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与健康知识要点整理

狭义的解释认为,生活方式是人们对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或者说,生活方式就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玩的方式。

广义的解释,把生活方式看作是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各种生活活动方式。

如人们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爱好嗜好等生活习俗以及劳动工作、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

完整的生活方式概念包括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2、生活方式是生活行为和生活观念的总和

从本质上说,生活方式是生活水平、生活行为习惯和爱好以及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的总和。

二、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外延

1、生活方式是社会历史产物由生产方式决定

无论何种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说都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所以生活方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从个人来说,生活方式的形成受社会环境的制约。

2、生活方式体现社会乃至个人的文明程度

3、生活方式反映人的基本素质和价值观念

三、生活方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人类健康60%取决于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

2、不良生活方式产生生活方式病

四、生活方式病的危险无处不在

1.精神压力

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成为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长期处于精神压力之下,不仅会引起焦虑、抑郁等神经症,还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性疾病

2.膳食结构不合理

营养结构、饮食习惯、食品污染等成为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导致诸如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贫血等发病率增高

3.吸烟及过量饮酒

4.缺少运动

5.过度疲劳

6.滥用药物

8.时尚生活隐藏健康危险

9.不良行为引发新疾病

10、现代生活处处存在危险

11、对危害因素认识不足更加危险

五、正确认识生活方式病

1、生活方式病是自我制造的疾病

2、科学生活方式预防或减少生活方式病

六、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世界头号杀手

(一)导致死亡的最主要生活方式病

1、糖尿病

2、高血压病

3、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病被视为生活方式病,是因为吸烟、大量饮酒、不健康的饮食(尤其是过量摄入饱和脂肪)、缺乏体力活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可使患病风险加大

4、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肥胖有关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等“五病综合征”,都与营养摄入结构不合理,以及体力活动太少有关。

5、癌症

诱发癌症的大多数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关。世界卫生组织称,40%的癌症可以通过锻炼、吃健康食品和不抽烟来预防。

(二)心理障碍性疾病

威胁来自:1、生活环境的威胁

2、生存状态的挑战

3、内心冲突的加剧

(三)性传播疾病

1、形势:发病率持续上升形势严峻

一、健康概念

1、健康概念体现社会发展和进步

人的本质,是由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构成,那么人的健康也应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

2、现代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的完美结合

21世纪人类的健康应该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的完美结合。

3、健康观念决定健康水平

二、现代健康的内涵

1、生理健康

生理健康是形体外观、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生化指标、精力体力、活动能力、抗病和康复能力等的完美状态,是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健康长寿的基础。

2、心理健康

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

精神健康主要包括理解生活基本目的的能力,以及关心和尊重所有生命体的能力。

心理健康包括智力发育正常,人格发展健全,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良好的处事能力和应变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等等。

3、社会适应健康

指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保持和谐人际关系与良好社会适应的能力。

4、道德健康

具有真善美与假恶丑、荣辱与是非的观念和辨别能力;

能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三、健康的本质

1、健康是机体内外环境间和谐平衡的状态

健康是一种生命状态,是人体内部各生理系统之间的功能活动处于相对稳定协调的最佳状态,是机体与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或和谐的最佳状态。

从某种意义上说平衡为健康之本。

2、健康表现为机体维持平衡维护健康的调节适应和抗病康复的能力

健康表现为个体的生命能量和生存能力,适应和调节能力,抗病和康复的能力。

3、机能失衡危及健康

污染和压力是当今人体机能失衡的主要原因。

生活环境对机体提出的挑战都是最具强制性的因素,是机体所不能回避的。高效率、快节奏的都市人,备感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巨大,长期处在精神紧张、心情抑郁的状态,极易造成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导致其他系统功能平衡失调,导致亚健康状态或各种疾病的发生。

4、认识健康本质从根本上提高健康水平

四、医学模式

1、医学模式的概念

医学模式是对健康与疾病总体特点和本质的概括,是对健康、疾病、死亡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认识。

2、生物医学模式的地位

生物医学模式是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等为基础形成的医学模式,

3、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是重视疾病,重视治疗,重视个体,重视病原体或生化指标、细胞分子的异常,轻视预防;轻视群体健康;忽视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4、疾病谱的变化挑战生物医学模式

