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型抑郁症,你正在完美地隐藏你的抑郁情绪吗?心理疾病症状

抑郁出现时,人们并不总能通过观察探测到抑郁的信号,也不一定可以在生活中发现抑郁的痕迹。然而,事业成功或者家庭美满并不代表对抑郁症豁免。

或许你也曾惊讶于带来《心灵捕手》等许多优秀作品的喜剧大师、奥斯卡得主罗宾·威廉姆斯自杀的消息。

或许你身边也有这样故事,有的人在一片花团锦簇中突然崩塌,毫无预兆,你不明白他们顺滑的人生轨迹为什么突然断裂。

或许这个困惑就发生在了你对自己的理解上。你删除了自己生活中的差错,删除了失控,删除了负面情绪,删除了伤痛,删除了抑郁,完美的你必须藏好这些想冒头的坏东西,以至于你好像删除了一部分自我。这个不允许不完美的“我”好像更加不完美了,于是你甚至想删除你自己。

你或许认识这样一个她。甚至,也许你就是她:

她总是面带微笑,因为她似乎拥有了一切:美丽的婚姻,良好的名誉,以及“别人家的”孩子们。她创立了读书会,刚刚在公司里升了VP(副总裁),她的下属们都热爱在工作中,并追随她的领导。她的生活看起来毫无瑕疵般保持着完美地平衡。她的朋友们都爱她,因为她是完美的朋友,在每次需要的时候总是及时出现。

又或者你是他:

他是女儿足球队的教练,也从不缺席儿子的乐队表演。他的事业正在上升期,他家的客厅尽管时常充斥着孩子们的玩具,却总在黄昏降临时保持着整洁明丽。他领导着社区里为了阿兹海默病患者而定期举办的健走活动。他自己也会在每天上班前都到健身房报道,并且时不时地为前台的工作人员带来他们最喜欢的咖啡。

如他们所说:“他是最好的人。”

越来越多这样的人追寻着完美,他们因为“死线”的压力,或是由于周围人的期许而不断地追求极致。如果你也是他们之一,那么你也许会在某次没有做到完美的时候而默默惶恐,同时你对完美的要求也会变得日渐苛刻,甚至不切实际,可是你却不能表现出自己的害怕与不安。

你无路可退。

然而,这种看起来完美又成功的人生,有可能只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伪装,用来掩盖痛苦的情绪、经历,甚至是抑郁。

也许你的完美面具之下藏着深不可测的悲伤:你将那些感情伤痛或创伤划分出来,不让任何人知道,甚至包括你自己。

完美主义、过度的责任感、不让任何人接触真正的你。这些其实是“隐匿型抑郁症”(perfectlyhiddendepression)通常伴随的三种特征。临床心理学家MargaretRutherford博士在2014年时创造了这个名词;这并非是正式的病理诊断,而是一种综合征。

你或许意识到,自童年起,你便通过这种方式来面对痛苦和困境。你可能已经这么做太久了,导致这种模式在不知不觉中,根深蒂固地潜藏在你的思维与行动之中。你一直就是这样的人。

当深爱的宠物过世时,你强忍眼泪、一遍遍说服自己要坚强。

当伴侣建议你别对孩子的成绩要求过分严格时,你反倒认为是对方实在太松懈了。

可你所做的一切也许都在掩饰你的抑郁,以一种过于完美的方式。

你怎么可能抑郁呢?抑郁的人们消极又颓丧、缺乏能量、他们总让身边的人担心。人们悄悄背着患者说,“ta整个人都变了。”

自2014年后,Rutherford博士听过无数个符合隐匿型抑郁症的人讲的故事了。他们都说他们感觉自己不对劲,他们甚至也曾去网上检索抑郁的症状,但却发觉似乎并不符合自己的感受。“我的生活很圆满,我爱我的家人,我的事业蓬勃发展,也有健康的社交生活。我真的每天都为自己的好运气感恩。”

