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聊天靠手机,相伴有只猫”,是当前一些空巢、独居老人的生活写照。为了排解孤独和寂寞,不少老年人选择饲养宠物相伴。而有些老年人在宠物身上倾注了太多情感,进而产生依赖,为之操透了心,甚至引发心理及情绪问题。
被宠物点亮的世界
每天早上给宠物狗穿衣服,带它出去散步、晒太阳;一日三餐跟宠物狗一起吃;教它打招呼、作揖;睡前还要洗爪子、梳理毛发……不少老人把宠物狗当作孩子一样宠溺、照顾。
家住延庆区的刘女士直言:“狗狗就像我的亲孙子一样,我儿子好久也不来一趟,还不如狗狗跟我亲。”老人在城区带孙子多年,自孙子上小学后,老人就回到了村里生活。“村里基本上都是老头老太太,聊到一起的少。和老伴儿也是‘大眼瞪小眼’,无事可做。”老人说,刚回家时,整天精神都有点恍惚,后来她也学着村里的其他老人,养了一条狗狗。
有了宠物狗之后,平时没事做的她可算是忙活了起来,在照顾宠物狗的过程中,与宠物也产生了感情,有时照顾宠物比照顾自己还要细心。宠物狗生病了,刘女士抱着它去宠物医院,所有照顾亲力亲为;天冷了,担心宠物狗冷,把家里的毯子拿出来给它裹上,还用旧衣服给狗改了衣服;买猪内脏剁碎,文火慢炖,为其烹食;带着外出放风,看着它钻进果园里嬉戏,成了老人最大的乐趣。
家住通州区的郭世印对宠物有着同样深厚的感情。6年前,老伴儿去世后,刚退休不久的他成了独居老人,因孤独、焦虑,情绪一直处于低谷。不想,一只猫咪的到来,成功治愈了他。“看着心爱的猫咪一天天长大,给我带来无尽的欢乐。”老人说,猫咪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只是一只宠物,而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家人。
比如猫咪生病,他会非常慌张,不敢想象以后没有猫咪的生活。“只要它在,我心里就踏实。今年清明节和孩子们回河南老家探亲,去了3天实在是太想它了,我提前坐高铁回来了。”老人说。
如今,养宠物已成为许多人退休后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孩子不在身边的空巢、独居老人更喜欢养宠物。据了解,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曾随机选取了北京719个子女不与父母同住的“空巢家庭”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养宠物的空巢老人无论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更加健康,伴侣动物对人身心健康有直接或条件性影响。
过度依赖宠物,小心“副作用”
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宠物是治愈情绪的“良药”。不过,长期过度“服用”,也有“副作用”。
在别人眼中,“默默”是一只胖、丑、脾气又不好的狗,但在退休老人兰女士眼里,却是“可爱、镇宅、哪儿哪儿都好”。平日里,兰女士对“默默”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没想到,有一天,一直很健康的“默默”突然抽搐,虽经过治疗,但仍很快离世。
“默默”的死对兰女士打击很大,老人常在家发呆、抹眼泪,有时还莫名发脾气,不收拾家务,也不给老伴儿做饭了。儿子陆先生好言劝慰,不仅没起作用,反而挨了一通数落,“你懂什么?‘默默’就是我的命根子,比你都听话”,甚至还说了类似“生活没有意义和乐趣”的话语。陆先生很不理解,觉得母亲因为一条狗情绪不稳定,有些“认狗不认人”。为此,他咨询了身为心理专家的朋友后,才得知母亲可能患上了“宠物依赖症”。
“其实,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在海淀区某宠物诊所工作的“80后”李先生说,在诊所里,宠物主人因为找不到宠物或是因为宠物生病、老死,而伤心、生病,当场号啕大哭的场景时有发生。
何为宠物依赖症?资料显示,宠物依赖症指因为失去宠物,而出现抑郁、哭闹甚至绝食等现象,属于一种心理疾病,发展严重会导致各种精神障碍,降低人际沟通等能力。
有关专家指出,因为饲养宠物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或者因为饲养宠物无法与外界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更有甚者,一旦离开了宠物就会出现抑郁、忧郁,甚至自杀的念头,这些都是宠物依赖症的表现。
因宠物而起,精神寄托变“心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老人越来越将宠物拟人化,在宠物的身上给予了很多的情感。
有的老人爱之深,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猫狗吃上高级口粮;有些老人很享受与猫狗形影不离的日子,不仅让它们上饭桌、上沙发,甚至经常与其同床共枕,十分亲昵;有的老人和同龄人无话可谈,也不喜欢与邻居交流,可一提起宠物则滔滔不绝……还有的老人直言,“宠物就是自己的一切”“根本离不开宠物”。早上醒来第一眼就要看到宠物,不然心里会不安;机动车经过吓到宠物,就会生半天气……这些因宠物而起的负面情绪,渐渐成为不少老年人新的“心病”。
拓展社交圈,走出封闭的生活
“老年人在照顾宠物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身边人,如对家人的照顾、对朋友的关爱等等,这些都是宠物无法给予的。”祝赫提醒,宠物能提供陪伴、安抚作用,但老年人切勿把期待与情感只放在宠物身上,应该主动增强自己与外界的联结。
“养宠的目的主要是‘悦己’和‘陪伴’,老年人要学会把自己的精力与爱安放到其他地方。”家住朝阳区垡头街道的张女士通过宠物打开了新的大门。
张女士今年73岁,前几年老伴儿去世后,她深居简出,独自生活。为了让老人走出“封闭的生活”,女儿想了很多办法,为她报名旅行团、老年大学甚至为她征婚,可都被严词拒绝。正一筹莫展时,她偶然发现母亲的手机里存着很多宠物犬的照片,于是就在老人生日的时候送了一只贵宾犬。
网购狗粮、网上预约宠物美容……张女士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的热情很高。为了学好智能手机,她在社区里报了培训班,又结交了不少新朋友。她还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宠物对我就是生活的寄托,也给我打开了新生活的大门。提醒老年人一句,养宠物后,切记不能眼里只有宠物。”张女士这样说。
“对宠物的依赖与其说是一种依赖症,还不如说是一种寂寞。”祝赫也建议,除了养宠,老年人可以走出家门,积极参加活动,或到公园练太极拳、舞剑、下棋,主动与同龄人交流。
他也提醒子女,许多年轻人觉得让爸妈养宠物再合适不过了,然而却从未想过,不能把对父母的陪伴职责放在宠物身上,应该常回家看看,为老人们排解寂寞。(北京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