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2017.4)。召开全校师生动员大会,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目的和意义,强化健康促进意识,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创建健康促进学校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组织全体师生分层次参加创建“健康促进学校”业务培训。
2、创建实施阶段(2017.5-2017.9)。按照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工作目标及职责分工,制定实施细则,落实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接受市、县“健康促进学校”领导小组的督导检查,并以督导检查为依据,调整和加强各项工作。
(二)总结评估阶段(2015.12)
对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总结创建工作的经验。
五、活动内容与具体安排(2015.3-2015.12)
四月
1、成立永和乡中心小学“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永和乡中心小学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实施方案》
3、举行全校范围的班容、班貌及文明宿舍评比活动
2、高一高二生理健康知识竞赛,并在各班推选出“健康文明标兵”
五月
1、举行生理健康知识竞赛,并在各班推选出“健康文明标兵”
2、全校性卫生大扫除
3、在“国际无烟日”前夕,举行“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宣誓签名活动
六、七、八月
1、开展“心理健康与人生”主题教育月活动
2、校“预防意外伤害事故、心理健康”黑板报评比
3、组织学生会和自我管理委员会开展“保护草坪、你扔我捡”活动
4、召开部分学生家长会,聘请专家作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知识讲座
5、举办夏季预防疾病知识展。
6、提出暑期学生安全、卫生、健康要求,并发放告学生家长书
7、组织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各项社区健康活动,写一篇关于所在社区或乡村居民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状况的调查报告
九月
1、组织全校学生健康体检,对体检情况进行归因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家长与区疾控中心
2、第一周为“预防近视周”,学习与纠正“眼保健操”姿势,开展全校性眼保健操达标评估活动
3、迎接9月20日“全国爱牙日”,开展“爱牙、护牙”系列活动
4、举行教师“健康教育”教案评比,汇编健康教育教案集
十、十一月
1、进行终末期的评估自查、数据录入分析、资料整理、创建活动总结并上报创建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