然后他们会怎么样呢?他们会因为如此怀疑自己而感到羞愧并责怪自己。

但是当他们知道了隐匿型抑郁症这件事以后,便豁然开朗。

典型的抑郁症是真实存在而十分危险的。但是隐匿型抑郁症也并非空想且同样危险。这些被隐藏起来的疼痛,伙同为了保持完美生活而持续累积的压力,逐渐使人心生绝望、难以忍受深重的孤独感,进而萌生出自杀的想法。

10个常见的隐匿型抑郁症特征

以下10个是隐匿型抑郁症的主要特征。它们并不一定同时出现,但都会有一定的持续性。

如果你也经历着隐匿型抑郁症,那么你可能会——

高度追求完美,并常常伴随着强烈的羞耻感

一方面,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你总是竭尽全力——“要做就一定要做好”是你的座右铭。任何时候,只要没有做到最好,你都会轻声责备自己。

在一些你不必精通的方面,你可能会对自己宽容一些,一笑而过,比如你不会讲笑话。但是,如果这是对你而言十分有意义的活动或者追求,你会要求自己必须做到完美,尤其是那些会被别人的目光审视的事情,尽管他们也许并不十分在意。你希望自己是完美父母、履历光辉的律师、班级的第一名,或最好的朋友。你总是在测量自己的人生,你要分毫不差的精准完美。一旦出了丝毫差错,你就会被压力淹没、被羞耻驱使着生活。

展现过度的责任感

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也常常在紧要关头被人委以重任;当事情出了差错后你是第一个被想到的,也是第一个寻找解决办法的。你会是一个好领导。

可是,这样的责任感也会让你感到负担,因为当出现问题时,你更容易责怪自己,而不是从全局的角度上去审视。这种倾向会使你处于一个易受操控的状态。

无法接受或表达负面情绪

Rutherford博士说道:“每次当我坐在一个笑着描述自己的沮丧的人面前的时候,我知道他大概是把真正的自己藏起来了。这样的猜测也许不是每次都对,但我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却下意识地考虑这样的可能。”

“否认或回避愤怒;将悲伤藏在心底最深处;觉得沮丧是懦弱者的特权...”,你甚至不知道如何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大部分的时候,你只是在头脑中想想,客观冷静地分析、计算和思索,而不是直面自己的内心。

过分焦虑,并避免任何失控的局面

你不是那种能放纵自己活在当下的人。如果你做瑜伽的话,也许你会讨厌挺尸式,因为你做不到只是放松和呼吸。就好像你可能会喜欢做菜,但和客人们坐在一起享受美餐却是一种煎熬。

你努力让一切成就看起来得来毫不费力。

你从不走漏一丝焦虑;人们只看见你云淡风轻的微笑。

“你的上一次成功定义了你的水准。”

你依赖各色活动和成就来遮掩心底涌出的不安全感和恐惧。

也许很多人都会需要这样的弥补。比如,你今天本来感觉状态很不好,那么完成一件拖延已久的任务、获得工作晋升,或是收到别人的赞美等诸如此类的事情,都能让你感觉稍微好一些。我们可以在努力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自身价值。

但是你做得太过头了,除了任务和活动给你带来的成就感,你不知道如何从别处获得自尊感。这就变成了问题。

诚挚的关心他人,却拒绝他人的善意

你真心实意地关心身边的人,而非伪善,并且你很擅长给予这样的关心。

然而你拒绝让任何人察觉你自己的脆弱,你将过去的痛苦全部隐藏,就算你的伴侣知晓你内心的伤疤,却也无法真正触及。你竖起一道高墙,将所有发现你孤寂、劳累、空虚或惶恐的人隔绝在外。

当你萌生自杀的念头时,你真的怕了。然而你还是不能告诉任何人;即使你终于决定向他人倾诉,却没有人敢相信:“开玩笑?!你怎么可能抑郁?明明世界都在围着你转!”