5、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6、生物医学模式是现代医学模式组成部分

必须指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完善,现代医学模式与生物医学模式是包容的关系。

THE END
1.宠物依赖症心理百科宠物依赖症宠物依赖症,即指因为失去宠物,而出现抑郁、哭闹甚至绝食等现象,是属于一种心理疾病,发展严重了会导致各种精神障碍,降低人际沟通等能力,一些人离开了宠物就会焦虑、忧郁,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现在,养个宠物派遣寂寞的人越来越多,宠物不但可以帮助放松心情,还会降低人的孤独感。而且,许多人会在宠物身上倾注过多...https://baike.bamaol.com/chongwuyilaizheng.html
2.什么是心理降[通用]现代生活的质量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去越来越高,注重日常生的的饮食、保健、锻炼等等都特别的关注,除了日上生活上的保健以为外,心理的健康也是十分重要的,好的心情能使人获得快乐,经常保持乐观的心态,就是精神健康的前提,因此我们在注重生活保健的同时,对心理的保健也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在在生...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30720084443_3073020.html
3.「宠物饲养」养宠物会影响到家人的身体降么?在国内外,专门针对行动不便或听力障碍人群而训练出来的服务犬十分流行,这些犬类伙伴大大增加了饲养者生活的独立性,让饲养者从原来的无力感中解脱了出来,对饲养者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其自尊、自我效能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四、对特殊人群的帮助除了有身体障碍的人群,宠物同样也为那些患有标签色彩疾病...https://www.mingbangjj.com/m/bakhhc69m.html
4.这个生肖的人千万别养狗犯冲心理保健布法罗大学心理学教授Karen Walker进行了一系列测试,证明狗能帮助人们降低日常生活的压力。她对一组有宠物犬陪伴的测试者做压力心理测试时发现,其血压与心率指数都明显低于缺乏宠物犬陪伴的测试者。 8. 狗狗可以帮人从创伤中恢复 狗已经被证明有助于士兵从创伤后应激障碍中恢复。Robert Soliz曾是一名陆军士兵,当他从...https://m.vodjk.com/mip/a/1068592.shtml
5.肝移植术后康复——上海长征医院《肝肾移植康复与生育指导》系列...但与此同时,进行肝移植手术对病人也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和意志的考验,在这一过程中,病人由于受到生与死的抉择、巨额费用的负担、外来异体的器官、长期的服药和检查等事件的心理冲击,通常会感到无奈与无助,出现情绪消沉、精力减退、内疚自责、失眠、提心吊胆、恐惧不安等心理问题,影响生活质量的恢复。有人把移植比喻成...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422502/
6.最新社会心理问题分析有些人认为是性疲劳很多时候是由于性心理障碍造成,但是张主任指出,人都会疲劳,来自各个方面,而这种疲劳出现以后人会想要去排解,那么性活动本身是一种化解疲劳的方式,比如说按摩,放松都可以排解。然而这种疲劳无法得到化解,或者压力很大,很难去排解的时候,就会影响到在性方面的表现,所以说,性功能障碍或是性心理障碍都...https://www.yjbys.com/xinli/zixun/817343.html
7.时下,饲养狗猫等宠物成为时尚,同时也带来了狂犬病传播的隐患...【单选题】患者,男,25岁,由公安人员送到精神病院门诊,患者进门诊时嘴里不停的骂着他的妻子,护送他的人代述该患者在家多次无故打他妻子,经常与他人争吵打架,且对宠物残忍杀戮,上小学曾多次因打架被学校处分,医生初步诊断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当继续治疗一段时间后,护理人员需高度注意的护理措施应是 A. ...https://www.shuashuati.com/ti/fc6bfd5428474d04aa6e1fde7317e7eb.html?fm=bdbdsdce24a0a0f6808f23235151a20c870a5
8.打破心理咨询神话的,正是咨询师本人心理学文章这些年,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的心理疾病,逐渐被大众所知,但更多的心理困扰并不为人重视,甚至被视为“矫情”,“玻璃心”,反而倍添压力。 心理问题不像测血压、测心率有标准仪器,主观答题、计分制的《心理量表》让很多人觉得看病如同儿戏。 https://www.xinli001.com/index.php/info/100482183
9.1/5的新年flag,第一周就倒……2019年哪些新发现在13岁生日前接触宠物狗的人,日后在统计学上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显著降低24%——这意味着它并非偶然; 这个数据不能由一些其他可能影响家庭宠物接触的因素解释,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出生地、父母教育水平; 但在研究的整个年龄范围内,狗和双相情感障碍之间则没有显著关联,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417785
10.可怕的真相:真正自杀的人,大多数之前完全没想过自杀A此前没有自杀念头,没有自杀计划,没有心理障碍,没有精神疾病,没有吸毒或酗酒史。他的确有些“警讯”——由于处分,他在之前的一周明显压力上升、睡眠不好,责备自己,也为自己的未来担忧。然而,这些反应都是人面对压力的正常反应。A并没有因此而无法正常工作,或无法正常与他人社交。如果此前的A站在心理医生面前,...https://36kr.com/p/2143901606316549
11.小学生环境调查报告15篇2)要换位思维,要从不同的视角,和同学交换对问题的看法。心理有障碍的小学生,其对问题的理解、看法往往和别人不一样。我们不能用我们的观点、眼光来看他们。我们要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们,是能否和他们进行交流的关键,这关乎着下一步能否继续指导的关键。 https://www.unjs.com/fanwen/Gongzuobaogao/diaochabaogao/gongzuobaogao_107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