而这一切都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自发忽略或不重视过去/现在的伤痛

隔离自己的负面情绪是一种技能,它意味着自己能感受痛苦、悲伤、沮丧、恐惧或愤怒,并暂时性地压抑这些情绪,直到自己可以更好地处理这种情绪时再直面。心理健康的人们也总是这样做。有时这种处理方式能令你喜悦或者快乐,因为人生不是时时都适合高歌悲泣。

然而,符合隐匿型抑郁症的你则会滥用这种技能。你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全副武装起来藏得密不透风(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它们归类到脑海中的黑暗处。如此,你则可以装作完全不在乎那些过去或现在的伤痛一样,转而继续维持着精致的成功者形象。

曾有一位符合隐匿型抑郁症的女士在给MargaretRutherford博士的邮件中提及,她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PTSD),但她对此毫不在乎。“那些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她写道,“太多人经历着更加艰难的事情。”

尽管她说的是对的,可是伤痛本身仍然是不可回避的。

常伴随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控制欲或回避焦虑

你的生活看上去尽然有序,且一切皆在掌握之中。这些都体现了你对于掌控感的依赖。因此,伴随隐匿型抑郁症出现的心理疾病往往与控制失调有关,比如进食障碍和/或强迫症状。酒精或镇静类药物也可能被你用来回避焦虑。

坚信“知足常乐”是幸福的基础

当然,“知足常乐”本身并无问题,并且可以帮助人们保持一种乐观和感恩的心态。

然而,当你觉得自己符合前文所提到的隐匿型抑郁症的特征,那么当你不能积极地做每一件事时,你会感到内疚甚至羞愧。对于自己的纵容和怜悯是不被允许的,因为你认为自己在生活中已经获得了太多的幸福,任何自我同情的迹象只会被认为是不合适的牢骚或抱怨。

无法处理个人关系,但职场游刃有余

亲密关系中,暴露弱点这件事让你无法忍受。尽管你在工作中十分高效且有较成就,但是与人亲近却非你所长。

甚至,你选择的伴侣也有可能是一个如你一样无法忍受示弱,甚至不会示弱的伴侣。你们的关系往往基于彼此的付出而非你们本身对于彼此的意义。这导致你们双方的重心往往都放在孩子,和彼此的事业上,扮演人们心中完美夫妇的形象。

如果你是这种情况,那么请立刻寻求帮助!

如果这也是你的故事,请你一定要提起重视。尝试用勇气与恐惧抗衡,也会学着接受自己的疼痛、不被它所打倒。接受自己的脆弱并不会让你失去坚强的盔甲。

THE END
1.原来有一种精神疾病叫恋狗癖,它是由心理疾病引起的。...殊不知很多疾病就是这样被传染的。人畜共寝这就是严重变态心理。有些单身女的为什么喜欢养大狗?因为她们把狗当成了自己的老公。她们不爱人,只爱狗。因为自身有很多的缺点。得不到别人的接受。只能把所有的爱寄托在狗的身上。有人说养狗的人是有爱心的。他们爱的只是狗,爱的只是他们自己。反而他们是自私自利的...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05250076_1105250076.html
2.抑郁导致的躯体化障碍:明明身体疼痛和不适就是查不出问题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甚至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时也同样如此。这样的躯体症状,如果仅仅是以器官为躯体疾病为治疗靶向,往往治疗效果较差。类似于这样的疾病,需要我们从本质入手,从疾病的原因入手,解决了情绪障碍以后,患者的躯体障碍也会随之缓解,迎刃而解。https://www.jdh.com/pccontent/320329
1.娇纵成瘾揭秘现代年轻人对宠物的过度依赖宠物的出现与娇纵行为的养成 在现代社会,宠物不仅仅是家中的伴侣,它们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开始更加关注宠物的健康和幸福,这种关注有时就会演变为过度依赖和娇纨细肉。 娇纨细肉引发的心理问题 宠物主人往往会因为工作、学习压力而将情绪转嫁给宠物,从而导致了对宠物的一系列不合理要求...https://www.rsuc0as81.cn/pin-pai-dong-tai/295390.html
2.宠物爱好者的成瘾世界探索娇宠成瘾背后的心理与社会因素然而,当这种依赖关系变得过度时,就可能演变为一种成瘾。一些人开始无法离开自己的宠物,即使在外出旅行或紧急情况下也不例外。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社交生活,也影响了工作效率甚至健康状况。此刻,我们要问自己:如何平衡对娇宠的爱与日常生活需求? 探索娇宠成瘾的心理机制 ...https://www.2cwjra2bf.cn/min-su-dong-tai/478604.html
3.戒不掉狗狗带来的依赖感怎么办如何克服对狗狗的上瘾心理通过以上这些方法,你可以逐步减少对狗狗的情感依赖,重新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节奏。养宠物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多彩,而不是让自己陷入过度依赖和情感“上瘾”的困境中。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地享受与狗狗的每一段时光。http://www.hcs-laser.com/gonglue/130733.html
4.狗狗让我上瘾戒不掉怎么办?如何科学看待宠物对人类心理的影响与...然而,这种情感依赖也可能导致病态的依赖行为。有些宠物主人可能会因为过于依赖狗狗而忽视与他人的社交互动,甚至导致工作和生活的失衡。对此,心理学家建议,适度管理与宠物之间的关系,确保与其他人之间的社交活动同样重要。 养狗的积极效果与过度依赖的风险 喜欢狗狗的网友们常常在论坛上谈论与宠物之间的互动,认为养狗能够...http://zip.ewjy.cc/jykl/1003.html
5.心理测试试题及答案(精选10份)心理测试试题及答案 5 1、 你喜欢宠物,但真的有耐心抚养吗? a、yes去5 b、no去6 2、你喜欢的一部爱情电影,会独自一个人去影院看吗? a、会去3 b、不会去 15 3、对于欣赏的异性,有一成不变的标准吗? a、是去4 b、不是去 7 4、和恋人陪朋友吃饭,你会坐在? https://www.ruiwen.com/shiti/1169529.html
6.讨论过度极端的依赖和喜爱宠物是有心理问题吗?她是个内心非常脆弱和柔软的人,所以我们担心任何一只小动物的离去和疾病都会让她崩溃, 有过一些类似经历的豆油就会明白,她越认真就越不能接受,如果说这个时候我们作为朋友和对象的人,还觉得无所谓,过段时间她就好了,再养一只就好了,这就是对心理问题的不重视,等于在二次伤害她! 没有人不理解她!!也没人阻止她...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73355823/
7.宠物狗挑选技巧 基本训练 毛发管理 卫生管理 减肥方法 疾病防治 心理疾病 孕期征兆 准备用具 申领证书 3种类介绍 4主要价值 5词条图册 1生活习性编辑 食物习性 犬在远古时代是肉食动物,以捕食小动物为主,宠物狗在人类的驯化和长期影响下食性发生了较大改变,变成以肉食为主的杂食动物,有的宠物狗甚至具有广食性,各种肉、蛋...https://baike.sogou.com/v67895164.htm
8.宠物也会得郁抑症(狗狗的心理降同样需要关注)养宠知识一些生理问题,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心脏病、肝脏疾病等,也可能导致狗狗患上郁抑症。 九:情绪引发的疾病 狗狗的情绪问题也会引发一些疾病,比如消化不良、皮肤过敏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治疗狗狗的情绪问题得到改善。 十:关注宠物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主人应该关注宠物的心理健康,给它们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与它们建立良好的关...https://www.pettb.cn/article-29627-1.html
9.心理降是什么平衡的环境是指的家庭、顺利学习的环境、必要的物质生活。比较平稳少曲折的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冲击比较小,儿童容易适应,而不至于产生心理不健康。反之,处于逆境中的儿童,往往会缺乏教育引导,而在心理上受不住冲击,出现反常心理。 美国霍尔姆等人曾对5000余人进行社会生活对心理疾病的影响的调查研究,发现生活变故大会出现...http://mip.xinli.yjbys.com/jiankang/41960.html
10.狗狗有什么心理疾病狗狗也会有心理问题你知道吗–中国宠物网比如"咬尾巴""过度的梳理身上的毛发"等,乍一看好像很有意思,不过一天要总是重复这样的动作,作为主人,我们要小心了!这些动物会整日重复这一种动作,甚至不吃不喝不睡,极端情况下还会对自己造成严重的自我损伤,实际上是一种急需救治的心理疾病状态。 焦虑症...https://www.chongwu365.cn/amp/feed/17874.html
11.职场减压方法“在心理医生面前,并不是所有的白领都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全盘托出,许多白领始终都是有所保留的。”有关专家认为,“其实不愿意把自己的心事说出来也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心理学中称之为自闭。”“像看感冒一样,去看心理医生吧!”医生认为,白领心理疾病最大的问题,是不够正视和重视自己的.心理状态。 https://mip.jy135.com/zhichang/627139.html
12.养猫有4大“禁忌”,宠主不要随意触碰,会伤害到猫咪这其实是很错误想法,肥胖对猫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过度的肥胖会给猫咪的身体带来负担,导致各种疾病的缠身,甚至会缩短猫的寿命。 要合理的控制猫咪的体重,平时多抽出时间陪猫咪玩耍,别等猫长成肥猫了,再去减肥就会非常的麻烦。 4、猫不能常洗澡,恐惧会影响它心理 ...https://www.qnget.com/138931.html
13.保持身心降的方法作文1200字(通用30篇)老人养宠物虽然还不是普及,但是其好处确实是不胜其数的。 养宠物能改善心理问题 中老年人退休在家,也会有压力和紧张。而家里人不在身边,长期压抑就会造成心理疾病,而宠物则能解决这种心理问题。据纽约州立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人处于高度压抑的环境时,有宠物相伴将减轻紧张程度。通过饲养宠物,许多心理疾病的患者与宠物建...https://www.unjs.com/zuowendaquan/zuowen200/1370517.html
14.每日热点0425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韩金艳、津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王一娟分别致词,介绍了多年来天津市免疫规划工作取得的成绩和进展,并提出只有提高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服务便捷性,加大宣传力度,才能让更多群众主动到门诊接种疫苗,从而让疫苗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27551
15.冯雪老师的·《家庭降管理100讲》重点笔记总结(已更新完)52 身体难受:什么时候要做心理测评? (1)如果经常感觉身体各处都有明显不适,一再求医问诊,却找不到特别明确的病因,应该尽快排除是不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2)心理疾病的躯体化症状,是潜意识愿望被压抑的产物,病人表现出躯体症状,是为了得到“继发性获益”。 https://blog.csdn.net/smith_chai/article/details/134997091
16.心理降广播稿(精选15篇)如果你是广播站的播音员,肯定会知道广播前一般都会预先准备好广播稿,广播稿写得漂亮才会有好的节目效果,那么写广播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理健康广播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健康广播稿1 中学生喜欢交朋友,珍惜与同学结下的友谊.当同学们的友谊受到伤害时,他们内...https://www.oh100.com/a/202212/5779628.html
17.15个征兆预示着你寿命高于别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运动生理学专家安·沃茨·加文博士说:“看镜子中自己的裸体能让你熟悉自己的正常状态;如果身体上出现了不明原因的隆起和炎症斑点,有可能是严重疾病的预警信号,应当及时就医排查。” 3.睡前1小时封闭电脑和电视 美国弗吉尼亚州临床心理学家迈克尔·布鲁斯发现:一个晚上睡不好觉就会让人的反应速度与喝醉...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253467.html
18.心理知识当以上这样的“事件”发生时,尽管看起来可能是些小事,人们的第一反应仍然是产生较强烈的尴尬心理,或者潜意识里认为别人都在看自己的笑话。这些事情虽然都很小,但往往会让人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深深地影响我们对自身行为的评价,并可能持久地决定我们随后产生的行为和态度。 https://jxjyxy.zj-art.com/wdx/a/20171022/20.shtml